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CTA扫描中采用智能期相技术与手动选取佳期相的一致性

    作者:钟朝辉;陈疆红;原媛;王振常;张婷婷;张景东

    目的 初步评价在冠状动脉CTA扫描中智能期相技术自动选取佳期相与手动选取佳期相的一致性.方法 对1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时开启智能期相技术,自动获取一组佳期相轴位图像,同时手动选取一组佳期相轴位图像,比较两组期相选择的一致性(期相差≤±2%为一致,期相差>±2%为不一致).记录患者体重指数、心率、CT值、客观噪声、辐射剂量.对佳期相图像进行三维后处理及主观评分.结果 83例(83%)智能佳期相与手动选取一致;17例不一致,其中8例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较小,能满足诊断要求,9例智能期相失败(其中3例高心率,2例房颤,4例早搏).在9例智能期相失败的患者中,每例至少有一支血管的重建图像不能达到诊断要求,而经手动选取佳重建期相进行三维重建后,达到图像质量要求.结论 智能期相技术选择佳期相与手动选取佳期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有效简化重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获得较高质量的冠脉CTA重建图像.

  • 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改善冠脉CTA图像质量的研究

    作者:李自凯;梁奕;杨威威;胡庆华

    目的:探讨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的方法改善冠脉CTA图像质量.方法:收集320排冠脉CTA成像中运用自动化重建模式无法获得满意诊断效果的图像行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对前后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42例患者中,37例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的冠脉CTA图像得到明显改善.42例共有587个冠脉节段,自动化重建组评分(2.01±0.76)分,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后图像评分(3.21±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电编辑和(或)多时相重建能改善部分高心率和心律不齐患者冠脉CTA的图像质量,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范胜坤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4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心率、体重指数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的达峰时间14~28 s.性别、年龄、心率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综合情况决定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延迟扫描时间.老年男性、心率偏慢者,可适当延迟扫描时间.

  • 葛根治消渴、扩心脉

    作者:沈施德

    葛根味甘,性平.治消渴、身大热、诸痹,解诸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对葛根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葛根能改善循环,扩张冠状血管,抑制动脉硬化,抗心率失常,改善脑血循环;

  • 杭白芍和亳白芍中苯甲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巧凤

    白芍为常用中药,商品为人工栽培的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经去皮水煮加工后的干燥根.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芍药苷是芍药的主要成分,具有镇静、解痉、抗炎、抗应激性溃疡病、扩张冠状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效,而且毒性小,临床上已试用于治疗冠心病.为了比较道地与非道地白芍药材的质量,芍药苷无疑是首选化学指标[1].苯甲酸在芍药中一般被视为无效成分,而且还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因而摄入一定量可产生毒副作用[2],故测定白芍中苯甲酸的含量,可作为评定白芍药材质量的指标.目前测定苯甲酸含量的方法较多,如碱滴定法、薄层层析法、GC、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等.本文对样品进行氯仿提取碳酸氢钠除杂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芍中苯甲酸的含量,报道如下.

  • 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药对葛根丹参提取液中主要成分

    作者:李燕燕;边宝林;杨健

    药对葛根丹参源于<施今墨药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物质特别是葛根素有明显扩冠状血管,改善正常和缺血心肌代谢作用.

  • 体质量指数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张微晗

    目的:探讨 BMI 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64排128层螺旋 CT 中降低冠状动脉 CT 成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90例 CT 冠状动脉成像(CTCA)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受检者均由临床医生拟诊为冠心病,且均无碘对比剂过敏史及其他不适合做 CTCA 检查的疾病。根据不同 BMI 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 A 组,28 kg/ m2≤BMI≤31 kg/ m2;B 组,24 kg/ m2< BMI <28 kg/ m2;C 组,21 kg/ m2≤ BMI ≤24 kg/ m2。扫描参数:管电压均为120 kV,管电流 A、B、C 3组分别设为800、600、400 mAs;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扫描,之后采用标准滤波反投影(FBP)、迭代重建算法 iDose4-3、iDose4-5及 iDose4-7分别对各组图像进行重建,从客观噪声及主观图像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估。主观图像质量由2名具有10年以上诊断经验的医师采用冠状动脉15分段法进行评价,评价血管直径>1.5 mm 的节段。评分采用4分制方法。客观噪声方面,3组重建图像中于升主动脉前方脂肪密度区域选择感兴趣区(面积约14.5 mm2),测量其标准差值作为噪声值,比较噪声大小。扫描长度及辐射剂量指数由机器自动给出。结果主观评价方面,在 A、B、C 3组中均表现为:3分值以上等级者以 iDose4-3、iDose4-5重建组血管节段数多,2分值以下等级者以 FBP 与 iDose4-7重建组血管节段数多;FBP 和 iDose4-7分别与 iDose4-3、iDose4-5重建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iDose4-3与 iDose4-5、FBP 与 iDose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客观评价方面,与 FBP 相比,iDose4-3、iDose4-5、iDose4-7各重建组平均客观噪声分别降低29.96%、51.56%、69.76%。各组患者不同重建图像噪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相同重建方式之间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与 A 组比较,B 组、C 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降低了25.83%、49.89%。结论迭代重建算法与 BMI 结合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

  • 动脉调转术195例冠状动脉分型及疗效分析

    作者:刘迎龙;闫军;吴信;孔博;李晓锋;黄景彬

    目的:总结行动脉调转手术(ASO)患者的冠状动脉分型,并探讨其相应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195例行ASO患者资料,其中室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TGA/IVS)62例,室隔缺损型大动脉转位(TGA/VSD)86例,Taussing-Bing畸形(TBN)33例,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14例.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98例 (50.3%),正前44例(22.6%),左前37例(19.0%),左右并列16例(8.2%).采用Leiden冠状动脉分型方法对195例患者进行分类.ASO术中采用标准冠脉移植法179例,单窦主动脉冠状动脉片移植1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例,其他移植方法3例.结果:1Lad,Cx; 2R为冠脉正常分布,共139例(71.3%),其他类型为冠脉异常分布,共56例(28.7%).全组手术死亡25例,总死亡率为12.8%;冠状动脉正常分布者死亡率10.1%(14/139),异常分布者死亡率19.6%(11/56).5例患者死亡与冠状动脉异常分布相关. 170例患儿存活,除1例发生脑缺氧昏迷后遗症外,余均痊愈出院.随访(14.5±7.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1例术后1年半因肺动脉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余患者无死亡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目前多数常见冠脉异常分布的移植已取得满意效果,但壁内冠状动脉及罕见异常分布冠脉移植死亡率仍高,术中应仔细观察,注意避免发生冠脉损伤.

  • 超声微泡靶向转染MicroRNA-21对猪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苏强;李浪;刘阳春;刘涛;王江友;周游;文伟明

    目的 冠状动脉微栓塞(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CME)后导致的心肌凋亡是引起心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and tensin hmmlogydeleted on ten,PTEN)在CME后心肌凋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MicroRNA-21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PTEN实现,因此本研究探讨超声微泡靶向转染MicroRNA-21对CME小猪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20头巴马小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微栓塞组(CME组)、CME+单纯基因组、CME+超声介导基因组,每组小猪均为5只.经微导管左前降支注入微栓塞球构建CME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构建假手术组.CME+超声介导基因组于CME前4天经耳缘静脉注入质粒-微泡混合液,同时予超声基因转染治疗仪经猪胸壁辐照心肌.CME+单纯基因组于CME前4天经耳缘静脉注入质粒-微泡混合液,不予超声辐照.应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组织病理切片HE及HBFP染色进行梗死区域测量;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评估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基因表达量;切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PTE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TEN与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1)与单纯基因组比较,超声介导基因组可使心肌内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提高8倍以上(P<0.05).(2)超声心动图参数显示,与假手术组[(67.87±2.36)%]比较,CME组[(50.94±3.52)%]和CME+单纯基因组[(52.47±3.71)%]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5);与CME组比较,CME+超声介导基因组[(64.79±2.95)%]可改善CME导致的心功能损伤(P<0.05).(3)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5);与CME组比较,CME+超声介导基因组中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较低,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较低(均P<0.05).结论 超声微泡靶向转染MicroRNA-21可以有效地改善CME致心功能损伤,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其靶基因PTEN在心肌细胞的表达,进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起效.

  • 尼可地尔预处理对冠状动脉微栓塞PDCD4/NF-κB/TNF-α通路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苏强;李浪;孙羽涵;叶自亮;杨雪菲;孔炳辉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预处理对小猪冠状动脉微栓塞(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CME)后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核因子-κB(nuclear facotr-κ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15头巴马小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微栓塞组(CME组)、CME+尼可地尔组,每组5只.经微导管左前降支注入微栓塞球构建CME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构建Sham组.尼可地尔组于CME前30 min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尼可地尔(150μg/kg).心脏超声用于检测心功能指标;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PDCD4与TNF-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DCD4和TNF-α 蛋白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转变分析(EMSA)用于评价NF-κB活性.结果 (1)心脏超声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CME组心功能明显下降,血清cTnI水平明显较高,而CME+尼可地尔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TnI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ME组比较,CME+尼可地尔可减少CME引起的心功能损伤,降低血清cTnI水平(P<0.05).(2)与Sham组比较,CME组和CME+尼可地尔组PDCD4、NF-κB与TNF-α 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与CME组比较,CME+尼可地尔组PDCD4、NF-κB与TNF-α 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尼可地尔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CME所致的心肌损伤,该效应可能是通过阻断心肌细胞PDCD4/NF-κB/TNF-α 信号通路实现.

  • 术前饮食管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何芳;葛杨;车向阳;袁胜;王丽婷;田丽娟;朱雪清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前饮食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以期为制定有效可行的介入术前饮食管理体系提供借鉴思路和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导管室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禁食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禁食、禁饮4 h,观察组摒弃术前禁食禁饮,采用糖尿病饮食,并通过营养师、糖尿病专科护士及介入护士团队共同给予患者进行个体化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低血糖发生率、术前及术后饥饿、口渴、焦虑评分及饮食管理舒适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饥饿、口渴评分及焦虑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管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有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为2.0%,对照组发生率为20.6%,观察组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0,对照组为1.3%.结论 对于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应摒弃禁食禁饮的传统方法,通过构建、运用科学的术前饮食管理模式,可避免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低血糖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也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手术安全性.

  • 超声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改变

    作者:秦淮;李治安;杨娅;王炯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介入术后1天、1个月桡动脉结构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天及1个月应用12 MHz高频超声观察桡动脉.采用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1天及1个月的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术后1天桡动脉前后壁IMT较术前均增厚(P均<0.001),而术后1个月IMT值有所下降(P均<0.001),但仍大于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个月IMT增厚者分别为44例(86.62%)、30例(57.69%);术后1天、1个月桡动脉局部管腔狭窄率>15%者分别为8例(15.38%)、5例(9.62%);术后1天、1个月出现管腔闭塞者分别为5例(9.62%)、3例(5.78%);术后1例形成桡动脉假性动脉瘤,48 h后闭合,形成前臂血肿.结论 经桡动脉介入术对桡动脉有一定损伤,损伤反应及并发症于术后1天为明显,于术后1个月有所恢复,此时桡动脉内-中膜仍较术前增厚.高频超声对显示桡动脉术后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 64层与320层CT对比观察冠状动脉支架

    作者:岳军艳;李玉侠;王红坡;崔红凯;梁长华;窦文广;王清华;杨瑞民

    目的 对比64层与320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64层(64层CT组,20例共38枚支架)和32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320层CT组,42例共64枚支架)资料,对比两组图像质量、患者心率、有效辐射剂量(ED),并以CAG为“金标准”评价64层及320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诊断能力.结果 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 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5/5)、92.31%(24/26)、71.43%(5/7)、100%(24/24)及93.55%(29/31);320层螺旋CT分别为100%(11/11)、95.65%(44/46)、84.62%(11/13)、100%(44/44)及96.49%(55/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64层及320层螺旋CT均可应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320层螺旋CT对患者心率的要求更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更少.

  • 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林林;侯阳

    后处理技术如多元成像方法、单能级重建、有效原子序数成像及虚拟平扫等使能谱CT在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化、狭窄程度判断、斑块成分分析及降低辐射剂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能谱CT成像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腺苷负荷声学造影评价犬心肌血流灌注

    作者:李宜蓁;李兴升;王志刚;卢岷

    目的 探讨腺苷负荷声学造影方法定量评价不同程度缺血心肌的可行性.方法 28只健康杂种犬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和实验组(25只),开胸建立不同程度左前降支狭窄模型.分别实施静息、腺苷负荷心肌声学造影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伊文思蓝染色.使用QLab高级量化软件选取ROI分析,获得曲线峰值强度(A),曲线斜率(β)和灌注量(A× β).结果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Ⅰ组50%~75%狭窄,Ⅱ组76%~99%狭窄,Ⅲ组100%梗阻.负荷前A值、β值和A×β值在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逐级下降,而Ⅰ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负荷后正常对照组A值、β值和A×β值均增加,Ⅰ组、Ⅱ组和Ⅲ组减少.缺血和梗死情况与标本染色一致.结论 负荷声学造影可以定量评价犬缺血区心肌缺血程度.

  • 迭代重建算法在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王瑞;吴润泽;张传臣;李勐;于薇;张兆琪

    目的 与滤波反投影法(FBP)相比,观察正弦图确认的迭代重建算法(SAFIRE)可否改善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A(CTCA)图像质量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连续收集49例接受CTCA的肥胖患者,对其中39例使用常规序列扫描(120 kV,A组),分别选用FBP(FBP亚组)和SAFIRE(SAFIRE亚组)重建;对另10例使用低剂量扫描序列(100 kV,B组),SAFIRE重建.比较各组间主观(冠状动脉评分)和客观图像质量(图像噪声,SNR,CNR)的差异.结果 SAFIRE亚组的图像噪声、SNR、CNR比均优于FBP亚组和B组(P<0.05),但FBP亚组的图像主观评分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4.36±0.75) mSv]明显小于A组[(8.83±1.74) mSv] (P<0.01).结论 与FBP相比,SAFIRE可显著提高相同剂量水平的CTCA图像质量,并能在降低约50%辐射剂量的条件下保证图像质量.

  • 第三代双源CT个体化“双低”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崔明雨;张永高;刘杰;董晓美;李培杰

    目的 探讨第三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低对比剂剂量、低对比剂注射流率技术的个体化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接受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按照公式对比剂剂量=体质量×0.6 ml/kg、流率=对比剂剂量/(5+扫描曝光时间),计算对比剂剂量和流率;对照组:对比剂50 ml,流率5.0ml/s.2组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窄窗技术扫描,比较2组图像质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剂量和对比剂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组图像SNR、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和冠状动脉的可评价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率≤70次/分、70次/分<心率≤80次/分及心率>80次/分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第三代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个体化注射方式可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大程度地减少对比剂用量.

  • 3.0TMR全心对比增强冠状动脉成像扫描的护理体会

    作者:程琳;李传明;王霞;马艳;梁红琴

    随着MR软硬件系统的改善,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MRCA)已成为无创性检查冠状动脉疾病的优手段[1],而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检查结果.本文报告MRCA的护理体会.

  • 巨大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术1例护理体会

    作者:吴燕;毕珍琼;谢晓军;卢竞前

    1 病例报告男,18岁.阵发性心悸10 a,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入院.查体:BP 110/68 mm Hg,P 76次/min,发育正常,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胸骨左缘3~4肋间可以触及收缩期震颤,心界不大,HR 7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整个心前区可以闻及3~4级收缩期粗糙杂音,尤其在胸骨左缘3~4肋间为响亮,肝脾不大,下肢不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198例的护理

    作者:陈建玲;熊隽;龚捷;刘琳;裴琴;黄琴

    目的 总结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的护理干预经验.方法 制定合理有效的检查前、中、后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稳定心率.结果 198例患者CT冠状动脉扫描,成功196例,成功率为98.98%,2例因扫描时心率突然加快所得图像无法进行判断.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安全,快捷,价廉,准确率高,可作为高危人群冠心病筛查首选方法,合理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491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