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类PET成像技术对"健康人群"肿瘤普查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全身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对"健康人群"肿瘤普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56例无明确肿瘤病史,做磁共振常规部位检查的病人,在常规部位检查同时加扫全身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果 发现35例42个病灶,DWI图像上均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每个病灶ADC值均与正常区域比较明显降低,降低幅度>50%.上述病灶均经临床证实为恶性病变或转移瘤.结论 磁共振全身类PET技术可以发现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具有无辐射、无需注射造影剂、检查简便快捷的优势,适合于"健康人群"肿瘤筛选.
-
健康管理在社区肿瘤早发现中的应用实践
肿瘤早发现是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大肠等癌种筛查已较为成熟~([1]),但因人口众多,尚不能花费大量卫生经费进行大规模肿瘤普查.美国通过健康管理计划,1978至1983年居民疾病发病率大幅下降~([2]).上海闵行区将健康管理模式实践于社区肿瘤早发现,取得一定成效.
-
大批量胃镜普查活检标本快速制片法
2001-05-2002-05我们与北京卫生保健基金会、北京市"三早"诊断技术研究所共同合作,对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部分地区进行上消化道肿瘤普查,共完成25 000余例普查标本的制作,此次普查工作量大,送检标本集中,时间紧,质量要求高.为此我们经反复实践,摸索出一套简易快速的制片方法,保证了标本制片的质量,现介绍如下.
-
肿瘤普查当做哪些检查
肿瘤疾病的高发让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成为热门,人们在感伤于名人因肿瘤英年早逝之余也在积极寻求更好的早诊措施。于是,肿瘤的普查和体检成为当下体检中心和很多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那么,究竟肿瘤的普查有什么问题和误区,又应当做什么检查呢?
-
社区常见恶性肿瘤筛查研究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的恶性肿瘤初筛自查方法.方法将人体肿瘤分为三类:体表肿瘤约占15%;空腔脏器肿瘤占65%;深层实体脏器肿瘤20%.通过科普宣传教育,让群众学会自查体表部位肿瘤,每年用自查盒助查各空腔脏器有无微量出血,隐血阳性时,去医院进一步精查.北京部分大学选40~70岁居民1万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5千人.结果试验四年后:试验组共查出79例癌,年平均癌检出率482.5人/10万,癌死亡率为12.2/10万;对照组癌死亡率206.2人/10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在癌症高发区,同时作扩大普查试验:广东四会市肿瘤所,在门诊普查1669人,检出25例癌,鼻咽癌占24例.1999~2000年,江苏省食管胃癌高发区,普查近8万人,检出480例癌.加上"九五"以前的普查统计,用秦氏自查盒已筛查431075人,检出1272例癌,癌前病变1万多例.结论试验证明该方案设计合理,在当前是一种简便的恶性肿瘤初筛自查方法.
-
绝经后阴道出血422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生理性绝经1年的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黄荷风[1]报道绝经后阴道出血485例,病理证实因良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出血占77.3%,居首位,而恶性肿瘤只占22.7%.文献报道[2]随着妇科肿瘤普查工作的开展,由恶性肿瘤所致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逐年减至11%~17%(国外)和42%~45%(国内).本文选自1989~1997年到我妇产科以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主要症状就诊的妇女422例,针对其病因进行分类分析.
-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近年来,伴随医学影像学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乳腺肿瘤普查中,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乳腺导管原位癌伴浸润(breas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在乳腺癌中,为少见病例,据WHO统计;其发病率为1.0%~1.5%[1]。依据《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将DCIS-Mi按DCIS的标准处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DCIS-Mi患者,在腋窝淋巴结病理筛查中,常伴有淋巴结转移。据文献统计,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达5%~14%。因此,强化DCIS-Mi高危转移筛选,早期发现淋巴道转移,强化个体化治疗,是目前临床合理诊治的重点课题。本临床研究,收集整理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等相关资料,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借以探索和发现DCIS-Mi病灶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
2000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验结果分析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应用广泛,可随时复查,特别适合开展肿瘤普查,有利于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检测在肿瘤普查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出良、恶鉴别及正确、可靠的诊断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
超声在乳腺肿瘤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乳腺肿瘤多为良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11年6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乳腺肿瘤普查3 000例中随机抽取300名,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抽取的300名女性普查对象,年龄21~82岁,平均37岁.
-
肿瘤筛查与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 ,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1].当机体发生肿瘤时 ,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就可能会相应的升高.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可以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患者 ,帮助观察抗肿瘤治疗疗效以及判断预后.当然 ,多数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 ,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2].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甲胎蛋白(AFP)在我国作为肝癌高发区普查和肝癌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 但AFP 不仅在肝癌患者中会增高 ,慢性肝病、肝硬化等良性肝病患者中的AFP 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 ,某些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 ,也就是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比较高.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只有结合持续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才能作为判断依据.如果体检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 ,那么应提高警惕 ,需要进一步进行CT、B 超等方法检查 ,特别是要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
早期宫颈癌广泛性子宫颈切除术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防癌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肿瘤普查的广泛开展,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并且趋向年轻化,目前,育龄期发病率已占患者总数的10%~15%[1].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手术使年轻的早期患者失去生育能力,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如何保留患者的生育、内分泌功能已成为妇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即在肿瘤根治的同时保存患者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
-
钼靶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而定期检查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一个有效措施[2-3].
-
丹阳市23万人上消化道肿瘤普查
丹阳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南部,土地面积1 059平方公里,人口89.33万,有23个镇、1个国营农场和1个开发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受上海、苏州、无锡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乡镇工业和民营经济较发达.近年来,肿瘤的发病明显增多,其中尤以上消化道肿瘤为多,为了掌握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情况,做好早期防治工作,2003年4月至8月,在全市开展了首次上消化道肿瘤普查工作.由于普查方法简单可行,组织措施到位,完成了近23万人,病理确诊的胃和食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733人.普查的成功实践,对我国农村肿瘤及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是基于双抗体夹心法的化学发光检验技术,通过在固相基质上包被12种肿瘤标志物抗体,来捕捉被检者血清中对应的肿瘤标志物,然后再结合标有第2抗体,催化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用专用的芯片阅读仪读取光信号,从而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指标作为恶性肿瘤早期辅助诊断的一种依据,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大热点.1年来,我们使用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以及HD-2001A生物芯片检测仪,对2004年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该系统目前能同时检测出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等10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适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肿瘤普查.通过对903例体检者进行检测,对C-12的可行性、相关性进行了临床验证.现将检验结果报道如下.
-
甘肃省河西地区胃癌检出及趋势研究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甘肃省是我国胃癌高发区,而以河西地区为高发.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胃癌调整死亡率比70年代增长58%[1].20世纪80年代后期,内镜技术逐渐应用于甘肃省各级医院,并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或筛查提供重要方法.本研究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河西地区东部)、武威市肿瘤医院(河西地区中、东部)以及酒泉市医院(河西地区西部)胃镜检查患者相关临床和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河西地区胃癌发病状况及可能的演变趋势.
-
温岭市上消化道肿瘤筛查结果分析
上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为了解我市上消化道肿瘤的患病情况及癌前病变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1月,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支持下,温岭市开展了上消化道肿瘤普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
癌症广谱筛查研究之三
[目的]探索常见恶性肿瘤自筛方法。[方法]通过科普宣传教育,让群众学会自查体表部位;每年用自查盒助查各空腔脏器有无隐血,可疑时,去医院进一步精查。北京部分大学40岁~70岁居民自愿入组1万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5000人。[结果]1996年~1999年底试验组共检出79例癌,年平均癌检出率482.5/10万,癌死亡率为12.2/10万;对照组癌死亡率206.2/10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在癌症高发区,同时作扩大普查试验:广东四会市肿瘤所门诊普查1689人,检出25例癌,鼻咽癌24例。1999年~2000年,江苏省食管癌胃癌高发区普查近8万人,检出480例癌。加上“九五”以前的普查统计,用秦氏自查盒已筛查431075人,检出1272例癌,癌前病变1万多例。[结论]开展科普宣教,防癌自查普查,理论与实践相符,方法简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
莱州市上消化肿瘤普查项目启动
-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肿瘤防治杂志社承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学术研讨会”定于2001年9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征文内容:会议主题“肿瘤三级预防现状与目前问题的对策”,内容包括:(1)肿瘤学与社会学问题,肿瘤流行病学调查;(2)病因学研究;(3)肿瘤普查意义及社会问题;(4)早诊早治;(5)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论文凡未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及全国性公开刊物发表过的文章均可投寄。截稿日期:2001年7月31日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250117)肿瘤防治杂志社收。电话:0531-7984777-82516:传真:0531-7984783;E-mail:zgzlx@public.jn.s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