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温州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三维人格特征的横断面调查
背景网络成瘾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学业以及社会功能,但评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仍有不足.目的探讨温州地区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评的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和陈氏网络成瘾量表(Chen Internet Addition Scale,CIAS)对温州市多所大学或职业学校的6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48名学生达到陈氏网络成瘾标准(64分及以上可确认为网络成瘾),并与649名非网络成瘾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温州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6.9%(95% CI=5.1%~9.1%),与非网络成瘾者相比,网络成瘾者更可能为男性、汉族、物质使用史(主要是烟草和酒精)和职业学校学生.网络成瘾者TPQ中的寻求刺激性 [17.9 (1.2)比13.0 (1.6),t=16.75,p<0.001]、躲避伤害性[17.2 (1.9)比14.6 (1.1),t=15.14,p<0.001] 两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奖赏依赖性[14.6 (1.4)比18.3 (1.7),t=-7.64,p<0.001] 维度分值低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网络成瘾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为汉族(OR= 5.52,95% CI=2.00~15.32),、男性(4.40,1.97~9.81)和物质使用(1.08,1.02~1.15);校正其他变量后,人格变量与网络成瘾无相关性.结论温州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接近.采用TPQ评定的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非成瘾大学生有统计学差异,但控制性别、民族和物质使用变量后,两组的人格特征无统计学差异.
-
长处与困难问卷(父母版)在中国8个省份22,108名小学生中的调查结果
背景:我国儿童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因此能够有效评估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筛选工具对于促进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和预防儿童精神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在来源于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大样本儿童中对国际公认的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中文版的使用进行评估,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8省份22,108名小学生(年龄在5岁至13岁)的法定监护人(父母为主)进行SDQ(父母版)中文版问卷调查。本研究评估了SDQ评分与社会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并比较了中国与日本和英国在“异常”,“临界”和“正常”标准的百分位划界分。
结果:SDQ(父母版)5个分量表中有4个内部一致性尚可,但是“同伴关系问题”分量表则较差(alpha=0.22)。监护人反映男孩比女孩的多动/注意力缺陷问题更多,而女孩比男孩的情感症状问题突出。男孩和女孩的多动/注意力缺陷问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同伴交往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农村地区和监护人不是父母(即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的孩子中,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和同伴交往问题较为普遍。中国儿童中判定为“异常”的90%百分位划界分(19-40)要高于日本和英国报道的儿童划界分。
讨论:此项研究提示,对男孩的多动/注意缺陷问题应在10岁之前开始预防,并且在青春期早期就要开始训练如何减轻与同伴交往带来的压力。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注重于提高SDQ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信效度,并确定SDQ对于识别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