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便秘为何偏爱女性?
便秘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便秘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容易伴发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还可能伴发肠癌、乳腺癌等严重疾病,甚至升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女性比男性便秘发病率高.研究显示,便秘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2.75.那么,为何便秘易偏爱女性朋友呢?
-
西藏疾病监测1999年资料分析
1999年西藏监测点共有55 150人,其中农村监测点40 275人,城市监测点14 875人;男性26323人、女性28 827人,性别比为0.91:1,女性多于男性.14岁以下儿童20 524人、15~59岁青壮年29 527人、60岁以上人口5 099人,构成比例分别为37.21%、53.35%、9.25%.
-
全国各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200509期)
疑似手足口病四川:四川红原县某乡小学发生1起疑似手足口病疫情,发病时间为2005年9月23~日,共发病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男女性别比为1.67:1.发病主要集中在9月26日,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13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疼痛,进食困难;大部分患者口腔内有直径0.2~0.4 cm大小不等的透明疱疹,糜烂后形成溃疡,躯干及四肢有0.2 cm大小均匀的淡红色丘疹,按压不退色,轻度骚痒,足掌面有直径0.2~0.4 cm大小不等的半透明斑疹.体格检查无发烧,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淋巴无肿大及压痛感.经流调,患者近期无接触病死牲畜史,无不洁饮食史.
-
全国各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200504期)
乙型肝炎甘肃:2004年乙肝发病49 842例,死亡19例,报告发病率190.68/10万,死亡率0.07/10万.与2003年相比(发病率172.46/10万,死亡率0.11/10万)发病呈上升趋势.各年龄均有发病,发病率的年龄分布不均,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在15~19.69.88%的病例是青壮年,男女性别比为1.62∶1.据调查分析,"发病率"低的地区不排除病例漏报严重而造成的假象,"发病率"高的地区不排除重复报告而造成的假象.总之,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监测系统的数据无法反映乙肝发病的真实水平,但可为估计疾病负担提供信息.
-
全国各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200505期)
狂犬病2005年6月四川省报告狂犬病10例,均死亡.与上月及去年同期比,报告发病、死亡分别上升43%、400%.报告发病、死亡病例主要分布于自贡市(3例)、乐山市(2例)、眉山市(2例)、达州市(2例)、成都市(1例).截止2005年6月30日,全省已累计报告狂犬病发病24例,均死亡.2~70岁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50~60岁年龄组,占50%.男女性别比3:1.职业以农民为主,约占58%.
-
2011年9月中国部分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
流行性腮腺炎甘肃省:2011年9月全省报告490例,无死亡,发病率1.86/10万.报告病例数较上月下降37.34%,较去年同期上升97.58%.报告病例数居前的市为天水、陇南、兰州和平凉市,占62.04%;职业主要为学生,占62.24%.湖南省:2011年9月全省报告710例,无死亡.报告病例数较上月下降40.24%,较去年同期下降15.38%.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39.44%、29.15%和18.73%;14岁及以下年龄组占82.96%;男女性别比为2.2∶1.
-
2008年12月中国部分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
流行性出血热山东省:2008年12月29日至2009年1月4日报告发病33例,比上周下降2.94%,比去年同期上升154.00%,男性21例,女性12例,性别比为1.75:1;年龄分布以35~59岁为主,占该病报告发病数的78.79%,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市(区)为胶州市(3例)、诸城市(3例)、胶南市(3例)、招远市(2例)、日照市东港区(2例),共占该病报告发病数的39.39%.
-
2009年7月中国部分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
手足口病山东省:2009年7月6-12日,报告发病5900例,比上周下降14.73%,比2008年同期上升3.78倍.男性3664例,女性2236例,男女性别比为1.64:1.年龄分布以0~5岁为主,占该病报告发病数的92.96%;
-
河南灵宝市召开计生清查整改暨流动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会议
4月1日,灵宝市召开计划生育清查整改暨流动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会议.市政府副市长朱振华出席了会议,各乡镇主管计生领导、计生办主任,市直计划生育成员单位有关单位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葫芦岛市建昌县牤牛营子乡奏响关爱女孩“四部曲”
建昌县牤牛营于乡在"关爱女孩"行动中,以亲情化、人性化服务为抓手,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为女孩快乐、健康成长支撑起一片蓝天.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关爱女孩"的网络体系牤牛营子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主管副乡长任副组长、人口计生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女孩"行动领导小组,各村也相继成立了"关爱女孩"领导组织.乡政府下发了"关爱女孩综合治理性别比问题"的实施方案,各村级组织分别把计生协会会员,老党员、老干部全部吸收为"关爱女孩"行动小组成员,同时每个小组都制定了具体的关爱办法,从而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关爱女孩"网络体系,使"关爱女孩"行动成了乡、村两级工作的主要内容.
-
1317例早期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异常的不同类型,及其与患者年龄、流产胎儿性别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行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查的1317例样本资料,对所有检测结果进行分类比较、统计分析. 结果 1317个早期流产绒毛样本中,染色体异常700例(53.2%),其中非整倍性重复占70.7%,以三体占比高(63.7%),尤以16-三体高发.在患者年龄方面,非整倍重复组显著高于未见异常组(P<0.001).进一步分析非整倍重复组,结果显示,异常染色体≥2条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三体组(P<0.001).流产绒毛中,常染色体异常男女性别比为1∶1.03;性染色体异常,Turner综合征占比高(89.2%). 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揭示了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异常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患者年龄、胎儿性别的相关性,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
不同辅助生殖技术方法获得的单胎儿分娩结局的比较
目的 比较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以及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3种授精方式单胎出生儿的结局,探讨ICSI/R-ICSI授精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至2012年本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治疗并单胎分娩的周期4 051例,根据授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3 406例)、ICSI组(558例)和R-IC-SI组(87例).分析各组出生儿早产率、低体重比率、性别比和新生儿出生缺陷数据. 结果 IVF、ICSI和R-ICSI 3组出生儿早产率分别为4.2%、5.2%和5.7%,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体重儿比率分别为14.0%、13.4%和17.2%,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生儿性别(男/女)比分别为1.005∶1、1.036∶1和0.64∶1,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缺陷分别为2.14%、2.53%和3.61%,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不同辅助生殖技术方法不影响单胎儿分娩结局.
-
妊娠期慢性束缚对子代新生鼠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妊娠期慢性束缚对子代新生鼠的影响. 方法 大鼠见栓后第5天开始,每天接受1h束缚,直至分娩.检测母鼠体重、子宫重量、平均产仔数、新生鼠出生体重、成活率和性别比.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束缚组母鼠体重和平均产仔数无显著差异,但子宫指数增加(P<0.05);同时慢性束缚组新生鼠成活率降低、雄鼠出生体重下降、性别比变小(均为P<0.05). 结论 妊娠期慢性束缚可影响新生鼠成活率、出生体重和性别比.
-
不同精子来源辅助生殖子代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精子(供精/夫精)辅助生殖技术(ART)子代出生缺陷及性别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于本院接受IVF/ICSI治疗并成功分娩的246例新生儿一般情况和疾病分布,依据精子来源不同分为:夫精-体外受精(H-IVF)组,供精-体外受精(D-IVF)组,夫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H-ICSI)组,供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D-ICSI)组,比较新生儿性别比及出生缺陷率差异.结果:246名ART新生儿中夫精组和供精组性别比无差异(133:100/92:100,P>0.05),其中H-IVF组与D-IVF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1CSI组男婴比例高于D-ICSI组(143∶100/50∶100,P<0.05);ART新生儿异常体重主要表现为低体重,异常体重儿娩出率(26.0%/29.9%)及出生缺陷率(2.5%/3.2%),夫精组与供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夫精ART新生儿疾病构成为循环系统1例(男)、神经系统1例(男)和唇腭裂1例(女),供精ART新生儿疾病构成为神经系统1例(男)、泌尿系统1例(女)、生殖系统1例(女)和唇腭裂1例(男).结论:不同供精方式ART新生儿出生缺陷和IVF出生婴儿性别未见差异.
-
四川省2004年-2015年65952例病残儿医学鉴定疾病构成与顺位分析
目的:对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进行疾病构成及顺位分析,为制定重点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化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自动归类流程,对四川省2004年-2015年地市级医学鉴定的65 952例病残儿对应的76 726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12年间病残儿鉴定审批情况、基本人口学特征、疾病分类和总体顺位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20个市(州)2004年-2015年平均病残儿鉴定审批率为74.11%,鉴定时年龄(8.82±4.16)岁,男性病残儿占56.77%,农村病残儿占73.34%,性别比农村(146.29)高于城镇(98.29).病残儿鉴定诊断共计849种疾病,前4类分别为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眼和附器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所占比例分别为24.84%、17.87%、11.01%、10.96%.其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又以循环系统(30.56%)、肌肉骨骼系统(23.57%)和生殖器官(10.58%)先天性畸形居多.居前10位疾病分别为癫痫(10.32%)、未特指的精神发育迟缓(6.61%)、大脑性瘫痪(4.47%)、屈光和调节疾患(4.30%)、心脏的其他先天性畸形(3.86%)、视觉障碍(3.80%)、心间隔先天性畸形(2.70%)、其他听觉丧失(2.13%)、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1.84%)、头部损伤后遗症(1.26%).结论:四川省病残儿医学鉴定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为常见,其中癫痫、精神发育迟缓、脑瘫、屈光和调节疾患、心脏先天性畸形是高发病种,需要针对这些重点疾病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建立病残儿家庭登记及后续服务体系,有效管控高危家庭生育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男女性别比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及临床正常体检者300例,采用高频彩超对高危人群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结构及功能,评价粥样硬化程度,并做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情况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因年龄、性别有明显差异,女性患病与年龄呈正相关性.结论:高频彩超是非侵入性评价临床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方法,提高对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重视程度对防治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和预防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2006~2011年兴山县出生婴儿性别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兴山县出生婴儿性别比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2011年全县助产机构住院分娩活产新生儿性别进行统计,计算性别比,与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相对应时间段出生婴儿性别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全县住院分娩活产婴儿6 665名,男女性别比为108.6∶100.30岁以下和30岁以上妇女生育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7.6和120.5∶10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妇女生育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9.9、107.8、105.3∶100.结论 兴山县出生婴儿性别比低于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略高于国际公认的理论值103.0~107.0.生育年龄越大,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越大,产妇文化程度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影响不大.
-
就生育健康社会科学问题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我国近年以来着重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而且将在很长的一段时同内将此问题当作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重点,使得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来保证女孩的健康成长.本文从生育健康社会科学问题切入,对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
关于综合治理性别比的几点思考
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有所下降,但还是超出正常范围(103~107).近年来,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各类措施进行性别比综合治理,如: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对参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医护人员,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尤其在浙南地区,需要高度重视.
-
中国农村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调查与分析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病人以来,目前在31个市区均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的报告.感染人群分布已不再局限于吸毒人群,通过性接触途径传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感染人群的男女性别比由初的8:1降到5:1.艾滋病对女性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