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应用于剖宫产切口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剖宫产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实施剖宫术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给予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的治疗措施(排除皮下脂肪层小于2cm的病例外).结果:758例剖宫产缝合切口中,甲级愈合741例(97.75%)、乙级愈合17例(2.24%),无丙级愈合者.结论:实施剖宫产手术以后,通过皮下置入负压引流管,有利于促进切口愈合,甲级愈合率有效提高,同时此种手术方法较为简单、成本低,医生易于掌握、产妇易于接受,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与宫颈妊娠的超声声像变化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与宫颈妊娠的超声声像变化特征。方法收集16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与宫颈妊娠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追踪患者手术病理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转归结果。结果宫颈妊娠患者4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12例,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发现患者的声像学特征被分为4型,患者均需要按照其临床分型实施有针对性治疗。结论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与宫颈妊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能够取得较好的定位定性的诊断,有助于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大黄、皮硝外敷促进剖宫产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大黄、皮硝外敷促进剖宫产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贫血(血Hb< 9g/L)、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5cm)、妊娠水肿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年龄20~42岁,孕周36~42周,孕次1~3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排除切口缝合的技术性因素.结果:研究组80例产妇切口愈合好,无一例发生裂开,有4例切口仍有少量渗出,予大黄、皮硝继续外敷3~5天后干燥.对照组70例产妇中有49例完全愈合,15例切口脂肪液化伴部分袁浅裂开者,6例切口全层裂开,进行二期缝合.研究组治愈率95%,对照组治愈率70%.结论:通过大黄、皮硝外敷治疗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可以避免切口的敞开,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及产妇住院时间.中药外敷不影响产妇的哺乳,又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产妇家属即可帮忙使用.
-
LPG负压振动理疗仪对剖宫产切口早期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剖宫产切口早期应用LPG负压振动理疗仪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在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根据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术后腹部切口采用微波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LPG负压振动理疗仪进行切口康复理疗,根据患者腹部切口疼痛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疼痛分级均为Ⅱ~Ⅲ级,观察组VAS评分(6.97±1.45)分,对照组VAS评分(6.85±1.66)分,比较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28例患者疼痛等级由Ⅲ级下降Ⅱ级,24例患者由Ⅱ级至下降至Ⅰ级,VAS评分显著降低.对照组有20例患者疼痛等级由Ⅲ级下降Ⅱ级,22例患者由Ⅱ级至下降至Ⅰ级,VAS评分较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其愈合情况,观察组愈合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及负压振动理疗均能促进患者切口愈合,缓解术口疼痛,且联合应用临床疗效更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子宫切口妊娠误诊误治1例分析
病历资料患者,30岁,G3P1,2004年剖宫产1次,因停经48天剖腹探查+吸宫术后1个月阴道大流血5小时,于2010年3月8日急诊再次入院,该患者既往月经规律,4 ~ 5/27 ~ 28天,末次月经2009年12月20日,停经后自测尿HCG(+),2010年1月24日开始少量阴道流血,2010年2月1日我院B超示:宫腔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可见2.2cm×1.2cm×1.2cm孕囊回声,2010年2月4日停经48天阴道流血10天量多5小时第1次入院,当日复查B超示:宫腔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可见2.2cm×1.7cm×1.7cm孕囊回声,内见胚牙及原始心管搏动,于当日经腹拟行子宫切口妊娠剜除术,但开腹探查见子宫增大如鸭蛋大小,软,子宫下段前壁局部无膨大无隆起,无紫蓝着色,质地不软,术者认为术前B超诊断有误,遂关腹后在手术室申请B超监测下吸宫,操作医生觉绒毛位于宫腔内,顺利吸出绒毛10g,故术中诊断为宫内妊娠.
-
超声诊断子宫切口瘢痕憩室2例
病例1 孕妇,30岁.孕1产1,4年前剖腹产下1女.平时月经不规律,经期延长.孕前来我院做常规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可见宫腔内凸向浆膜层的线状缺损,缺损区内可见无回声,边界清楚,该无回声区达子宫前壁肌层深部,距浆膜层约1.0mm,与宫腔相通.考虑为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图1).经手术确诊并修复.
-
子宫疤痕破裂继发腹腔妊娠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22岁.2004年9月剖宫产育有一女.于2005年12月因妊娠25周在当地医院要求引产,经静脉及阴道给药后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伴阴道出血,2 d后疼痛减轻,胎儿未娩出.行B超复查:双子宫畸形,其1子宫中期妊娠,腹腔妊娠?后转来我院就诊.彩超检查所见:盆腔多切面扫查仅见一子宫回声 ,大小72 mm×55 mm×72 mm,宫腔内见带状稍强回声,厚度8 mm,前壁下段原剖宫产切口处见破裂口约12 mm(图1),与腹腔内的羊膜囊相通,腹腔内见一胎儿回声(图2),观察周边未见明显子宫壁回声,羊膜囊回声完整,胎头位于左下腹部,胎心(-),双顶径47 mm,股骨长度32 mm,羊水大深度52 mm,胎盘位于左下腹部,腹盆腔积液(-).彩超提示:子宫疤痕处破裂继发腹腔妊娠(死胎).
-
剖宫产切口部位子宫峡部妊娠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剖宫产术后6年,因停经45 d,阴道血性分泌物2 h,于8 h前曾在私人诊所就诊,查尿HCG(+),B超示:早孕.给予保胎治疗,症状无改善,并且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于2008年11月26日16时急来我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1日,停经39天出现早孕反应,入院彩超示:子宫大小7.7 cm×4.4 cm×5.8 cm,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处见3.7 cm×1.6 cm妊娠囊,其内见胚芽组织和原始心管搏动.为慎重起见,入院第二天,复查彩超,结果同前,确诊: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
-
剖宫产切口处瘢痕妊娠误诊子宫肌瘤一例
患者女,28岁,既往月经规律,2007年6月15日剖宫产一活男婴.2008年2月4日凌晨突发阴道大出血,急诊来我院行清宫术,术后病理诊断:大量凝血块,可见炎性分泌物,少量蜕膜组织并部分退行性变.
-
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剖宫产切口的影响
目的:探讨研究剖宫产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2012年这3年在我院产科剖宫产手术2048例产妇在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共发生52例切口感染。2010年剖宫产切口感染率为3.87%,2011年剖宫产切口感染率为2.24%,2012年剖宫产切口感染率为1.79%。结论:2010年、2011年、2012年3组剖宫产产妇在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剖宫产切口感染率由原来的2010年的3.87%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1.79%,说明采取的干预措施切实有效。
-
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妇产科2008年1月-2013年8月行剖宫产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86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集切口分秘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6份切口分泌物中共培养出121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38.8%、17,4%、11.6%;其中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 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复杂多样,且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菌的增长.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切口处早期胚胎着床的治疗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胚胎着床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诊治常会发生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此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升高趋势,但因其临床表现各异[1],早期诊断困难[2].为此,我们对近5年来发生的病例进行总结,旨在提高对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胚胎着床的认识与诊治水平.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循证医学研究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剖宫产腹壁切口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数据库、EBSCO、PubMed,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研究两种剖宫产腹壁切口类型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对照研究8篇,检索时间为1997~2013年,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横切口组与纵切口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合并=1.42,95%CI为(1.10,1.85),Z=2.65,P=0.008],本研究纳入文献的发表性偏倚的漏斗图分析,基本呈对称倒漏斗状。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腹壁切口的选择关系密切,横切口易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
撕拉法剖宫产术切口不缝线的临床研究
剖宫产是挽救难产患者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为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在新式剖宫产即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基础上不断改良简化,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开展新式简化剖宫产切口不缝线374例,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均给予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为诊断依据,判断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诊断单纯妊娠囊型31例、混合包块型17例、部分位于宫腔型9例,诊断准确率为95.0%(57/60);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诊断单纯妊娠囊型26例、混合包块型15例、部分位于宫腔型8例,诊断准确率为81.67%(49/6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效果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将其作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瘢痕妊娠 诊断价值 -
剖宫产切口妊娠1例报告及分析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依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1].本院于2008年10月16日 收治1患者,该患者剖宫产切口妊娠清宫术后57 d阴道持续少量流血,明显增多于8 h后来本院就诊.现将病情报告如下.
-
中药敷贴防治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术后应用中药敷贴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必要性和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321例产妇,其中2例退出,其余分为A组及B组,A组158例,对A组采用中药敷贴治疗,B组161例,术后24 h常规换药,每日1次,比较两组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与B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30±7.4)h及(148±8.2)h(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A组与B组分别(7.9±1.5)分及(8.4±1.7)分(P<0.05).A组与B组脂肪液化发生率分别为2.52%(4/159)和5.59%(9/161)(P>0.05).结论 对剖宫产孕妇腹部切口术后可根据患者意愿给予中药敷贴治疗切口脂肪液化.
-
1例剖宫产切口处陈旧性异位妊娠误认为子宫肌瘤的临床报道
异位妊娠作为妇科常见病的一种,据统计,在近20年的时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症状典型者不容易被误诊,而陈旧性异位妊娠作为异位妊娠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由于其病史不典型,且具有病程长,少有急腹症等各种临床表现,形成盆腔包块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的疾病,本文选取我院接治的剖宫产切口处陈旧性异位妊娠被误诊为子宫肌瘤的临床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
大黄和芒硝外敷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效果观察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孕产妇肥胖人群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产妇人数也有增加的趋势.由于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而继发感染使切口难以愈合,或愈合缓慢,给病人生理、心理,及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且易诱发医患矛盾.我科对脂肪液化的切口早期应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1~2012.1本院收治子宫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腹部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宫颈大小形态基本正常,多数宫腔底部.宫腔中段及宫颈管内未见孕囊;宫腔下段近切口处见孕囊或混合性回声,与前壁下段肌层界限不清,其内或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病理诊断切口妊娠47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1例,胎盘植入子宫切口1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