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频电刀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排除
1高频电刀工作原理简介高频电刀(高频发生器)是利用RF ( RadioFrequency )射频原理,将高频和高压的电流,通过刀笔。作用到病患部位,对局部生物组织的集中热效应使组织成分汽化或爆裂。从而达到凝固或分离,进而起到灼烧、切割利止血等医疗手术目的高频电刀不仅明显地减少出血量,还兼有杀菌的作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手术时问,有利于病员手术后康复在现代医院外科系统,高频电刀取代传统机械手术刀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和内窥镜手术。
-
实行单病种收费的经验和体会
近年来,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困扰医院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在调查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在浙江省衢州市率先对外科系统的19个病种施行单病种收费工作,并在推行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此举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就医门槛,减轻了医保部门的医疗保险基金经费支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外科系统感染预防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自1979年诺氟沙星成功合成并应用于临床至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成及临床应用得到了长足进步.本文将对该类药物在外科系统中的应用予以介绍.
-
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度外科系统手术患者病历168份.男115例,女63例,年龄3~70岁,其中清洁手术(Ⅰ)91例,清洁-污染手术(Ⅱ)70例,污染手术(Ⅲ)7例.
-
某医院外科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外科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加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外科住院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特点及其耐药性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从该医院外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35株,其中痰标本和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菌株构成比居前2位,分别占57.04%和23.70%.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和骨科.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神经外科患者标本分离的菌株耐药率更高.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应针对菌株环境分布加强消毒措施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ERBE VIO--新型电外科工作站
ERBE VIO电外科工作站是德国爱尔博公司新研制的电外科系统,是ERBEICC系列的升级产品.
-
影响外科系统病案质量的客观因素及谬误防范
2002年1月到2003年12月共对24917份住院病案进行逐一评审,其中外科系统病案11577份,少于内科系统.但外科系统的乙级病案数是内科系统的6.8倍,病历缺陷率高出内科系统16%.本文仅从病案形成过程的角度分析影响外科系统病历质量的客观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谬误防范建议.
-
利用麻醉信息系统提高麻醉质量安全的实践
麻醉科作为医院外科系统的枢纽,其工作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着医院外科手术的效率与质量,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与安全.我院自2009年5月开始建立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借助临床麻醉信息系统实现手术麻醉全过程数据采集自动化、医疗文书数字化,全面提升了手术麻醉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效保障了患者麻醉安全.
-
试论整体护理中的医护沟通与配合
实现医疗与护理的整体性有赖医护沟通与配合.目前,医生和护士各自比较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可往往忽视了他们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这种医护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外科系统比内科系统又更为突出.
-
中医医院的办院方向探讨
我院是一所建院48年的综合性中医医院,通过不断地发展,首批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医院验收.2002年,我院建筑面积16838平方米新住院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后,通过半年多的运作,目前各科发展相对平衡,管理程序逐步规范,业务发展稳步增长.新住院大楼设十二个病区,开放床位370张,形成了骨伤科、内科、外科三大支持系统,30多个临床科室.各病区又有主导特色科室,骨伤科系统有颅脑外科、骨与关节病科、创伤外科;内科系统有心血管内科、中风专科、肿瘤内科、老干科;外科系统有肝胆外科、妇产科、肛肠科等特色科室,共同构建了医院的基本医疗骨架.中医医院只有依托完善的医疗设施,高疗效的特色专科,优良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竞争来获取市场份额,谋求长远发展.我们认为中医医院办院方向首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善用技术阐明问题
人为万物之灵,其结构和功能特别奥秘复杂.我们从事解剖与临床相结合的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将人体解剖学的研究目的,瞄准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临床解剖学的研究选题,要符合临床的需求,特别是要为外科系统的术式创新,提供形态学的科学依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此,要充分重视、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特别是前沿性的新技术,去阐明临床的新问题,开拓新的领域、发展新的前景.
-
新型手术室树状组织结构图的设制
手术室是医院的要害部门,承担着所有外科系统的手术治疗,任务重,工作紧张繁忙;人员多,流动性大;器械、敷料、仪器等种类多、数量大,使用率高.如何充分利用护理人员,挖掘各自潜能、建立适合手术室良性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建设良好的合作网络,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任务.
-
手术室护士职业伤害因素防护
职业性损伤(Occupational Injuries,OI)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1].手术室是医院重要部门之一,是外科系统手术患者聚集的场所,也是各种病原体集中的场所.工作紧张繁忙,存在许多不利于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生理、心理、生物、理化及社会因素,护士防护不当容易造成职业损伤[2,3].为了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有效进行防护,引起对护士职业损伤的足够重视,本文对近年来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
-
弹性工作制在外科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在医院改革的浪潮中,护理工作也面临着观念和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按步就班,固定的排班方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护理管理者应寻找新的排班方式,以保证在有限的人力条件下,工作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外科监护室(SICU)编制床位12张,护士13名(其中1名脱产学习),收治外科系统各专业的麻醉复苏和重症监护患者。由于患者入室的数量和时间不可能每日固定,少则仅有3名或以下,多时可能到16名或以上,床位24h内可使用2次:转出麻醉清醒的病情稳定患者,再接收新入室患者,工作量分配极不均衡,为此,从1997年9月至1999年10月,我们试行了弹性工作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方法与要求1.1 排班方法:按常规在星期五排下一周护士班次。每天排4~6名护士上定时班,非手术日(星期六和星期日)4名;整班1名,8:00~15:00;调班1名,8:00~12:00,15:00或16:00~19:00;前夜班1名,19:00~次日晨2:30;后夜班1名,2:30~8:30;手术日(星期一至星期五)再加1~2名,即行政班和总务办公护士班,8:00~12:00,14:30~17:30或18:00。每天排2~3个机动班,其中1名机动下午班,12:00~19:00,1名机动值夜班,19:00~次日晨8:00(深夜0时至6时可在值班室休息待命),工作量太大时值前夜班,再加1名机动后夜班,以达到双夜班护士保证质量。其余护士机动休息。排班时用钢笔书写定时班和固定休息,用铅笔书写机动班和机动休息。1.2 运行要求:根据科室有患者的数量和病情轻重估计工作量的大小,并决定护士上班人数和时间,由护士长定出范围要求,上定时班的护士根据实际情况通知机动班护士到岗。全部护士均有家庭电话或传呼机,机动班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动询问科室情况,暂不需要到岗者则可在规定范围内活动并做到接到通知后30min内到岗。在岗护士工作需要时须主动延长上班时间,机动休息的护士也必须做到工作需要随叫随到。要求护士自觉地在排班本上按实际上班时间将铅笔改成蓝色钢笔记录,加班时间用红笔记录,周末护士长再统计各护士的实际休息时间和工作时间(按每周工作40h计算)。护士长需做到8h在岗,24h负责,科室有特殊情况随时可找护士长协调解决。
-
与相关科室共同开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又是外科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外科系统治疗效果.手术中各环节如器械准备是否齐全,护士配合手术是否熟练等都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实施,稍有疏忽都会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感染机率,增加患者痛苦.
-
复合手术室在脑血管畸形切除中的优势及配合
复合手术室(Hybrid Operation Room , Hybrid-OR)又称"镶嵌手术室"是指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系统直接安装在手术室中,使外科医生在手术室内不仅可以进行常规外科手术,还能够直接进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也可以与内科医生合作共同完成开放手术与介入手术,在影像学信息的辅助下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于7月8日福建省首家复合手术室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正式投入使用,为我院外科系统及多学科协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我院也在设备先进的复合手术间行首例脑血管畸形切除手术,定位清晰,切除效果好,出血少、创伤小、病情稳定、术后效果好、恢复快.采用这种手术方法,在1次手术中完成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的结合.
-
机器人外科医生的培训
机器人外科系统(Robotic Surgical System) 2000年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拓宽了微创外科的适应证,在外科各个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全球许多医院都纷纷制定计划引进da Vinci外科系统,希望在这一尖端领域占得先机,寻求掌握这一技能的外科医生日益增多,机器人外科医生的培训迫在眉睫.同传统腔镜学习一样,机器人外科开展初期同样存在着对系统生疏和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安全.多数学者认为必须制定全面而有效的培训计划,逐步从临床前期进入临床期的培训,直至独立开展机器人手术[1].
-
微创外科概念的新认识
医学论文的质量是杂志的生命.医学论文的质量体现在其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与规范性.创新性是第一位的,是一篇论文重要的价值标准.所谓创新性就是论文课题反映学科发展方向,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热点、争论点."微创"可以说是21世纪大外科系统(所有以手术为治疗手段的科室)热门的词.2000年以来几乎80%~90%的学术会议都以微创为中心或与微创有关.我国1991年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获得成功之后,短短10年腹腔镜下胃、小肠、结肠、直肠、肝、脾以及多器官联合切除术也相继获得成功.与此同时,心胸外科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冠状血管搭桥术 ...,妇科在腹腔镜下的卵巢、输卵管与子宫切除术也陆续大宗报道,泌尿科应用腹腔镜在后腹腔完成肾切除…超声介入,放射介入,内镜介入等许多微小创伤的治疗手段解决了许多传统外科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面对这蓬勃发展的众多微小创伤的治疗手段,"微创外科"这一名词相继出现.
-
外科系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外科系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修订更有效的措施.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0年12月--2002年11月5963例外科系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43例,感染率为4.08%;以神经外科感染率为高,感染率为5.3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31.30%,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其他、手术部位;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2.2:1;住院时间以31~60 d为高,感染率为4.67%;季节以1~3月份、10~12月份为高,感染率分别为4.95%和4.58%;细菌学检查送检率仅为28.40%,低于卫生部要求的≥50.00%.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科别、性别、住院时间、季节、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关.
-
ICU护士压力分析及干预措施
随着危急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ICU越来越成为全院外科系统处理危急重症患者的核心单元,ICU的医护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外科系统的医疗质量和水平.ICU护士也因此需要更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全面的护理技术,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随时应对患者的各种突发状况,要一直保持高度的紧张,再者就是工作的环境也有一些不利于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护士压力源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大限度地减轻ICU护士的工作压力,保护护士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