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泌尿系造影检查的护理体会
泌尿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是静脉肾盂造影,又称静脉尿路造影.是在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注射泵,造影剂很快从肾脏排泄,从而将双肾、尿路形态和病变显示出来的一种检查方法.现在,它仍然被国内外当作泌尿系方便基本的诊断方法[1].实用的造影剂是含碘水溶液对比剂,分成了两大类:离子型对比剂和非离子型对比剂,它主要用来显示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对它的形态和肾脏的排泌功能进行了解.因为检查时是将造影剂从静脉注射,所以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在检查的时候,还要用腹带来压迫腹部,这个检查少要30分钟,所以,护理就在检查中显得特别重要.
-
计算机放射成像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计算机放射成像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使用Konika REGIUS Model 190 CR系统和使用常规法行静脉肾盂造影者的50例影像资料、分析图像的显示情况.结果 在50例中,造影效果CR组较常规组明显占有优势.结论 CR能较好地显示泌尿系统病变,对诊断很有价值.
-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术中的护理支持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术适用于各种尿路疾患的检查,是常用和有效的造影方法.它不仅可以显示肾的形态、大小以及肾盂肾盏的结构和分布,而且对于肾脏分泌、排泄功能的评价也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仍将本法作为泌尿系统基本方便的诊断方法[1].因此,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静脉尿路造影术中的护理支持对于顺利完成本检查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05年1-5月共做527例,现报道如下.
-
X线监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肾盂输尿管结合部梗阻
我们于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采用X线下气囊扩张治疗肾盂输尿管结合部梗阻1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有13例,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38岁(17~48岁).有2例接受2次治疗,这2例病人分别行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形成术或狭窄段气囊扩张术(无透视定位).临床症状:6例有较轻微的患侧腰酸痛,3例突然腰痛伴发热3天,其余4例无任何症状,为体检时发现.入院后查体:除1例病人入院时发热和血白细胞较高、尿中有少量红、白细胞外,其余病人的血、尿常规均无异常.全部病人的肝、肾功能正常.静脉尿路造影术(IVU) 及B超示肾积水、输尿管显影不良,本组病例均为中度肾盂积水.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可见明显的狭窄段,狭窄段长度分别为0.5cm(2例)、1cm(9例)、>1.5cm(3例).
-
肾囊肿与局限性肾积水的超声鉴别诊断
泌尿系统是尿液分泌与排泄的一个完整通道,其中任何一个部位出现病变都易引起泌尿系与其它部位的相应改变,临床对泌尿系病变诊断方法很多,如腹部平片、B型超声、静脉尿路造影术、CT、磁共振尿路造影及逆行输尿管造影术等,均各有其特点.本文采用B型超声对38例探及单侧肾脏无回声暗区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进行肾囊肿与肾结石继发局限性肾积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分析其结果,评价B型超声在肾囊肿(单发)与肾结石继发局限性肾积水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肾脏及肾周脂肪肉瘤6例
目的:探讨肾脏及肾周脂肪肉瘤6例确诊与治疗.方法:肾脏脂肪肉瘤5例行CT检查,提示肾皮质内软组织肿块,术前均未发现转移.1例腹部平片、B超和IVU疑为左肾结石,行逆行造影示左肾盂内2cm×1.5cm结石,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左肾盂整形及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肾周肿瘤,改行根治切除术.结果:病理示粘液性脂肪肉瘤4例,高分化脂肪肉瘤2例.6例患者随访0.5~13年,4例无瘤长期存活,长13年.结论:肾脏和肾周脂肪肉瘤临床表现多样,治疗首选手术.
-
静脉尿路造影延时摄影对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静脉尿路造影延时摄影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输尿管阴性结石50例患者连续尿路造影的图像,右侧输尿管结石28例,左侧22例.在传统尿路造影检查及延时后,病变侧肾盂输尿管还未显影者,可隔0.5小时检查1次,注射造影剂4小时还未显影者可延长至1小时检查1次,迟延时至24小时为止.结果:输尿管结石50例,其中显示良好45例,达到诊断输尿管结石及定位的要求;未显影2例;梗阻端不清晰3例.其中22例通过再延时后达到定位诊断要求18例.结论:静脉尿路造影延时摄影,有助于输尿管结石诊断及定位,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
-
静脉尿路造影术在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术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例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病历完整的4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前静脉尿路造影资料和碎石后3个月的影像资料,分析其有效率.结果 425例患者中32例白肾,击碎31例(96.88%),排净为30例(93.73%);229例肾盂积水Ⅰ~Ⅱ度,击碎227例(99.13%),排净为207例(90.39%);119例肾积水Ⅲ度,击碎118例(99.16%),排净为86例(72.27%);45例肾积水Ⅳ度,击碎45例(100.00%),排净为17例(37.78%).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术能准确定位尿路结石,同时能准确反映肾功能,有利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方案的制定.
-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诊断(附26例分析)
输尿管囊肿的发生是输尿管在胚胎时期异常发育所致.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小,使其内压力增高而下端呈囊样扩张,并向膀胱内膨出,故又称为膀胱内输尿管囊肿.临床多见于婴幼儿,并常伴发泌尿系其他崎形.
-
68例中老年人排泄性尿路造影单侧不显影与CT对照分析
为了提高老年人排泄性尿路造影(IVP)一侧或双侧肾不显影诊断水平,本文收集了我所1995年至今病理证实的68例进行讨论分析,旨探讨影像综合诊断的价值.
-
64层螺旋CT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利用64层CT在血管造影(CTA)、尿路造影(CIU)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多时相期CT增强扫描.CTA、CTU影像检查.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CTA及CTO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1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获得确诊.其中3例平扫发现肾内伴发结石,CTA发现2例异位血管压迫.CTU很好的显示了狭窄的位置和狭窄长度,所有患者行开放或微创手术,影像结果和手术探查一致.结论 64层CT尿路和血管三维重建,可作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术前评估的常规方法.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64层CT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静脉尿路造影术 -
变换体位在静脉尿路造影术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静脉尿路造影是泌尿系常用和很有诊断价值的一种检查方法.常规采用仰卧位及压腹法,对于肾功能较好及非尿路梗阻患者,泌尿系统能显影良好.但对于有肾积水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用上法难以使肾和输尿管得到满意的显示.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造影满意度,更有效地利用静脉尿路造影服务于临床,从2001年12月起,我们对造影技术进行了探索和改进.选择在常规法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有肾盂积水、输尿管不显影或显影不良的患者50例,加摄俯卧位全尿路造影片一张,取得了较满意的造影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