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内科压疮高危病人对压疮预防的依从性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心内科Braden评分≤18分的压疮高危病人对压疮预防的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168名Braden评分≤18分的压疮高危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包括病人一般资料、压疮相关知识知晓、预防依从性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结果]压疮高危病人预防护理依从性差,完全依从的仅有23.8%,影响因素主要有抗拒查体、对疾病的态度、知识知晓、经济条件等。[结论]压疮高危病人预防护理的依从性差,医护人员应从影响因素出发,实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加强压疮知识宣教,以提高压疮高危病人对压疮预防护理的依从性及能动参与性,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ICU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
压疮是重症病人易发且高发的并发症,是护理学领域的热点及难题,它不仅降低病人的生存质量,而且巨大的消耗医药、护理费用,因此有效防控压疮是危重病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指标.有研究显示,使用Braden量表评估病人的压疮危险因素后,根据评分因素制定预防计划,可有效防控压疮[1].我科通过对89例Brade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的危重病人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针对高危因素实施压疮的预防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实施术中压疮护理单后1105例高危压疮手术病人为观察组,制订手术室术中压疮护理单,内容有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术中压疮6步集束防护措施、针对性地进行术中压疮风险量化评估表,并进行1个月的相关知识培训与督导.选择术中压疮护理单实施前1113例高危压疮手术病人为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并对手术科室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科室护士满意度在术中压疮护理单使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制订并应用术中压疮护理单,手术室护士按步骤落实术中压疮集束干预措施,针对性地进行术中压疮风险量化评估,指导病房护士进行高危风险压疮重点防护,使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共同努力将术中压疮降至低.
-
前列腺增生腔内手术中失血量的观察与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人们越来越关注由本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也一直不断地在探讨本病的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腔内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又有新发展,尤其是磷酸钛氧钾晶体(KTP)激光、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在临床的应用,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先前其他术式相比具有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置管时间短、冲洗液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是术中失血少,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特别适合于老年体弱的高危病人.
-
高龄高危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e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1-4],其手术病死率为0.09%[5],但是由于高龄病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反应迟钝,对疼痛敏感度降低,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其他疾病,容易误诊为胃病、冠心病,部分病人手术时伴炎症水肿,甚至胆囊坏疽、积脓[6],加之麻醉等的刺激,增加了LC的风险,因而做好术后监测和处理,提高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7],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共对60例高龄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现总结如下.
-
压疮护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随着基础医学的不断进步,住院病人的临床护理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中皮肤护理是病人基础护理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反映着病人在医院里所接受的整体护理质量之一,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体系的完善,国内外也将压疮的发生率作为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压疮作为护理方面的难题,其发生率并没有随着医学的进步而显著降低.一直以来,以预防和减少压疮发生为目的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研究的重点.皮肤的破损不仅发生于卧位,也发生于坐位或使用有压迫性装置的病人如监护仪导联装置,有报道因长时间应用血氧饱和度探头而致指端指关节背侧发生Ⅰ度压疮[1],尤其是水肿和营养状况差的高危病人,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病人因皮肤受压也可引起.
-
应用改良Caprini评估表降低老年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Caprini评估表降低老年病人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分别选取住院老年病人1 028例设为对照组和1 052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应用改良Caprini评估表对试验组病人进行评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DVT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病人DVT发生率为1.24%,低于对照组的8.46%(χ2=59.341,P=0.000).[结论]应用改良Caprini评估表能预测老年病人DVT的发生风险,从而对中高危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DVT的发生率.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压疮高危病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压疮高危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及质控流程再造,改善压疮高危病人风险管理。[方法]以2009年—2011年住院病人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质控流程;2012年—2014年住院病人为观察组,实施基于 HFMEA 管理模式的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质控再造流程;比较两组住院病人的压疮高危备案率、压疮发生率及观察组实施后事先风险指数(RPN)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压疮高危病人备案率上升、压疮发生率下降(P <0.01),观察组实施HFMEA 管理模式后 RPN 值下降(P <0.01)。[结论]将 HFMEA 应用于压疮高危病人管理,可准确把握防范压疮的重点管理环节,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压疮高危病人的压疮发生率。
-
行为转变理论在糖尿病足高危病人自护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病人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对病人的足部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效能、足部自我护理频率、足部皮肤情况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足部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效能、足部护理行为改善优于对照组,足部皮肤干燥情况得到改善。[结论]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建立规律的自我护理行为,从而延缓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
老年综合评估对围术期老年病人发生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效能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对围术期老年病人发生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年龄>70岁的157例择期行腹部或骨科手术的老年病人,术前对病人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观察病人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的延长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57例病人中,男80例,女77例,平均年龄75.98岁±5.36岁;腹部手术108例,骨科手术4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5例,住院时长>17 d的有6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共病(P=0.010)、认知功能(P=0.000)、衰弱(P=0.005)、日常生活能力(P=0.012)、血肌酐(P=0.005)是围术期老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手术类型(P=0.001)、婚姻状况(P=0.040)、文化程度(P=0.016)、共病(P=0.023)、血红蛋白(P=0.003)、血清清蛋白(P=0.001)是围术期病人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病(OR=0.356)、认知功能损害(OR=0.222)、老年综合征的评估个数(OR=0.202)是围术期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共病(OR=0.315)、手术分类(OR=0.771)、血清清蛋白(OR=0.662)是围术期老年病人住院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择期行腹部或骨科手术的老年病人进行老年综合评估有助于识别发生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延长的高危病人.
-
介入治疗腹主动脉瘤夹层破裂出血的护理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病变或损伤,而形成的局限性动脉异常扩张或膨出.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胸、腹主动脉和下肢主干动脉瘤较为常见.近年来,以动脉硬化为病因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逐年增加.传统的术式已不适应医学的发展,在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基础上又发展了腔内隔绝术治疗AAA[1].我院2003年12月12日在几个科室共同协作下,成功抢救1例腹主动脉瘤夹层破裂出血的高危病人,完成河北省首例AAA的介入治疗(腔内隔绝术),现报道如下.
-
用安普贴与3M透明敷贴治疗压疮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组织坏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对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水肿、尿便失禁的高危病人在易受压部位贴上"安普贴与3M透明敷贴",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122例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老年冠心病病人属高危病人,常因年龄大,病程长,病情重,且多伴有其他疾病,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较一般病人高,故做好术后监护是维系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老年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
3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一种机械性循环支持的方法,它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一球囊导管放置在胸主动脉,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球囊在心脏收缩期快速放气,既减少了左心室射血阻力,又减少了心室做功和氧耗,并能增加心输出量。有效的反搏可使心输出量增加15%~30%。应用于心原性休克[1 ]、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病人的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及麻醉时的循环支持等[2,3:896,4]。我院心内科于1997年2月-2000年5月共行IABP术38例。现将其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
基层医院糖尿病足的三级预防和护理
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1].近几年来,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是糖尿病病人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常导致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重者截肢,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2003年11月-2005年11月,我们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通过可行的评估手段,根据糖尿病足发生危险分为低、中、高危病人,进行分阶段的预防和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癌症晚期压疮高危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引起压疮的原因有两种,即内因与外因,内因起主导作用,任何能自主翻身的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体位,局部长期受压或感到不适时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变换体位和姿势,但当病人因某种因素如活动性减弱、肌肉力量变弱或因疾病需要被迫过长时间的限制运动等,而不能自我调整,致使病人呈被迫体位或制动体位时,加之外部压力和/或剪切力、摩擦力、潮湿等某些外因长期共存时,即可引起局部急性缺血性损伤而发生压疮.癌症晚期病人不论是求生欲强烈还是消极悲观者,前者不愿承认现状对治疗护理很挑剔;后者感到生命的限度不愿花钱更不配合治疗护理,这两种心态给压疮的预防护理都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癌症晚期病人本身营养状况差,皮肤弹性及抵抗力减弱,引发压疮的几率增高,因此,对癌症晚期压疮高危病人及家属适时进行压疮健康教育是预防和降低压疮发生的必要途径.
-
可缝可熨的防走失贴在预防病人走失中的应用
预防病人走失是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其高危人群是老年痴呆症病人、精神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科病人以及儿童.预防走失的措施之一是在病人身上携带标明病人身份的重要信息(如姓名、联系电话等),一旦发生走失,可以为发现者提供信息,及时与家人或院方取得联系.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系腕带、佩戴袖章、衣兜内放置卡片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可取卸、易丢失、病人不易接受的缺点.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以上缺点进行改进,使用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的防走失贴,应用于易走失高危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对压疮高危病人持续监测压疮患病率的效果研究
压疮患病率(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是指某一时刻医疗机构患有压疮的病人数占总病人数的百分比[1],是衡量压疮发生普遍程度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标.了解和控制压疮高危病人的压疮患病率已成为压疮管理的重点.作者于2009年6月-2009年12月持续监测我院压疮高发科室(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老年病房、胃肠外科、胰腺外科和骨科)、高危病人(Norton评分<12分)的压疮患病率,并了解其对压疮高危病人上报率、压疮上报率、压疮护理会诊率及护士掌握压疮循证知识水平的影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肺血栓栓塞症15例误诊分析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其患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未治疗病人病死率高达25%~30%[1].对高危病人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发病率,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病死率明显下降[2].现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15例误诊的肺栓塞病例报道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浆脑钠肽的动态变化及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常伴随有严重的心室重构,已证明AMI后的心室重构与AMI后的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心源性死亡密切相关[1].因此从AMI病人中区别出高危病人并给予积极的治疗措施以改善AMI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