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造口护理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造口护理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管理中的效果,探究造口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造口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100.00% 高于对照组88.89%,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腹部伤口渗漏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造口护理干预优于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干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造口护理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管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造口护理在腹部渗漏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腹部渗漏伤口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58处渗漏伤口和对照组46例53处渗漏伤口,对照组应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针对性处理伤口后应用造口袋管理腹部渗漏.结果 应用造口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渗漏及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换药频率、换药时间、换药成本均低于对照组(P<0.0l);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自我效能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腹部渗漏伤口患者中应用造口护理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实现对伤口的有效管理,节约医疗成本和缩短护理时间,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推广应用.
-
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解读与动物致伤后破伤风的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7年2月发布了新的破伤风疫苗立场文件,此立场文件对2006年的WHO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 containing vaccines,TTCV)立场文件进行了更新.新的立场文件更新了当前破伤风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经过、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并对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佳时机提供了修订指南.动物致伤伤口是破伤风感染的高风险伤口,处理过程中必须对破伤风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本文将结合中国目前破伤风预防的现状,重点对该立场文件中的一些更新内容作一解读,并介绍动物致伤后预防破伤风的相关方法.
-
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
破伤风是一种由专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目前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存在于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粪便等,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常见于外伤和烧烫伤患者、不洁接生的新生儿及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情况.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改变,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本文是关于破伤风免疫预防的专家共识,目的是预防开放性外伤后的破伤风并协助制定临床决策.根据国内外破伤风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受伤人群的类型、伤口的暴露情况和免疫预防误区等的研究显示,预防破伤风至关重要的措施是良好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本共识描述了破伤风免疫预防过程的时间表,包括婴幼儿的破伤风免疫接种程序、妊娠期妇女的破伤风免疫接种程序、潜在高危人群的破伤风免疫接种程序、免疫缺陷患者的破伤风免疫接种程序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破伤风免疫接种流程.本共识仅提供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医疗条件而定.
-
老年人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急诊术后的伤口管理
颔面部是人体创伤的好发部位,由于老年人年龄和生理状况的影响,以及基础疾病的存在,急诊术后伤口易发生出血、感染和组织坏死等并发症,严重者可继发组织、器官形态和功能障碍,甚至引发生命危象[1].近年来,口腔医学在颌面创伤的救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颌面部创伤发病的时段和病情的特殊性,清创缝合术常规在急诊科首诊完成,因此患者术后伤口的管理对创伤的治愈更为重要.特别是老年颌面创伤患者,由于生理的特性和基础疾病的干扰,清创术后伤口管理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创伤的治疗效果,甚至遗留严重的并发症.国内外学者对老年颌面创伤急诊术后伤口管理的研究文献未见报道.
-
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临床观察
开展医护一体化能优化工作流程,节省医生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绩,提升护士执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能有效的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能使医患和医护关系更加融洽.作者对2013年1月~6月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30例,运用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成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在1例腰部烫伤合并感染伤口的应用
目的:观察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对复杂伤口的疗效。方法:对一例临床腰部烫伤合并感染的伤口进行藻酸盐银离子换药处置,观察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的疗效。结果:经久不愈的伤口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的作用下,逐渐愈合。结论: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能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
精益管理在门诊伤口管理中心流程改造中的应用
目前,以慢性伤口护理为主要内容的门诊伤口护理工作正逐步得到医院管理者和门诊医护人员的重视。2011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成立了伤口管理中心,在接诊量稳步提高、伤口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笔者也发现,患者在伤口管理中心就诊的过程中存在候诊时间长、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丰田生产体系(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模式[1]。目前,国内已有医院运用精益管理手段对医院药房、手术室等部门进行流程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门诊部也曾在军人就诊管理、检验科流程改造等方面运用了精益管理的理念[3]。为此,2014年1月,本课题组应用精益管理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对伤口管理中心的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改善了候诊环境,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现报道如下。
-
综合性医院成立伤口管理中心的效果
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持续提高伤口患者的治愈率,各医院都越来越重视患者急、慢性伤口的处理.2011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合了医院原有的伤口、造口资源,成立伤口管理中心.伤口管理中心工作区设在门诊,中心人员由原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伤口、造口治疗师(ET)、各临床科室具有丰富伤口治疗经验的医生和护理骨干组成.目前已培养临床伤口专科护士56名,造口部门被批准成为"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临床教学医院"的实训基地.中心成立以来,根据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伤口管理诊疗模式[1],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初获成效,现报道如下.
-
伤口护理中心护士专科知识的调查与培训
目的 通过对伤口管理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以提高伤口护理中心的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评估伤口管理护士的一般情况和伤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初评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院内专家讲座、疑难伤口护理个案讨论、常规操作技术演示等培训,通过再次评估了解培训效果.结果 初次评估结果显示,92%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校期间伤口教育课时不足,对慢性复杂伤口的处理自信心不强;80%左右的对象掌握了消毒隔离、伤口评估、敷料应用、常规清创等基础知识,但对常见慢性伤口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等了解不够.针对初次评估结果,经过6个月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再次评估结果显示,上述不足均明显改善,伤口管理护士的知识储备、科研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伤口管理护士专科知识的调查研究,进行多种方式培训,对提高伤口护理中心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在患者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患者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外伤、感染、手术等所致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治一体化模式进行伤口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对两种管理模式下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率、漏计费情况、换药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漏费次数、换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伤口治疗的质量,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工作模式.
-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普外科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慢性伤口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患者102例。其中2014年10月前给予常规伤口治疗模式作为对照组(n=51);2014年10月后给予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治疗作为观察组(n=51)。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疼痛计分及伤口愈合计分均明显降低,各类型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普外科慢性伤口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治疗有助于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51例压疮患者制度管理及伤口管理
目的:自2009年1月以来,我院成立了伤口护理小组,对住院病人有压疮或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进行了皮肤、伤口的评估,为患者制定恰当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或去除危险因素,预防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促进伤口愈合.方法:对压疮患者填写压疮监控表,实行护理查房与会诊并对应制定实施方案,做好护理记录上报护理部,每月进行评价.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预防压疮的意识,使对危重患者未发生压疮前的评估及采取预防措施成为临床护理工作重点.结论:实施压疮的评估和呈报,能及时发现院外带入压疮,减少甚至避免院内压疮的发生及避免发生压疮后与家属产生的矛盾.对伤口进行无菌处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
普外科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3月构建普外科医护一体化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由医护共同对慢性伤口治疗进行规范化流程管理,对比实施前半年41例患者和实施后半年47例患者在治疗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42天、第56天伤口愈合计分、疼痛计分的变化,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治疗后各时间段的伤口愈合计分及疼痛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类型慢性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慢性伤口管理模式能促进慢性伤口的早期愈合,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
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在腰椎疾患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4年8月对9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后的腰椎疾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的患者术后换药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伤口换药,对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等待换药时间、再次换药率、耗损费用及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的及自身舒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应用的管理组在住院时间、等待换药时间、再次换药率、耗损费用及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的及自身舒适度效果优于传统伤口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是通过医护的合作完成,在等待换药的时间、再次换药耗损费用、患者自身舒适度对及医护人员满意度优于传统换药组,创新了护理服务范畴,值得进行推广。
-
医护一体化负压伤口治疗在Miles术后会阴伤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负压伤口治疗在Mi1es术后会阴伤口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1月构建医护一体化负压伤口治疗工作模式,由医护共同对Mi1es术后会阴伤口进行治疗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第42天、第56天的伤口愈合计分、疼痛计分,以及伤口愈合率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第14天、21天、28天、35天的伤口愈合计分及第21天、35天的疼痛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各类型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负压伤口治疗能促进Mi1es术后会阴伤口的早期愈合,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提高伤口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
-
骨科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成效
目的 探索骨科伤口管理新模式.方法 将2011年6月-8月入住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伤口管理模式,并对两种伤口管理模式的换药费用漏记情况、换药等待时间、非计价材料占换药总材料比例、医护人员对伤口管理方式的认可度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无换药费用漏记情况,其患者等待换药时间明显缩短,非计价材料占换药总材料比得到有效控制,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在骨科运用效果显著,得到了医生护士的充分认可,值得在临床推广.
-
品管圈在冠脉搭桥术后伤口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心血管外科冠脉搭桥患者术后伤口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86例患者为对照组,21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治疗护理,试验组采用品管圈进行伤口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日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93.6%,试验组的丙级愈合率为0.5%,低于对照组的2.1%,经秩和检验=-2.31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0.91±0.34)d,少于对照组的(12.03±0.44)d,经检验的=3.32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品管圈进行伤口管理可提高患者冠脉搭桥术后伤口的愈合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
乙状结肠双腔造口的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患者肠造口及伤口的护理,寻求佳护理模式。方法总结23例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患者伤口及肠造口的护理经验,通过对在伤口缝线缝隙处洒入适量的造口护肤粉,使用水胶体类敷料保护伤口,引流管处选用3M 薄膜贴作为外层敷料固定棉垫;依据双腔造口的特点,准确裁剪造口底盘,正确处理造口共性问题。结果23例患者肠造口血运良好,颜色红润,未发生伤口感染、周围皮肤破溃等并发症。结论耐心细致的观察与护理,配合新型敷料保护伤口,将减少和杜绝伤口感染和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促进患者达到生理心理的康复。
-
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在康复病房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在康复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收诊采取中风患者100例,按照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伤口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住院天数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疼痛评分、住院天数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病房中采取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不仅能缓解患者伤口疼痛、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