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胃旁路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总结7例代谢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胃旁路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胃肠腔镜特殊器械、一次性高值耗材的使用,合理摆放腔镜仪器设备.根据手术进程,密切配合手术医生,熟练使用腹腔镜系统及器械,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防范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腹腔镜胃旁路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总结7例代谢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胃旁路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胃肠腔镜特殊器械、一次性高值耗材的使用,合理摆放腔镜仪器设备。根据手术进程,密切配合手术医生,熟练使用腹腔镜系统及器械,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防范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改良腹腔镜手术器械袋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影像系统、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与更新,手术室工作的配合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新开展的腹腔镜下胃旁路术器械长达58 cm,器械护士在手术台上传递时需谨慎、小心,可能影响手术速度,增加污染风险,甚至延误抢救时机。为此,我们在临床配合手术过程中,重新总结、设计出新型腹腔镜手术器械袋。改良后器械袋经我科200余例手术验证,在预防术后感染、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器械安全使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现介绍如下。
-
胃旁路术后要警惕酒精中毒
和吸收不良减肥术后的患者相比,胃旁路减肥术后的患者,酒精中毒风险更大.无论手术类型,和未行减肥手术的患者相比,减肥术后的患者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疗的风险增加,据瑞典研究人员在消化疾病周2011上的报道.
-
全面评估一种新的减肥手术
临床数据肥胖已成为美国的流行病,当前的研究报告显示,至少有5%的美国人口符合减肥手术的标准.在接受减肥手术之前的美国人中,有三分之一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在50 kg/m2以上,在这群人中,有许多患者在接受胃旁路手术后,BMI仍高于35kg/m2.因此,我们是否有必要来讨论一下减肥手术的疗效呢?
-
腹腔镜胃手术并发症的诊治经验
我院于1995年7月开始开展腹腔镜胃手术,目前已经开展了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胃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胃高选迷切术、胃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胃远端癌根治术、胃底贲门癌根治术、胃楔形切除术、胃间隔捆扎减肥术、胃旁路减肥术、胃束带减容减肥术、全胃切除术、胃底折叠术等各种腹腔镜胃手术250余例[1],效果良好,总共发生了4例严重手术并发症,报告如下.
-
腹腔镜胃后、结肠后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2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方式中,胃后路胃空肠吻合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 2012年3月,对体重指数(BMI)≥35.0的单纯性肥胖症病例行结肠后腹腔镜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随意分组,胃后路径22例,胃前路径38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体重、BMI、多余体重减除率(EWL%)的差异.结果 胃后路组手术时间较胃前路组长[(157.2±9.2)min vs.(144.9±12.1)min,t=-4.127,P=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体重、BMI、EWL%差异均无显著性.胃前路组8例(21%)术后出现呕吐等上消化道不全梗阻症状,均在1周内缓解;胃后路组未出现类似并发症(P =0.022).结论 胃后路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术式,相比胃前路术式更符合生理,术后胃肠道近期并发症较少,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
-
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糖尿病是全球愈来愈严重的健康问题,新调查显示全球约有1.8亿人患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 ~95%[1].目前,2型糖尿病以内科治疗为主,这些传统方法有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虽然可以有效维持正常血糖水平,但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及用药,而且不能有效地避免和预防糖尿病的神经、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等并发症[2].
-
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
20世纪80年代,外科医生发现肥胖外科的一些手术对2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1-2].我院自2010年5月起开展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至2011年3月共完成手术46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16例,女30例;平均年龄(50±11)岁;平均体质量(79±20)kg;平均体质量指数(BMI):(30.4±7.5)kg/m2;平均腹围(98±14)cm;糖尿病平均病程(8.3±5.9)年,32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并发症;术前均接受正规内科治疗,效果欠佳.
-
腹腔镜迷你胃旁路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一例
患者,女,20岁,体重明显增加10年.查体:身高169 cm,体重91.5 kg,体重指数32 kg/m2,全身脂肪堆积,腹部脂肪堆积明显,腹围98 cm,腹部皮肤皱褶厚度16 cm,臀围110 cm.血生化检查提示总胆固醇7.83 mmol/L,甘油三酯2.43 mmol/L,尿酸500 μmol/L;B超示中度脂肪肝,双侧肾上腺未见占位;头颅MR无异常.
-
糖尿病的手术治疗进展
减肥手术能够使行为校正和药物治疗失败的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产生持续的减肥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指南中行减肥手术的指征为:(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40 kg/m2;(2) 39.9 kg/m2> BMI> 35 kg/m2并且合并肥胖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或者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1].鉴于此,在本文中将重点阐述减肥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情况.一、手术可治疗2型糖尿病的发现与瓶颈1980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肥胖外科医师Pories 等[2]先后为3例伴有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胃旁路手术后,发现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不再需要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
-
腹腔镜下RY胃旁路减重术(LRGB)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下RY胃旁路减重手术是目前众多减重术式中减重效果好的一种手术方式,在美国已成为减重手术的首选[1],其减重原理是通过胃的裁剪和减容以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同时通过部分小肠的旷置以减少食物的吸收,属于一种限制性和吸收不良性相结合的手术[2].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自2010年3月~2012年12月共手术21例,现将护理配合经验报告如下.
-
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单纯肥胖症的护理
目的 对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单纯肥胖症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40例患者进行术前肥胖程度和并发症评估,术后监护和饮食指导.结果 4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例腹胀,5例恶心呕吐,其余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1~8个月,体重减轻15~47kg.结论 胃旁路作为新型减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效果好的特点.术前准确评估和术后预防并发症、指导正确的饮食习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肥效果的重要保证.
-
十大医学突破迎接新一年
1 无疤痕手术"自然腔道"手术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自然腔道"手术是一种新技术,医生可通过进入口腔、阴道和结肠等人体具有的"自然腔道"直接完成手术,无需在皮肤上进行切口.2008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研小组通过阴道成功地为一名妇女做了阑尾切除术.该技术对一些胃旁路患者也大有裨益."自然腔道"手术并非完全不作切口,而是通过微小的切口穿过人体内部组织,如此可降低病患的疼痛感和感染风险,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
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上表现为血糖升高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由于饮食结构失调、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2010年全球发病率约为7.7%,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4.39亿[1],且90%~95%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2]。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2007年患病率为9.7%,到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6%,估计全国有1.39亿糖尿病患者。其引起的冠心病、视网膜病、肾病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治疗糖尿病的传统模式主要为内科疗法,包括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但是以上方法都不能较满意地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长期治疗花费高昂,患者依从性差。随着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开始关注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这一新方法。
-
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目前,2型糖尿病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无法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及避免其并发症.近年来,在治疗病态肥胖症时偶然发现,为肥胖合并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胃旁路手术后,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不再需要任何降糖措施来治疗.外科治疗糖尿病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发了医学界对各类减肥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广泛深入研究.
-
糖尿病大鼠胃旁路手术前后抑胃肽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胃旁路手术(GBP)前后抑胃肽(GIP)水平的变化,探讨GBP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8周龄的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饮食控制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自由进食,饮食控制组控制大鼠进食量为15 g· d-1,假手术组大鼠行GBP后行原位端端吻合,手术组大鼠行GBP;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4、8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及GIP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手术组大鼠术后空腹和餐后血糖显著下降并低于其他各组的相应时间点(P<0.01);空腹和餐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的相应时间点(P<0.01);术后第4和8周手术组大鼠空腹、餐后血清GIP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相应时间点(P<0.01);术后1周,手术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平均进食量均减少,之后均逐渐增加.手术组大鼠平均进食量自术后第2周起再次减少,术后第3周至实验结束少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内手术组、假手术组、饮食控制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施行GBP后血糖及血清GIP水平下降,其机制可能与GIP分泌减少和解除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有关.
-
专家专题报告5:肠-胰岛轴
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胆囊收缩素(CKK)的发现使肠道神经内分泌学成为研究热点,1995年外科医生使用胃旁路术治疗肥胖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现糖尿病的治愈率高达80%,人们就认为胃肠道的手术可能改变了胰岛的调控,提出了肠道胰岛轴的概念。
-
胃旁路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尿毒症一例
患者,男,33岁.因"肥胖18年"于2010年12月6日人院.患者18年前无明显诱因下体重开始显著增长,曾接受饮食及运动治疗数月,减重约10 kg,治疗结束后体重迅速反弹,至入院时体重125kg,身高1.77m,体重指数(BMI) 39.9.2009年被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后行透析治疗,每周2次,至人院时已增至每周3次.
-
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截至2002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至2.6%,在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占93.7%.目前的治疗包括糖尿病自我管理与教育(饮食、体力活动、生活方式干预等)、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