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琳娟

    目的 探讨妊娠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50例产妇,按照生产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24例和剖宫产组26例.另择同期未妊娠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实施尿动力检查,比较3组尿道膀胱移动度(UVJ-M)、功能性尿道长度(FUL)和静态大尿道关闭压(MUCP).结果 分娩前,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UVJ-M,FUL及MUC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UVJ-M,FUL,MU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未妊娠的女性相比,妊娠期女性膀胱尿道连接部位移动度增加,尿路解剖结构发生缺陷,因此妊娠是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因素.

  • 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中药足浴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燕;王云霞;王红新

    目的:研究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康复结合中药足浴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中药足浴治疗.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尿失禁问卷评分及漏尿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失禁问卷评分、漏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结合中药足浴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可明显改善盆底肌力,降低漏尿量.

  • 分娩因素和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燕美琴;王竞;王丽敏;侯改改;李静;刘亦娜

    目的 分析分娩因素和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控制及减少PSUI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产妇分娩相关因素情况调查表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LF)对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产后复诊的245名产妇的一般资料、妊娠及分娩情况、尿失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其按严重程度分为PSUI严重组和PSUI一般组.由调查者本人亲自发放、审核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共调查245名产妇,回收有效问卷237份,有效回收率为96.7%.出现PSUI的产妇有103名(占43.5%),其中严重组有44例,一般组有59例.在年龄>35岁的产妇中,PSUI严重组的比例(40.9%)高于PSUI一般组(11.9%);自然分娩的产妇中,PSUI严重组的比例(88.6%)高于PSUI一般组(72.9%);行会阴侧切的产妇,PSUI严重组的比例(52.3%)高于PSUI一般组(20.3%);新生儿体重大于4 000g的产妇,PSUI严重组的比例(27.2%)明显高于PSUI一般组(8.5%);两者在年龄、会阴侧切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妇年龄>35岁以上、新生儿体重大于4 000g、有会阴侧切的产妇,PSUI的严重程度分别是年龄≤35岁以下产妇、新生儿体重在2000~4 000g的产妇、无会阴侧切产妇的5.3倍、3.6倍、3.8倍. 结论 年龄、新生儿体重及会阴侧切是PSUI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以控制及减少PSUI的严重程度.

  • 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睿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随机抽取10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双盲法规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讨论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讨论组在对照组前提下配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讨论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而言,通过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的临床疗效甚佳,值得推广.

  • 呼吸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作者:赵祥虎;马明;徐亮;林萍;孙武东;张荣;李玲;卢洁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结合盆底肌锻炼和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7月至10月,产后6周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盆底肌肌电值、尿失禁次数、1 h尿垫试验和腹横肌厚度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盆底肌肌电值、尿失禁次数、1 h尿垫试验和腹横肌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盆底肌肌电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t>12.564, P<0.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4.064, P<0.001);两组尿失禁次数和1 h尿垫试验阳性率均显著降低(Z>9.615, P<0.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Z=-2.767, χ2=6.564, P<0.05);对照组腹横肌厚度无变化(t=-1.510, P>0.05),而观察组显著提高(t=-10.681, P<0.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t=7.541, P<0.001).结论 在盆底肌锻炼和生物反馈电刺激的基础上再辅以呼吸训练,可进一步减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不同盆底康复训练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比较

    作者:罗进联

    目的:比较不同盆底康复训练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分娩的初产妇2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盆底肌肉锻炼组、盆底生物反馈组、阴道椎体训练组,采取不同的训练,对产妇训练前(产后3天)、训练后(产后6周)尿失禁情况和会阴肌力进行评价。结果:三组产妇产后6周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产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训练后会阴肌力较训练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盆底功能训练方法各有优劣,临床医师可根据产妇身体情况、锻炼条件综合评估,指导产妇选择合适的方式。

  • 膀胱颈移动度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单红英;刘丽;赵霞;王英红;李淑萍;张瑾

    目的 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测定膀胱颈移动度诊断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应用及与PSUI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产后6~8周PSUI患者151例(PSUI组)及非PSUI产妇124名(对照组),应用经会阴超声测量静息状态和屏气向下用力至大状态(瓦氏动作)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比较两组间及PSUI不同严重程度间膀胱颈移动度,评价膀胱颈移动度对PSUI的诊断效能.结果 PSUI组膀胱颈移动度[(34.98±7.75)mm]大于对照组[(23.32±7.0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P<0.05).膀胱颈移动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90,当截断值为32.50 mm时,对PSUI的诊断效能高,此时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90.24%,阳性似然比为8.97,阴性似然比为0.14.轻、中、重度PSUI膀胱颈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72,P<0.05).结论 经会阴超声测定膀胱颈移动度在PSUI的诊断中价值较高;膀胱颈移动度与PSUI严重程度相关.

  • 心理护理干预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作者:关美芹;霍晶;赵静;黄秀娟;刘振云;张喜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大庆市人民医院分娩的60例SU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些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和盆底肌功能锻炼进行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3%和96.7%;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分别为46.7%和76.7%。2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SUI产生了理想的临床效果,在产科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性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刘志梅;王春

    目的 研究与分析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性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本溪市中心医院诊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Zung量表进行性心理状态的评估,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严重程度、分娩方式、配偶性心理状态、新生儿体重、缩肛运动及产次情况的评估结果,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患者性焦虑及抑郁的关系.结果 128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性焦虑及抑郁阳性率较高,不同新生儿体重及产次者的性焦虑及抑郁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严重程度、分娩方式、配偶性心理状态及缩肛运动情况者的性焦虑及性抑郁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显示,上述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严重程度、分娩方式、配偶性心理状态及缩肛运动情况等因素均是患者性焦虑及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性焦虑及抑郁情况明显,且影响因素较多,可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变化观察

    作者:王宏;薛紫怡;李梦梦;刘军;张震宇

    目的 探讨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生物反馈治疗果效及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2例产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进入前瞻性研究;应用SOKO9003型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对自然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包括盆底肌Ⅰ、Ⅱ类纤维的活力值及肌力进行检测,对肌力牛津改良量表(Modified Oxford Scale,MOS)评分进行主观评估.随访6个月再次评价上述指标,观察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5周后,62例中54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7.1%(54/62),其中阴道分娩组治疗有效率为96.9%(31/32),剖宫产组治疗有效率76.7%(23/30),阴道分娩组治疗有效率较剖宫产组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随访6个月后,62例中48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7.4%(48/62),阴道分娩组治疗有效率87.5(28/32),剖宫产组治疗有效率66.7(20/30),阴道分娩组治疗有效率仍高于剖宫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短期治疗后,阴道分娩组肌力的MOS评分差值与剖宫产组MOS评分差值相比较,阴道分娩组MOS评分差高于剖宫产组(P=0.040);长期治疗后,阴道分娩组肌力的MOS评分差值与剖宫产组MOS评分差值相比较,阴道分娩组MOS评分差仍高于剖宫产组(P=0.030).长期治疗与短期治疗后阴道分娩组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活力的改变量均大于剖宫产组(P<0.05),但是治疗时限对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活力的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限对M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有效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治疗后阴道自然分娩(vaginal delivery,VD)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快,盆底康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择期剖腹产(caesarean section,CS)者,分娩对盆底组织的损伤是可恢复的.

  • 阴道分娩早期尿失禁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任曙艳

    目的 对阴道分娩早期尿失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尿失禁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苏州市母子中心产后门诊产后42 d检查阴道分娩的276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填写自制调查表了解SUI发病情况并进行盆底肌力测定.结果 孕期SUI组与非SUI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SUI组与正常组盆底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期尿失禁(OR值3.174,P<0.01)与盆底肌力(OR值0.206,P<0.01).结论 阴道分娩早期尿失禁相关因素较多,其中孕期尿失禁是风险因素,盆底肌力则具有保护作用.

  • 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

    作者:王海霞;赵烨;钟瑞芳;黄春慧;龙丽飞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分析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妇产科2012年2月~2014年10月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200例临床资料,依据分娩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阴道分娩组600例和剖宫产组600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排尿状况评分、肌力评分情况、UVJ-M值、尿道旋转角度、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尿垫试验阳性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产妇产后排尿状况评分低于阴道分娩组,肌力评分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9、18.91,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UVJ-M值低于阴道分娩组,尿道旋转角度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31,27.11,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尿垫试验阳性率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P<0.05)。结论阴道分娩对于盆底神经和肌肉造成损伤,是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应注意盆底组织保护。

  • 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曾娟;黄宇艳;杨丽媚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入住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5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干预,共观察8周。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治愈率(64.8%)和有效率(34.4%)均优于对照组(44.5%、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3、9.216,均P<0.05)。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限制性行为[(61.21±5.41)分比(61.54±5.37)分]、影响社会心理[(64.02±4.87)分比(64.13±4.96)分]、形成社会尴尬[(62.26±5.01)分比(62.37±5.08)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限制性行为[(67.12±7.42)分比(77.31±6.28)分]、影响社会心理[(69.26±5.64)分比(78.52±6.45)分]、形成社会尴尬[(70.45±7.46)分比(77.55±7.82)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3.417、2.819、2.744,均P<0.01)。结论对于产后尿失禁患者尽早给予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伟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0.87±0.12)cm、尿道膀胱后角为(95.2±1.5)°,膀胱颈旋转角为(16.8±1.2)°,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为(2.68±0.42)cm,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和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分别为(1.59±0.18)cm、(118.5±2.7)°、(32.9±2.5)°和(3.72±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即有利于区分健康人与产后压力行尿失禁患者,又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 不同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疗效分析

    作者:覃碧芳;成志;金燕;邹文花;邱佩嫦;邓志贤

    目的:观察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住院分娩、产后12周内出现尿失禁症状的初产妇33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5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凯格尔(Kegel)运动配合阴道哑铃实施盆底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尿失禁程度评分、1 h尿垫试验检测漏尿量及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测的变化及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趋势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组尿失禁治愈率77.18%,对照组治愈率67.83%,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均有康复效果,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和预后,有效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 孕产期盆底功能训练指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电刺激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蒋维;韩炜;刘维红;刘迎军;张桂欣;陈宝丽

    目的:探讨孕产期盆底康复训练指导对应用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PU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并进行盆底肌力筛查及治疗的患者125例,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进行比较研究.对照组定期孕检,但未进行孕期干预,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孕产妇.观察组定期孕检,进行孕期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体重管理、盆底肌肉锻炼,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孕产妇.结果:治疗6个月后肌拉力测试结果显示,两组Ⅰ级和Ⅱ级肌力水平比例明显减少,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比例仍偏高(P<0.05).结论:孕产期盆底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有效提高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

  • 康复器联合电刺激治疗自然分娩后尿失禁的效果评价

    作者:崔芳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器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自然分娩后产妇尿失禁,以减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自然分娩且产后有不同程度尿失禁的初产妇6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器(阴道亚玲)训练加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电刺激治疗,两组均在家中配合Kegel法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的盆底肌肉张力和产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尿失禁情况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康复器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自然分娩后产妇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显著,能提高盆底肌肉张力,促进产后盆底肌肉康复,减少尿失禁发生.

  • 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状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马向莉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52例产后42d复查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6例患者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为常规组,另76例患者给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电刺激疗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盆底肌力电值显著增加(P<0.05),UI次数显著减少(P<0.05),24h尿垫尿量显著减少(P<0.05),联合组其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ALPP、BC、MUCP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联合组标善幅度强于常规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相关症状,对尿流动力学状态有一定积极影响.

  • 隔附子饼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作者:肖夏清;章青英;钱光泽

    目的 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采取隔附子饼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产后SUI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隔附子饼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81.4%,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级别、盆底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隔附子饼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SUI,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提升盆底肌力,临床意义重大.

  • 盆底肌锻炼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丹华;方桂珍;李秀燕

    目的 探讨盆底肌锻炼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则进行盆底肌锻炼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ICI-Q-SF量表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整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ICI-Q-SF量表及尿流动力学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锻炼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排尿状态及尿流动力学状态,适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