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析基础病理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础病理学实验课在卫生学校教学中的地位远远高于理论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人才的技能水平.但是目前情况下,基础病理学实验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卫校教育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一现状,必须重视基础病理学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向社会输送更优秀的实用性技术人才.
-
中医学专业学生能力自评问卷的应用研究
运用心理学原理和统计学技术,在理论研究、开放式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自评和他评问卷,通过105个调查对象的验证性研究,初步证实了问卷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针对自评问卷进行了378例应用性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自评问卷的科学性。可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中医专业学生能力通用自我评价工具。
-
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
护理核心能力教学(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COPA)模式是由美国科罗拉多护理学院的Lenburg提出的一种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出发点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实际工作中所需能力为向导,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教学中注重能力目标的设定和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结合科学的能力评测手段,达到有效提高学生护理核心能力(Nursing Core Competency,NCC)的目的[1].本文着重介绍该课程体系的评价方法.
-
浅析局部解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
局部解剖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尤其是对于临床及骨伤专业学生而言.在传统教学法的"填鸭式"教学无法令大多数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临床思维,因此在局部解剖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备,改革知识考核办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督促其形成自主自学的良好习惯,使得其尽早接触临床,加强个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临床培养具备实用及发展型人才.
-
心脏超声诊断学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尝试
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这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本文尝试在超声诊断理论课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采用点带面法、对比法、举一反三法、穿插介绍新知识法,以达到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分析
本研究对国内外与预防医学相关的379条能力要求进行了内容分析,以期为构建我国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能力指标体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10种能力分类中,位居前3位的是公共卫生知识和能力、专业精神与道德价值观、沟通交流能力,占文本数量的52.2%;主要包括良好的品格、循证思维、遵循伦理原则、掌握公共卫生基础知识、通过多种途径沟通、理解生态模型、了解卫生服务系统和评价项目能力等8项能力.因此,应当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得到更多关注.
-
化学实验课学生能力培养模式与评价的探讨
本文提出与尝试了一种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调查研判(调查研判阶段,研判性评价)→实验要求→实验与思考→思考与讨论→设问解疑→总结与思考→实验检查(学生实验阶段,形成性评价)→实验考查(考核评价阶段,终结性评价)→实验综合评价.并就这种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按调查研判、学生实验和考核评价等三个阶段分为研判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三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
改革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我们在2000年~2001年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将171名学生分成两组,实验组111人,对照组60人,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并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评,数据用PEM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学期末的能力测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
-
多种教学方法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实践
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通常用于手术或急救过程中,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现代临床麻醉学教育的飞速发展与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乏味机械的教学方法已经不相适应.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这些方法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启迪学生思考、把既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加强学生能力和知识双方面的培养,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这些方法与大家交流,以期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
谈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
人体解剖学是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临床课的基础,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人体解剖学课程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因此实验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剖学实验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且灵活的实验教学授课方式更有助于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发挥的空间.鉴于此,本文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实验教学之我见
目的 实验教学中要注重组织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瑞典孩子的"动物保护主义"
双语学校的一位中文老师给学生出的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阅读题,大概内容是,猎人在狩猎过程中,一边教儿子技巧,一边教儿子做人的道理,并出了几道思考题,让学生回答.题目并不算难,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根据材料比较准确地分析简答,中文老师颇为欣慰.当然也有少数学生语文学得欠佳,回答不到点子上,中文老师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学生能力毕竟有高低,再加上班里有一些外国孩子学习汉语本来就有点困难.可有个来自瑞典孩子的答案,却引起了老师的高度重视.
-
具有高标准MQ的人更易成功
有关调查表明:现代企业用人先考虑的是员工的MQ(道德智商)"态度"(占54.9%),然后才是属于IQ(智商)的"能力"(仅占20%),属于EQ(情绪智商)的"相处"(占13.2%).现在很多部门、单位取才的关键已经从"能力"转为"态度",重视的是属于MQ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相形之下,学生能力、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辅助性的.目前,有些国家的名校招生时除了看成绩,也要看学生是否有参加公益活动的经历.
-
提高护理实践教学效果措施的研究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护士的实践能力与护理质量息息相关,而护士的实践能力与工作习惯常常与护士在护理院校学习时所具备的能力与养成的习惯不无关系.有研究表明:护理实践课有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格的独立发展和角色应变能力,学会关心和参与,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因此,护理实践课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我们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现报告如下.
-
在基础护理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
总结了在基础护理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
护理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索教学改革提升护理本科学生学习的效果.[方法]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让2010级护理本科生走上讲台自己授课,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教学改革的效果.[结果]各组整体授课评分在94.55分,各项教学效果分数也大于3.41分.[结论]学生自己授课的教学改革初有成效,一方面,教学效果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可以使学生从多个方面得到发展.
-
应重视对中医院校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社会潜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教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这是当代经济振兴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腾飞,我国教育体制及教学模式已发生改变,某些传统的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注重教学改革,依据本学科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国家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属于医学形态学范畴,其主要讲授细胞、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与功能,其特点是:多记忆(名词概念多,细胞、组织结构复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重,直观性和实践性强.在教学中,注重结合本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对学生加强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与思考
沃思和德莱顿在《学习的革命》中提到:"全世界正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1].心理学家也曾指出:"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育的重心必须从掌握知识转移到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上来.近年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领域的重视,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2].
-
护理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高等和中等的护理课程体系中,学生可以从《护理学基础》中学到护理工作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情感和基本技能。《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人际沟通、管理、评判性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文章分别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对护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学教学提供了参考。
-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尝试
本文就如何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渐建立和熟悉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方法.在改进授课内容,活跃实验课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等方面谈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