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的研究
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眼科疾病的出现,却极大地限制了患者们的正常生活.眼球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对患者的视功能造成损害,使得病人无法进行正常的阅读和工作.此外,由于神经眼科在我国的发展尚未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使神经眼科患者的治疗工作无法及时进行.因此,本文对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希望对神经眼科学的发展和临床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
神经眼科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
神经眼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包括眼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内外科.神经眼科主要关注导致眼部症状的脑和全身疾病.合格的神经眼科医师需要具备上述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特别是眼科和神经科的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能力.因此,神经眼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基于传统眼科和神经学科,同时又要有别于传统培养方法.培养过程中,应更加关注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临床诊治能力和科研分析能力的培训,达到提高神经眼科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方法:收治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在临床症状中,多见的是复视70例,其次是持续性视力下降40例.在临床体征中,多见的是眼球运动障碍75例,其次是眼球震颤30例.引起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疾病多见的是脑梗死,65例,其次是重症肌无力,35例.结论: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表现中,比较多见的是复视和持续性视力下降,神经眼科的临床特征比较多见的是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震颤,而造成神经眼科的主要神经内科疾病分别是脑梗死和重症肌无力.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方法:收治具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122例,分析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结果:临床症状占据比重前3位的为复视(30.3%)、持续性视力下降(26.2%)、视物旋转(15.6%);临床体征占据比重前3位的为眼球运动障碍(28.7%)、眼球震颤(23.0%)、眼睑下垂(16.4%);病变性质多为循环障碍(57.4%)、非感染性炎症(30.3%)。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具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比较多,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医生治疗患者过程中应十分重视。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特点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特点。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神经眼科的临床症状中,为常见的是复视,其次是持续性视力下降。结论:复视和持续性视力下降是神经内科中的神经眼科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特征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震颤。
-
核磁新技术在神经眼科的应用研究
目前神经眼科学系介于眼科学与神经科学两者之间交叉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近年来一直迅速的发展[1].因此神经眼科临床医师除了需要掌握眼科的知识外,更需要掌握神经科的相关知识[2].同X线以及CT技术相较,核磁共振技术于神经系统方面的应用更趋成熟[3].因此掌握磁共振相关的知识尤为重要.而患者磁共振的静脉造影与磁共振的血管造影,及其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为近年来核磁方向迅速发展的新技术,于神经眼科临床应用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而眼部的磁共振成像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上对眼眶疾病进行的诊疗,本文针对神经眼科的相关疾病采取磁共振的新技术进行探讨,主要包括MRA(磁共振的血管成像)与MRV(磁共振的静脉成像)以及MRI(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
-
神经眼科教学方式探讨
神经眼科为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很多医学生对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断感觉难度大,较难掌握,使得学习兴趣不高,常用的课堂理论教学往往效果不明显。我们在2012年-2013年80名眼科见习医学生及进修生中采用分组式病例讨论并多学科联合教学的方式,课前要求自学课本内容,课堂教学以分组讨论病例,学生首先给出诊断及处理意见,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给与现场讲解,能够避免空洞的教学,充分地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针对交叉学科的特点,还邀请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风湿免疫科等学科老师讲授与神经眼科相关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血管神经眼科学
神经眼科学作为一门神经病学与眼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疾病范畴涉及所有表现为眼部症状体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神经系统损害.由于脑与眼之间广泛的解剖生理联系,脑血管病不仅是神经病学领域内临床和研究工作中为常见和重要的疾病,也因其常见的眼部表现而成为神经眼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逐步演化出血管神经眼科(vascular neuroophthalmology)概念[1].血管神经眼科学是神经眼科学的进一步纵深分支,涵盖所有因血管因素导致的视功能障碍、眼球运动障碍以及瞳孔变化.临床表现依损害部位、受累血管大小、种类、分布而异,症状可涉及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一过性黑矇、视觉感知障碍、眼肌麻痹、复视、瞳孔异常等.
-
全国首届神经眼科骨干培训班会议纪要
经过近2年的精心策划和组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眼科中心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首届神经眼科骨干培训班,于2011年4月14-17日在北京首都大酒店成功举办.
-
单中心神经眼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比分析
目的 研究神经眼科亚专业疾病分布规律及病种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166例神经眼科患者.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病区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疾病构成、年龄、地区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疾病构成比.结果 共收集2166例神经眼科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2,年龄(38.6±17.9)岁(1~87岁).其中<18岁者348例(16.1%),≥18岁且≤60岁者1582例(73.0%),>60岁者236例(10.9%).青少年儿童高发的疾病包括遗传性视神经病变,87例(4.0%),发病年龄(21.3±10.0)岁;外伤性视神经病变,85例(3.9%),发病年龄(24.0±14.5)岁.多见于老年人的疾病是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93例(13.5%),发病年龄(53.3±10.0)岁.男性高发的疾病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93例(13.5%);外伤性视神经病变,85例(3.9%);遗传性视神经病变,87例(4.0%).女性高发的疾病包括脱髓鞘性视神经炎,838例(38.7%);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37例(1.7%);非器质性视力下降,21例(1.0%)等.病因排前三位的分别为脱髓鞘性视神经炎838例(38.7%),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85例(13.2%),外伤性视神经病变85例(3.9%).结论 本研究中心神经眼科住院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病种复杂多样,视神经疾病尤其是脱髓鞘性视神经炎占比大.
-
重视神经外科疾病的眼部表现
眼与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关系非常密切,十二对颅神经中7对与视觉传入或眼球运动直接相关.神经外科的许多疾病均与眼科相关,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面肌痉挛等,手术治疗是改善症状、挽救视力或生命的关键措施.正确认识神经外科疾病的眼部表现,是做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合理治疗的基础,需要眼科、神经外科以及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
-
关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神经眼科学是介于神经科学和眼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影像学的迅猛发展,神经眼科学的发展目前处于有史以来的佳时期.目前在神经眼科学领域下列几个问题尤为值得关注:(1)颈动脉狭窄相关眼病的诊治;(2)视乳头水肿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系;(3)视神经管骨折的高分辨率CT诊断;(4)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眼科,2006,15:366-368)
-
神经眼科概念和新进展
神经眼科学涵盖所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神经系统损害而临床表现为眼部症状的疾病.该领域近年来研究进展迅速,但很多临床问题尚待解决.本文仅重点概述几个常见的临床疾病研究进展.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关系密切,预防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化非常关键.目前尚无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的方法.在更多的DNA点突变被发现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相关同时,成功的实验性基因治疗为未来临床治疗LHON提供了可能.特发性颅内高压和其视神经损害的治疗强调个体化.早期免疫治疗对于减少重症肌无力从眼肌型向全身型转化的作用目前仍在探讨中.
-
眼科专科医师进行神经内科临床培训的必要性
神经眼科是神经科与眼科等学科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多的眼科医师意识到,加强神经眼科疾病的认识有助于眼科多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为此,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2008-2015年招收33名不同级别的眼科医师进行神经内科的医师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眼科医师更深入理解神经眼科疾病,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
中枢性疾病伴神经眼科病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病人伴神经眼科传入系统及传出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临床表现,避免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有神经眼科症状和体征的115例神经外科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115例中,颅内占位性病变为79例(68.7.0%),颅内血管源性病变36例(31.3.0%)。仅累及传入系统病变者83例(72.17%),仅累及传出系统病变者18例(15.65%),传入和传出系统皆累及者14例(12.17%),传入系统病变远多于传出系统病变。结论对首诊于眼科的神经外科患者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眼科传入/传出系统检查,发现神经外科的相关疾病,争取早期治疗的时机。
-
脑病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及分析脑部疾病所致眼病的发病情况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急症部、眼科从2013年6月1日到2014年6月1日收治的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根据病历资料,研究神经眼科主要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变性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入选符合诊断的神经眼科患者125例中,症状分布为:复视46例,视物模糊43例,眼球运动障碍26例,上睑下垂19例,视野缺损14例,短暂性视力下降3例,眼球及眼眶疼痛2例,以复视为常见症状.结论 脑部疾病所致的眼病表现以眼肌功能异常多(72.8%),特别是复视,临床上遇到此类患者要注意排除脑部疾病.
-
近5年我院收治神经眼科疾病情况及病种分析
目的 了解近5年我院收治神经眼科疾病的情况及病种,寻找规律,分析原因,为进一步提高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断水平提供资料.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患者243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近5年神经眼科疾病收治病例数量和病种的变化.结果 5年来排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视神经炎88例(36.21%)、视神经萎缩75例(30.86%)、视神经脊髓炎31例(12.76%)、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0例(8.23%)、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6例(6.58%).结论 近5年我院神经眼科疾病的住院患者有明显增多趋势;收治神经眼科病种范围扩大,亦趋于复杂化;临床上对某些疾病的分类比较笼统,不够明确,导致漏诊或误诊的可能性增高.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索和分析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与神经眼科相关的就诊疾病谱状况及临床特征,为今后开展神经眼科的相关研究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前瞻性病例研究.连续纳入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眼科筛查,对有眼科主诉及客观检查异常的患者进行系统神经眼科检查.结果 共纳入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213例,其中213例(17.6%)患者出现神经眼科相关临床表现.神经眼科临床表现中以持续性视力下降(84.5%)、视野缺损(88.1%)、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29.6%)和视神经萎缩26例(12.2%)为常见.与神经眼科表现相关的主要病因是肿瘤(86.4%)和颅内血管源性病变(13.1%).病变部位以蝶鞍区多(78.4%),其中累及的部位依次为垂体(61.1%)、蝶窦(18.6%)、海绵窦(7.2%)、鞍结节(3.0%).结论 神经眼科体征对指导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持续性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视神经萎缩;神经眼科涉及范围广泛,应针对性探讨神经眼科相关疾病的诊疗规范和可能干预策略.
-
颅脑外科住院病人伴神经眼科症状体征的构成浅析
目的 总结分析颅脑外科病人伴神经眼科传入/传出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临床表现,避免漏诊及误诊.方法 现况调查解放军总医院颅脑外科的456名入院患者,筛选有眼科主诉及客观检查异常的患者进行系统的神经眼科检查.结果 共75例患者出现神经眼科的临床表现,其中颅内占位性病变为57例(76.0%),颅内血管源性病变18例(24.0%).另外仅累及传入系统病变者58例(77.3%),仅累及传出系统病变者9例(12.0%),传入和传出系统皆累及者8例(10.7%),传入系统病变远多于传出系统病变(x2=30.0598,P=0.0000).结论 对首诊于眼科的颅脑外科患者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眼科传入/传出系统检查,加强传出系统的检出率,并及时行相应影像学检查,从而发现脑外科的相关疾病.
-
第八届亚洲神经眼科大会--暨第四届全国神经眼科学术会议
亚洲神经眼科协会(ASNOS)于2002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由亚洲神经眼科协会每两年主办一次的亚洲神经眼科大会是一个大型国际神经眼科会议,代表了亚洲神经眼科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高水平。历届会议都有数百名各国神经眼科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对国际近神经眼科新技术及学术前沿进行介绍及讨论。亚洲神经眼科大会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平台,让世界各地的参会者对前沿的神经眼科研究课题交流想法,探讨新进展及促进未来的合作。在亚洲神经眼科大会中一个尤其出名且重要的病例讨论版块“Walsh in Asia”,选取各国出色的带病理结果的病例进行深入剖析,非常具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