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六味地黄颗粒剂与丸剂的药效学研究
六味地黄丸(简称丸剂)是传统的中成药,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6味中药材经粉碎后用蜂蜜配制而成.在临床上曾发挥了卓越的效能,但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发现其有作用慢,含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服用,水分高易于霉变、不利于贮存等缺点.
-
蒙成药高尤-13中多糖的研究
多糖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具有能量储存、防御功能、抗肿瘤作用、免疫促进活性等多方面的生物功能,所以近年来多糖成为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1,2].高尤-13为丸剂(水丸),由槟榔、肉豆蔻、沉香、当归、木香、草乌(制)、筚拨、紫硇砂、葶苈子、丁香、广枣、干姜、胡椒等组成,调节"赫依",安神止痛,用于心悸,失眠,精神失常,游走刺痛等症[3].
-
二至丸热风干燥动力学及干燥过程数学模拟研究
目的 以二至丸为研究对象,探索丸剂热风干燥过程水分的变化规律,进行薄层干燥特性及模型研究,为改善裂丸、结壳、假干燥等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二至丸在不同热风干燥温度50、60、70、80、90℃下丸剂的水分比、干基含水率、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变化曲线及干基含水率与干燥速率间的关系.利用经验模型Henderson&Pabis模型、Newton模型、Page模型、Logarithmic模型、Two term Exponential模型、Wang&Singh模型、Midilli et al.模型对丸剂干燥过程中水分比与时间的关系进行模型拟合与验证;以Fick扩散定律为依据,确定不同热风干燥温度丸剂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及活化能(Ea).结果 二至丸干燥曲线结果表明二至丸的水分比、干燥速率与干燥介质的温度密切相关,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物料的水分不断减少;由干燥速率曲线可知,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干燥速率增加,加速水分的迁移.通过比较各模型的相关系数(R2)、卡方(x2)和标准误差(RMSE),可知Midilli et al.模型的R2平均值大、x2及RMSE平均值小,分别为0.996 86、2.43×10-4及1.93×10-4,结果表明Midilli et a1.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与预测丸剂的干燥过程;实验数据得到Deff值在8.6×10-11~3.13×10-10m2/s,Ea为30.97 kJ/mol.结论 二至丸的热风干燥过程可以进行模型拟合并得到了验证,该研究为探索丸剂的干燥特性和品质提供新的思路.
-
海马补肾口服液中乌头碱含量测定
海马补肾口服液是天津乐仁堂药厂在丸剂配方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将有效成分提出精制而成的口服液剂型.
-
归脾汤片的薄层鉴别研究
古方归脾汤具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临床广泛用于失眠健忘、崩漏、神经衰弱等症[1].目前报道的剂型有丸剂、膏剂、片剂、合剂、颗粒剂、口服液等[2~7],但各剂型的质量控制方法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部颁标准中的当归、木香的薄层鉴别[2~7]、阿魏酸的含量测定[8,9]以及各剂型项下的有关规定.
-
基于传统丸、散剂特点的中药粒子设计技术研究
丸、散剂作为传统中药的主流剂型,具有鲜明的剂型特色,对疾病的选择、方药的加工以及在体内的释放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但因制剂工艺粗糙、服用量大、质量难以控制、品相差等缺点导致患者顺应性降低,制约了其发展.结合传统丸、散剂的特点,通过实践提出了一种中药制剂新技术——中药粒子设计技术.着重对中药粒子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基本原理、实施方式、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传统丸、散剂的品质提升与产业升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中药传统制剂蜡丸与蜡皮丸之区别
中药传统制剂中的蜡丸与蜡皮丸是两种在概念、制备工艺、用途上截然不同的制剂形式. 蜡丸是以蜂蜡为粘合剂与药物细粉混合制成的一种丸剂.由于蜂蜡含软脂酸蜂脂,极性小,不溶于水,用之制成的丸剂在体内释放药物缓慢,可延缓药物的吸收起到长效作用.同时调节蜂蜡用量又可使丸药在胃中不起作用,而在肠中起效,从而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的强烈刺激.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脾胃,因而多用于含有较多剧毒及刺激性强的药物的内服制剂的首选剂.传统的蜡丸有:三黄宝蜡丸,黍米寸金丹,痔漏无双丸等.
-
血府逐瘀汤的新用途
据有关资料统计,血府逐瘀汤可用来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男科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血府逐瘀汤通过现代工艺精炼可制成丸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等系列剂型,临床应用广泛.现仅介绍它常见的几种新用途.
-
漫谈竹皮大丸
竹皮,即"竹茹".竹皮大丸方载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原方为丸剂,但也可做汤剂煎服.参考现代的用药剂量和剂型,其药物组成和药量是:生竹茹、白薇各9克,生石膏15~30克(先煎),桂枝6克,甘草12克,大枣5枚.做汤剂服用,可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分2次服.作为丸剂,可将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日2~3次,每次6克,白水送服.
-
炒药机取代阴阳八卦铲出罐车移动煮酒大铜罐
早期天津的中药饮片生产设备十分简陋,挑选、干燥、切制、粉碎、提取、制剂、包装等工序完全以手工操作.如用脚踏“铁研船”(学名“惠夷槽”)粉碎中药材;手持切刀切制饮片;制作蜜丸则是将配方中的群药研成粉末,多用人工推磨、推碾粉碎,将药粉与炼蜜混合均匀,手搓和坨,搓揉成圆球形状的丸剂.用准子一丸一丸地泛丸、吊腊和包壳.
-
十全大补汤的临床新用
十全大补汤来源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现代剂型有丸剂、膏剂、糖浆、口服液和片剂.该方由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肉桂、甘草等药组成.功能为温补气血.传统应用于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精神倦怠、心悸气短、失眠,四肢乏力、妇女崩漏、疮疡不敛等病症.近年来,经过临床实践,发现了十全大补汤的许多新用途.
-
人参养荣汤的临床新用
人参养荣汤来源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现代剂型有丸剂和膏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黄芪等药组成.功能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传统应用于呼吸少气,面色萎黄,形瘦神疲,食少乏味,毛发脱落,失眠心悸等病症.近年来,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发现了人参养荣汤的许多新用途.
-
使用中成药尤其要辨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历史的验证总结,我们的先人逐渐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处方固定下来,并制成诸如丸剂、片剂等各种剂型,统一治疗一些带有共性的疾病,由此就形成了今天的中成药,也称成药.
-
藿香正气外用功效
藿香正气为传统中成药,过去有丸剂,现在又有软胶囊,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甘草等,功能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病症.近年,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藿香正气还有外用新功效,尤以皮肤科疾病疗效极为显著.
-
桑麻丸
桑麻丸载于明代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卷四引胡僧方.本方曾名“扶桑丸”,扶桑即指桑叶.方药组成:桑叶800克,巨胜子(炒)200克.用桑叶加巨胜子配制成丸剂,其制法为:秋季采桑叶适量,漂洗干净,晒干研末,另将巨胜子(熟黑芝麻)成粉,分别盛在陶瓷罐中,加入适量蜂蜜,揉成面团状,再分成若干小丸,早晚各取1枚嚼食,温开水送下即可.早以盐汤下,晚以酒下.具有明目养血,清热补虚的功能.
-
漫谈固经丸
固经丸是一首流传颇广的妇科常用方,由炙龟板、黄芩、椿根皮、白芍各15克,黄柏、香附各6克等药组成.原方本为丸剂,上述各药的剂量则是作汤剂服用时的参考用量,其中龟板应予先煎.
-
漫谈"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丸是首名方,出自金代著名医家李杲(号东垣老人)所撰<内外伤辨惑论>一书.本方为丸剂,由大黄30克,枳实(麸炒)、神曲(炒)各15克,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9克,泽泻6克组成.应用方法是:将上药共研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0~70粒(或6~9克),温开水送下,空腹服.根据病情的轻重,可以适当加减剂量.若作为汤剂应用,则大黄(后下)、枳实用量为9克,其余均用6克.
-
补中益气汤治疗脑髓病
胃论》,方由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6克、当归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术9克组成。水煎服,一日二剂。或作丸剂,每服15克,一日3次,温开水或姜汤送下,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能。
补中益气汤原多主治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
三针而愈杨继洲
明代万历年间,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患痿痹之疾,多方延医诊治,"日试丸剂,莫能奏效,乃于都门延名针杨继洲者,至则三针而愈."之后杨继洲出其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赵文炳观后,拟付梓人.杨继洲又以诸家未备,复广求群书,参考明以前三十余种医著,节录部分针灸资料,予以编辑及注解,融贯自己的经验和医案,考绘"铜人明堂图",并附以自己的治疗病案,编撰成《针灸大成》十卷.
-
宣肺利水丸治疗肝性胸水30例疗效观察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胸腔积液称肝性胸水,发生率约为2%~22%[1],一旦出现会加重病情,预后很差.2005-01-2007-10,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宣肺利水丸治疗肝性胸水3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