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单省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改良截石位摆放,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摆放,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手术暴露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改良截石位患者舒适度、手术暴露满意度较传统截石位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截石位低.结论:改良截石位有效地提高患者舒适度,增加手术暴露满意,减少体位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关键词: 腹腔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改良截石位 患者舒适度 相关并发症 -
低场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常见故障一般处理方法
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医学影像学新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也是为先进、图像质量好的影像技术.近几年来,我国的磁共振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低场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且有运行成本低、患者舒适度高、噪声小等特点,受到基层医院广泛青睐,现已达普及之势.我院自2004年引进美国GE公司Signa Profile Gold 0.2T永磁开放型MR仪以来,机器初始运行良好,也较为稳定,但后来因本地区频繁停电以及设备使用多年老化,而常出现扫描故障,后经自己摸索及专业工程师指导,对一些常见的一般性故障及时排除,保证机器正常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本科多年使用该机器出现的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作一总结并简单介绍如下.
-
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在玻切术后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需采取俯卧位或低头卧位,其目的是利用姿势及重力作用,使玻璃体内的填充物,如硅油、膨胀气体等位于视网膜裂孔前,推顶封闭裂孔,达到使视网膜复位的目的.这种体位是一种强迫体位,并要求采取时间长,因此怎样通过护理手段减轻患者不适并减少并发症就显得尤为重要.专用器具价格高,反复使用患者难以接受,而仅用枕头辅助效果有限,且患者舒适度欠佳.我科自2012年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以来,完成手术150多例,在术后体位护理中使用充气式颈椎牵引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巧用空矿泉水瓶自制开口器
为了防止鼻腔手术患者术后出血,医生通常会用医用止血海绵为患者进行填塞,患者仅能张口呼吸.长时间保持张口状态,患者舒适度受影响,特别是夜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本科针对这个问题,用矿泉水瓶嘴自制了简易开口器,患者使用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
不同溶媒雾化吸入对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生理盐水及无菌注射用水作为雾化吸入溶媒时对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把无菌注射用水作为雾化吸入时的溶媒,而对照组把生理盐水作为雾化吸入的溶媒.对比分析以上两组雾化吸入治疗的舒适度及患者对于雾化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顺利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能完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临床雾化吸入治疗中,无菌注射用水作为溶媒较生理盐水有更好的舒适度及更高的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
自制床头角度仪标示床头抬高角度
目前临床使用的病床均可通过床尾摇杆调节病床背板角度及高度,以此来调节患者体位,在满足患者舒适度的同时达到预防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误吸等并发症的角度要求。但还没有一种病床可以准确测定病床背板升高的角度,护士在执行操作过程中没有量化标准,只能根据主观的目测和临床经验判断,不能调节到所需要的精确角度,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如颅脑损伤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血和脑脊液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减少颅内血容量和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1]。重型颅脑外伤若伴有脑脊液漏的患者,由于脑脊液鼻漏、耳漏易并发颅内感染,应加强护理促进漏口及早愈合,应抬高床头30°~45°,可防止液体逆流[1]。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发表了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指南:建议在没有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床头抬高30°~45°作为预防推荐方法。休克患者体位要求头和躯干抬高20°~30°、脑挫裂伤患者要求床头抬高15°~30°[3]。不准确的角度有可能带来护理安全隐患。鉴此,采用床头角度仪标记角度,便于护士准确抬高床头,现介绍如下。
-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是腰腿疼痛的常见病及多发病[1-2],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如何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疼痛护理,护士大多局限于执行医嘱,给予止痛药物,较少采用其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为了减轻疼痛,使患者舒适度过疼痛期,笔者自2011年3-9月对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疼痛,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妇科截石位改良型肩托放置方法的效果与评价
目的 通过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肩托放置方法进行改良,提高手术患者、主刀医生的满意度及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选择手术时间>2h的妇科腹腔镜手术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肩托放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型肩托放置方法,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改良后的肩托放置方法既经济方便,又能符合手术患者的生理学及力学的角度,满足手术患者及主刀医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一次性根管治疗法对牙体牙髓科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橡皮障隔离下机扩热牙胶一次性根管治疗法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我医院牙体牙髓科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6例需行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和慢性牙髓炎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划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58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扩根管和冷侧压充填根管等传统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橡皮障隔离下机扩热牙胶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根管填充情况.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率为8.33%,根管恰填率为94.44%,研究组在观察指标的对比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橡皮障隔离下机扩热牙胶一次性根管治疗应用于牙体牙髓科患者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术后疼痛率低,根管恰填率高,对患者的舒适度有明显的提升,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牙科疾病 橡皮障 机扩热牙胶一次性根管治疗 患者舒适度 临床研究 -
脑血管造影术后制动期患者舒适度研究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上升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发疾病,对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治日益得到重视,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疾病金标准[1],本科2005年开展脑血管介入术以来已成功完成脑血管造影检查500余例,在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中作者发现术后由于动脉加压止血制动24h,患者出现腰腿痛、肢体僵硬、腹胀、排便困难等不适,舒适度降低,而在采取了改良护理方法后,大大地提高了术后加压包扎止血制动期患者舒适度,现将改良前后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
垂直移位技术在重症患者更换病床操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垂直移位技术应用于重症患者更换病床操作中的效果.方法 将64例入住我科的(体质量> 80 kg)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应用垂直移位技术为患者更换病床;对照组应用传统多人徒手操作法更换病床,应用患者舒适度评分量表对比分析两种搬运法的临床效果;对护理操作人员搬运后自身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操作人员搬运后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即刻痛及损伤.结论 使用垂直移位技术为患者更换病床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临床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对医护人员的自身损害.
-
介入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应用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是在避免开胸条件下完全达到胸主动脉重建术的治疗效果,实现微创和疗效确切的治疗目标。此方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简捷、疗效好等优点,减少传统手术中出现的大出血、心、肺及肾等常见并发症,存活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术后监护项目少,时间短,内容简单,护理难度小,患者舒适度高,且术后恢复较快。我科室于2012年7至2014年2月为8例胸主动脉夹层动闭合症行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并从中积累丰富的护理经验。
-
优质护理服务在乳房手术后改善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乳房手术后改善患者舒适度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需要实施乳房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词语等级量表( verbal rating scales,VRS)评分与体况评分( Body Condition Score , BCS)评分显著高于常护组和优护组护理前。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乳房手术后改善患者舒适度中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与病人身心健康。
-
不同体位腰麻对肛周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H RV)变化探讨不同体位腰麻对肛周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肛周疾病患者60例,其中痔疮36例,肛周脓肿11例,肛瘘6例,肛裂7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7~53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II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坐位组和侧位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5 min(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及30 min(T5)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短时程HRV的TP、LF、HF、LF/HF比值.记录会阴部痛觉阻滞维持时间、下肢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及能自行排尿时间.结果:坐位组T1、T2、T3、T4、T5的SBP、DBP、HR、TP、HF及LF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组T1、T2、T3的SBP、DBP、HR、TP、LF及 HF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组T3、T4、T5的TP、LF及 HF与 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4、T5的LF及LF/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会阴部疼觉阻滞维持时间及下肢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腰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心率变异性影响小,且患者舒适度更好,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于肛肠科手术患者.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及地佐辛在神经阻滞麻醉中超前镇痛的辅助效果.方法 选择行神经阻滞麻醉的骨科患者,ASA分级Ⅰ~Ⅱ,年龄18~45岁,无既往特殊病史.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患者,均在神经刺激仪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臂丛阻滞成功后A组术前静注地佐辛0.15mg/kg、B组术前静注氟比洛芬酯2mg/kg、C组术前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加地佐辛0.1 mg/kg,观察三组生命体征、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恢复后2h疼痛VAS评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中炎症反应,其指标主要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b、白介素6、IL-8以及TNF-α)、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头昏、呼吸抑制、尿潴留、瘙痒)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三组观察中B组与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因子无明显差异但较A组有明显差别(P<0.05).C组术前静脉复合用药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别(P>0.05),但术前复合使用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可增强神经阻滞麻醉时间、麻醉效果、且有一定的抗炎症反应.结论 术前静脉使用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增加麻醉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
静脉麻醉无痛人流术患者的护理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作为意外怀孕和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无痛人流术是静脉注射丙泊酚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手术,减轻了紧张恐惧情绪,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舒适度.2012年1~7月我院门诊进行了1771例无痛人流术,我们通过充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骨科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发生尿潴留的护理进展
自控式镇痛(PCEA)是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一种新的止痛技术,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式镇痛泵患者易发生尿潴留,据报道发生率高达52.2%[1].硬膜外腔应用麻醉药可降低膀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重骶髓副交感神经的抑制,导致尿潴留[2],而镇痛泵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吗啡,在麻醉的基础上加强抑制中枢神经进一步降低神经反射作用,使腹肌、膈肌等收缩力减弱,干扰生理性排尿功能,从而增加尿潴留的发生[3],而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使尿潴留发生率更高[2,4-5].曾江红[6]报道下肢骨折术后持续镇痛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高达94.1%.通过留置尿管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费用.对如何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避免和减少导尿,减少院内感染,增加患者舒适度,广大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就此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就骨科术后应用PCEA发生尿潴留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以供护理工作者参考.
-
护理管理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的急诊静脉输液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90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常规护理同时进行护理管理干预,以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组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76.7%,干预组为92.2%,干预组高于常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7.8%,干预组为94.4%,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干预的结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护理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值得进行推广、运用及创新.
-
非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在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氧疗是肺部疾病患者在临床和家庭疗养中重要的一项治疗方式,通过氧气的给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缺氧的状况.传统的氧疗法需要湿化避免干燥,提高患者舒适度[1]我国内地的护理教材[2-3]指出:从氧气筒或管道给氧装置提供的氧气是干燥的,吸入后可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因此,需要湿化,以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使患者感到舒适,但随着氧疗的发展,美国呼吸道管理协会(AARC)在2002年关于氧疗的指导中提出,<4L/min的鼻导管吸氧不必湿化.[4]本研究对常规湿化和非湿化的吸氧方法进行比较,旨在探讨非湿化中低流量在老年呼吸道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为临床选择吸氧方式提供依据.
-
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入麻醉恢复室期间适宜体位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入麻醉恢复室(PACU)取不同体位的护理及观察,探讨在 PACU 期间患者的适宜体位。方法:通过对腹部手术后入 PACU 患者900例随机分成三组进行观察研究。对照组采用去枕平卧,观察组1有枕平卧,观察组2有枕并将床头抬高10~15°,分别观察患者从带气管插管入恢复室到清醒拔管可出室的全部过程。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呛咳反应、恶心、肩背疼痛的发生情况,患者出恢复室前询问患者自我舒适度。[1]结果:3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恶心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颈肩腰背疼痛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减少;舒适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舒适。结论:在PACU 期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头下垫软枕,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具体疾病等因素给予平卧或床头抬高10~15°的体位,能明显减少患者呛咳反应,更好的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患者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