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术显微镜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设备篇
过去二十年,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牙髓治疗,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和治疗质量.很多原先无法完成的病例随着得以处理,如分离器械的取出;以往需要长期训练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进行的治疗,难度大大降低,如细窄弯曲根管的预备等.在传统根管治疗中,医生很难看清髓底的细微结构,无法看到根管内的情况,这导致大部分在髓室底或根管内的操作是在盲视状态下靠感觉来完成的.
-
螺旋CT与DR平片在显示足部骨折细微结构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对螺旋CT与DR平片在显示足部骨折细微结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D R平片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结构不同的诊断方式之后,在诊断结果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达到了94.9%,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为76.9%,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足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自身图像清晰以及扫描快速的优势,准确的反映出足部的细微结构,实现患者确诊率的提升,从而为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保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市场分析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已大大拓宽了影像诊断范围,从总体上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今天,医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确立为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的首选技术,关节病变及观察骨骼细微结构的重要手段,临床微创手术有潜力的影像工具.极有可能与ct、超声结合取代常规造影,无创、迅速的观察全身血管.医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极有可能取代超声、核医学和冠状动脉造影,成为一种一步到位的心脏影像诊断工具.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健康体检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非损伤性、非接触性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对视网膜细微结构进行横截面扫描,能清晰显示视网膜不同层次的结构并能对视网膜的细微结构进行客观、定量的测量和分析.对视网膜疾病,尤其是黄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的监测以及定量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6].
-
疏肝解郁,调治乳房胀痛
几年前,我所在的医院引进了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机.这种被称作"钼靶"的检查仪器,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清晰地显示乳房的一些细微结构和小病灶,提高了乳腺病的诊断水平,特别是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慕名来我院做检查的患者非常多.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t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科技新产品,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仪器之一.它是在普遍荧光显微镜成像基础上加装了激光扫描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的图象处理技术,使用紫外或可见激光激发荧光探针,从而得到细胞或组织内部细微结构的荧光图象.它采用了能达到高分辨率及重复性的无色差扫描技术,克服了普通偏轴镜扫描因色差造成的低分辨率的弱点,改进了定量采样时重复性差等缺点,从而不仅提高了光学成像的分辨率,而且能产生真正具有三维清晰度的图象,同时可在亚细胞水平上观察诸如Ca2+、pH值和膜电位等生理信号及细胞形态的实时动态变化,成为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药理学、遗传学等领域中新一代强有力的研究工具(1).近几年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这一先进的检测手段被引入中医药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研究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现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汇总如下.
-
火棉胶切片标本盒装的保存方法
随着显微外科和影像医学的进展,对断层解剖学的研究要求也越来越深入和细致,传统的断层标本制作有如下几种方法:①锯切法:包括分部、划线、冰冻、锯切几步,层厚4~5mm,特点锯耗大、欠精确、难以显示细微结构[1].
-
防止胃镜检查中并发症出现的护理体会
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色泽等细微结构,又能同时胃内照相;直视下活检及细胞学检查.而近年来,由于其附属配件的相应发展,不仅可用于诊断,而且可用于镜下治疗、生理测试和功能检查等,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检查治疗过程中,胃镜检查有其很高的安全性,严格按规程操作,对病人健康不会有任何危害.然而,由于对适应证掌握不够严格,也可能在术中、术后发生一定的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至今胃镜检查8000余人次,由于我们的严格预约和术中精心的护理,未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Huang等 [1]首先报道了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这一技术率先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的 Schuman等用于显示眼球的细微结构,并用于眼科疾病的诊断,继而被消化专业学者引进内镜诊断的范畴,并迅速扩展到呼吸道、心血管、泌尿道、关节等临床医学领域.
-
20MHz高频超声诊断眼钝挫伤
本组病例采用10MHz高频超声观察整个眼球结构,然后用20MHz高频超声观察眼前节结构,结果显示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既能了解有无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又能了解眼前节细微结构,如虹膜根部断裂、睫状体脱离等,
-
肌肉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因面颊部肿胀不适(1例),手掌部酸胀(1例),前臂触及柔性肿块(2例),下肢局限性肿胀或扪及软组织肿块(小腿12例,大腿1例)在我院行超声检查的患者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9~27岁,中位年龄20岁.患者病程3~36个月.仪器与方法:采用Philips 5500、Logiq 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 ~10 MHz.检查方法:将探头轻放于受检查部位行顺序扫查,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周围关系等.应用图像局部放大技术与跟踪扫查技术观察病变的内部细微结构.适当调节彩色速度标尺与增益.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及能量多普勒观察病变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测量血流速度.
-
高分辨率CT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意义
COPD已列为全球疾病致残率第12位,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第5位.COPD的特征是慢性进行性气流受限.目前对于COPD严重度的评价主要通过常规肺功能检查,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分辨率CT(HR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楚地显示肺组织的细微结构,在检查肺组织结构变化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研究者探讨应用HRCT评价COPD的方法,并依此进行COPD影像学表型分类,为评估COPD的严重度、指导个体化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在此对近年来有关HRCT在COPD评价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
老年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征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是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侵入性、对视网膜细微结构进行横截面扫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他能清晰显示视网膜不同层次的结构,对黄斑疾病的诊断及定量测量评估等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1-3].
-
他汀类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statins)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体内具有显著的多靶器官效应性[1]:①通过抑制胆固醇代谢路径的关键限速酶一HMG-COA来遏制甲醛戊酸的产生,降低LDL-C,治疗高脂血症;②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肌缺血等;③亦有拮抗炎症、抗增殖、抗血栓形成及免疫抑制等诸多对机体有益的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西力伐他汀,前三种为天然药物,后三种为人工合成化合物.他汀类药物吸收不佳,口服给药仅不到5%可进入循环系统且需经过肝脏代谢,因此循环水平较低.虽然他汀类药物在骨髓的浓度尚不了解,但毫无疑问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将暴露于较低浓度的他汀类药物之中.近几年不断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刺激骨形成、恢复骨骼细微结构、增加骨强度及降低骨折风险等作用,是一类新兴的极有潜力的促进骨形成药物,因此已成为基础及临床试验中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
-
谱域相干光断层扫描图像的解读方法与技巧
OCT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接触、无创性的光学影像诊断技术,可对眼组织进行快速、实时且高分辨率的断层成像,直观而清晰地显示活体视网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细微结构,几乎达到活体解剖的效果。并且,现代OCT还具备了单次随访功能,不同时间点对同一只眼进行扫描时,选择Follow-up模式就能实现对同一扫描线的精确对位[1],目前已成为眼科临床的一种基本的眼底影像诊断和随访工具,正确判读OCT图像也成了眼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能[2]。
-
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曲面断层影像与开闭口薛氏位影像的对照观察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常见的疾病,发病因素较复杂,诊断多借助X线拍片,常规以两侧开闭口薛氏位,曲面断层及经咽侧位为主,但是受颞颌关节解剖位置的影响,开闭口薛氏位的影像骨质重叠的部分较多,关键部位的观察如关节间隙的改变情况及髁突运动度的变化,还有骨质的改变,会因体位的摆放不良及投照角度的原因造成变形和模糊不清.临床投照效果不理想,往往加拍其它片子,增加了患者的投照次数和经济负担.另外暗室洗片设备及片子的储存方式对片子影像质量都会产生影响.我院自1998年引进德国西门子SIRONA数字口腔全景断层照相装置.其中的6号程序可拍摄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曲面断层影像.本文比较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曲断影像与开闭口薛氏位影像,为临床更好地选择片位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 病人情况:随机抽取98年9月-99年9月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病人50例共100侧,年龄10-80岁平均45岁.2 拍片情况:每位病人同时拍摄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曲面断层位和两侧开闭口薛氏位,并将两种影像进行比较分析.3 设备情况:用东芝DFW-10B500MA设备,投照两侧开闭口薛氏位.用西门子SIRONA数字口腔全景断层照相装置.其中的6号程序投照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曲面断层位.4 比较分析观察内容:观察内容包括髁突骨质,关节凹骨质,关节间隙及开口活动度.根据观察清晰情况分为清晰,不清晰,无法观察.结果1 影像显示结构的对比:见表1,曲断片显示髁突骨质,关节凹骨质,关节间隙的清晰状态均优于薛氏位片.开闭口薛氏位因受投照体位的影响,髁突部位骨质重叠较多受投照角度及投照距离的影响使影像的失真变形较曲面断层大,使髁突骨质,关节凹骨质,等影像的观察均比开闭口曲面断层要模糊,而开闭口曲面断层在观察骨质的细微结构方面相对较好,例如病人外伤时观察髁突脱位和半脱位以及高位骨折时关节间隙中有无碎骨片及关节面骨质的破坏情况关节增生,强直纤维化及肿瘤等方面均比薛氏位要清楚,而且开闭口影像在同一张图象片中体现,便于对比观察双侧髁突情况.
-
牙体牙髓临床治疗Ⅲ.可视化根管技术
传统的根管治疗技术主要通过手的感觉、冲洗液的颜色以及切削出的牙本质来确定根管预备的效果.由于根管形态的复杂性以及肉眼条件下根管的不可见性,根管清理和充填的质量难以保证,且创伤较大.近年来,手术显微镜和内镜被用于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断和治疗,术者可以直接观察根管的细微结构,确认手术位置,减少治疗的不确定性,显著提高了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品质.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医学影像检查与诊断
医学影像检查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一、医学影像检查程序1.平片检查:临床上一般首先使用许勒位检查,此投照的X线设备要求简单,较易操作,且可提供较多的诊断资料,如关节间隙、关节结节、关节窝及髁突等.仅在特殊情况或科研工作需要时,才应用矫正许勒位检查.这种检查技术根据每位被检查者髁突水平角、垂直角来调整X线中心线的垂直角和水平角,因而可以较准确地显示关节外1/3的关节间隙情况及关节结构的形态,但操作程序比较复杂.在疑有髁突骨质改变而又不能依据许勒位片作出诊断时,可加拍髁突经咽侧位片,以显示髁突骨质的细微结构,补充许勒位的不足.
-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现状与展望
超声检查是目前乳腺疾病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仪器的组织分辨率差,进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Kossoff等运用灰阶超声诊断乳腺疾病,其分辨率有了较大提高.1977年,Wells首先将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查.1983年,Teakera等开始用5 MHz、7.5MHz和10 MHz三种高频探头,提高了乳腺内细微结构的显示率.20世纪80年代后,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步应用,获得了有关乳腺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的信息.20世纪90年代,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运用,加上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超声造影剂的综合开发,显著提高了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
螺旋CT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常规CT增强扫描是以往对胰腺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并可进行随访观察。对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螺旋CT的广泛应用,图像分辨率明显提高,各种扫描技术日臻成熟,对胰腺肿瘤诊断和手术可行性的准确评估必将进一步提高。螺旋CT扫描技术 螺旋CT(spiral CT,SCT)1次屏气(15~30 s)就可以对胰腺进行1次完整的扫描,避免了呼吸运动伪影,保持了层面的连续性,不重叠亦无遗漏,并且可任选重建间隔,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更好地分辨细微结构如胰周小血管、胰管等,提高了图像质量。SCT 技术不仅可以显示断面图像,还可以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以及二维或三维的CT血管造影[1-4]。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分别在对比剂分布的不同时期进行扫描(如动脉期、门脉期、胰腺期、肝脏期等),满意地显示肿瘤、正常胰腺和周围血管增强的差异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