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鸟巢式理念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意义
目的 评估鸟巢式理念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出生的早产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体重增生、 进食奶量和喂养不耐受等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体重增长及进食奶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14 d后,观察组体重增长及进食奶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护理中实施鸟巢式理念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明显增加早产儿体重,增加早产儿进食奶量,减产喂养不耐受情况.
-
鸟巢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的有效方法.[1]本科自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对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施行了鸟巢式下腔静脉滤器(BNF)置入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治疗、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
早产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观察与应用
目的 观察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影响及应用.方法 将新生儿病房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护理,观察组采取鸟巢式护理,即对暖箱内早产儿采用包布卷围成的"鸟巢"放人暖箱内预热,然后将早产儿按生理性体位放置,对两组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率、体重增长率、住院天数、体温差、皮肤破损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较对照组体重增长快、体温波动及皮肤破损发生率较少、住院大数缩短,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暖箱内给予鸟巢式护理有利于早产儿身心健康.
-
鸟巢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由于手术、外伤、分娩和严重心、脑疾病等引起,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据Clagett[1]等报道,外科大手术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DVT的发病率为25%.本病表现为下肢突然肿胀、疼痛、肤色改变、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发生致命性肺动脉栓塞[2].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3].2003年5月~2007年8月我科成功地为89例DVT患者置入鸟巢式下腔静脉滤器(BNF),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鸟巢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系出生体重1000~1 499 g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国内近年报道,呼吸暂停在早产儿发病率约为23%,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为49%[1].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严重损害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身体健康,长时期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造成死亡.2003年11月,我科对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鸟巢式"护理,并与传统式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
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黄疸指数影响的观察
出生不满37周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国内报道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7%,且有上升的趋势,病死率为12.7%~20.8%[1],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约80%以上的早产儿于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黄疸程度较重,胎龄小的早产儿有时血清胆红素只有10~12 mg/dl但也有并发核黄疸的危险[1],应予以注意.第一周即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体内大量的胆红素可侵入脑部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早产儿智力低下,听力损害及神经异常,严重危害早产儿的生命质量,有的甚至造成死亡.2006年1月~2007年8月我科对收治的45例早产儿在原有的护理基础上应用"鸟巢式"护理,现将对早产儿黄疸指数的影响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下腔静脉置入鸟巢式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一例
下腔静脉滤器经皮股静脉穿刺置入术,预防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已被公认为有效的方法,并在欧美等国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已有应用Greenfield下腔静脉滤器的报道[1],但未见应用鸟巢式(BNF)滤器的报道.我院1996年9月应用BNF置入下腔静脉1例,现报道如下.
-
自制“鸟巢”在早产儿的应用
鸟巢式护理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用于发展性照顾性护理的一种模拟人体子宫的方法.早产儿从温暖的羊水、柔软的胎盘中提前娩出后,被安置在保温箱中,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轻微刺激就会产生拥抱反射、惊跳、哭闹、一过性抖动等全身反应,不利于生存和成长.为了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本科为早产宝宝们自制了一个柔软、温暖的“小窝”——鸟巢,取得满意效果.
-
新生儿护理中的安慰技巧应用体会
人是高级动物,具有社会性,心理对情感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渴望安慰.在新生儿监护室内有各种各样治疗护理操作,如动静脉穿刺、各种注射、留置胃管、足底采血等,护理人员为患儿做治疗护理时,患儿时常哭闹不安,因此需要我们应用安慰技巧,满足新生儿情感需求,缓解治疗带来的疼痛,从而促进婴儿身心的健康发育.
-
早产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护理,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即对暖籍内早产儿采用包布卷围成的"鸟巢"放入暖箱内预热,然后将早产儿按生理性体位放置.[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较对照组生理性体重下降减少;体温波动及皮肤破损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
极低出生体重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观察
极低出生体重儿系出生体重1 000~1 499 g的早产儿.国内报道死亡率为12.7%~20.8%.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国外报道,胎龄愈小,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的"生理性体重减轻"可下降10%~15%,一周后,是产儿体重开始恢复,至2~3周恢复至出生体重.若早产患儿感染、呼吸窘迫综合症或营养供给不足,则生后早期的体重增加缓慢甚至下降.[1]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我们在原来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极低出生体重儿鸟巢式护理",使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减少,缩短了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增强了机体抵抗力,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存活率.
-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运用鸟巢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新生儿中选取7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行鸟巢式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新生儿身体各项指标状况及生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随眠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高,体温波动、出暖箱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肠胃功能及生长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环境,防止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新生儿生长,值得推广。
-
新生儿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观察
“鸟巢”式护理是由欧洲传入的新生儿、早产儿发展护理的一种方法。胎儿在宫内时周围是温暖的羊水、柔软的胎盘及子宫组织,喜欢象小鸟一样卷曲着身体,被妈妈抚摸。当胎儿娩出脱离母体子宫后,住在暖箱内四肢暴露,活动室触及的是冰冷、坚硬的箱壳。师新生儿缺乏安全感,舒适感。医护人员的检查,操作等容易打断新生儿休息和睡眠的周期,更容易引起急性应激反应。采用“鸟巢”护理法--在暖箱里用棉材料特制一个半固定椭圆型护围,营造类似“鸟巢”的人造子宫环境,可消除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的紧张情绪,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使其感觉更舒适,减少哭闹,增加睡眠时间,减少肢体无意义的活动,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体重增长加快,更好地的生长发育,同时还可减少皮肤破溃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