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 CT 泌尿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实施多层螺旋 CT 泌尿造影(MSCTU)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录并证实上尿路不明原因梗阻的患者共27例,使用64层螺旋 CT 机对患者进行MSCTU 探查,将获取的图像送至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 VRT)、大密度造影(MIP)与多平面重建(MPR),研究三维处理后的立体图像。结果27例病例中,有13例为泌尿系结石,5例为先天性畸形,3例为输尿管炎性/粘连狭窄,肾巨大囊肿、外源性压迫与输尿管肿瘤各2例。27例患者的 MSCTU 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一致。结论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实施 MSCTU 检查,有高度的诊断与鉴别价值,适合普及使用。
关键词: 上尿路梗阻性疾病 多层螺旋 CT 泌尿造影 诊断 -
CT尿路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尿路造影(CTU) 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临床可疑有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分别在常规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后行分泌期扫描,在图像工作站对获得图像进行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等三维后处理,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由2名主治医师以上专家进行影像诊断,并追踪病理及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都成功重建出双肾、输尿管及膀胱三维图像,图像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整体和局部细微结构.结论 CTU通过MPR、MIP、VR技术多角度清晰显示上尿路梗阻的病变及其形态,可提高诊断水平,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在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方面有独特优势.
-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上尿路梗阻的患者56例,对磁共振(MRU)、多排螺旋CT (MDCT)、静脉尿路造影(IVU)以及B超的诊断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利用MRU对尿路肿瘤性病变、结核、炎性病变、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IVU、B超诊断,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DCT和MRU对肿瘤性病变以及结核的诊断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U对于泌尿系统畸形以及炎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MDCT,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尿路成像对于上尿路梗阻性定位准确,对于上尿路梗阻的病变以及病变的形态可以清晰显示,对于上尿璐梗阻诊断准确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个体化低剂量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个体化低剂量CT尿路成像(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112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行个体化低剂量CTU检查,常规剂量(成人120 kV/300 mAs、儿童120 kV/85 mAs)平扫、皮髓质期及实质期扫描后,再根据患者年龄降低扫描预设参数(成人120 kV/150 mAs、儿童100 kV/50 mAs)行低剂量分泌期扫描,同时针对不同病因、不同梗阻部位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行个体化选择重点扫描期相扫描,优化扫描序列.对所获容积数据进行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曲面重建三维后处理,以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结果为标准,比较CTU与静脉肾盂造影(IVP)、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记录每例患者的剂量长度积(DLP)并求其平均值作为辐射剂量的观测指标.结果 个体化低剂量CTU作为无创性检查技术,对尿路结石及其梗阻平面以及尿路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可达100%,明显高于IVP的82.2%(尿路结石)、75.4%(尿路畸形)和MRU的84.6%(尿路结石)、95.4%(尿路畸形),P<0.05.低剂量CTU在图像合格率达97.3%的同时,较常规剂量CTU成人及儿童辐射剂量分别下降了53.5%、65.4%.结论 个体化低剂量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减少了患者受辐射剂量,是较常规CTU扫描更为人性化的扫描方式,可作为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