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嵌体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嵌体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因发生磨牙龋坏而就诊的患者,时间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均采取e—max铸瓷嵌体修复,观察治疗后1w、1年、2年时的修复效果.结果 修复后一周,牙齿完整性、固位等项目均达A等级,修复成功率达到100%;修复后一年,有1例出现崩瓷,1例食物嵌塞;修复2年时,牙体固位效果良好,无修复体脱落;牙体完整性上,无牙体折断发生,仅有5颗出现边缘釉质崩瓷;继发龋发生率为0.98%;颜色匹配性上,有2颗为B级;邻接点上,有5颗邻接不良和食物嵌塞;边缘适合性正常比例为99.02%.结论 E-max铸造嵌体能固位力可靠,能较好地保存牙体组织,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牙体缺损修复方法.
-
两种瓣状成型片用于治疗后牙邻面二类洞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瓣状成型片用于治疗后牙邻面二类洞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有两颗后牙需要进行邻面二类洞修复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103例.修复体由同1名医师进行充填,A组使用palodentV3分段式成型片(登士柏,美国),B组使用Omni-Matrix豆瓣成型片(皓齿,美国).在充填后即刻、6个月、1年由另1名医师进行复查,对患牙充填后的舒适度、邻接关系、解剖外形、修复体边缘封闭,患牙牙周情况以及X线片等结果 进行评价,比较2种成形片的疗效.结果 树脂充填后6个月、1年PalodentV3成型片树脂充填后成功率分别为85.8%、83.5%,Omni-Matrix成型片树脂充填后成功率为81.8%、79.3%.结论 PalodentV3成型片效果略优于皓齿豆瓣成型片,两种瓣状成型系统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全冠修复改进后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对于牙体缺损较大的牙齿,尤其是死髓且经根管治疗后的磨牙应选择金属全冠修复.金属全冠是用金属制成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帽状修复体.具有与牙体接触面大、固位力强、对牙齿保护作用好等优点.常用于较大牙体缺损的修复或固定义齿的固位体.因金属颜色影响美观,主要用于修复后牙.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金属全冠分为铸造全冠和锤造全冠两种.铸造全冠是用牙科合金铸造而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简称铸造冠.铸造冠能够根据牙齿的缺损情况,很好地恢复牙冠外形及邻接关系,并且性能稳定,与牙齿密和,不易变形.因此,在临床上铸造冠被广泛应用.
-
瓷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Ⅷ.瓷嵌体的临床应用
瓷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以恢复缺损牙体形态和功能的瓷修复体.由于其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效果、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以及边缘密合性高,邻面可高度抛光形成良好的邻接关系等优点,目前瓷嵌体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
后牙牙体缺损瓷聚合体嵌体修复的治疗体会
牙体缺损表现为硬组织不同程度的破坏、缺损,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影响牙髓、牙周组织健康,因此,修复牙体缺损,除了必须解除牙体缺损的病因、治疗病变外,正确地恢复牙齿的形态与功能是首要的.传统的方法是银汞永久充填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美和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我院用Solidex瓷聚合体材料,制作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并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在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
复合树脂高嵌体修复年轻患者后牙大面积缺损
年轻患者后牙大面积龋损因牙体缺损大,很难用一般充填方法修复,笔者应用复合树脂高嵌体技术修复大面积缺损的后牙,临床效果满意。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男12例,女23例,前磨牙5例,磨牙30例,患者年龄在11~14岁,选择标准为:①患牙髓病或根尖病的大面积缺损后牙经牙髓治疗、根管治疗或塑化治疗后叩诊(-)、松动(-),X线片示根尖周无炎症阴影;②牙体缺损大,用银汞合金或其它充填材料难以恢复邻接关系及咬合关系;③有对牙合牙、咬合关系良好。
-
混合牙列期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不锈钢预成型牙冠修复治疗
第一恒磨牙又名"六龄牙",一般在6岁左右萌出,但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常见5~6岁的孩子即已萌出,其在口腔中存在的时间长,而儿童的口腔卫生不好,故其在混合牙列期患龋率高,龋坏早,而且不少家长误以为此牙还将被替换,所以未积极治疗,导致其经常出现大面积龋坏,这时,单纯依靠银汞合金或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往往不能很好地恢复牙冠应有的外形、牙合关系、邻接关系和咀嚼功能等,进一步可能引起包括对牙合牙伸长、邻牙移位等在内的咬合关系紊乱以及影响颌面部发育、消化功能降低等并发症,而且充填物也易脱落,牙冠缺损可能进一步加大,甚至发生冠折等并发症.我们在临床上应用不锈钢预成型牙冠修复混合牙列期第一恒磨牙大面积缺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口腔修复学(2)牙体缺损修复
1牙体缺损修复的概述1.1 牙体缺损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常表现为正常形态的破坏、与对颌牙的咬合或邻接关系异常、单纯牙色的变化等,因而对咀嚼功能、牙髓牙周健康、面容、发育、颜面外形、甚至全身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牙体缺损应理解为硬组织缺陷,松动牙不能诊断为牙体缺损,但变色牙及畸形牙应属于牙体缺损.
-
Ⅱ类洞型邻颌嵌体修复的5年观察
龋齿是口腔病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口腔内科充填法;其二是口腔固定修复.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银汞合金充填.但在邻颌面龋,制备Ⅱ类洞型,用银汞合金充填后,常会发现食物嵌塞、充填物脱落、牙体纵折而导致充填物治疗失败.改用金属邻颌嵌体修复后,获得了良好的固位力和抗力型,改善了邻接关系,防止了牙体纵折的发生.
-
不同成形片治疗后牙邻合龋洞效果的评价
由于光固化树脂材料的色泽好,无汞对人体的毒性,微创等特点,它在临床治疗后牙龋洞中应用越来越多[1]。由于它操作步骤多,材料本身有聚合收缩等特性,使其治疗的复杂程度高于银汞合金充填,尤其对后牙邻合面洞的治疗,使用普通成形片固位易出现邻接关系,邻面形态恢复不佳等问题。而帕拉垫系统属于分段成形片,它在邻面固位成形上的原理和普通成形片不同,能有效减少治疗后出现食物嵌塞和牙周炎的发生。作者在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探讨帕拉垫和普通成形片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合龋洞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
活动代型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固定义齿是牙体缺损和牙列缺损的常用修复方法.在固定义齿的制作过程中,能否正确恢复牙体形态、咬合关系和邻接关系是固定义齿能否取得良好修复效果的关键.活动代型(removable die)是通过定位器将原始牙列模型和超硬石膏底座连接成一整体,通过分割原始模型使得牙列模型上的各基牙、缺牙区及各段余留牙能从底座上独立取出进行操作的一种工艺技术[1].我科从1997年以来,采用二次法双桩定位器制作活动代型,应用于固定义齿的制作,取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
-
走出洗牙误区
认识洗牙洗牙是通过去掉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结石及污物,去除致病菌滋生环境,预防牙龈出血、预防龋齿等,按照医疗操作程序清洗对牙齿是没有伤害的.有的人洗牙后出现牙齿过敏、牙缝增大是由于长期没有洗牙,牙结石附着覆盖在牙体上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洗牙的坏处长期不洗牙,可因为致病菌的生长而导致口腔异味、龋病、牙龈出血、牙周病等疾病的发生.牙缝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牙缝是本来就有的,牙齿与牙齿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邻接关系,病理性牙缝多由于牙槽骨萎缩和长期不洗牙引起牙周病所致.
-
Ⅱ类洞型邻牙合嵌体修复的八年观察
龋齿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口腔内科充填法;另一种是口腔修复的固定修复.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汞合金充填.但在邻面龋,制备Ⅱ类洞型,用汞合金充填之后,常会出现食物嵌塞,充填物脱落,牙体纵折,导致充填物治疗失败.改用金属邻嵌体修复后,获得了良好的固位力和抗力型,改善了邻接关系,防止牙体纵折的发生.
-
后牙区单颗种植义齿邻接关系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后牙区单颗种植义齿在修复1年后与邻牙之间邻接关系的改变,并探讨其原因.方法:选择上下颌后牙区单颗牙缺失行种植修复患者147例,安装永久修复体时使用牙线确认近远中邻接关系理想,1年后复诊,使用牙线再次检查所有修复体近远中的邻接关系,并按理想、过松、无接触3种结果记录.计算邻接关系变化的发生率,比较复诊时近中与远中、前磨牙和磨牙邻接关系状况有无差异,并探讨造成邻接关系改变的原因.结果:随访期内所有种植义齿未发现机械并发症;邻接关系发生改变的邻接面有78个,发生率29.59%,其中近中面发生率26.53%,远中面32.65%,前磨牙发生率18.18%,磨牙发生率38.89%.统计结果表明近中与远中邻接关系发生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前磨牙和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区单颗种植义齿修复后邻接关系发生改变概率大,应在治疗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减少引发因素.
-
邻牙邻面修整对重建Ⅱ类洞充填后邻接关系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邻牙邻面去釉对树脂充填重建Ⅱ类洞邻接关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选取的274颗邻牙邻面形态异常的Ⅱ类洞树脂充填修复患牙中,充填前应用邻面去釉技术对邻牙形态异常的邻面进行修整的邻牙邻面去釉组105颗,未进行邻牙修整的常规组169颗.充填后2周、12个月,对2组邻面形态和食物嵌塞的2项指标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2周、12个月复查,邻牙邻面去釉组邻面形态评价满意率均为94.3%,常规组均为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牙邻面去釉组食物嵌塞满意率分别为89.5%和88.6%,常规组分别为79.9%、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伴有邻牙邻面形态异常的后牙Ⅱ类洞,充填时配合邻牙邻面去釉修整,可以提高治疗的满意率.
-
应用三种成形片树脂充填邻(牙合)面洞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直接树脂充填常用的不同成形片对恢复邻(牙合)面洞的效果.方法:选择后牙邻(拾)面双面洞126例,并随机分成3组.第1组为普通成形片并使用optracontact,第2组为圈形成形片并使用optracontact,第3组为帕拉垫,分别在修复后即刻使用牙线对修复体进行临床评价.在上述3组申各随机选择10例下颌第一磨牙,用数码牙片测量工具测量术前及术后近中远中径(M-D值).结果:第一组成功率为35.71%,第2组为61.54%,第3组为95.24%,3组中帕拉垫组效果佳(P<0.05);第1组术后M-D值小于术前M-D值(P<0.05),第2组术后M-D值小于术前M-D值(P<0.05),第3组术后M-D值大于术前M-D值(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树脂充填邻(牙合)面洞首选帕拉垫系统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分牙法在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牙法在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80例因邻面龋坏破坏接触点后未及时修复而导致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牙体缺损患牙,随机分为常规修复组40例、分牙修复组40例,常规修复组常规去龋修复或牙备后冠修复,分牙修复组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橡皮圈、分牙簧、铜丝等分牙后再行充填或冠修复,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外展隙.结果:分牙修复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修复组(P<0.05).治疗后随访1~3年,分牙修复组获随访的31颗患牙中,效果良好25例(81%),效果欠佳6例,其中5例经综合治疗后好转,1例失败.结论:对于牙体邻接关系不正常的患牙,严格选择适应证,行分牙术后,再行充填或冠修复,可较好地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外展隙,能较好地阻止疾病发展并保存患牙.
-
正畸分牙辅助邻面龋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正畸分牙技术用于早期邻面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患者的120颗邻面龋患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牙修复组和常规修复组,分牙修复组采用橡皮分牙圈分牙3 d后行树脂充填,常规修复组直接行树脂充填.术后即刻对比两组窝洞类型,术后l周、1年复诊,使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的临床修复体质量评估系统评价两组的充填效果.结果 分牙修复组共充填窝洞58个,其中单面洞50个,双面洞8个;常规修复组共充填窝洞62个,其中单面洞14个,双面洞48个,分牙修复组单面洞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修复组(P<0.05).术后1年,在充填体完整性方面,分牙修复组与常规修复组的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继发龋方面,分牙修复组成功率为94.64%,高于常规修复组(84.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边缘着色、食物嵌塞及牙龈炎症评价指标方面,分牙修复组的成功率均高于常规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合树脂修复早期邻面龋洞前先分牙,有利于精确去龋,保留更多牙体组织,并且有利于对充填体进行精细抛光,提高临床疗效.
-
牙体缺损中全冠修复的牙体预备体会
牙体缺损是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牙体缺损的修复是用人工制作的修复体恢复缺损牙的形态、外观和功能.用于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修复体是人造全冠、部分冠和嵌体.其中,以全冠修复所占比例较大.
-
斜面导板式保持器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可见患者在固定矫治后期,牙列已排齐,邻接关系亦较好,但上下牙列仍处于远中关系,前牙覆覆盖较大或有轻度中线不齐的情况.如果用颌间牵引效果不佳,此时可设计带斜面导板的保持器,在保持已有的治疗效果同时调整下颌位置.这样可缩短固定矫治器因反复调整颌间关系而延长的戴用时间,患者易于接受.经临床30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