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飞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确诊肝脏肿瘤患者50例,患者均接受双源CT双能量扫描,分析扫描结果.结果 不同部位在普通平扫(TNE)与虚拟平扫(VNC)下的图像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肝血管瘤患者的碘浓度高于其他疾病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个时期,各疾病类型患者碘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价值较高,尤其是诊断肝血管瘤,双源CT虚拟平扫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不会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度.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周建华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期间在我院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的肝脏肿瘤患者30例,比较常规平扫(TNE)和虚拟平扫(VNC)两种扫描方式的结果.结果:患者肝脏、脾脏、腹主动脉、肌柱后方肌肉TNE与VNC的CT值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NC噪声明显低于TNE,信噪比明显高于TNE,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质期碘基图像显示原发性肝癌实质期的碘浓度明显低于肝血管瘤、胆管细胞癌的实质期碘浓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有效诊断鉴别肝脏肿瘤,其中VNC可替代TNE,可减少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评价肺癌化疗效果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逸群;邹月芬;刘希胜;施海彬;沈一易

    目的 研究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扫描检测肺癌化学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进行化学治疗的肺癌患者40例,对其进行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分析记录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肿瘤的能谱曲线、碘含量以及不同单能量下的CT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0例肺癌患者在不同单能量下(40、60、80、100、120 kV)治疗前后肿瘤的CT值分别为[(145.8±22.7)、(108.1±26.2)HU]、[(94.2±18.6)、(74.7±18.2)HU]、[(74.1±16.8)、(49.9±10.8)HU]、[(58.0±13.4)、(39.8±11.3)HU]、[(48.6±13.7)、(35.6±9.5)HU].治疗前肿瘤内感兴趣区(ROI)的碘含量为(2.5±0.2) mg/mL,治疗后肿瘤内ROI的碘含量为(1.3±0.2)mg/mL.治疗后不同单能量下肿瘤CT值及肿瘤内碘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门子双源CT为肿瘤检查提供一条准确性高、检测速度快且X射线量大大减少的检测途径,并为使用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扫描检测肺癌化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融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胃癌及淋巴结中应用的研究

    作者:姜智允;李鹏飞;隋林;尚乃舰

    目的 本研究探讨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得的参数能否区分胃癌病灶与正常胃壁,以确定病变范围,提高早期胃癌符合诊断率,精准N分期.方法 通过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对术前胃癌患者进行双能量增强扫描,将采集的数据经Syngo.Via软件分析及三维重建,获得胃癌病灶、正常胃壁、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绝对碘值、标准化碘值及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并记录,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判断两两之间的差异.结果 胃癌病灶的绝对碘值为(3.329±0.812)g/L,标准化碘值为(64.006±17.450)%,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为(-2.916±1.3227),与正常胃壁的绝对碘值(1.563±0.708)g/L,标准化碘值(37.122±16.267)%,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1.621±1.4028)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淋巴结的绝对碘值为(2.968±0.547)g/L,标准化碘值为(63.597±14.633)%,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为(-2.532±0.753),与非转移淋巴结绝对碘值(1.465±0.408)g/L,标准化碘值(35.240±14.357)%,虚拟单能量能谱曲线的斜率(-1.378±0.726)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扫描获得的参数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提高早期胃癌的符合诊断率,区分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以提高N分期的准确率.

  • 双源 CT 双能量成像技术动态增强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宇翔;王娜;焦次来;刘金芝;程志刚;颜钦文;胡胜;韩丹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动态增强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0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术前2周行双源CT双能量及常规增强扫描各20例,回顾性分析胰腺癌CT征象,根据肿瘤病灶特征、局部侵犯、血管受累和转移情况进行可切除性评估,并对比评估两种扫描方法。结果双源CT双能量及常规动态成像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18/20)、75.0%(15/20);肿块检出率分别为88.8%(16/18)、86.6%(13/15);胰周侵犯、胰周血管受累评价准确率分别为85.7%(12/14)、80.0%(12/15)及83.3%(10/12)、69.2%(9/13)。双源CT双能量动态增强评估手术可切除8例,实际切除7例;10例认为不可切除,实际不可切除9例;判断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5%、90.0%及90.0%。采用虚拟平扫,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辐射剂量明显下降。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能够准确评价胰腺癌且大大减少辐射剂量,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碘图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诊断价值

    作者:钱蓉;袁元;黄子星;宋彬

    目的 评估120 kV门静脉期图像结合碘图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的、发病72 h以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7例,经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获得120 kV门静脉期图像和碘图图像,比较单纯120 kV门静脉期图像和120 kV门静脉期图像+碘图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17例患者中,6例患者存在胰腺坏死,其中4例早期未发现确切坏死灶者进展为坏死,而2例早期发现坏死灶患者经随访已好转;余1 1例无胰腺坏死灶.120 kV门静脉期图像诊断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灵敏度为50.0% (3/6),特异度为100% (11/11),准确性为82.4% (14/17),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856,P=0.018); 120 kV门静脉期图像+碘图诊断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的灵敏度为100% (6/6),特异度为90.9%(10/11),准确性为94.1% (16/17),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77,P=0.002),且高于120 kV门静脉期图像的AUC值(P=0.002).结论 120 kV门静脉期图像结合碘图能提高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主观判断能力,还能敏感地显示胰腺实质缺血区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双源CT双能优化对比技术在肝脏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王皓;郝璐;王云玲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优化对比技术在肝脏成像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腹部常规平扫、增强扫描患者60例,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征得病人知情同意后,行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门脉期选择双能量扫描方案.扫描结束后,将静脉期所采集的三组数据,即140KV能量数据、80KV能量数据及默认混合能量(DME)数据,传至西门子专用后处理工作站,获得DME图像.利用双能量优化对比技术生成一组OC数据,将OC图像与DME图像的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及门静脉主干的CT值进行对比分析.图像质量等级评价结果采用秩和检验;SNR与CNR值、门脉强化幅度评价若满足正态、方差齐采用t检验,若不满足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双能量优化对比技术OC图像与DME图像门静脉的强化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OC图像优于DME图像.OC图像与DME图像的图像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有统计学差异(P<0.05).OC图像质量优于DME图像,DME图像的噪声低于OC图像、信噪比高于OC图像.结论:双能量OC技术是一种既可以增强血管显示效果又可以提高图像信噪比的良好方法,在肝脏成像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肝脏肿瘤诊断的价值研究

    作者:吴镭;赵林伟;陈明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疾病诊断中应用双源CT(DSCT)双能量扫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肝脏肿瘤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双源C T双能量扫描诊断,双能量多期扫描后生成序列图像3个,分别为80k V、140k V、120k V加权图像,利用Dual Energy软件处理,选择普通平扫(TNE)与虚拟平扫(VNC)图像处理.观察与记录TNE与VNC检查肝脏、脾脏、肌肉、腹主动脉的CT值,记录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估),以及不同肝脏肿瘤患者的门静脉期、动脉期、实质期碘浓度与碘比值,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TNE与VNC检查肝脏、脾脏、肌肉、腹主动脉的CT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VNC较TNE在DLP上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血管瘤患者门静脉期、动脉期、实质期碘浓度与碘比值高,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 T(D S C T)虚拟平扫能大大降低患者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双源CT对肝脏肿瘤疾病诊断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