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
1 材料和方法 自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从颈椎CT扫描的患者中,选出临床症状较典型的38例,将采集的数据传入工作站。这38例患者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7岁。临床表现有颈肩部疼痛反复发作,头痛、头晕、耳鸣,单侧或双侧上肢及下肢发麻、无力,有两例有行走困难,经手术后症状缓解。使用Picker 2000SV CT机及Voxel Q工作站,扫描条件间距2.0mm,层厚3.0mm,螺距1.25,电流250mA,电压120kV,扫描后再用1.0mm间距重建,扫描范围于C1~C7,扫描后将重建的数据传入Voxel Q工作站,在View-mode软件包中行3D和4D-Angio重建,选择对诊断有用,对临床指导意义大的层面拍片打印,部分做为文件保留。
-
自动四维彩色容积超声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动四维彩色容积超声在正常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孕中期(18~23孕周)胎儿心脏进行四维容积扫查,在显示四腔心切面、启动彩色多普勒后采集胎儿胸部容积数据,利用超声自动多平面成像法自动获取3个诊断切面,分别为切面1(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切面2(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切面3(动脉导管弓切面),并采用超声断层显像法(TUI)显示所有切面的彩色血流图.对所有的容积数据进行分析并确定在每个容积数据中切面1~3是否正确显示.结果 通过自动四维彩色容积超声扫描,切面1~3的显示率分别为100%、96.67%、91.67%.切面1至少可在连续3个TUI图像上可靠显示,切面2和切面3均至少可在连续2个TUI图像上可靠显示.结论 自动四维彩色容积超声可自动获取胎儿心脏检查中所需的重要切面,显示率较高,并可观察相应切面的血流情况,显示效果良好.
-
四维动态数字人体模型的开发及其在放疗计划中评估器官呼吸运动影响的研究
目的 开发一种可以用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四维动态运动模型来研究不同放射治疗计划中器官运动造成的影响.方法 本文阐述了一个用在放射治疗计划上来研究器官运动影响的四维数字化人体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器官控制点的采样和使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方法,对现存的三维VIP-Man(visible photographic man)模型利用临床中得到的呼吸运动数据进行器官控制点的时间,空间变换,进而得到四维的数字化人体解剖模型.一种蒙特卡罗代码,EGS4 (electron gamma shower, version 4),被用于对该四维VIP-Man模型进行放疗模拟.出于测试模型目的, 我们模拟了四维VIP-Man左肺部产生一肿瘤,通过传统三维四束对穿(前,后,左,右)来模拟计算呼吸运动对肿瘤剂量分配的影响.结果 在本次模拟研究中,从不同呼吸相位产生的剂量的差别可达40%.目标剂量容积直方图明显存在区别.结论 初步的研究证明了四维数字人体模型用于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中的潜能.
-
高血压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四维容积定量分析
目的 应用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探讨高血压病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不同阶段右心室收缩功能改变.资料与方法 对96例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按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MI正常组(49例)和LVMI增高组(47例),并选取健康对照组5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运用4D-RV-Volume获取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游离壁纵向应变率(RVFLS)、室间隔纵向应变率(RVSLS)、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等右心室功能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的RVEF、RVFLS及RVFAC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VMI正常组比较,LVMI增高组RVEF、RVFLS、TAPSE及RVFAC进一步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EF与RVFAC呈正相关(r=0.721,P<0.01);当RVEF为46.5%(AUC=0.859,P<0.001)时,诊断价值高,其敏感度为68.0%,特异度为85.7%.结论 高血压不同时期存在右心室收缩功能异常,4D-RV-Volume为临床早期评价高血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提供了新方法.
-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评估中孕期胎儿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评估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STIC)技术在中孕期胎儿心功能检查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110例孕20~27+6周胎儿常规超声筛查心脏无异常,用STIC技术扫描获得胎儿心脏整个心动周期的容积数据,存盘后采用体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VOCAL)进行脱机分析,手动描画出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计算心室的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射血分数(EF),评价SV、CO、EF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 110例胎儿中,94例(85.5%)获得满意的心脏容积数据.左、右心室SV从孕20周的(0.33±0.06) ml和(0.40±0.07) ml增加至孕27+6周的(1.13±0.11) ml和(1.29±0.11) ml,左、右心室CO从孕20周的( 49.66±8.10) ml/min和(59.96±9.43) ml/min增加至孕27+6周的(163.51±17.68) ml/min和(187.57±15.98) ml/min;左、右心室SV和CO随孕龄增加而增加,与孕龄呈正相关(左心室SV及CO r=0.93,P<0.05.右心室:SV r =0.95,P<0.05; CO r=0.94,P<0.05).左、右心室EF分别为(49.48±4.12)%和(51.07±4.00)%,与孕龄无明显相关性(r=0.02、0.04,P> 0.05).结论 STIC技术能较为准确客观地测量胎儿心室容积,评价胎儿心功能,有望成为胎儿心功能检查的一种新方法.
-
三维及四维肝脏超声造影
三维超声已经应用于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协助治疗,是一种有代表性的非造影剂增强超声,其仅能显示肝脏大血管,因此多用于检查肝门附近的较大肿瘤.声学造影在放射影像领域的应用已有数年.第1代超声造影剂Levovist仅对多普勒超声具有增强效应.曾经有学者采用Levovist以间歇扫描的方式进行三维超声造影,但其空间分辨率有限,且实质灌注显像不适合于三维重建.
-
心脏起搏四维心室超声组织多普勒速度与灰阶解剖融合成像的初步研究
-
国产三维电生理标测哥伦布系统进入临床应用
经导管消融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之一[1]。该技术在应用之初仅限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消融;其后,少数研究者探索了在诸如房性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治疗,但是单纯于X线指导下行标测及消融的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2]。这种限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二维影像指导下操作移动标测电极,进行三维心腔的标测和消融,具有现实难度;而对于需要进行激动标测明确激动顺序的“四维”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单纯依靠X线影像指导操作的挑战更是不言而喻。
-
四维超声心动图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和预后
目的 应用四维超声心动图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及预后.方法 2017年7至11月,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及南院经右心导管确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51例作为肺动脉高压组,同期招募年龄和性别与肺动脉高压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6名作为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患者年龄(45.8±15.5)岁,男性6例,女性45例;对照组年龄(45.4±14.6)岁,男性4名,女性22名.分别获取二维和四维超声心动图图像,测量右心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指标,然后利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各心室与心房的心肌应变.肺动脉高压组患者自2017年7月随访至2018年8月,观察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入院和临床恶化)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肺动脉高压组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和右心室收缩压(RVSP)]、斑点追踪技术参数[包括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LS)、右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VGLS)、左心房储备功能(LASr)、左心房管道功能(LASc)、左心房泵功能(LASp)、右心房储备功能(RASr)、右心房管道功能(RASc)、右心房泵功能(RASp)]和四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收缩容积(RVSV)、右心室游离壁长轴应变(RVLSf)、室间隔长轴应变(IVSLS)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RVEF与6 min步行距离(r=0.540,P<0.001)、B型利钠肽(r=-0.545, P<0.001)、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r=-0.583,P<0.001)、TAPSE(r=0.595,P<0.001)、LVGLS(r=-0.461, P=0.001)、LASc(r=0.453, P=0.002)、RASc(r=0.532, P<0.001)、RVESV(r=-0.418,P=0.004)、RVSV(r=0.351,P=0.017)和IVSLS (r=-0.450,P=0.002)均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VEF与FAC(r=0.579, P<0.001)、RVSP(r=-0.442, P=0.002)、RVGLS(r=-0.521, P<0.001)、LASr(r=0.483, P=0.001)、RASr(r=0.617, P<0.001)、RASp(r=0.513, P<0.001)和RVLSf(r=-0.592,P<0.001)均相关.随访(10.4±2.7)个月后,肺动脉高压组共有14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包括死亡4例,再入院5例,临床恶化5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VEF升高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HR=0.702, P=0.043),RVSP升高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83, P=0.01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RVEF和RVSP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P=0.001)和0.820(P=0.001).结论 四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RVEF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右心功能参数相关,并可判断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的右心房和左心房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右心功能.
-
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1月临床诊断不孕症患者45例(86条输卵管),抽取配制好的SonoVue微泡混悬液1 ml+19 ml灭菌生理盐水,在造影模式及经阴道超声监视下缓慢注入宫腔,连续观察双侧输卵管显影情况。结果45例共86条输卵管,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47条,阻塞15条,通而不畅24条。超声与X线造影结果符合率96.5%(83/86)。1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半年内妊娠4例,其他35例半年内妊娠9例。结论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操作简单,创伤轻微,重复性好,无辐射,可代替X线碘油造影判断不孕症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性。
-
经会阴四维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经会阴四维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技术,观察22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静息和Valsalva动作(屏气并向下用力至大腹压)两种状态下四维超声图像的变化,并分析平静呼吸状态下的尿道长度、膀胱逼尿肌厚度(DWT);大Valsalva动作后的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内口漏斗有无形成等指标.以26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 静息时,SUI组与对照组尿道长度及DW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Valsalva动作时,SUI组的膀胱颈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会阴四维超声可用于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解剖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四维CT血管显影在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构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四维CT血管显影研究腹壁下动脉穿支的血管构造.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取10具新鲜尸体腹壁标本,在腹壁下动脉的不同水平段将造影剂欧乃派克灌注入皮瓣,包括腹壁下动脉主干、内排分支、外排分支、外排单根穿支、内排单根穿支,在灌注过程中应用四维CT进行扫描(三维CT加上时间轴称之为四维),将所获得的数据在CT工作站上进行图像重建与分析.结果 腹壁下动脉穿支在Scarpa筋膜(腹壁浅筋膜深层)浅面以及真皮下两个层次产生分支,终走向真皮下血管网.腹壁中线两侧穿支吻合发生在真皮下血管网,较稀疏.皮瓣内血流的分布包括真皮下血管网以及已存在的血管结构2种途径.皮瓣灌注好的区域是血管蒂同侧腹直肌的表面,其次是血管蒂同侧腹直肌的外侧,再其次是对侧腹直肌表面,灌注差的是对侧腹直肌外侧.结论 四维CT血管显影是一种有效地研究腹壁下动脉穿支在浅筋膜内结构的方法.
-
应用彩色多普勒四维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能静态或动态地显示胎儿心脏的容积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STIC相结合的四维重建可获取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无法获得的胎儿心脏解剖及病理特点的某些信息,并且图像直观,有助于判断心内血流及心血管系统的空间位置关系~([1]).
-
PET与四维CT图像结合构建胸段食管癌计划靶体积研究
目的 比较基于三维CT(three-dimensional CT,3DCT)、四维CT (4DCT)与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ay CT,PET-CT)结合4DCT所构建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位置及体积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2012-12-01-2014-02-28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序贯完成3DCT、4DCT和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 PET-CT胸部定位扫描,且PET图像原发肿瘤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2.0的1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3DCT图像所得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volume,GTV)上下方向外扩30 mm,横向方向外扩5 mm得到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3D);CTV3D各方向外扩10 mm得到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3D);内肿瘤靶体积(internal target volume,ITV4D)通过4DCT 10个时相CTV获得;将ITV4D各方向外扩5 mm得到PTV4D;基于SUV≥20% SUVmx得到内生物靶体积(inter-nal biological target volume,IBTVPET20%),将ITV4D与IBTVPET20%通过布尔逻辑运算得到ITVPETT;将ITVPT各方向外扩5 mm得到PTV4r.结果 PTV3D显著大于PTV4D和PTVPETT,P值分别为<0.001和0.044;PTVPT显著大于PTV4D,P=0.048.PTV3D对PTVPETT的包含度(degree of inclusion,DI;0.70±0.05)显著大于PTV3D对PTV4D的DI(0.69±0.06),P=0.042;PTV4D对PTV3D的DI(0.96±0.03)与PTVPETT对PTV3D的DI(0.95士0.0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结论 在构建胸段食管癌靶区时,利用PET与4DCT图像结合不仅改变了肿瘤PTV的大小,而且改变了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将二者结合,也许能够为食管癌放疗靶区构建提供借鉴.
-
不同呼吸状态3DCT与4DCT终末时相间相关解剖结构位置及体积比对研究
目的:比较自主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ntrol,ABC)辅助三维CT (three dimensional CT,3DCT)平静吸气末和呼气末与四维CT(four dimensional CT,4DCT)终末时相间膈顶、肺脏和心脏位置和(或)体积差异.方法:选取2011-08-03-2011-12-12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行放疗的1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依次完成胸部4DCT扫描及ABC辅助平静吸气末(CTEIH)和呼气末(CTEEH)3 DCT扫描.将每个呼吸周期的4DCT图像平均分为10个呼吸时相,0时相定义为吸气末时相(CT0),50%00时相定义为呼气末时相(CT50),分别在CT0、CT50、CTEIH和CTEEH上勾画双肺、心脏及双膈肌顶.结果:CTEIH和CTEEH间(Z=-1.21,P=0.228)与CT0和CT50间(Z==1.62,P=0.106)左右膈肌顶头脚方向位移的平均差值均≤1.5 mm,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EIH和CT0间、CTEEH和CT50间左右肺及心脏中心点位置的差异,在头脚方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27~-1.93,P=0.001~0.047),在径向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8~-0.26,P=0.128~0.798;CTEEH和CTEEH左右肺体积均大于CT0和CT50左右肺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7~-2.25,P=0.000~0.041),而心脏体积CT0和CT50(t=2.10,P=0.054)均大于CTEIH和CTEEH(t=1.85,P=0.08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保护肺和心脏的角度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基于ABC辅助平静吸气末门控放疗优于基于4DCT吸气末门控放疗.
-
基于四维CT影像肺内肿瘤运动度的测量与分析
目的 以四维CT(4DCT)影像量化肺内肿瘤因呼吸导致的运动,分析其影响因素,寻找运动度大的肿瘤特征.方法 在平静呼吸状态下接受4DCT扫描的肺内肿瘤患者43例,肺内可测量病灶44个.由同一位医生在4DCT各时相数据集卜勾画肿瘤GTV,分别测量GTV中心点在上下、左右、前后三维方向上的运动幅度.对与运动度可能相关的临床变量和解剖学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任意方向运动幅度>5 mm作为分界点,分析此类肿瘤特征.结果 肺内肿瘤运动度与T分期、GTV体积、肺内所处上下位置、与固定组织(如胸壁、纵隔、脊柱)粘连程度相关.10例患者肺内肿瘤的运动幅度>5 mm,均位于胸腔下部及后部,上下方向运动度大,大值为14.4 mm.95%肺内肿瘤的运动幅度在上下方向<11.8 mm,前后方向<4.6 mm,左右方向<2.7 mm.结论 呼吸导致的肺内肿瘤运动度受肿瘤位置、体积、T分期及粘连程度等因素影响.下叶肺内孤立肿瘤的运动度大,主要发生在上下方向,上叶后段肿瘤的运动度次之.
-
基于四维CT的肺体积及呼吸运动分析
目的 应用四维CT(4DCT)评价肺癌患者肺的运动,并初步选择适合进行剂量计算的呼吸时相.方法 选择30例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接受4DCT扫描的肺癌患者,左、右肺患者均为15例;男25例、女5例;中位年龄55岁(35~78岁).CT扫描完成后所得到的影像资料经4D软件处理后传至Pinnacle工作站,应用该软件自动勾画功能勾画双侧肺轮廓,自动怪勾画采用的CT值识别范围为-900~- 200 Hu.肺轮廓自动勾画完成后由同一医师对自动勾画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勾画完毕后采集双肺10呼吸时相中的体积.结果 患侧肺吸气、呼气时相的体积分别为78.87%4±2.71%、26.32%±3.17%,健侧肺为77.55%±2.81%、24.73%±2.55%.患侧肺大、小肺体积分别为106.48%±3.00%、94.23%±2.78%,健侧肺为107.47%±2.43%、93.65%±2.32%.患侧肺吸气、呼气末肺体积分别为106.43%±3.07%、94.63%±2.71%,健侧肺为107.37%±4.62%、93.98%±2.34%.结论 20%、30%、80%时相可作为剂量计算时相选择,大、小肺体积的平均值非常接近吸气、呼气末肺体积的平均值.
-
基于四维CT原发性肝癌内靶体积的确定及剂量学研究
目的 应用四维CT确定原发性肝癌内靶体积(ITV),比较常规三维计划与四维计划、呼吸门控计划的靶区体积及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2例肝癌患者,行四维CT扫描,在10个时相的CT图像中分别勾画GTV、CTV和危及器官.根据PTV_(3D)、PTV_(40)、PTV_(Gating)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三维计划、四维计划、呼吸门控计划.PIV_(3D)由CTV外扩常规的安全边界得到,PTV_(4D)由10个时相的CTV融合形成的ITV_(40)外扩摆位误差(SM)得到,PTV_(Gating)由呼气末3个时相的CTV融合形成的ITV_(Gating)外扩SM得到.比较3套计划中靶区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学的差异.结果 12例患者PTV_(3D)均显著大于PTV4D及PTV_(Gating),其中5例患者PTV_(3D)较PTV_(4D)遗漏了部分靶区.四维计划、呼吸门控计划中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均较三维计划降低,以肝为显著.在不增加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前提下,四维计划的处方剂量可由三维计划的(50.8±2.0)Gy提升至(54.7±3.3)Cy,而呼吸门控计划可进一步提升至(58.0±3.9)Gy.结论 应用四维CT可在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缩小肝癌靶区,在保证覆盖肿瘤的同时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并提升靶区剂量;门控放疗可进一步缩小靶区,更有利于保护正常组织,尤其是对于肝呼吸动度较大的病例.
-
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靶区受照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放疗中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患者靶区受照剂量分布影响.方法 使用配置腹带系统的大孔径CT获取17例肺部肿瘤患者四维CT图像和呼吸频率信息,在计划系统上通过10个时相的肿瘤靶区中心点位置坐标来确定肿瘤在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应用呼吸模型模拟呼吸引起的肿瘤运动,然后用四维运动平台模拟肺部肿瘤在射野方向观上的运动轨迹.将二维半导体剂量仪固定在运动平台上,测量机架角为0°时在不同射野下静止和动态的剂量分布.在统计软件R 2.8.1上编写一个脚本程序来计算在静止和运动时相对剂量之差≤4%的点通过率等.结果 当肿瘤头脚方向运动振幅(运动范围一半)为1 cm,射野相对剂量差≤4%的通过率小(1.1%),且大有58%的相对剂量缺失.头脚方向振幅分别为<0.25、0.25~<0.50、0.50~<0.75、≥0.75 mm的4%通过率中位值分别为94.7%、79.4%、58.6%、37.1%(X<'2>=29.20,P=0.000),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振幅分别为<0.15、≥0.15 mm的4%通过率均相似.89%(75个射野)的射野中高剂量区的相对剂量差比低剂量区的小.只考虑头脚方向后,运动周期为3.6、8.2 s的4%通过率分别为72%、60%.结论 头脚方向的运动振幅是呼吸运动影响剂量分布的因素,同时其呼吸参数不变时周期长的运动对剂量的影响要大于周期短的运动.做调强放疗计划时,应特别注意肿瘤头脚方向运动振幅>0.5 cm的患者.
-
自研发变形配准软件在四维CT图像上确定靶体积的初步临床验证
目的 初步测试自研发变形配准软件在四维CT (4DCT)图像上快速确定临床靶体积(CTV)和呼吸运动内靶体积(ITV)精度,评估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择临床治疗的1例肺癌和1例肝癌的4DCT图像进行实验.用变形配准软件以单一呼吸时相CT图像勾画的CTV为参考自动生成其余呼吸时相的CTVdefm,并与放疗医师在每个呼吸时相CT图像勾画的CTVmanu比较,分析CTVdefm精度与适用范围.用CTVdefm叠加形成复合ITV comp,并与大密度投影(MIP) CT图像勾画的ITVMIP比较轮廓、体积和几何中心位置差异.结果 肺癌病例10个呼吸时相4DCT图像序列的CTVdefm与CTVmanu体积偏差平均值为(-2.59 ±5.02)%.与CTVmanu相比,CTVdefm的几何中心三维矢量偏差为(1.04±0.89) mm.肝癌患者ITVcomp与ITVMIP几何形状和位置几乎重合,体积差别<1%,几何中心三维矢量差别为1.4 mm.结论 测试变形配准软件系统在4DCT图像上自动生成CTV和呼吸运动ITV精度可满足临床计划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