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断深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1引言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与病死率较高,目前COPD已成为全球第4位的致死病因.由于COPD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所以COPD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COPD同样也是一种常见疾病,据统计,在我国死因排位中,COPD排在第3位,而在农村中,COPD更是死因的首位.
-
中老年体检勿忘"个性化"
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认识到体检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注意,体检一定要有针对性.受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进行体检的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脂肪肝、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甚至恶性肿瘤越来越高发,因此,在体检时,除了常规的检查项目,别忘了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自己应该进行检查的项目.体检也应该"个性化".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1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患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999~2002年6月我们采用无创通气治疗31例不同程度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现报告如下.
-
肺结核合并感染532例临床分析
肺结核合并感染在临床上很常见,尤其是老年肺结核病人合并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结缔组织性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现将2004年元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32例肺结核合并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
白细胞介素-33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05年,白细胞介素(IL)-33作为孤儿受体ST2的配体蛋白首次被发现,并被证实属于IL-1超家族新成员,为IL-1家族中的第11种细胞因子,因此将其命名为IL-1F1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 IL-33通过促进辅助性T细胞(Th)2、Th1型免疫反应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癌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IL-33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部分患者常规治疗下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改善不明显,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支出.1999年以来,我们对这类病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灌洗(BAL)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痰标本分离出泛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者较多,死亡率较高.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继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
-
早产儿晚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研究进展
发达国家早产儿出生率为5% ~9%,其中美国出生率略高为12%.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早产儿出生率在近10 ~ 20年逐渐升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产儿病死率未见明显升高,但其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增高[1].因而早产儿综合管理的进展对早产儿晚期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早产儿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表现.婴幼儿和早期儿童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以感染为主,尤以病毒感染为常见;学龄儿童以慢性呼吸道梗阻为主,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喘息反复发作和肺功能降低(用力呼气量减少).一部分早产儿,尤其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其阻塞性肺疾病可持续至成人期并很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他类似疾病.因而了解早产儿晚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情况,早期随访早产儿肺功能,观察其呼吸系统异常表现,发现危险因素,防治、减轻肺损伤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药物防治进展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 1967年由Northway等首次报道并命名,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及长期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改进,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增加,BP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相关报道显示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病率高达25%~35%[1].各种针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治疗手段,成为当前国内外新生儿学科热门课题.
-
戴明循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管理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不同程度的气流阻塞和形成肺气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2]。戴明循环又叫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步骤组成,环环相扣、周而复始地运转[3]。呼吸训练也称调息、呼吸反馈,是受训者主动按照一定的呼吸模式(如频率、深度、呼气/吸气的时间比、胸式/腹式等)进行的训练[4]。迄今呼吸训练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中,如COPD患者身上[5]。呼吸功能锻炼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达到对生理的调节作用,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6]。同时可明显缓解COPD 患者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功能和缺氧症状[7]。本科在进行优质护理活动中,把戴明循环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程序,观察该法对提高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湖北省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湖北省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状况,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0~11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湖北省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20个县市作为调查县市,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一般情况、家庭成员个人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等。结果共调查28563人,其中423人报告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为14.8‰。疾病类型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9人(54.1%)、哮喘44人(10.4%)、慢性咽喉炎35人(8.3%),其他肺部疾病115人(27.2%)。城市和农村居民患病率分别为13.6‰和15.7‰。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大、收入水平较低、参加新农合的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结论湖北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有所升高,需要加强预防控制力度。
-
循证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而对患者实施的护理.近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现代佳证据,对患者的医疗和护理做出决策[1].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以至发展成右心衰竭的心脏疾病,病情复杂易反复发作,病死率较高.为了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死率,我们积极探索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把循证护理应用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减少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2例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 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由于发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不完全性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晚期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
2010-2016年重庆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及潜在寿命损失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及趋势变化,为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2010-2016年重庆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个案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潜在寿命损失率、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趋势检验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中F检验进行判别,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由2010年的78.84/10万下降至2016年的61.84/10万,APC为-3.25%,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6,P=0.014).慢性呼吸系统疾病PYLL%由2010年的0.26%下降至2016年0.22%,APC为-2.37%,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4,P=0.024).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早死概率由2010年的2.56%下降至2016年的2.05%,APC为-2.76%,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9,P=0.026),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呈下降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
-
CRP、PA在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COPD )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吸入剂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常见性、多发性、高致残性及高致死性等特点,由慢性炎症引起的进行性气流受限是其本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而进行性肺功能下降是COPD的主要标志之一.研究表明,尽管目前治疗COPD的药物并不能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持续恶化趋势,但许多药物可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甚至延缓肺功能的下降速率.
-
氧化应激失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及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由于其患者人数多,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已经成为社会和患者家庭的严重经济负担,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大约有6亿人患有COPD,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至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原因[1].在我国,COPD同样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抽样研究发现人群的COPD总患病率为9.4%[2],肺心病患病率为4.4%[3].这提示我国COPD患病率、死亡率之高以及占用大量社会资源的后果是十分惊人的.
-
评价哮喘控制的调查问卷研究概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情轻重不一,至今对哮喘控制的界定尚缺乏一项有效、简便的检测方法.由于对哮喘控制未达到共识,使得临床医生在哮喘管理中感到困惑.为寻找评价哮喘控制的理想方法,近年来,欧美一些专家相继设计了一些调查问卷.临床实践表明这些问卷对于哮喘病情及疗效的评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本文就评价哮喘控制的调查问卷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
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挑战
作为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以及所构成的疾病负担,逐年增加.据统计,我国COPD患者已超过3 500万,从而成为呼吸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
亚太地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负担——现在与未来
一、疾病负担疾病总负担的概念在传统上只是计算其流行率、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在当今这个卫生保健费用快速增长,以及人口统计学不断变化的时代,对疾病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负担的定量分析已引起愈来愈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