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13例麻风病治愈者遗留畸残现况
目的 调查我院213例麻风病治愈者遗留畸残情况.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3例麻风病治愈者的面部、视力及手足受损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213例治愈者中有193例面部受损,面部受损率为90.6%.视力>0.3受损总计272眼(63.8%);低视力受损总计56眼(13.1%);盲受损总计98眼(23.0%).手部2级畸残受损243只(57.0%),足部2级畸残受损190只(44.6%).结论 本研究中,麻风病治愈者遗留畸残较为严重,建议加强对畸残部位的防护和治疗.
-
浅谈麻风病病理组织特性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入人体的皮肤、粘膜和侵入周围神经。因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隐密性,在发病的早期较难发现。贵阳市又是麻风病低流行地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人口流动性与日剧增,大量的农民涌入市区的同时,部分携带有麻风杆菌的患者作为传染源也就进入了城市內,导致市区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新发麻风病患者被确诊,因此我们应对该病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加强公共卫生宣传,防止该病的传播蔓延;与此同时,必须提高医生临床经验和病理识别力,减少对该病的误诊和漏诊,使这些麻风病人在早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规治疗,降低麻风病人Ⅰ、Ⅱ级畸残率,提高麻风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
永定县71例麻风治愈者的畸残调查
目的全面了解永定县现存麻风治愈者的畸残情况,为实施<麻风康复"十五"实施方案>提供康复医疗工作资料.方法按照全国麻风畸残分级登记表内容,对现存麻风治愈者进行登记、检查、统计与分析.结果全县麻风畸残率为69.01%,男性麻风畸残高于女性,患病病期在2 a以上的畸残率高于2 a内,多菌型病人Ⅰ级畸残占比例高,少菌型Ⅱ级以上畸残占比例高,四肢畸残率高于面部,各年龄段畸残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发现、早规则治疗麻风病人,正确处理麻风性神经损害,加强麻风病人的自我护理督导,是减少麻风畸残发生与发展的关键措施.
-
1989~1998年江西省新发现麻风病例分析
江西省历史上曾是麻风高发区,从50年代初至1998年底累计发现麻风患者17624例,1989~1998年确诊麻风患者1074例,新发现患者由1989~1993年的745例减至1994~1998年的329例,5年平均发现率由0.387/10万降至0.106/10万,患病率从1989年的0.51/万降至1998年的0.049/万,但1998年新发患者Ⅱ级畸残率仍达22.22%.为进一步了解麻风流行现状,拟对1989~1998年的新发现麻风病例进行分析.
-
福建省2007-2016年麻风新发患者畸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麻风新发患者畸残情况,为其预防和康复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2007-2016年各地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2007-2016年麻风新发患者390例,畸残率27.7%(108/390),其中I级畸残率6.7%、Ⅱ级畸残率21.0%.Ⅱ级畸残患者平均(48±9)岁,高龄组、农民发生率较高;2012-2016年Ⅱ级畸残率(15.3%)与2007-2011年(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地市Ⅱ级畸残率前3位为三明(45.4%%)、宁德(40.0%)和厦门(27.3%);少菌型患者Ⅱ级畸残率(32.6%)高于多菌型(11.6%);麻风延迟期>2年,尤其≥5年患者的畸残发生率高.结论 麻风新发患者畸残率与年龄、型别和延迟期有关,年龄大、少菌型和延迟期长的患者畸残率较高.早发现、早治疗能减少畸残的发生和发展,并缩短麻风延迟期,在规则抗麻风联合化疗同时,积极处理和控制麻风反应,也是预防发生畸残的有效手段.
-
贵阳市边远农村村民麻风健康知识调查与干预
本文通过对边远农村村民麻风相关知识的调查与干预,一方面普及了边远村民的麻风健康教育、提高村民的麻风知识认知率,降低麻风发病率和畸残率;另一方面也为政府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采取现场抽样的方法,从贵阳市所辖区县边远的农村村民中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491份。1.2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麻风科普知识,如今政府对麻风患者关怀措施、是否看过麻风宣传材料及是否有必要加强麻风知识的宣传等。调查采取当场发卷、不记名、独立填写、互不讨论,不识字者由调查人员读题,被调查者选答,问卷当场收回。 -
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
顺德市的麻风病防治事业,几十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方针,坚持政府组织,卫生牵头,上级帮助,多部门协作,长期努力的工作方法,采取"查、收、治、管、研、宣、教"的综合防治措施,使麻风病的流行强度逐渐减弱.开放改革以来,突出抓好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工作,早期病人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畸残率大幅度降低(表1、2).1997年,我市顺利通过广东省专家小组的考核验收,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至1999年底,累计共发现麻风病人1 562人(男1 155人,女407人,L454人,B 82人,I6人,T 1 020人)在家治愈676人,住院治愈448人,自愈147人,未愈死亡268人,未愈外迁20人;历年复发病人共47人(其中1人复发2次),其中再次治愈44例,未愈死亡外迁3例,第2次复发未愈1例;目前有4个现症病人仍在治疗中.从1987年起,已再没有儿童发病.
-
高原地区麻风足底溃疡的防治与管理
目前在我院治疗和现有病人中畸残率仍较高,本文只介绍我院麻风溃疡防治管理概况.
-
南京市麻风病流行趋势分析
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西部,是江苏省省会城市,全市包括6城区、4郊区和5郊县,人口525万余人.到1997年底止,南京市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 806人,男2 194人,女612人,男女之比为3.58:1;少菌型2 070人,多菌型736人,少菌型与多菌型之比为2.81:1;平均发病年龄为32.12岁(3-84岁);病人发现方式,通过专科门诊发现的占75.4%,其它方式发现占24.6%;畸残情况,我市Ⅱ级以上畸残率为63.15%.
-
207例麻风畸残3年康复效果评价
合浦县辖18个乡镇,总人口108万,累计发现麻风病人3 156例,经过40年的积极防治,到1995年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在治愈存活的1109例病人中,畸残者446例,畸残率为40.22%.自1995年7月开展康复工作(中英合作项目)以来,现场实施207例(自我护理207例、防护鞋206例、溃疡足综合防治88例,假肢安装28例),历时3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实施消除麻风运动(LEC)初步效果评估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越南三国接壤,山区面积占94%,有26种少数民族,全省128个县市中有73个属国家级特困县,是典型的少、边、穷地区,也是历史上麻风病流行较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防治,到1997年底尚有中流行县23个、低流行县105个,有50个县市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患病率由高年1966年的0.80‰下降到0.04‰.尽管如此,病情仍列全国首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年来防治经费不足、交通工具缺乏、皮防人员素质不高等,使许多县市未能在辖区全面、持续地开展麻防工作,导致我省累积病人多,新发病人畸残率较高.
-
荆门市麻风病防治现状及对策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畸残率比较高,大部分畸残者难以恢复正常.荆门市属麻风病低流行区,1956年正式成立了麻风病防治机构,经过几代麻防人员的努力,于1999年12月经湖北省卫生厅考核验收,确认麻风病已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
-
桂林市低发病水平状态下麻风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当前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患病及其有关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年来发现的麻风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汉化EPI Info 5.0建库处理.结果门诊(皮肤科)发现是目前首要的发现方式(占64.28%),发病人群主要是农民,占96.40%,在农村开展麻风健康教育,加强广大群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充分利用三级基层防治网及时发现病人是优方法.新发现病人Ⅱ级畸残率仍较高(20.43%)且平均病期较长(3.21年).结论主动发现病人不足、诊断时间延迟、农村发病率高、Ⅱ级畸残率持续居高是目前低发病水平状态下麻风病的流行特征.
-
沛县麻风存活病例畸残情况调查
麻风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畸残造成机体功能丧失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并终阻碍愈后患者作为正常的人重返社会.沛县是麻风低流行区域,经过积极防治,该病在我县已基本等到控制.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单单为了摆脱疾病,更重要的是给患者以作为身心健康的人重返社会的机会,即开展麻风畸残者康复工作.我县于2004年8月开展畸残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
2010年云南省20个县开展消除麻风运动效果评价
云南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麻风高流行地区开展消除麻风运动(LEC),迄今已有近120个(次)县(市、区)开展过1次或多次LEC.从1996年勐海县作为全省第一个LEC试点到目前已过去15年的时间,2010年又在双柏等20个县开展了LEC,在15年的时间内反复开展LEC,效果如何?还有无必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从事此项工作?本文通过这20个县开展LEC的病人发现数,以及病人的畸残率、型比等指标与上一年度相应指标作比较,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
东台市303例自愈麻风回顾性研究
目的对麻风患者中自愈麻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以查阅资料为主,对东台市历年来资料完整并被确诊为自愈麻风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东台市1950年-1999年累计发现麻风患者2776例,其间于1960年-1984年共发现自愈麻风患者303例,占同期所发现麻风患者的11.22%.303例自愈麻风的自愈时间平均为2.51±2.71年,型别均为TT,畸残率为70.30%;其中100例为纯神经炎麻风,115例在15岁以前发病,与同期发现的2397例非自愈麻风中纯神经炎麻风和儿童麻风的发病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x2=232.12,P<0.005;X2=42.31,P<0.005).结论自愈麻风皮疹及神经受累少,但因其有较高畸残率,且难以确定自愈对象和自愈时间,因此,麻风防治仍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上策.
-
积极实施消除麻风运动加速消灭麻风病的步伐
文山是全国麻风病高流行区中的重灾区,地方财政收入少,卫生资源贫乏,诸多因素制约了我州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全州至2000年底累计发现9976例,累计治愈7503例,除去累计死亡及其它减少数,有现症病人261例,每年平均新发现在150例左右,年平均治愈110例左右.虽取得可喜成绩,但儿童患病率、畸残率仍较高,流行态势依然严峻,要在限期内消灭麻风病,防治工作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
2000-2015年甘肃省新发现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甘肃省麻风病流行情况,为制定“十三五”规划和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麻风病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延迟期、畸残率等指标进行描述和比较.结果 2000-2015年甘肃省新确诊麻风病患者11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38例;多菌型82例,少菌型28例;家庭内发病62例(56.364%);被动发现90例(81.818%),平均延迟期55.032个月,年均发现率0.026/10万,年均患病率0.009/万;新发病例主要分布在陇南市(56.364%)的偏僻乡村,其次为甘南州、平凉和庆阳等9个市(州)的30个县.结论 甘肃省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因病例发现滞后、Ⅱ级畸残率较高,要彻底消灭麻风病仍需不懈努力.
-
对泰兴市1998~2016年麻风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与探讨
目的 通过分析泰兴市1998-2016年麻风病的监测情况,探讨泰兴市麻风病的发病特征.方法 对泰兴市1998年~2016年麻风病新发病例进行分析,计算发现率、畸残率等指标.结果 泰兴市1998年~2016年麻风病年平均发现率为1.00/10万,II级以上畸残率为50%.结论 提示我市麻风病仍有新发和复发的可能,需要加强监测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