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细菌培养法联合检测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临床研究

    作者:尤秀聪

    目的 分析细菌培养法联合检测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自愿参加研究的432例健康人群的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样品,采用普通PCR法检测技术和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单纯采用细菌培养法的受检者有267例,共检出7株脑膜炎奈瑟氏菌,2株B群,1株X群,2株C群,有2份不可分群的流脑菌株出现在血清上.采用细菌培养法和普通PCR法有165例,其中检出12株脑膜炎奈瑟氏菌,检出5株B群,3株X群,2株C群,1株W135群,不可分群现象不存在.结论 在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检测中应用普通PCR法检测技术和传统的细菌培养法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检出率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值得应用和推广.

  • 细菌培养法联合检测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灿

    目的 探究细菌培养法联合检测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自愿参加研究的432例健康人群的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样品,对所有受检者采用普通PCR法检测技术和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采用单纯细菌培养法的受检者有267例,共检出7株脑膜炎奈瑟氏菌,2株B群,1株X群,2株C群,有2份不可分群的流脑菌株出现在血清上.采用细菌培养法和普通PCR法有165例,其中检出12株脑膜炎奈瑟氏菌,检出5株B群,3株X群,2株C群,1株W135群,不可分群现象不存在.结论 在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检测中应用普通PCR法检测技术和传统的细菌培养法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检出率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值得应用和推广.

  • 奈瑟氏菌不同季节3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

    作者:陈华堂

    淋病是世界上发病人数多的性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世界每年新发病人约2 500万例,1997年我国报告淋病病人约22.43万.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任天红;刘景武;王国文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奈瑟氏菌科,是一群不发酵糖类氧化酶阴性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常存在于人的皮肤,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感染.近年来认为,不动杆菌可能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脑膜炎,中耳炎的主要致病因子[1,2].在临床标本中不动杆菌属以鲍曼不动杆菌分离频度高,且致病性强.该菌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ICU的患者威胁很大.

  • 淋病奈瑟氏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袁建芬;喻海忠

    淋病奈瑟氏菌(NG)是一种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性传播疾病(STD)).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淋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非淋菌性感染上升.但在发展中国家,其仍是常见的S11).淋病在我国各种法定传染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疟疾和肝炎居第3位.其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率逐年上升.因此探讨NG的奈瑟氏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NG感染及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181名吸毒者口腔微生态的分析研究

    作者:程哲;朱玉真

    口腔常见的微生物有口腔微球菌、链球菌、乳杆菌属、奈瑟氏菌等,一般多不致病.在对我市榆中戒毒所2000年12月入所的吸毒者进行体检时发现2例口腔梅毒、伴发口疮的患者. 为此我们对该人群口腔微生态进行了分析研究.

  • 应用细菌培养法与PCR检测法检测淋病奈瑟氏茵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秀英

    目的:比较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氏菌的效果.方法:同时用PCR检测法和细菌培养法对1 26例疑似淋病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对使用两种检测法测得的阳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PCR检测法测得的淋病奈瑟氏菌阳性率为76.98%,用细菌培养法测得的淋病奈瑟氏菌阳性率为44.44%.用PCR检测法测得的淋病奈瑟氏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用细菌培养法测得的这一结果,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PCR检测法检测淋病奈瑟氏茵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漏诊率低等优点,不失为一种检测淋病奈瑟氏菌的好方法.

  • 淋病菌流行株耐药与耐药与耐药质粒谱的研究

    作者:李国明;陈群;邵圣文

    目的了解淋球菌流行株的耐药状况,并对耐药表型及质粒谱进行分型。方法 1998~ 1999年从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出 98株淋球菌流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应用碘量法测定β-内酰胺酶,并对耐药表型进行分型;应用碱裂解法提取相应菌株的质粒,对质粒谱进行分型。结果淋球菌流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22.44%、 45.94%和 55.12%;β-内酰胺酶阳性淋球菌占 6.12%( 6/98);耐药表型以 SusceptiblePT、 CMRNGT、 CMRNGPT、 TRNG四型为主,分别占 43.86%、 23.46%、 10.20%和 10.20%; 98株淋球菌流行株,质粒总检出率为 91.84%, 42.5kb、 39.5kb、 7.4kb、 4.2kb质粒分别占 11.22%、 41.82%、 59.16%和 67.32%;质粒谱型 12型,以 7.4 kb+ 4.2 kb、 39.5 kb+ 7.4 kb+ 4.2 kb为主,分别占 21.42%和 17.34%。结论湛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耐药表型和质粒谱型各有其分布特点。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的变化

    作者:王见璋;陈清;申洪

    目的 通过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ROU)常见口腔菌群的变化,探讨口腔菌群改变与复发性口腔溃疡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收集处于溃疡期(溃疡组)与愈合期(愈合组)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及健康成人(对照组)的唾液,用细菌16SrRNA荧光定量PCR法对唾液中常见的3种口腔菌群(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进行定量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 溃疡组链球菌及韦荣氏菌含量的对数值分别为7.30±0.89 copies/ml和8.29±0.77 copies/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15±0.55 copies/ml和8.93±0.76 copies/ml,P<0.01),溃疡组与愈合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愈合组链球菌含量的对数值为7.51±0.81 copi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8.15±0.55 copies/ml,P<0.01),而两组间韦荣氏菌含量的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奈瑟氏菌含量的对数值在3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唾液中链球菌及韦荣氏菌的含量较非口腔溃疡者降低,提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口腔中链球菌及韦荣氏菌的减少性菌群变化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