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脓毒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脓毒症(sepsis)系微生物入侵机体感染后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机体促炎症反应和抗炎症反应间的不平衡是其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重症脓毒症(severe sepsis)、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脓毒症的后续症[1].
-
国际卒中遗传学联盟的推荐意见(第2部分):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储存
在2003年人类基因组测序以及全基因组基因分型技术发展的共同促进下,人类遗传学的进步已使我们识别出2000多个与性状相关的基因突变。由于这些突变大多数对疾病风险仅有微小的独立影响,因此成功的遗传学研究需要很大的样本量(包含数以千计、万计或者十万计的病例和对照)才能达到足够的研究效能。如此大的样本量积累需要依赖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乃至在临床研究中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国际协作。现在已有许多常见疾病的专病联盟将大量独立机构和合作者联合起来。每个联盟均面临至少2个基本问题:如何整合具有足够数量、同质性和表型质量高的研究样本以及如何储存和分析来自入组受试者的生物样本,有时可能需要在数年间反复进行。
-
Alzheimer病分子遗传学进展
Alzheimer(AD)病是引起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损害和人格改变,病理改变包括神经元缺失、老年斑形成和神经原纤维缠结.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不完全明确,但在遗传学研究方面已取得可喜进展.现已发现,早发家族性AD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β-淀粉样前蛋白(APP)基因、早老蛋白1(PS1)基因和早老蛋白2(PS2)基因突变有关.对于晚发性家族性AD和散发AD,载脂蛋白Eε4基因(ApoEε4)是易患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基因可能也与AD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还提示在12号染色体上可能还存在新的致病基因.
-
SNC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在我国是仅次于Alzheimer病(AD)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65岁老年人的发病率为2%[1].其临床特征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姿势、步态的异常;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丢失及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小体(LB)的形成.PD大多数是散发病例,家族性发病<10%,遗传因素在家族性PD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散发性PD发病是环境因素而不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2].从1990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确立了遗传因素在散发性PD发病中的重要地位.对PD的遗传学研究[2,3]发现,SNCA基因编码的α-突触核蛋白在PD发病中起了关键的作用.现对SNCA基因的多态性与PD发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
重症肌无力发病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免疫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神经肌肉接头处其他抗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细胞因子、调节性T细胞等多种因素都与MG的发病机制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在MG的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因芯片技术可用于对疾病的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并对疾病的分类、预后、治疗效果提供有用的信息.MG的易患基因及基因多态性的复杂性,目前在研究策略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现就近年来MG遗传学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
Alzheimer病与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新研究认为Alzheimer病(AD)与炎症相关,如损害的神经元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都是炎症的刺激物,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因子,而炎症因子的存在可能增加AD的发病风险.炎症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与A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是AD遗传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认为至少有10种炎症因子和急性期反应物的基因多态性与AD相关[1,2].白介素(IL)-1A、IL-1B、肿瘤坏死因子(TNF-α)、α2巨球蛋白(A2M)、和α1抗糜蛋白酶(ACT)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炎症因子,它们在AD患者脑组织局部分泌均增多[3].研究者一般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方法来观察炎症因子分别产生于何种活化细胞:IL-1,IL-6,和TNF-α由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产生,并可刺激炎症因子的活性.早老素(SP)的核心成分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可导致活化的星形细胞产生α1-ACT.α1-ACT在SP形成中可使非纤维形态的Aβ转变为不可溶的Aβ纤维形态,从而促成斑块的形成,同时促进炎症的发生.A2M是一种有力的、宽谱的蛋白酶抑制因子,在宿主的防御机制中起到初的屏障作用,A2M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帮助机体清除炎性蛋白.在患有AD患者的脑组织中可以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的A2M等与NFT和SP有关[2].现就近几年来AD和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毛囊闭锁三联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现状
毛囊闭锁三联征(follicular occlusion triad)是指同一个患者身上存在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和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周围炎三种独立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较多报道和家系调查,遗传学研究也有一些进展,现将该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
银屑病患者初发年龄与父母生育年龄相关性的探讨
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未明,但银屑病的家族发病和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并由此进行了大量的医学遗传学研究,为银屑病的防治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从资料中 [1]发现,有家族史的银屑病患者初发年龄比无家族史者要早。 Farber等 [2]研究及我国上海市 1985年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3]中也有类似结果。同时,不少的研究证实,性别及环境因素对银屑病的发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银屑病患者的父母生育年龄对其初发年龄究竟有无影响,我们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验证。 一、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统一表格。主要调查项目包括:银屑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初次发病年龄、出生时父母的年龄及有无家族史等。对有家族史者,应注明患病人数及与先证者关系。以通信方式寄往各调查点医院。由调查点医院皮肤科医生亲自调查填写表格。我们选择了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城市作为调查点,如南京、上海、天津、郑州、贵阳、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德州等。规定本研究于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6月在上述各地统一进行。
-
英文文摘
3.丙戊酸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使人牙髓干细胞和成骨细胞骨钙素基因表达下调:为 HDAC2参与这一过程提供依据(英)/Paino F…//Stem Cells.-2014,32(1).-279-289
由于成体间充质干细胞(如牙髓干细胞)可向多种组织特异性细胞分化(尤其是成骨细胞向分化),因此研究者们将这些干细胞用于组织工程研究。近年来,干细胞表观遗传学研究表明,特定的组蛋白改变和修饰酶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丙戊酸(VPA )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的选择性抑制剂,研究表明,VPA 可增强成骨细胞向分化,但骨钙素作为分化后期标志,其表达下降。本研究旨在探讨 VPA 对牙髓干细胞分化的影响。低浓度的 VPA不会降低细胞活力、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但它足以通过上调骨桥蛋白和骨涎蛋白的表达,使基质矿化明显增加。与之相反,在转录水平上来看,骨钙素水平降低,这与 HDAC2受到抑制密切相关。事实上,通过 shRNA 介导的 HDAC2沉默对成骨细胞相关标记物表达的影响与 VPA 刺激的影响相类似。我们得出结论,VPA 不会诱导成骨细胞的终末分化,但可刺激不完全成熟细胞的产生。此外,通过 RNA 干扰可特异性抑制单个 HDAC,从而使成骨向分化能力增强,表现出一种选择效应。 -
抗抑郁剂药物遗传学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以情感低落为临床核心症状的反复发作的精神疾病,可伴有认知、行为、生物学紊乱和躯体症状.近年来,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了抗抑郁剂药物遗传学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导致的抗抑郁剂效应的个体差异展开综述.
-
实验动物的权利及在我国的实现
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使用:一是人类正常和疾病的动物模型,以及比较医学范畴内的各种疾病模型研究者使用和教学之用;二是用作检测工具,如毒理学研究中LD50测定、长期毒性实验、热源实验、过敏实验等生物学实验;三是作为生物药品制造时的原料,如用地鼠肾脏生产狂犬疫苗。在医学研究中60%以上的课题要用到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构成了医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1]。很多遗传学研究,如动物的转基因实验、小鼠的基因敲除实验、疾病模式实验等都需要应用动物。自19世纪中期产生的以动物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实验医学问世之后,生物医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与进步,几乎都与动物实验息息相关,由此而奠定了动物实验在整个生物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由于动物保扩运动的兴起,保护动物权利的呼声愈来愈高涨,动物实验面临动物权利论的伦理挑战。
-
年度回顾:心律失常研究2014进展
2014年过去了,心律失常治疗的进展主要包括:1.自主神经功能干预;2.药物治疗;3.影像学识别;4.装置治疗;5.遗传学研究等五个方面。2014年12月23日出版的《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杂志上之本期“Year in Review”系列,主要介绍心律失常治疗上述五个方面的进展,本文由丁香园作者iang翻译,在此表示感谢。
-
我国葡萄膜炎基础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葡萄膜炎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一些活性分子和一些调节性T细胞在前房相关免疫偏离形成中起重要作用;Th1细胞和Ih17细胞均参与了葡萄膜炎的发生,淋巴细胞凋亡延迟、调节性T细胞功能和数量的降低等是葡萄膜炎发生的主要免疫学机制;利用大样本,应用全基因相关分析等技术探讨了Behcet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2类我国常见葡萄膜炎的遗传背景,在国际上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发现IL23R等是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非HLA易感基因;此外,研究者还利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动物模型阐明了IFN-B等多种分子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多种药物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防治的作用机制.但我国葡萄膜炎领域专门研究人员尚较少,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双相情感障碍家系一例报道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疾病,其中约3/4(女性)或2/3(男性)以抑郁发作开始,呈发作性病程,首次发作后40 %~50%在2年内复发.长期随访发现,只有约7%的患者不再复发,而45%的患者至少出现1次以上复发.遗传学研究发现,在情感障碍的发病中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1].遗传因素对双相障碍的影响较抑郁症强,现将1例双相情感障碍的家系报道如下.
-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的家系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症,包括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和血红蛋白M病[1].本文报道1个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完整家系,经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通过血红蛋白电泳排除血红蛋白M的存在,并经高铁血红蛋白定量测定,确诊为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1 病例介绍
-
乳腺癌的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提高,目前发现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不仅仅局限于基因突变、缺失等遗传学变化[1]。随着表观遗传学的理论研究的深入,DNA 甲基化在乳腺癌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DNA 甲基化是指经过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将由S-腺苷甲硫氨酸提供的甲基添加到DNA的某些碱基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是鸟嘌呤前的胞嘧啶(即CpG 中的 C)上。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方式,DNA甲基化参与胚胎的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并与肿瘤发生、发展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2-3]。DNA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主要包括抑制转录因子及其协作因子与基因启动子间的相互作用,抑制转录因子以及DNA 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等。DNA的甲基化状态可以由亲代细胞传给子代,因此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启动子区 DNA 的甲基化可导致重要抑癌基因的表达下降,从而促进乳腺癌的发展[4-5]。笔者就乳腺癌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分子特性:高频 ALK和 ROS1基因融合及罕见新型RET基因重排亚型
约50%的普通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IMTs)伴ALK基因重排和过表达。近年来,已证明其它激酶的基因融合,如ROS1和PDGFRB,与IMT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这些新出现的基因型是否与IMT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仍然未知。本文作者对不同临床表现的IMT大样本进行详细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并分析基因型-表型之间的潜在相关性。
-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是一种以进行性角膜内皮丢失、角膜后弹力层增厚、细胞外基质赘疣的沉积为特征的遗传性角膜疾病.角膜内皮的损伤终会导致视力下降.FECD的临床病程可跨越10~20年.角膜移植是挽救视力的惟一方式.随着遗传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找到与FECD患病有关的致病基因及染色体位点.文章将主要对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分期分型、发病机制、遗传学、治疗等相关研究做一个综述.
-
人芽囊原虫分子遗传学研究概况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是一种常见的人体消化道寄生原虫[1],广泛存在于灵长类、爬行类、鸟类等动物体中(为了以示区别,已将从动物宿主体内分离出的芽囊原虫用Blastocystis sp.表示).近年来,对其形态学、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证实是引起人体腹泻的重要病原体,特别是在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治疗的病人当中.由B.h引发的症状多样,轻重不一:大多数为无症状带虫者;重者可导致长期慢性腹泻、腹痛;更有甚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和全身性水肿[2].B.h是否存在不同的虫株?何种虫株才是致病株?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然而,仅利用表型特征进行传统的形态学镜检观察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区分本质的差别,使得这些研究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相继有学者探索用新的技术、方法以求进一步了解B.h.随着寄生虫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遗传学研究新技术,诸如:脉冲电泳核型分析、PCR-RFLP、RAPD、DNA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生研究等.对B.h的研究也相应从表型逐渐深入到基因型,在基因水平上探索其分类、分布以及致病性等特征.本文就以上各种技术对B.h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
弓形虫分子遗传学研究概况
弓形虫是寄生于人类和多种脊椎动物组织和细胞内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能导致胎儿或婴幼儿发育畸形、智力障碍、脑炎、脑膜炎甚至死亡,近年来又发现它是人艾滋病脑炎的重要病原体[1],从多个病例的系统研究中证实弓形虫病与爱滋病有密切关系[2].周梅等(2001)对我国新疆不同民族的50例HIV抗体阳性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HIV阳性病人中合并弓形虫感染的显著高于正常人群[3].在畜牧业,弓形虫可以引起畜禽疾病,尤其给猪、羊、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的基础性研究.其中,弓形虫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涉及到弓形虫的分布以及虫株毒力等特征,是弓形虫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基础工作,各国学者为此展开了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