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虹膜新生血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翟敏;王春芳

    目的 探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虹膜新生血管(INV)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41例因PDR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继发INV的危险因素.结果 341眼中发生INV者26眼,占7.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光凝不足、术后视网膜复位不良与PDR眼玻璃体切除术后INV相关(P<0.01).术前血糖控制情况、术中是否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眼内填充物性质与INV不相关(P>0.05).结论 视网膜光凝不足和术后视网膜脱离是PDR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INV的重要危险因素.

  • 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巩膜破裂一例

    作者:谢立科;秦蛀;郝晓凤;秦睿;侯乐

    患者女,5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于2010年9月1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无痛性逐渐下降,未予诊治。就诊前1周视力下降更明显。既往无眼疾,裸眼视力正常,无重大眼外伤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门诊以左眼玻璃体积血收入院。检查:视力:右眼1.O,左眼0.02,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4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3 mm Hg。经裂隙灯显微镜及散瞳后直接、间接检眼镜检查,双眼眼前节和右眼眼底无异常。左眼玻璃体积血,后极部明显,隐约见视盘颜色淡红。动静脉之比1∶2,静脉扩张扭曲,颞上下支视网膜静脉分布区散在出血,伴渗出。颞上支视网膜静脉距视盘3个视盘直径处增生膜形成,牵拉性裂孔伴局部视网膜浅脱离,隐约见后极部膜样增生牵拉黄斑部,黄斑部水肿。彩色B型超声检查显示,左眼玻璃体混浊,后极部玻璃体膜样增生,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其余球壁光滑。

  • 眼球贯通伤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硅油进入眶内一例

    作者:任辉;杨勋;杨庆松

    患者男,37岁.因右眼被异物溅伤后视物不见2 h于2007年11月17日来郑州同仁眼科医院就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光感,光定位除右侧和右下外其余各方可定位,左眼视力1.0.右眼球充血,角膜瞳孔区有一纵形、长约4 mm全层伤口,伤口周围轻度水肿,周边前房消失,瞳孔直径约2 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前囊破裂、皮质混浊,部分皮质溢出,眼底窥不见.

  • 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神经萎缩五例

    作者:郭荣珍;赵秉水;刘蓓;魏景文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提高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愈率.但玻璃体切割术后各种并发症可导致视功能损害,我院8年来曾发现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神经萎缩5例,现报告如下.

  • 玻璃体切割手术中角膜缘后5.0mm巩膜穿刺口对晶状体及锯齿缘影响的安全性初步评价

    作者:解正高;陈放;夏颖;杜伟;朱俊;童俊;甘春兰;陈曦

    目的 初步评价23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中角膜缘后5.0 mm巩膜穿刺口对晶状体及锯齿缘影响的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非对照病例研究.首次行23G PPV治疗的连续病例140例14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6例59只眼;女性84例86只眼.平均年龄(56.34±9.98)岁.平均眼轴长度(23.99±2.57) mm.有晶状体眼139只眼;无晶状体眼6只眼.均接受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3G PPV.灌注套管针穿刺口位于颞下方4:00或8:00时钟位,上方两个穿刺口分别位于2:00和10:00时钟位,穿刺口均位于角膜缘后5.0 mm处.选取同期行头颅轴向位CT检查的105例非眼部疾病患者的头颅CT像,应用CT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眼球前后径、晶状体厚度、角膜缘至晶状体后顶点平面眼表距离.年龄、眼球前后径、晶状体厚度及角膜缘至晶状体后顶点平面眼表距离相关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145只眼中,手术中发生穿刺口附近视网膜裂孔3只眼,占所有患眼的2.1%;晶状体损伤3只眼,占有晶状体眼的2.5%.手术中未发生视网膜出血、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脱离等其他并发症.眼球CT像测量结果显示,平均角膜缘至晶状体后顶点平面眼表距离为(6.72±0.81) mm;平均眼球前后径为(24.39±0.97) mm;平均晶状体厚度为(4.22±0.47) mm.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晶状体厚度具有相关性(r=0.328 9,P=0.000 6).结论 23G PPV中角膜缘后5.0mm巩膜穿刺口对晶状体及锯齿缘具有较高安全性,可以作为拟保留晶状体PPV的优选方法.

  •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玻璃体再积血原因及预后观察分析

    作者:楚艳华;刘玉燕;王莹;韩泉洪

    目的 观察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玻璃体再积血(PVH)的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为PDR的160例患者17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5例92只眼,女性75例79只眼.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56.40±8.97)岁.所有患眼均由同一位医生行25GPPV,手术中充分剥除视网膜前纤维血管膜并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手术结束时行硅油填充43只眼,C3F8填充63只眼,灌注液或空气填充65只眼.105例患者同时联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9.34±6.97)个月.观察PPV或硅油取出玻璃体腔廓清后PVH发生情况.对比分析是否发生PVH者之间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水平、手术前眼底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否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是否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等基线资料.观察分析PVH的发生原因及预后.结果 患眼首次PPV后矫正视力为眼前数指~1.0.171只眼中,发生PVH 15只眼,占8.77%;未发生PVH156只眼,占91.23%.PVH发生时间为手术后2周~6个月,其中11只眼发生于手术后4~6周.发生与未发生PVH者年龄(t=2.551)以及手术前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x2=7.431)、合并进行性纤维血管增生(x2=4.987)、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x2=9.742)的眼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t=0.501)、血肌酐水平(t=1.529)以及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的眼数(x2=0.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只PVH患眼中,发生虹膜新生血管(NVI)1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4只眼.积血自行吸收7只眼,接受再次治疗7只眼,自愿放弃治疗1只眼.积血自行吸收7只眼中,可见视网膜前膜(ERM)5只眼.行再次治疗的7只眼中,可见ERM 2只眼,纤维血管膜2只眼.随访结束时,14只PVH患眼出血吸收;末次随访与首次手术后矫正视力相比,无变化12只眼,下降2只眼.合并NVI或NVG者矫正视力较未合并NVI或NVG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PDR患眼PVH发生与眼底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残存或再生纤维血管膜是PDR患眼PPV后PVH发生的重要原因.NVG是影响PVH患眼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 23G免缝合微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早期低眼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巨平;程朝晖;胡博杰;李筱荣

    目的 观察23G免缝合微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后低眼压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行23G免缝合微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的7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晶状体在位41只眼,人工晶状体29只眼;首次手术者68只眼,再次手术者2只眼.手术中行灌注液填充34只眼,气体填充36只眼.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患者眼压.以眼压≤5 mm Hg(1 mm Hg=0.133 kPa)定义为低眼压,>5 mm Hg为恢复至正常眼压.观察手术后第1、3、7天低眼压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眼别以及不同眼内填充物、晶状体状态、手术时间对手术后低眼压发生的影响.结果 手术后第1天,低眼压者8只眼,占11.4%;无低眼压者62只眼,占88.6%.低眼压8只眼中,再次手术眼2只,首次手术眼6只.手术后第3、7天,所有低眼压眼均恢复正常眼压.低眼压者与无低眼压者年龄(t=1.12)、性别(x2=2.23)、手术眼别(x2=2.01)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眼压者手术时间较无低眼压者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气体填充眼低眼压发生率较灌注液填充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8,P<0.05).人工晶状体眼低眼压发生率较有晶状体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P<0.05).在手术后7d的观察期间内,2只眼发生脉络膜皱褶,其余患眼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23G免缝合微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后3d内会发生一过性低眼压.手术中不同填充物、晶状体状态、再次手术是手术后低眼压的危险因素.

  •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作者:沈丽萍;卢红;楼定华;李毓敏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后发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339例PPV患者343只手术眼中88只手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在25 mm Hg(1 mm Hg=0.133 kPa)及其以上的患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高眼压发生、持续时间,与原发病及眼内手术史、手术方式的关系. 结果 77只眼高眼压发生在手术后1~2周内,占87.5%.88只高眼压眼经过治疗65只眼眼压在1周内恢复正常;14只眼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6只眼药物控制下眼压维持在25~30 mm Hg以下;3只眼高眼压持续时间超过4~6个月,终视功能丧失或接近丧失.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以视网膜脱离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2或以上组为高(38.2%,P<0.05);有眼内手术史组较无眼内手术史组高(P<0.05);联合巩膜环扎、眼内注气、硅油注入、弥漫性光凝也与手术后眼压增高有关(复相关系数r=0.829,P<0.01). 结论 PPV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与眼内手术史、原发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联合手术的种类与数量有关.

  •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后早期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通;巩迪;陈宜;王志军

    目的 观察并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后早期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眼科首次行PPV联合硅油填充治疗的PDR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或)玻璃体积血患者60例6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1.3±12.5)岁.根据PPV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后3d内有无硅油下出血,将患眼分为无出血组、出血组;再根据出血分级将出血组分为少量出血组、大出血组.所有患眼均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或27G PPV联合硅油填充,其中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40只眼.手术后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2±5.6)个月.对PPV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后早期出血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糖尿病(DM)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手术中血压行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是否伴发手术前虹膜新生血管(NVI)构成比比较行x2检验,样本量少于5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60例67只眼中,无出血组、出血组分别为48例55只眼、12例12只眼.两组患者年龄(t=-3.552)、性别构成比、有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2、0.021);DM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1,P=0.654);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33);手术前存在NV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14,P=0.011).出血组12例12只眼中,少量出血组、大出血组分别为7例7只眼、5例5只眼.两组患者HbA1c分别为(7.8±1.1)%、(9.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6,P=0.009);手术中收缩压分别为(153±1 8)、(186±7) 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4,P=0.003).两组患者年龄(t=1.954)、性别构成、高血压病程(t=-1.787)、DM病程(t=-1.079)、空腹血糖(t=-0.361)、手术中舒张压(t=-0.8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PDR患眼PPV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后早期出血的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病史、手术前NVI和HbA1c水平;手术前较高HbA1c、手术中过高收缩压更容易引起手术后早期大量出血及继发性青光眼.

  •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未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后玻璃体积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高韶晖;裴晗;赵朝霞;孟自军;金学民

    目的 观察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玻璃体积血(VH)的危险因素.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23G微创PPV(MIV)未联合眼内填充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PDR患者103例10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8例58只眼,女性45例45只眼;平均年龄(58.37±10.14)岁;平均糖尿病病程(8.7±7.2)年.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3G MIV.纳入统计分析的基线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手术前血压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EA)、是否服用抗凝药;眼部因素包括手术前是否合并VH、手术前是否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手术前7d内是否行抗VEGF药物治疗、晶状体状态、是否合并虹膜新生血管(NVI)、手术后1d是否低眼压;手术因素包括手术中是否视盘新生血管(NVD)出血、纤维血管膜(FVM)残留、激光光凝点数以及是否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3只眼中,发生PPV后VH (PVH) 29只眼(28.15%),发生的时间为手术后1 d~6个月;积血自行吸收18只眼,再次治疗11只眼.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2.124,P=0.036)、手术前7d内抗VEGF药物治疗(x2=7.105,P=0.008)、手术中NVD出血(x2=10.158,P=0.001)、FVM残留(x2=8.445,P=0.004)与PVH发生相关;性别(x2=0.021,P=0.884)、糖尿病病程(t=0.87,P=0.386)、手术前血压控制(x2=2.004,P=0.157)、HbA1c(t=1.211,P=0.229)、CREA(t=0.851,P=0.397)、是否服用抗凝药(x2=0.985,P=0.321)、是否合并VH (x2=0.369,P=0.544)、是否完成PRP (x2=1.122,P=0.727)、是否合并NVI (x2=2.635,P=0.105)、晶状体状态(x2=0.172,P=0.679)、手术后1d是否低眼压(x2=1.503,P=0.220)、手术中激光光凝点数是否>1000点(x2=1.391,P=0.238)以及是否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x2=0.458,P=0.499)与PVH发生无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轻(OR=1.065,P=0.009)、手术中NVD出血(OR=6.048,P=0.001)为PVH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轻和手术中NVD出血是PDR患眼MIV未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后PVH发生的危险因素.

  •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绝经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韶晖;栗占荣;裴晗;李士清;赵朝霞

    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MIV)对绝经后(PM)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行MIV治疗的女性PDR患者61例6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PM患者31例31只眼(PMW组),非PM患者30例30只眼(非PMW组),未手术眼为对照眼.手术前1d,手术后1、10d,1、3个月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中央角膜知觉和眼表主观症状(OSDI)评分的检测与评估.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前1d,PMW组手术眼和对照眼TBUT均低于非PM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5,-2.035,P<0.05);OSDI评分高于非PM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2,2.208,P<0.05).手术后1、10d,PMW组手术眼TBUT降低程度(Z=2.771,1.993)、OSDI评分增加程度(Z=2.539,2.157)均高于非PM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长度低于非PM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2.029,P<0.05).与手术前相比,非PMW组手术眼FL、OSDI评分于手术后10d恢复至手术前(Z=-0.447,-0.513,P>0.05);PMW组手术眼手术后1个月恢复至手术前(Z=-1.500,-0.853,P>0.05);PMW和非PMW组手术眼TBUT、SIT均于手术后1个月恢复至手术前(Z=-0.715,-1.266,-1.531,-0.522,P>0.05).手术后各时间点PMW组、非PMW组手术眼(Z=-1.941、-2.315、-2.872、-2.363、-3.763、-4.002、-3.412、-2.817)、对照眼(Z=-1.987,-2.012,2.311,2.543,-2.464,-3.128,2.487,3.531)中央角膜知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W的PDR患者眼表功能差;MIV后易出现眼表泪液系统的损害,且持续时间长、恢复慢.

  • 高血压患者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泪膜变化观察

    作者:陈春丽;宋宗明;孙敏;张少波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泪膜变化.方法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行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133例患者13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伴高血压病的47例47只眼作为A组,无高血压病的86例86只眼作为B组;均以未手术眼作为对照.手术前ld,手术后1、3、10 d,1、3个月行不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 I T)检查.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两组对照眼各时间点CFS评分、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3.229,-2.780,-2.018,-2.379,-3.374,-3.213;t=-2.452,-2.963,-2.580,-3.018,-2.339,-2.374;P>0.05).两组手术眼手术前1d、手术后10dSIT长度之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68,-5.384;P<0.05).与手术前相比,A组手术眼手术后1、3 d C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29,-4.780;P<0.05);手术后1、3 d 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3,-4.884;P<0.05);手术后1dSIT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3,P<0.05).手术后1、3d,患者均未感到手术眼明显不适,19例患者主诉略有痛痒感及眼红,占14%;手术眼各时间点CF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3.123,-3.730,-2.198,-3.379,-3.434,-2.393;P>0.05);手术后1、3 d BU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7,-5.014;P<0.05);手术后1、3dSIT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3,-4.371;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泪膜稳定性差.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量下降;泪膜恢复较慢.

  • 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作者:颜华;韩琪;许瀛海;许小青

    目的 评价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血糖变化,并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的 II型糖尿病患者 19例,测定术前、术后 1~ 2 h、 1、 3、5 d空腹血糖.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后血糖变化及其与术前基础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手术时间及术中强化麻醉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血糖显著高于术前,术后 1~ 2 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P<0.05),至 5 d基本接近术前水平(P > 0.05).血糖升高与手术时间、术前基础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P< 0.05 ),与术中强化麻醉有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血糖变化存在着先升高,至 5 d左右趋于术前水平的规律.术后血糖变化主要影响因素为术前基础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手术时间及术中强化麻醉.

  • 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预防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玻璃体积血的meta分析

    作者:刘鹤南;李迅;濮伟;陆岩;陈晓隆

    目的 系统评价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IVB)预防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玻璃体积血(V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RCT)的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书籍、期刊和会议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评价手术前IVB预防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VH的RCT.对纳入的RCT进行数据提取后,采用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指标包括手术后VH发生率、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复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分析使用Stata/SE 11.2软件,连续变量采用加权平均差(WMD)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非连续变量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 CI表示,结果 共纳入7项符合标准的RCT,其中IVB组170例,对照组161例.纳入的RCT Jadad评分仅1项为5分,1项为3分,其余5项均为1分.手术后≤4周和手术后>4周,IVB组V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8,95% CI:1.58~6.82,P=0.00;OR=2.51,95% CI:1.21~5.22,P=0.01).手术后3个月和手术后6个月,IVB组VH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2.52,95% CI:0.74~8.57,P=0.14;OR=3.26,95% CI:0.50~21.45,P=0.22).IVB组手术后BCVA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0.29,95% CI:0.13~0.44,P=0.00).IVB组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9,95% CI:0.10~1.59,P=0.19).IVB组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36,95% CI:0.74~7.56,P=0.15);IVB组手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7,95% CI:0.28~7.71,P=0.65).结论 手术前IVB能够有效预防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VH,且相对较为安全,但仍需高质、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进一步研究证实.

  •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对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方腾;李秋明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硅油填充对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临床观察型研究.行PPV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的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患者36例72只眼纳入研究.手术眼、对侧眼分别设为手术组、对照组,均为36只眼.手术后7、30、60、90 d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检查.两组受检眼手术后不同时间点BUT、SⅠT、CFS差异行成组设计资料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结果 手术后7、30 d,与对照组受检眼比较,手术组患眼SⅠT分泌量增加、CFS着色点增多、BUT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P<0.05);手术后60、90 d,SIT分泌量、CFS着色点、BUT与对侧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9,P>0.05).结论 PPV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早期可影响手术眼泪膜稳定性;手术后60 d可恢复至手术前水平.

  • 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分析及治疗

    作者:张亦农;吴又凯;武志峰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Parsplanavitrectomy,PPV)后发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6例PPV患者128只手术眼中52只手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在25mmHg(1mmHg=0.133kPa)及其以上的患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高眼压发生、持续时间,与原发病及眼内手术史、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43只眼高眼压发生在手术后2周内占82.7%.52只高眼压眼经过治疗32只眼眼压在1周内恢复正常;8只眼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2只眼药物控制下眼压维持在25-30mmHg;1只眼高眼压持续时间超过4-6个月,终视功能丧失或接近丧失.原发性RD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占55.7%;外伤性RD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为25.0%;DR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为19.2%.手术后高眼压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眼内填充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为46.2%;巩膜环扎+眼内填充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为30.8%;巩膜环扎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为21.2%;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为2.0%.提示巩膜环扎、眼内注气、注油这3种PPV联合手术与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及程度有关.结论:PPV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与原发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联合手术的种类与数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