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孕期高血脂症引发的危情

    作者:王睿;李国福

    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周末的夜晚,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您好,这里是急诊抢救室,有一名危重的孕妇,血气分析显示PH6.95,可疑酮症酸中毒,已经昏迷了,请求紧急会诊!"接到了电话,重症医学科(ICU)责任班贾佳医生第一时间冲到了急诊抢救室.

  • 重视呼吸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作者:何茗芳;张振光

    呼吸机是急诊抢救室必备的抢救设备,所以加强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非常重要.我院急诊科购置德国德尔格生产的Microvent呼吸机,97年至今一直工作正常,利用率极高,这与我们护理人员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分不开的.维护和保养离不开规范化的拆卸、消毒灭菌、组装、通电、通气和试机等.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郭伯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电力医院急诊抢救室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满意度及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护理差错发生,对照组中有6例出现护理差错,差错率为12.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抢救室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升高,且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急诊抢救室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丁雅芳

    目的 加强急诊抢救室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管理.方法 对急诊抢救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有效控制了急诊抢救室院内感染.结论 改进和完善急诊抢救室院内感染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系统的院内感染管理体系对于院内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室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陈黎倩;俞夏娣;姚燕红

    目的:探讨用安全型留置针代替普通型留置针在急诊抢救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6月随机抽取500例穿刺普通型留置针的病人与2011年同期随机抽取的500例穿刺安全型留置针病人作比较,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留置期间并发症、针刺伤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安全型留置针组针刺伤发生率低于普通型留置针组(P<0.05),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型留置针组(P<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均高于普通型留置针组(P<0.05),患者舒适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全型留置针在急诊抢救室应用,在降低针刺伤率及其他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应该推广使用.

  • 超声引导技术在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气胸中的应用

    作者:刘炜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急诊抢救室床上患者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2例急诊抢救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B超诊断,气胸诊断以“慧尾”、“肺滑行”征;比较超声诊断结果、平卧体位胸部X片、螺旋C T诊断结果。结果202例急诊抢救患者CT诊断气胸114例126侧,超声诊断102例108侧,X线检出气胸24例24侧,其中B超及CT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CT诊断检出率明显大于X线检出率(P<0.05);超声诊断相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0.0%、98.4%、85.7%、98.9%。结论超声引导技术在急诊抢救室创伤中能够保证较为敏感的检出气胸,有助于气胸治疗的更好进行,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医护关系是做好工作的保障

    作者:绿茶

    护士小昭提问:
      前天晚上8点多,医院急诊抢救室突然抬入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菊酯类农药中毒,需要洗胃抢救,值班的周医生做了知情谈话,签署洗胃同意书。我和护士小甘两人立即配合抢救,插管洗胃、监护、用药。我们一人固定胃管,不停地为患者清除口鼻污物,一人配置更换洗胃液、用药、观察,忙得不可开交。在这名患者进行洗胃操作的7、8分钟时间里,周医生认为洗胃就是护士的活儿,医生没必要陪着,就借口在诊察室处置患者。其间,患者家属要找医生,周医生被家属喊进去,没说两句话,又出去接电话,之后再也没进抢救室了。医生不在现场,患者家属着急,情绪激动的双方争执起来,甚至要作势打人,用意是想引起医生的重视。而从抢救室里医患争执到后,周医生始终没有露面。我认为这会儿就是家属发飙打人,自己挨打也是白挨,联想到之前与周医生搭班,他在诊疗过程中与患者发生了摩擦,我见势不对,飞身上前施援的情景……我下定决心在晨会上一定表明自己再也不愿跟这样的医生搭班。

  • 如何打造急诊科的“女汉子”

    作者:张育红

    在急诊抢救室工作期间,凭着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娴熟的技术,一次次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在留观室工作期间,始终把每位患者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在监护室工作期间,成功参与多名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协助护士长管理各类仪器设备,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年轻护士的急救护理技能--这就是张育红,一位两次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颁发的“祖玫奖优秀护士”,荣获“上海市第六届优秀护士”及2014年获得上海市第届“左英护理奖”等荣的急诊科的“女汉子”。

  • 臭氧与紫外线对急诊抢救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作者:孙伟;陈建萍;应爱芳

    目的 探讨臭氧与紫外线对急诊抢救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两个空间相等的急诊抢救室分别采用臭氧和紫外线消毒,比较二者的消毒效果.结果 两种消毒方法对急诊抢救室空气消毒均有效,臭氧的消毒效果更好.结论 臭氧消毒法有效、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急诊抢救室消毒质量控制

    作者:胡静

    目的 了解急诊抢救室消毒质量,探讨改进方法.方法 对2008-2011年急诊抢救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种监测对象共采样327件,合格率为96.3%.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均有不合格样品,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低.消毒液监测全部合格.结论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消毒质量,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 危重多发伤的伤因规律及其急救监控

    作者:刘佑全

    本文统计了我中心急诊抢救室1994~1995年内救治的各类危重多发伤205例.现就其伤因、伤情特点和就诊的规律性加以分析,以进一步探讨早期有效救治和监控的可行方案.

  • 急诊抢救室滞留患者护理交接单的应用与效果

    作者:杨冬梅;周莉;朱娟红;朱向峰;朱玲雅;程俊亚

    目的:为了提高交接班护理质量,保障抢救室滞留患者安全,探讨在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规范护理交接班.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特点自制“急诊抢救室滞留患者护理交接单”,应用于临床.采用统一标准对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收集交接单应用前后,护士交班质量评分及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交接单实施12个月后,护理质量评分优秀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结论:护理交接单的应用,规范了急诊滞留患者的交接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 优化流程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交接班中的体会

    作者:汪玲玲;邱祥;周艳

    目的:探析优化流程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交接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现有交接班流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并制定新的流程,并指导护士按照新的流程进行交接班,做好一系列相关的指标收集,观察优化流程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有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完善急诊抢救室交班流程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提高了急救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医疗护理的质量.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侯雪芬;金培英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5年5月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给予对照组急诊科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VAS疼痛评分、住院期间心理状态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不明显.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VAS疼痛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室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及疼痛状态,并能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

  • 简单临床评分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艺;邵旦兵;刘红梅;张炜;许宝华;唐文杰;钱健;杨志洲;孙宝迪;孙琳;聂时南

    目的 探讨简单临床评分( simple clinical score,SCS)在急诊抢救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7月1日至8月31日收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诊抢救室的655例危重症患者,通过分析SCS评分与患者实际结局的关系,以及SCS各项指标与死亡风险的相关关系,评估在急诊抢救室使用SCS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结果 655例患者中,SCS评分越高者,死亡危险率越高,不同分值的SCS评分分组之间的死亡危险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不同组别间的各项指标,除“体温、不能独自站立或需要家庭护理”之外,其余各项指标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S评分各指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昏迷、脉搏、收缩压、呼吸频率,这6项与患者病死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CS评分系统适合在急诊抢救室对危重患者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年龄、糖尿病、昏迷、脉搏、收缩压、呼吸频率,这6项需要重点关注,以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电击致心搏呼吸骤停10min救治完全康复一例

    作者:徐伯诚;曹宇亮;罗志勇;骆合德

    男性,38岁,装璜工,于2000年7月25日11:05在安装操作时不慎被220伏交流电击伤,当时约10余秒钟双手不能摆脱电源,同事切断电源后从1米多高处跌落,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叹息样呼吸数次后呼吸停止,现场同事对其进行短暂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未作胸外心脏挤压,报警"110"约10min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检查无呼吸,紫绀,左前额见一2.5cm长皮肤裂口,不出血,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

  • 以肢体酸痛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一例

    作者:吕祖铭;杨雍

    患者男,43岁,因突发晕厥,由120救护车送入急诊抢救室.抬入时神志清楚,自诉右侧肢体酸痛,尤以右下肢为甚.查体:T 36℃,P未能扪及,R20次/min,BP(右侧上肢)无法测出.面色青灰,大汗淋漓,烦躁不安,但心音有力,律齐,HR 67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右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对刺激反应过度.血糖6.7 mmol/L,心电监护及心电图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改变.重测血压(在左侧上肢),BP 190/70mmHg.经吸氧、对症等处理后转入EICU进一步检查,后经MRI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显示从主动脉根部延续至肾主动脉).专家会诊,拟行手术置入支架治疗,后因经费问题而放弃治疗.

  • EWS评分系统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龚豪俊;陈瑜;丁锐

    目的:应用早期预警评分( EWS)对急诊抢救室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探讨其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1月-2015年1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抢救室的463例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EWS评分,根据其分值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比较分析EWS评分与患者就诊时间、死亡率以及病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463例患者进入抢救室即时死亡26例,死亡率为5.62%;随着EWS分值增高,患者死亡率增加,不同EWS分值段患者死亡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变量SpO2不同的患者其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有效的处理措施,EWS评分随抢救时间而发生改变,尤其以4 h后为显著。≥6分患者的好转率高于其他分值段患者,好转率为82.75%;0分患者治愈率高于其他分值段患者,治愈率为82.61%。结论 EWS将急诊抢救室患者病情分值化,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相比,护士采集数据简便,并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便于护士快速正确的预警及评估患者病情,从而提高抢救室患者的护理质量。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梁娟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患儿,女,8 岁,2014 年11 月20 日因室性心动过速就诊于我院儿科急诊抢救室. 立即给予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治疗. 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100 ml加盐酸胺碘酮注射液0. 15 g静脉滴注,30 min后患儿心率降至正常.

  • 妊娠合并发热、少尿

    作者:王含必

    病例摘要患者33岁,孕2产1,预产期 2002年5月5日.2002年3月31日因孕35周,发热1周,少尿4 d而入我院急诊抢救室.

160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