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在专升本英语教学改革中实施分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分级教学模式是指在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语言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定不同的教材,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不同层次,不同语言能力学生整体语言水平的提高.本文对分级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专升本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0~3岁儿童丹佛智能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丹佛智能筛查(DDST)通过筛查儿童的语言能力、手眼协调性、四肢活动能力等,可早期发现婴幼儿发育迟缓或异常的可能性,是0~6岁儿童发育筛查简捷可靠的方法。为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探讨影响智能发育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本次研究。
-
关注宝宝健康4件事
不要让溺爱弱化了宝宝的语言能力现代宝宝是家庭的核心,要什么东西只需手一指就能得到,导致宝宝错失语言发育的机会,词汇量严重缺乏,有的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单词也说不上!专家指出,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错过了这个时候,小孩学说话将会变得迟缓.有资料显示:过度溺爱导致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
老年痴呆病的护理
老年痴呆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以大脑萎缩和变性为主,故临床以痴呆症状为突出.特点是患者的记忆、智能和性格在意识状态正常的情况下受损,从而使患者从初期的健忘逐渐发展为记忆力明显减退、怪异动作增加,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并出现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患者无法辨认家人,语言能力日见迟钝,说话无法理解,不能处理个人卫生,后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依赖他人.由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因此,加强老年痴呆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
脑出血致运动性失语1例语言治疗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语言能力丧失和受损,脑出血是失语的常见病因之一.1998年7月我们收治1例脑出血致运动性失语的患者,通过语言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改革基础护理课教学的方法
2001年始,我校在总结以往讲课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经过系统的语言能力训练后,护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明显提高,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智商12岁定型情商要20岁才能稳定
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主导的这项研究中,约有500多名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定期接受脑部核磁共振扫描,并参加一系列与年龄相对应的智商、语言能力和记忆力测试.核磁共振图像用于研究人脑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发育过程.科学家把它们与儿童和青少年在每个年龄段的行为与思维能力联系起来,为这些孩子们绘制一幅长期的大脑发育图.
-
浅谈中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锻炼对中风患者康复的意义,通过有效康复锻炼途径提高中风患者的康复水平和生存状态。方法:整理某院收集的52例中风病患者的资料,对其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探索中风患者早期护理的佳途径。结果:通过早期康复锻炼与药物的联合治疗,本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等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结论:早期护理对改善中风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提高了中风患者的生活水平,使其生存状态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善。
-
社区护士的有效沟通对社区人群健康行为的影响
有效地沟通是社区健康教育的基础。社区护士连续、多次、有效的沟通可逐步加强社区人群的健康行为和依从性的形成。健康教育的技巧是获得健康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1]。健康是个人和社区的重要财富[2]。社区护理的重点是社区,社区护士的工作特点是整个社区群众。面对社区的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不同的健康问题,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为使社区不同人群的健康行为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社区护士除具备护理专业知识、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综合知识外,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采取适宜的沟通方式和方法、掌握沟通的技巧,在适时的环境和语境中交流,可对提高社区人群健康行为的形成和从医性产生重要影响。
-
脑卒中致上肢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附28例报告)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常表现为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有资料表明脑卒中1年后痉挛发病率可高达38%,缓慢被动牵拉肱二肌可使肘关节伸展角度明显改善,并可达到缓解上肢痉挛的目的.痉挛主要是肌张力异常升高的表现形式,是由于脊髓和脑干反射亢进而不是局部被动运动阻力增大的表现状态,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本文作者采用缓慢被动牵拉患者肱二头肌治疗脑卒中致上肢痉挛,同时配合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疼痛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28例,经MRI诊断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单侧脑卒中者有对侧上肢痉挛及肘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在认知、语言能力上均能接受康复治疗,并能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无患侧上肢陈旧性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28例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5例;脑出血16例,脑梗塞12例;左侧障碍17例,右侧障碍11例;年龄45~69岁,肘关节活动度均小于90°,病程1个月~1年.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4)和观察组(n=14),治疗组只行肱二头肌牵拉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增加低频电刺激治疗.
-
浅析脑肿瘤所致大脑中浅静脉梗塞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肿瘤所致大脑中浅静脉梗塞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60例患者发生大脑中浅静脉梗塞的情况将其分为梗塞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这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评.测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定向能力的评分、语言能力的评分、即刻记忆能力的评分、注意力及计算能力的评分、延迟记忆能力的评分和MMSE的总得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梗塞组患者定向能力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语言能力的评分、即刻记忆能力的评分、注意力及计算能力的评分、延迟记忆能力的评分和MMSE的总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所致大脑中浅静脉梗塞患者易发生定向能力障碍.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
治老年痴呆的4则药膳方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和记忆功能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此病患者的记忆力、判断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计算能力都会受影响,甚至会发展到生活不能自理.目前,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尚未阐明.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此病除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外,还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多因肾精不足,大脑失养所致,可使用一些具有补肾益气、生精聪脑功效的药膳方进行治疗.下面就介绍4则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膳方:
-
纳洛酮联合安宫牛黄丸救治脑外伤昏迷50例
1 临床资料 全部100例均来自2011-01 ~2011-11本院收住的脑外专科昏迷急诊病例,人院前均进行头颅CT(增强)、核磁共振及血糖等检测,排除非脑外伤昏迷情况.其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16 ~60岁,平均(44±10.29)岁,接诊后均按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1])进行评分,并把8分以下昏迷病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2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纳络酮针(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mg/次(每天不超过20mg),每隔半小时给予静推等护脑、降颅内压西医综合处理;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每日2丸,分2份给予鼻饲,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均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睁眼能力)进行统计评分.统计方法:采用SPP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x2检验和t检验.
-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人们有-种误解,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是掌握一套语法和发音规则,加上一大堆词汇,这样就可以用外语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了.然而,大量事实证明,仅具有这样"纯语言能力"是不足以保证人门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有效地交际.这是因为每一种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一句完全合乎语法的话,违反了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人们常说To be bilingual,One must be bicultural.(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这两种文化.)对外语教师来说,要达到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外语人才,在教学中把传授语言知识和传授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显得十分重要.
-
重视英语精读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传统外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单项技能,强调语言形式,视单词、句子为基本单位和正式的语言目标,认为只要掌握了某一项技能就能掌握了语言能力,语言运用也就不成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常把这四项技能分开训练,即听力课、阅读课、口语课、写作课等等,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将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关问题.
-
保持式双语教学在药理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随着社会医学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开始凸显.培养新型的跨世纪人才,是各医学院校普遍重视的问题.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语言的沟通.医学生的语言能力,母语要应用自如,还要掌握1~2 门外语,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多元化人才,为此,我们教研室也探索性地开展了药理学科的双语教学.
-
输入性非洲锥虫病一例
患者男,45岁,江苏人,因间断发热21个月,全身淋巴结肿大5个月,嗜睡2周于2014年9月15日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患者自2010年7月开始,先后4次至非洲加蓬工作,主要从事水手工作,经常出入于热带丛林和河谷地带,有蚊、蝇叮咬史。2012年底在非洲工作时出现发热,体温高38℃,伴有全身皮肤瘙痒,无皮疹,无畏寒、寒战,无头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咽痛、流涕,无全身肌肉酸痛,无盗汗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皮肤瘙痒。出院后反复出现低热,高体温未超过38℃,未予治疗。2013年4月回国后在当地医院就诊,未发现异常。2个月后患者再次去非洲工作,后多次体格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并伴有消瘦。2014年1月出现双下肢无力,双脚感觉异常,双眼视物模糊;2014年4月患者发现腋下、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腋下淋巴结大直径3cm,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直径0.5~3.0cm,并有增大趋势,同时患者乏力、瘙痒症状加重,下肢无力显著,诉有脚踩棉花感,持续消瘦,体质量减轻20 kg左右,并出现嗜睡,不能主动进食、进水,性格、神志改变,视力下降,定向力、记忆力、计算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全面减退,时有小便失禁并逐渐加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患者女,45岁.因渐进性失语、失记、失用伴皮肤紫癜3年,加重半年,于1999年5月28日入院.3年前出现一过性记忆力丧失,尿失禁,此后智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肌力渐减退,伴皮肤散在紫癜,尿黄,面黄.
-
遗传性自主性感觉神经病麻醉一例报道
患儿,女,年龄3岁,体重15kg。因左下肢活动受限,站立行走困难入院。诊断左股骨颈骨折。患儿为二胎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因出生后经常不明原因发烧,需物理降温方可恢复。弱智,语言能力差,常发生自我伤害,咬破舌头、手指。
-
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应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对患儿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记录比较2组治疗前后88项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盖塞尔(Gesell)语言发育商(DQ)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评分、脑血流灌注、CT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治疗3、6月后GMFM-88、Gesell语言DQ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上升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3、6月后AD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治疗6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P)、血流阻力指数(RI)均显著降低(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脑瘫应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更能有效促进患儿大脑的整体发育,提高其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