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肿瘤微环境谈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作者:王霞;许尤琪

    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是导致恶性肿瘤发展转移的关键.肿瘤微环境与中医的"脾虚""痰浊"相关.从健脾化痰行气入手对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研究发现酸性微环境与肿瘤细胞生存率相关

    作者:苏建斌

    来自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与来自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以及韦恩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肿瘤细胞的生存依赖于肿瘤酸性微环境.癌症的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其发生发展过程受到某些物理性质如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肿瘤细胞通过自噬适应这些微环境存活、增殖,并终发生转移.

  • 扶正解毒法干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淋巴管生成的机制探讨

    作者:刘瑞;张玉人;李杰

    肿瘤间质中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作为肿瘤微环境中多的炎性细胞,不仅参与炎症条件下的淋巴管生成,而且与肿瘤诱导的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1].随着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的出现,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中药可能通过调节TAM亚型转换抑制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现将其研究现状归纳如下.

  • 从痰、瘀、毒论恶性肿瘤的病机与辨治

    作者:许鸣;陆嘉惠

    恶性肿瘤的病机复杂,变化多端,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较大危害。中医文献中凡提及“积聚”,基本归因正虚伴随痰、瘀、毒,认为恶性肿瘤始于机体虚损,正虚邪干,因邪致虚,渐致正虚邪实,其基本病机为“正虚”与“邪毒”两方面不断抗争的过程[1]。中药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中,随着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类中药的疗效观察和机制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攻邪法从痰、瘀、毒论治成为共识。在具体治疗方面,应发挥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优势,根据不同痰、瘀、毒的致病特点,以“病”概括肿瘤的病理因素夹杂与脏腑亏虚的基本特点,用“证”分类肿瘤发病机制及肿瘤微环境的个体差异,灵活使用化痰、祛瘀、解毒法,增加中药治疗肿瘤的效果,并减少毒副反应。

  • 西黄丸调节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PI3K/AKT通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李新叶;苏亮;徐钰;江一鸣;宋捷;翁文采;梁文波

    目的:研究西黄丸调节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PI3K/AKT的表达对Treg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西黄丸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T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4天,剥离肿瘤组织、称重、匀浆,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数量;TUNEL染色检测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西黄丸治疗组瘤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S结果显示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含量随西黄丸剂量增高而降低;TUNEL染色结果显示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凋亡数量随西黄丸剂量的升高而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reg细胞PI3K、AKT蛋白表达随西黄丸剂量的增高而降低.结论:西黄丸通过下调Treg细胞PI3K/AKT蛋白的表达,能抑制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改善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状态,逆转免疫逃逸,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 中医药干预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与血管新生的研究思路与进展

    作者:樊英怡;李倩;梁晨;裴晓华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转移和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乳腺癌好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在欧美国家,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5%~30%[3-4].近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一些大中城市(上海、北京等)已占据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5-7].患者生存期的长短决定于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尤其是肝肺转移为晚期病变,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8-9].肺组织因含有丰富的血氧供应,常常是恶性肿瘤易于侵犯的器官[10].迫于这种情况各国研究者展开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试验,以期寻找更完善治疗和预防乳腺癌发生的手段.

  • 中医药调控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航;邓海滨

    肿瘤微环境的变化是造成肿瘤恶化、转移、复发的重要因素。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低 pH、间质高压、生长因子等因素对其调控,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免疫耐受、促进肿瘤内部血管正常化、抑制肿瘤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提高疗效。因此,从肿瘤微环境的角度出发,运用中医药对肿瘤的微环境进行整体调控,可能会为探寻治疗肿瘤的方法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 三七改善肿瘤微环境探讨

    作者:侯天将;由凤鸣;姚德姣;李晶;祝捷

    中医认为肿瘤属于“癥瘕、积聚”的范畴,与血脉瘀滞、瘀血内结关系密切。中医对肿瘤微环境的认识即为中医的病机,其主要病机表现为局部的瘀、毒、虚。本文从三七的“生消熟补”,探讨三七改善肿瘤微环境来抗肿瘤复发和转移。

  • 中医药对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李杰;郭秋均;林洪生

    中医药是我国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治疗肿瘤的主要优势在于改善机体的内环境,重塑肿瘤相关微环境。该作用特点与近年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研究以肿瘤微环境为治疗新靶标的研究策略不谋而合。本文介绍了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和作用,并从重塑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细胞和增强肿瘤免疫应答两方面介绍了中医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揭示了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双向性和多靶点机制,为中医药抗肿瘤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肺瘤平膏及其联合塞来昔布干预时间对Lewis肺癌小鼠不同肿瘤微环境中COX-2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瑞;何姝霖;郑红刚;李卫东;花宝金;齐鑫;裴迎霞;张芸

    目的:观察肺瘤平膏及其联合塞来昔布对癌组织(肿瘤核心微环境)与非癌组织(转移微环境)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揭示中药干预时间对不同肿瘤微环境中关键炎性分子的作用优势.方法: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分别在肺瘤平膏干预14、21、28d收集瘤体、肺组织,并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肿瘤核心微环境中:与对照组相比,14d时,各组瘤体COX-2的表达明显降低,28d时,各组瘤体COX-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肿瘤转移微环境中:与对照组比较,21d时,肺瘤平膏可明显抑制COX-2的表达(P<0.05),28d时,抑制COX-2的作用增强(P<0.01);肺瘤平膏联合塞来昔布在各阶段均可以抑制COX-2的表达,并且其抑制作用随时间不断增强.结论:长时间应用肺瘤平膏对转移微环境中COX-2关键分子的调控作用优于对肿瘤核心微环境,其联合塞来昔布具有协同或者叠加作用.

  • 基于护场理论探讨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机制及治疗

    作者:韩凤娟;闵璐

    基于中医外科学的护场理论,中医认为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可能与人体护场的破坏密切相关.而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根除宫颈HPV感染的方法,对宫颈病变往往采用过度治疗,进一步破坏了人体的护场.现代研究进展发现,中医理论的护场与现代肿瘤学的肿瘤微环境及免疫功能具有相通之处.中医在治疗宫颈HPV感染的过程中,当基于护场理论进行全身宏观辨证与局部微观辨证论治,并且应用护场理论来指导现代对宫颈病变微创治疗的手术范围,以期彻底根除HPV病毒,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基于肿瘤微环境病机的抗癌策略探讨

    作者:靖林林;孙学刚

    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和能量代谢障碍在病机上以脾虚为主,甚则及肾.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进行了重新编程,是癌毒转化的关键因素,并赋予肿瘤干细胞(CSCs)分化潜能和干性,CSCs是至虚之处的毒根深藏.扶正祛邪是改善肿瘤微环境的中医抗癌总纲.理解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扶正能否调控微环境改变肿瘤细胞与CSCs之间的转化?祛邪能否拔除癌毒而改善微环境?在肿瘤微环境与中医抗癌策略之间建立沟通,体现中医整体观在癌症辨治方面的智慧.

  • 肿瘤微环境及其中医证本质——中医现代化路径之探索

    作者:马萌

    肿瘤微环境是中医肿瘤辨证论治的物质基础,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促进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因此,中医肿瘤辨证论治的实质就是干预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及其表观遗传机制在肿瘤发生机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探索中医证本质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肿瘤微环境可望成为中医现代化之路的有效切入点.而中医现代化的路径绝不是目前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之路.

  • 浅论痰瘀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王书杰;张永琴;韦艾凌

    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角度探讨痰瘀毒邪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作用,明确痰瘀毒邪作为肝癌产生的物质基础,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现代医学客观依据及阴阳理论,推演出“恶气”作为痰瘀毒邪与肝癌之间桥梁,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动力,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MDSC在结直肠癌微环境脾虚本质形成中的作用探析

    作者:易志勇;范钦;孙学刚

    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是结直肠癌发生和复发的必要物质基础,脾虚是该微环境形成的关键病机.MDSC是肿瘤复发微环境形成中至关重要的细胞群,在脾、癌旁组织和淋巴结的聚集形成脾虚正气不足的免疫微环境.MDSC可能是结直肠癌脾虚微环境的关键靶标,可能也是健脾中药改善结直肠癌微环境的作用靶点之一.

  • 熊胆粉联合环磷酰胺用药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作用的研究

    作者:崔巍;刘飒;杨敏;张婷;蔡伦;邱淑兰;郑娇;苗艳菊;赵莉敏

    目的:探讨熊胆粉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toxan,CTX)用药通过调节肿瘤炎症微环境对小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肝转移模型的增免抑瘤抗转移作用.方法:脾脏原位注射SL4细胞制作小鼠CRC肝转移模型.随机分5组:模型组、CTX组(80 mg· kg-1)和CTX联合熊胆粉高、中、低剂量组(300,150,75 mg·kg-1).术后口服灌胃给药12d,于第13天取材,解剖肝脾称重,HE染色,免疫荧光分析;外周血、脾和肝转移瘤进行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结果:CTX组及CTX联合熊胆粉各组肝脾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和免疫荧光分析表明,正常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较多,肿瘤组织周围有以巨噬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外周血中,联合治疗组与CTX组相比,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5),CD4/CD8增加;脾细胞悬液中,联合治疗组与CTX组比较,淋巴细胞总数增加,以B细胞增加较为显著(P<0.05),CD11b,F4/80细胞明显降低(P<0.05);肝转移瘤中,联合治疗后比单独CTX治疗单核巨噬细胞下降(P<0.05).结论:熊胆粉联合CTX治疗不仅能保肝增免,还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减少对单核巨噬细胞等的募集起到抗炎进而抗肿瘤转移作用,其中熊胆粉低剂量与CTX联合用药组降低炎症细胞浸润的作用为显著.

  • 肿瘤微环境的脾虚本质探讨

    作者:韩钦芮;符秀琼;禹志领;孙学刚

    肿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肿瘤的免疫编辑理论补充、更新了肿瘤细胞中心论观点.肿瘤微环境促进了肿瘤从免疫相持到免疫逃逸的演变过程,慢性炎症和免疫抑制是其核心特征.多种肿瘤脾虚模型和病例均可见到慢性炎症和免疫抑制,脾虚因而可能是肿瘤微环境的核心病机.健脾中药能 有效治疗肿瘤并改善肿瘤微环境相关细胞和分子功能,具有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的潜能,应用健脾中药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抗癌可能是中医肿瘤防治新思路.

  • 从肿瘤糖代谢探讨中医药抗癌策略

    作者:姜涛;唐军;吕媛琳;包素珍;魏自太

    肿瘤的异常糖代谢是肿瘤的一大特征,恶性增殖使其掠夺了正常组织细胞的养料并为自身提供大量营养,同时为自身营造了一个有利的微环境.抑制肿瘤异常糖代谢,清除其副产物,重塑肿瘤微环境是抑制肿瘤进展的有效途径.从中医角度探讨肿瘤异常糖代谢与其产生的副产物的实质,结合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观,探讨以健脾养胃、祛痰除瘀、联用引经药为治疗手段的中医药治疗肿瘤策略.

  • 中医药调控肿瘤微环境“稳态”影响肿瘤复发转移的机制初探

    作者:李卫东;花宝金

    肿瘤微环境是有别于人体正常内环境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低氧、低pH、间质高压、炎症、血管生成因子优势、免疫抑制等.这些特点都对肿瘤的增殖、侵袭、黏附、血管生成以及降低放疗、化疗敏感度,促使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具有整体、多靶点的疗效特点,对于防治肿瘤的复发转移发挥着重要作用.拟就目前临床常用的中医药抗肿瘤复发转移的治法与肿瘤微环境中影响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找到二者的关联性,为临床中医药防治肿瘤复发转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线索.

  • 中医治则治法与肿瘤微环境

    作者:李尧;钱文慧;陆茵;郑仕中;王爱云;王颖钰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演进过程可看成一个内环境诸多平衡被打破、阴阳交替的恶性循环,可以通过改善体内紊乱的微环境,对肿瘤进行治疗.中医药抗肿瘤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其科学内涵不甚明了,因此,从肿瘤微环境的视角,分析中医常用的三种治则治法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干预的具体机制,以期为肿瘤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717 条记录 1/36 页 « 12345678...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