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HBV感染及携带者孕妇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置管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携带者孕妇剖宫产行硬膜外麻醉置管时的出血情况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6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收治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00例,其中HBV携带者(100例)设为携带组,HBV感染者(100例)设为感染组.选择同期行剖宫产手术的HBV阴性者100例设为对照组,三组孕妇均进行全程监管防护,比较三组孕妇的置管出血率、术后肝功能异常情况以及硬膜外麻醉30 min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满意度、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失败率.结果 感染组患者置管出血率、末后肝功能异常比例均显著高于携带组、对照组[21.0% (21/100)比15.0% (15/100)、8.0% (8/100);97.0% (97/100)比71.0% (71/100)、2.0% (2/100)],而携带组孕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麻醉后30 min后VAS、麻醉满意度、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剖宫产手术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时,针对HBV感染或携带者应注意置管的手法和穿刺点的选择,以降低置管出血率.
-
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ASA I~Ⅱ级60例剖宫产,年龄22~34岁,随机选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EA组),观察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EA组(P<0.05),两组阻滞平面上界无明显区别(P>0.05),CSEA组辅助药使用例数极显著低于EA组(P<0.01).结论CSEA起效快,用药量少,大大缩短了娩出胎儿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麻醉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
宫腔填塞纱布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9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剖宫产手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医生处理起来较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院对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出血的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布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比较
急诊剖宫产手术多为产程异常,要求麻醉诱导迅速,效果确切,肌肉松弛良好,便于尽早终止妊娠,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目前比较广泛的麻醉方法是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ESA)和硬膜外麻醉(EA).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方法在产程阻滞剖宫产的应用,从产妇的血压变化,麻醉平面,局麻药用量,手术开始时间,肌松效果及新生儿评分等方面进行评价.
-
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临床体会
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双重优点,扬长避短.剖宫产手术往往比较紧急,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以便能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又可用于术后止痛,免除患者的术后痛苦.CSEA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应用CSEA加用术后镇痛泵法100余例,效果满意,现体会如下:
-
每一项“奇迹”,都有一个尽心竭力的过程--访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院长高国兰教授
2013年,她曾因主刀完成亚洲首例“渐冻人”孕妇剖宫产手术,圆了“渐冻人”吕元芳的母亲梦而震动医学界,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2014年,她又因带领团队完成两例国内罕见高位截瘫孕妇剖宫产手术而再度创造医学奇迹。
-
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阻滞组(20例)及腰麻组(20例),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与腰麻,并对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对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术后6、12和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硬膜外阻滞组总副作用发生率少于腰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枸橼酸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
如何提高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大力提倡的,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措施.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症的扩大,剖宫产手术也在急剧上升.我院自2001年至2005年8月剖宫产为282例,为了让婴儿得到宝贵的初乳,所以必须做好剖宫产妇的母乳喂养指导,针对难点,想出对策,使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率基本能达到98%以上.
-
剖宫产使用压肠板120例分析
剖宫产术中顺利娩出胎儿,适时拯救母子是剖宫产的基本目的,娩出胎头则是做好剖宫产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及腹壁横切口的广泛开展,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逐渐增加,后者将严重影响剖宫产儿的预后,甚至造成新生儿窒息、死产、新生儿死亡,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的探讨.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剖宫产术中手法娩出胎头困难或失败120例,改用压肠板助产,成功挽救了婴儿,无1例死产和新生儿死亡,取得良好效果.
-
两种浓度的布比卡因用于术后镇痛对运动阻滞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连续硬膜术后镇痛因效果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等优点,越来越被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接受,与静脉术后镇痛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现随机抽取我院2005年剖宫产手术110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两种浓度的布比卡因对术后运动阻滞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
剖宫产致假性子宫动脉瘤出血诊治体会
近年我国剖宫产率较高,临床上可见到的剖宫产手术并发症既多又日益复杂,常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以下是我院于2011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3例因剖宫产手术而导致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出血患者的诊治概况及诊疗体会.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1年4月~2012年1月收治3例外院剖宫产术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子宫壁巨大血肿形成导致诊治困难而转至我院治疗的患者.3例患者平均年龄38岁,均系经产妇.其中1例因臀位行剖宫产,另2例均因临产后产程异常而行剖宫产.3例患者剖宫产手术均在3家不同的基层医院实施,术中具体情况不详.术后情况:例1患者于剖宫产术后第5天出现剧烈腹痛,腹腔穿刺诊断为腹腔内出血,在当地医院急诊剖腹探查术,发现腹腔内大量出血约2 000ml,但未发现出血病灶,予腹腔引流、输血治疗.术后患者仍感腹痛、腹胀,于第2次手术后第5天患者感腹痛加剧,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巨大血肿可能.于剖宫产术后第10天转入我院治疗.入院后检查发现子宫下段巨大血肿直径约10cm,质地较硬,明显压迫膀胱及阴道,压痛明显.
-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腰麻药剂量用于剖宫产100例临床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是近几年临床应用于下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的一种较先进的穿刺技术.具有起效快、成功率高等优点.本文比较了两年中100例剖宫产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麻醉药剂量用于剖宫产的效果.
-
预防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合用抗厌氧菌药物的必要性观察
剖宫产术属于清洁-污染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2]推荐剖宫产预防感染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3]推荐:择期手术剖宫产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若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时,可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加用甲硝唑或单用头孢西丁。《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4]推荐:产科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甲硝唑为宜。目前现有的关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推荐用药的各类标准尚不统一,是否需要联合应用抗厌氧菌药物也无统一标准,临床用药多样化,这给临床药师判断医师用药合理性带来了很大难度。
-
超声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分娩的临床意义
随着近年剖宫产手术逐年增多,术后再次妊娠率也明显升高,导致瘢痕子宫孕妇增多,其在分娩时有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另外,瘢痕子宫妊娠行再次剖宫产几率明显增加,出血、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本研究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161例,分析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及其妊娠结局,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对再次分娩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手术使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临床麻醉情况,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剖宫产孕妇192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接收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感觉阻滞生效时间、平均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平均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平均感觉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产妇接受罗哌卡因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率低.
-
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50例实验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结果在Bromage评分以及麻醉起效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思路构架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产科门诊收治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症患者,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和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的方式进行手术麻醉,观察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以及影响。结果不同麻醉方式的手术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麻醉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是为理想的麻醉方法,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止疼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
新型娩头器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新型娩头器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娩头技术,研究组采用新型娩头器,比较两组胎头娩出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及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胎头娩出时间为(11.22±5.72)s,手术期间出血量为(228.19±40.11)ml,Apgar评分为(9.52±0.55)分;对照组胎头娩出时间为(18.10±5.97)s,手术期间出血量为(300.15±76.75)ml,Apgar评分为(8.77±0.67)分.研究组胎头娩出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和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期间应用新型娩头器能够显著缩短胎头娩出时间,降低手术期间出血量,提高Apgar评分,应该给予大力推广与应用.
-
高渗晶胶混合液预扩容用于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麻醉诱导期容量治疗的可行性观察
目的 拟在实施剖宫产手术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高渗晶胶混合注射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40注射液)预扩容来预防椎管内麻醉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观察其扩容的效果及对患者的凝血功能、电解质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以300例剖腹产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椎管内麻醉前输入4 ml/kg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40注射液,记录不同时间点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外周静脉压(PVP)及心率(HR),记录输液总量、术中尿量、出血量.以同期输注的单纯晶体液(乳酸林格氏液)和单纯胶体液(6%羟乙基淀粉液)容量治疗病例作对照组,同时观察三组液体对凝血功能、电解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流动力学稳定,SBP、DBP、MAP、PVP及HR麻醉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每例少输注1 000~1 500 ml左右),术后无明显组织水肿,对凝血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影响.结论 实施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麻醉前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40注射液预扩容,可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充分调动机体发挥"自体输液",促进术后组织水肿吸收,减轻心肺负荷,同时对凝血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
干预措施预防剖宫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研究干预措施预防剖宫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1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干预组采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下肢足踝部皮肤温度。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0.58%,对照组为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足踝部皮肤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