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雨泽;刘玉琴;陈向丽;侯绍英;Hayder;姜辉;李殿忠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2DMTB)患者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脂多糖受体14(lipopolysaccharide receptor 14,LPS受体14;又称CD14)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就诊的T2DMTB患者40例(T2DMTB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40例(T2DM组),以及体检科筛查出的健康者40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资料,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4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TLR4和CD1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T2DM组和T2DMTB组血清中TLR4水平分别为(10.21±2.29) ng/ml、(19.40±1.80) ng/ml、(15.27±2.52) ng/m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3,P<0.01);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显示,T2DM组和T2DMTB组均高于对照组,T2DMTB组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T2DM组和T2DMTB组血清中CD14水平分别为(9.17±1.62) ng/ml、(16.48±1.54) ng/ml、(10.86±1.65) ng/m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92,P<0.01);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显示,T2DM组和T2DMTB组均高于对照组,T2DMTB组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T2DMTB组血清中TLR4和CD14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低于T2DM组;T2DMTB患者血清中TLR4和CD14水平变化,对T2DMTB的发病机制有提示作用.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梅晓亮;郭亭;赵建宁

    目的:研究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自2010年2月至6月,选择初次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52~70岁,平均(58.4±6.6)岁;FicatⅡ型20例,Ⅲ型10例.分别在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3天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IL-1、IL-2、IL-6及IL-10,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第1天患者血清中IL-1、IL-6和IL-10值均较术前升高(t=2.62,3.51,2.21,P<0.05),在术后1~3 d达到高峰,3 d后开始降低.患者血清IL-2水平术后降低(t=2.16,P<0.05),后逐渐升高.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 d是抗炎治疗的关键,术后及时监测IL-1、IL-2、IL-6及IL-10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可更敏感地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预测病情发展.

  • 穴位电刺激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尹正录;孟兆祥;林舜艳;高巨;陈鑫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及早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北人民医院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麻组(A 组,26例)和复合针麻组(B 组,27例)。B 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 至术毕持续应用 G6805-2型电针仪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取百会穴、内关穴、风池穴,电刺激参数:疏密波,波型2/100 Hz,峰电流8~12 mA,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大电流为度,然后行气管内全身麻醉,针刺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A 组选穴同 B 组,单纯贴电极片,不行电刺激,然后行气管内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均采用控制性降压以减少术中出血。对所有患者运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术前24 h、术后72 h 的认知功能变化,若降低一个标准或以上者即为认知功能下降,诊断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术前、术毕、术后24 h、术后72 h 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应用 SPSS18.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自身治疗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 组 POCD 发生率为38.5%(10/26),高于 B 组的29.9%(7/27),有统计学意义(t=2.641,P<0.05);两组患者血清 IL-1β在术毕、术后24 h、术后72 h 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8、10.038、12.652,均 P<0.05);两组患者血清 IL-6在术毕、术后24 h、术后72 h 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7、10.419、7.041,均P<0.05);两组血清 TNF-α术后24 h、术后72 h 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4、5.354,均P<0.05)。B 组与 A 组比较,血清 TNF-α术后同时间点术后24 h、术后72 h 水平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2、5.020,均 P<0.05);血清 IL-1β术后同时间点术后24 h、术后72 h 水平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6、8.268,均 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 POCD 发生,这可能与抑制术后早期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 变应性鼻炎相关炎症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莉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以炎性递质(主要是组胺)释放为主的、由免疫活性细胞、促炎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本文将介绍与AR相关的几种主要炎症递质和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 机械通气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病理及巨噬细胞炎性介质的影响

    作者:董春山;徐志新;陆姚;余骏马

    目的 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病理和肺泡炎性细胞介质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预处理诱导ANP-肺损伤模型,按照ANP和机械通气干预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只):A组,对照组;B组,ANP组;c组,ANP加机械通气;观察时间均2 h,连续观察平均动脉压(MAP)、SpO2、体温变化和血气分析,并保持动脉血PaCO2在35~45 mm Hg.实验开始即刻和实验结束时(除对照组外)抽取动脉血,处死大鼠后取肺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和肺湿/干重比值;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提取,分析BALF中细胞变化,检测BALF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和TNF-α浓度水平.结果 HE染色切片B、C两组均出现明显病理性改变,B组和C组肺湿/干重比值大于A组(P<0.05);B组和C组比较无明显变化;C组细胞聚集数较A组和B组明显(P<0.05).各组BALF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比较,BALF和血清中MIP-2水平C组高于其他两组,C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TNF-α水平比较,BALF和血清中B组和C组高于A组,B组与C组BALF中TNF-α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已存病理性肺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局部或血液循环内致炎性细胞因子和(或)化学介质释放的增加,而对肺泡组织结构和形态学无明显影响.

  • 流式微球阵列分析术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美星;袁向亮;王剑;薛剑;沈立松

    目的 探讨流式微球阵列分析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含量及其临床意义,为胃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45例胃癌患者、30例良性胃病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CBA测定3组血清中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调节活化蛋白(RANTES)、γ干扰素诱导的单核因子(MIG)、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γ诱生蛋白(IP-10)]含量,并用BD公司CBA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分别为IP-10(176.4±20.7)μg/L,MCP-1(111.3±17.2)μg/L,MIG(503.9±47.2)μg/L,IL-8(472.4±116.7)μg/L,良性胃病组为IP-10(207.9±31.7)μg/L,MCP-1(121.2±23.6)μg/L,MIG(514.5±63.0)μg/L,IL-8(480.2±134.8)μg/L,胃癌组为IP-10(266.6±24.7)μg/L,MCP-1(100.4,70.8~193.5)μg/L,MIG(1614.0±275.4)μg/L,IL-8(500.0±164.8)μg/L.3组血清IP-10、MIG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P-10:F=3.52,P<0.05,MIG:F=9.27,P<0.01).其中,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IP-10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5);胃癌组与健康对照及良性胃病组比较,血清MIG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29,P<0.01,t=2.84,P<0.01).结论 CBA检测血清趋化因子是一种简便、精确的新方法.胃癌患者血清趋化因子IP-10、MIG水平升高,可能与其发病、转移等过程有关,这些指标的检测将为采用趋化因子的抑制或拮抗作用治疗胃癌提供重要手段.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少碧;梁华晟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血清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水平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其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价值.方法 ELISA法检测19例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8、IL-1β及TREM-1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与2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TNF-α、IL-8、IL-1β及TREM-1水平分别为(52.26±12.98)pg/ml、(20.18±9.81)pg/ml、(35.57±13.34)pg/ml和(83.09±32.49)pg/ml,对照组分别为(18.69±6.42)pg/ml、(9.81±4.80)pg/ml、(14.94±5.16)pg/ml和(8.44±8.42)pg/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值均<0.01).急性胰腺炎患者TREM-1与各项炎症因子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TREM-1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判断的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70.0%,优于TNF-α、IL-8、IL-1β.结论 TREM-1可以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急性胰腺炎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Fractalkine水平的研究

    作者:姚康;陆浩;张春瑜;吴彦;葛雷;钱菊英;邹云增;葛均波

    目的 近研究发现新型趋化因子Fractalkine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发病有关,我们对临床各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可溶性Fractalkine(sFractalkine)水平进行了观察.方法 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 20例,不稳定心绞痛(UP)36例,同时以2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对斑块性质做出判定;ELIZA法检测外周血sFractalkine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AMI组sFractalkine水平(900.9±66.6)pg/ml显著高于UP(F =4.21,P=0.0008)及SAP组(F =4.85,P=0.0006),血管内超声确定有斑块破裂的UP患者sFractalkine水平(717.8 ±49.1)pg/ml显著高于UP组无斑块破裂者(610.9 ±34.8)pg/ml(F=2.21,P=0.03),sFractalkine水平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329,P=0.003).结论 sFractalkine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发病,尤其是在斑块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罗格列酮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布伦;贾国良;张薇;韩淑芳;王海昌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手术组、治疗组).手术组及治疗组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左侧颈总动脉,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治疗.术后4 h,1 d和7 d,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2周后取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计算内膜面积(NlA)、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A)、管腔狭窄指数(SI)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结果 罗格列酮能抑制损伤动脉新生内膜的形成,抑制NF-κB的蛋白表达,降低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通过抑制损伤血管的炎症反应,减轻损伤血管的再狭窄.

  • 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临床和生化标记物因素分析

    作者:来春林;邢金平;刘晓红;齐杰;赵建强;冀友瑞;杨五晓;燕蒲娟;罗春艳;阮露芳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炎性因子和相关高危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79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ACS组患者85例,选取健康人4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每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和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类胰蛋白酶(TPS)水平,统计每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生化指标、炎性因子和危险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ACS的意义.结果:纤维蛋白原(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PS和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LP-PLA2、原发性高血压分级的OR值均大于1,其中Fbg是有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242,95%CI:6.458~76.609,P<0.001),其标化偏回归系数b'绝对值在6个变量中大(b':1.07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ACS的影响大.结论:Fbg、hs-CRP、LP-PLA2、TPS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原发性高血压分级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ACS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其中Fbg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ACS强的独立危险因素,Fbg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ACS的影响大,为ACS的预防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替格瑞洛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威;王婷;路勤;刘桂芳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PCI的UA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PCI术及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28 d检测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的变化,随访术后12个月的缺血事件、出血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56、0.1668、0.2473、0.5780,P均>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IL-6、IL-18、TNF-α、PD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出现峰值,随后递减;术后24 h、7 d、28 d,治疗组患者的炎症因子(IL-6、IL-18、TNF-α、PDGF)水平均低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术后24 h:t=2.0856、2.4399、2.2217、2.2053,P均<0.05;术后7 d:t=6.0978、5.9705、4.4631、4.3963,P<均0.01;术后28 d:t=9.3779,9.7724,5.5855,6.1700,P均<0.01)。在术后12个月,治疗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956,P<0.05);两组均未发生小出血及主要出血事件,两组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1,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3,P>0.05)。
      结论:对于接受PCI的UAP患者,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抗炎作用更强,可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

  • 兔脊髓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昀璐;田蕾;刘诗瑶;马志高;侯思雨;杨彦伟;李慧先;金沐;董秀华;卢家凯;程卫平

    目的:观察兔脊髓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核转录因子(NF)-κB的变化规律,为后处理干预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胸主动脉球囊阻断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6周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4只,假手术组(n=6只)只置入球囊不阻断;48只脊髓缺血再灌注家兔按再灌注时间点分为8组:再灌注0h组、再灌注1h组、再灌注2h组、再灌注3h组、再灌注8h组、再灌注24h组、再灌注48h组、再灌注72h组,每组6只.分别于再灌注后0h、1h、2h、3h、8h、24h、48h和72h检测缺血段脊髓组织中正常神经元、凋亡神经元以及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IL-6、IL-10、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神经元数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8h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阳性神经元开始增多,再灌注24h组的TUNEL阳性神经元达高峰.再灌注2h组的Iba-1表达开始增多,再灌注8h组Iba-1表达达高峰;NF-κB于再灌注3h组开始增高,再灌注8h组NF-κB表达高峰;IL-6和IL-10表达均在再灌注24h组达高峰.脊髓缺血再灌注后NF-κB、IL-6、IL-10的表达水平与Iba-1呈相近的变化趋势.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激活呈动态变化.NF-κB、IL-6、IL-10的表达水平与小胶质细胞激活显著正相关,在小胶质细胞激活前给予后处理可降低神经元损伤.

  • 轻度持续镇静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作者:蔡燕;李勇;吉木森;杨宏锋;张清艳;金兆辰

    目的 比较轻度镇静和常规镇静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轻度镇静组(38例)和常规镇静组(40例).比较两组镇静药物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气胸)和不良反应(患者意外拔管、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并测定入住ICU 48 h炎症指标.结果 轻度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8±5)d]、ICU住院时间[(12±10)d]、镇静镇痛药物人均总剂量[咪达唑仑(275 ± 85)mg,丙泊酚(4 562±1 128)mg,芬太尼(2 332±1 458)μg]、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26%,10/38)和气管切开率(18%,7/38)明显低于常规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13±8)d、ICU住院时间(22±9)d、咪达唑仑(575±142)mg、丙泊酚(7 434±1 712) mg、芬太尼(4 124±2 743)μg、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53%(21/40)、气管切开率48% (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意外拔管率、再次插管率和气压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轻度镇静组炎症因子水平[IL-1为(35±12) ng/L、IL-6为(49±21)ng/L、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39±16) ng/L、C反应蛋白(CRP)为(95±41)mg/L]明显低于常规镇静组[IL-1为(47± 18) ng/L、IL-6为(62±27) ng/L、TNF-α为(52±25) ng/L、CRP为(125±4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ICU病死率和28 d ICU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轻度持续镇静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减轻炎症因子生成.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玉洁;张敬霞;杨丽;孟冬梅;魏民新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及比较,分析炎症及细胞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4例(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4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3例(SAP组),无冠心病患者35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TNF-α、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TNF-α、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患者血清IL-10、TNF-α、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UAP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MMP-9和CRP与IL-6呈正相关(r=0.308,r=0.384,P<0.01).结论 冠心病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 辛伐他汀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及机制探讨

    作者:赵蓓;王海昌;张荣庆;魏丽萍;刘毅;尹志勇;张存

    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RAGE)蛋白表达.结果 与BSA对照组比较,AGEs组MCP-1、ICAM-1、RAGE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预孵则显著抑制AGEs诱导的MCP-1、ICAM-1的表达,并在mRNA及蛋白水平下调RAGE蛋白的表达.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AGEs-RAGE信号途径来发挥对糖尿痛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

  • 肌内效贴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剑峰;张君;黑光;董铁立;庄志刚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对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白介素-1β(IL-1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外观相同但无弹性的安慰贴进行治疗.均为每2d更换1次贴布,治疗15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分别抽取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含量,并在治疗后1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 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含量低于组内治疗前水平[(20.07±6.94) ng/L和(38.12±5.93)ng/L、(42.42±8.76)ng/L]和(58.23±9.54)ng/L、(11.28±1.99)μg/L和(15.67±2.21)μg/L,t=12.81、7.91、9.57,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低于对照组[(20.07±6.94)ng/L和(37.97±6.21)ng/L、(42.42±8.76)ng/L和(57.04±8.73) ng/L、(11.28±1.99)μg/L和(15.01±2.56)μg/L,t=12.46、7.66、7.46,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高于组内治疗前[(74.5±2.6)分和(44.7±2.8)分,t=50.54,P<0.05]及对照组治疗后[(74.5±2.6)分和(50.2±2.3)分,t =45.37,P<0.05]. 结论 肌内效贴治疗可明显减少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的含量,抑制关节腔内的炎症反应.

  • 加味涤痰汤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干预作用

    作者:陈沁;林劲榕;洪旭初;叶玲;林其昌

    目的 探讨加味涤痰汤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入选气虚痰淤互结型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以加味涤痰汤联合一般性治疗,对照组30例仅以一般性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值、低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情况.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AHI值、低SaO2、ESS评分、SOD、MDA、TNF-α、IL-6、CRP分别为(11.65±3.82)分、(21.18±12.87)次/h、(83.24±7.42)%、(7.12±4.84)分、(99.24±13.15)×103 U/L、(8.56±3.23)μmol/L、(50.63±10.57)ng/L、(78.12±15.92) ng/L、(9.93±5.25) mg/L,均较治疗前(14.32±4.25)分、(29.16±13.58)次/h、(76.92±11.91)%、(10.01±4.16)分、(87.51±14.82)×103 U/L、(11.25±3.41)μmol/L、(58.92±11.65)ng/L、(89.13±16.54) ng/L、(13.59±4.92) mg/L改善(t=2.559、2.379、2.467、2.480、3.243、3.137、2.887、2.651、2.786,均P<0.05),与对照组(13.89±4.45)分、(28.03±13.12)次/h、(78.26±10.15)%、(9.56±4.56)分、(90.13±13.56)×103U/L、(10.86±3.65)μmol/L、(56.52±11.04) ng/L、(87.81±15.61) ng/L、(12.97±5.03)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2、2.018、2.169、2.009、2.642、2.585、2.111、2.380、2.290,均P<0.05). 结论 加味涤痰汤可改善老年OSAHS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为中药治疗老年人OSAHS奠定了基础.

  • 不同炎性因子对老年女性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李旻;赖惠英;石婧;伍凤莉;吕秋波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和血小板计数(PLT)对老年女性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岁及以上怀疑细菌性血流感染的女性患者共308例,其中血培养阳性者210例为研究组,血培养阴性者98例为对照组;比较7种炎性因子在两组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女性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独立相关因子、组建具有诊断价值的佳生物标志物候选组合,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单个生物标志物和候选组合对老年女性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7种炎性因子在细菌培养阳性和阴性组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T、CRP是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01、1.069,均P<0.05);PCT和CRP这2种生物标志物组合用于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优于PCT、CRP单独使用时的AUC(分别为0.628和0.627);同时标志物组合的敏感度(86.2%)、特异度(59.1%)、阳性预测值(65.1%)和阴性预测值(81.3%)也比单独使用PCT (63.4%、58.2%、60.3%、61.4%)、CRP (62.4%、58.2%、59.9%、60.7%)时提高. 结论 将PCT、CRP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女性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疗能力.

  • 老年人衰弱与血清炎性因子和衰老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苏琳;郝秋奎;杨颖;董碧蓉

    目的 探究衰弱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衰老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调查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299例,进行衰弱及老年人综合评估,并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 10、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3、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IP-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表达水平,并进行衰弱与上述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衰弱老年人组血清MCP-1、MIB1α和MIP-1β表达水平与非衰弱老年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766、10.766、8.217,P=0.005、0.043、0.01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共病以及老年人综合评估后,MCP 1和MIP-1β仍与衰弱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OR=2.493、2.531,均P<0.05). 结论 MCP-1和MIP-1β是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抑制猪损伤冠状动脉局部炎性因子的表达

    作者:田文杰;杨巍;葛均波;陆浩;沈雳;龚飞荣;王克强;邹云增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多聚左旋乳糖酸(PLLA)涂层支架对猪损伤冠状动脉局部炎性因子表达及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了解As2O3洗脱支架对局部炎性反应的作用. 方法 在8只小型家猪的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随机双盲植入裸金属支架(裸支架组)、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和As2O3洗脱支架,7 d处死,检测支架段血管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IL)-6蛋白和mRNA表达,HE和免疫组化检测炎性细胞浸润,体外观察As2O3对人T淋巴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结果裸支架组MCP-1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为0.857±0.053和0.724±0.027,IL-6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为0.551±0.032和1.015±0.041,As2O3洗脱支架和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均降低支架段血管MCP-1(分别为0.421±0.055和0.406±0.042)和IL-6(分别为0.151±0.032和0.146±0.051)蛋白的表达(P<0.01),并同时降低MCP-1(分别为0.338±0.047和0.327±0.051)和IL-6(分别为0.531±0.052和0.523±0.061)mRNA的表达(P<0.01),As2O3洗脱支架和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段血管局部炎性细胞浸润较裸支架组明显减少.体外细胞培养显示,As2O3具有诱导入T淋巴细胞凋亡作用. 结论 As2O3洗脱支架具有减少猪损伤冠状动脉炎性细胞浸润和抑制炎性因子MCP-1、IL-6表达的作用,诱导炎性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炎机制之一.

130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