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私奉献的病理学先驱——黄陵
[编者按] 黄陵,女,汉族,1916年3月出生,广东省番禺人.194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留校任助教.1946年10月至1948年9月,在沈阳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任讲师.1948年10月至1960年5月,在北京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副主任.1960年由北京医学院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着手组建了病理解剖教研组并任教授、主任,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病理学学会北京分会主任,全国病理学会常任委员等职.
-
薛社普院士95华诞庆祝活动在京举行
2012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著名细胞生物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首都医药》杂志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薛社普先生95华诞庆祝活动在京举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多位两院院士和薛社普先生的同事、学生、家属等近200人参加了庆祝活动.生于1917年的薛社普先生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大学回迁南京复校,先生成为复校后的首批助教之一.
-
梁培基与"发冷丸"的故事
梁培基,广东顺德人,出生于广州,少年时随其父在广州南区凤安街开一间修船的小作坊谋生,光绪二十年(1894年),时年19岁的梁培基考入当时由美国人在广州开设的教会学校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读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毕业,留校当助教,后兼任夏葛女子医科学校药物学教师,同时自设医馆于大基头,在社会上持牌行医.
-
《营养学报》首任主编杨恩孚教授传略
杨恩孚教授1908年生于湖北省京山县.19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先后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助教,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院内科和生理学系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读研究生,以<稻米的加工方法对其消化率的影响>的优秀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
-
郑集教授题词与简历
郑集原名兴义,字礼斌 (宾),男,1900年农历四月初八出生于四川省南溪县.22岁时考取南京东南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即南京大学前身之一),于1928年7月在国立中央大学毕业.毕业后应聘在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农化系助教,一年后转到秉志主持的生物研究所工作.1930年春,被录取公费到国外留学,进入美国Ohio州立大学专攻生物化学.
-
贺沈治平导师九十华诞
沈治平导师引导我走上了营养学的科研之路.我由一名助教来到了科研单位一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食物化学研究室进修,师从研究室主任沈治平先生,1956年由进修生转为工作人员.40年来受到恩师的教诲,成长为营养学科研工作中的一名研究员.
-
杨恩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
杨恩孚教授1930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化学系.曾任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助教、上海雷斯德医学研究所内科与生理学系助理研究员.1947年去英国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进修,获博士学位.1949年9月回国,在前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营养实验室工作.当时,实验室主任周启源教授正在开展食物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工作,技术人员仅三、四人.1950年中央卫生实验院由南京迁来北京,更名为中央卫生研究院.京、宁两地的营养实验室合并,人员增多,更名为营养学系,杨先生任系主任.
-
开拓创新为人师表--纪念方先之教授逝世33周年
正值方先之教授逝世33周年之际,我们深切地怀念他.他为了开拓我国的骨科学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方先之教授1906年2月24日生于浙江诸暨县.1928~1933年就读于北平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在协和医院任住院医师、外科总住院医师、助教、讲师,1938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深造骨科专业,193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协和医学院骨科副教授.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方先之等一批协和医师来到天津创办了天津的"协和”医院--天和医院,方先之负责骨科工作.1944年8月1日,由方先之主持的天津骨科医院--中国早的骨科专科医院正式开业.
-
浅谈研究生参加实验教学的规范化管理与实践
研究生参与实验教学已经是众多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的必要环节.为提高研究生的教学水平,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并使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有必要从多个层次对研究生助教规范化管理.
-
助教在临床研究生患者触发教育中的作用
聘用高年资的临床研究生做为助教在培养新的临床研究生教育中是否能起到作用是值得探讨的。助教在国外尤其是北美大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患者触发教育是让研究生自己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实战,通过在临床跟患者沟通,通过临床实践在诊断治疗、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各方面得到提升。现从助教在患者触发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实践能力各方面的培养进行探讨。
-
结缘气功排石创始人王长英之福
我今年才27岁,除了体重超标,平常很少患病.加上我虽年轻,但早已是美国东洛杉矶大学助教了,前途一片光明.可做梦也没想到的是,2005年11月感恩节那天聚餐后,突发上腹绞痛住院,并被确诊"胆囊炎、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
-
唐“太医署”——世界早的医学校
我国第一座由国家举办的正式医学专科学校是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长安建立的唐"太医署".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到了公元6世纪的隋朝,创立了"太医署"这样一个机构,主要是一些太医们集中在一起办公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医学教育行政机构.隋"太医署"直属太常寺领导."太常寺"是掌管当时礼乐、郊庙、社稷等一些事务的.隋"太医署"有主药2人,医师200人,药园师2人,医博士2人,助教2人,按摩博士2人,咒禁博士2人.但是隋"太医署"的规模不大,设置不全,所以只能算是医学校的初级阶段,并不能算正规的医学校.
-
著名肝脏病学家贾克明教授
已81岁高龄的贾克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肝脏病学家,50余年来,他致力于胃肠及肝脏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以精湛的学术造诣,深受肝病专业学术界的敬重.贾克明教授早年就读于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理科及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1945年毕业回国后在山西川至医专(现山西大学前身)做内科学助教.
-
助孤助教在行动——中华慈善总会心动基金慈爱天下项目组凉山考察记
-
激发学习兴趣 搞好化学教学
要想让学生对学习有较大的动力,就得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直接、活跃的学习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作法:仝高民,女,1965年出生,助教,
-
研究生如何上好教学课
在医科院校,研究生作为助教参加大量的教学工作,初为人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做到思想重视,备课熟练,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使讲课充满趣味性.
-
我对慢性疼痛康复的认识
当我仔细回顾我是怎样走入康复医学的个人经历时,一条清晰的小路在我的脑海中蜿蜒不断地向前延伸,那就是我对慢性疼痛的认识使我逐步走入康复医学的知识海洋。 1982年 12月我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届大学生。在近 5年的大学学习中,我不是优秀的学生,也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学习成绩高时近于顶尖,低时甚至不及格。但是,我是一个幸运的学生。我一直感谢我的母校和我的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我毕业后曾经做过麻醉医生。当时的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臂丛麻醉以及针刺麻醉是我对疼痛朦胧认识的起源。如:患者在腰段硬膜外麻醉下可以进行下肢手术,患者有意识、有思想、有语言、无疼痛叙述。以后的日子里我做过西医诊断教研室的助教;针灸骨伤系的助教、讲师;又专门脱产学习了中医,接着成了实验针灸教研室的讲师。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不连贯的经历会妨碍一个人的专业发展,可我却庆幸这种经历为我的专业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拓展中医药空间培养复合型人才——辽宁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10月,下设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4个教研室和计算机实验中心及学院办公室.学院拥有一支年轻、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硕士、硕士研究生10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助教7人,教辅2人,教学秘书1人.
-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教育改革的特色与启迪(一)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创建于1900年,是亚洲唯一以单一招收女性学生并进行教育的私立医科大学,现每年招生100人,有教授118名,副教授90名,讲师600名,助教550名,实行6年一贯教育.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一百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并不断改革创新.新一轮、大规模教学改革是从八十年代着手准备,到九十年代进行有了大幅度的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被日本有些医学院校所效仿,现有的教学计划、教育特色如下.
-
图说医学思想史之六:莫诺的哲学"麻烦"
这位有着哲人气质与深邃眼神的人叫荧诺(Monoci Jaepues1.ucien),他是法国生物化学家.1910年2月9日生于巴黎,1976年5月31 日卒于戛纳.年轻时曾经办过乐队,共至萌生过々心从事音乐的念头(一不小心有可能成为音乐大师).1928年人巴黎大学.还足选择了生物系,毕业后留任巴黎大学动物学助教(1934),从事原生动物的研究.1936年获洛克菲勒甘金会资助,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修,曾去摩尔根实验室研习细胞遗传学.1941年莫诺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仍留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