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手术治疗后的监护治疗体会
肺结核患者由于临床诊断不及时、治疗不正规、多重耐药等诸多因素,导致部分肺结核患者感染控制不佳,形成肺组织的不可逆破坏,终导致肺组织斑片状实变病灶、纤维条索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局限性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粘连、纵隔移位等肺组织和胸膜病变,形成结核性毁损肺.此类患者药物治疗已无效.对于局限性或单侧毁损肺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切除不可逆的毁损肺组织,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外科手术要切除病变的肺组织和粘连的胸膜病变,手术创伤大,对手术后出血和呼吸功能的恢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关系到围术期患者的顺利恢复.本研究对结核毁损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在重症监护室(ICU)进行监护治疗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
双小腿多发性肌肉结核1例
患者,男,56岁.因双小腿多个包块20d而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见异常.双小腿可扪及多个包块,约2cm×(2~3)cm,无压痛,质韧,活动.患者偶有潮热、盗汗,但无咳嗽、咳痰.30年前曾患肺结核,接受链霉素、异烟肼抗结核治疗1年后,复查胸片示肺结核病灶已呈纤维条索状改变,遂停止抗结核治疗.痰找抗酸杆菌阴性,余无其他病史.胸片可见右上肺条索状阴影,双小腿X线片示:骨质未见异常.血常规、血沉正常,血HIV抗体阴性.入院后行双小腿包块摘除术,术中见双侧腓肠肌内有多个灰白色或灰褐色结节,粟粒大至蚕豆大,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示:炎性肉芽肿,结核可能.术后取包块送病理检查,报告为肌肉结核(图1).术后给以抗结核治疗.
-
淋巴细胞性乳腺炎合并浸润性导管癌1例
患者女性,56岁,无意间发现左侧乳房无痛性肿物20天.无不适症状,无糖尿病史. 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肿物2cm×2cm×1.5cm,不规则,无包膜,边缘有纤细灰白色纤维条索伸入脂肪组织内,局部有收缩状改变,质稍脆.镜检:肿物内乳腺小叶有致密淋巴细胞浸润,小叶萎缩(图1),伴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崩解以及异型增生为淋巴上皮病变,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其内局部区域可见小管样、小条索样癌组织浸润(图2),癌细胞体积小,为多角形和立方形,胞浆少,核大,深染.
-
超声误诊脾脏炎性肉芽肿1例
患者,女,6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一个月就诊,经钡餐检查诊断食道中段肿瘤收入院.入院后行B超腹部常规检查,在胃贲门左外、胃底后方,脾内侧见一个混合性肿块回声,大小为9.9cm×10.5cm,边界清,囊壁整,回声明显增强,呈光环状,内见液性暗区及散在细小光点,光点沉积于肿块的后半部,呈"分层征"(图1).超声提示:左上腹部肿块混合性(不除外来自脾脏的囊性畸胎瘤).术中所见:食道平肺动脉水平有6.0cm×6.0cm大小的肿块,质硬,周围淋巴结肿大,质硬及较脆.腹部探查发现胃下垂至脐水平,涨气,将胃涨气排除后,胃偏后见脾脏有12cm×12cm大小的肿瘤,质硬,有完整的包膜,与肝尾叶粘连,肿物剖开,见暗红色液体及冻胶状物,内有纤维条索状物,质韧,囊壁坚硬,有部分钙化,但囊壁完整.病理诊断:食道中段鳞状细胞癌Ⅱ级;脾炎性肉芽肿,片内未见亚性肿瘤依据.
-
高压氧加自由基拮抗剂对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加自由基拮抗剂对大鼠肝脏损伤早期及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Cl4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2 wk和8 wk分别给予高压氧结合自由基拮抗剂、高压氧、自由基拮抗剂处理,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的含量,以了解细胞外基质合成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MMP-2蛋白以及其调节相关的生长因子TGF-β1蛋白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MP-2 mRNA水平.结果:实验2 wk末模型组高压氧结合自由基拮抗剂组肝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及点状坏死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轻,MMP-2蛋白及mRNA,TGF-β1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MMP-2:5.04±1.34 vs 56.75±3.03,P<0.01;MMP-2 mRNA:0.155±0.005 vs 0.547±0.013,P<0.01;TGF-β1:3.28±0.33 vs 4.96±0.28,P<0.01).血清HA虽低于模型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8 wk末模型组肝小叶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并形成粗细不等的纤维条索,高压氧结合自由基拮抗剂组以肝细胞脂变和细胞水肿为主,纤维结缔组织无明显增生,肝组织MMP-2蛋白及mRNA,TGF-β1蛋白表达和血清HA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为低(MMP-2:12.53±2.51 vs 160.57±5.54,P<0.01;MMP-2 mRNA:0.506±0.013 vs 0.685±0.014,P<0.01;TGF-β1:4.97±0.35 vs 7.76±0.39,P<0.01;HA:116.8±17.7μg/L vs 87.8±31.6μg/LP<0.01).高压氧组、自由基拮抗剂组在2 wk末和8 wk末肝损伤略轻于模型组,MMP-2蛋白和TGF-β1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且高压氧组MMP-2 mRNA表达亦较模型组低.结论:高压氧结合自由基拮抗剂可以降低CCl4损伤大鼠肝脏MMP-2表达,可以迟滞肝纤维化病变的发展.
-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与膝关节强直的临床研究
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纤维性僵硬,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以往多采用关节切开松解术及股四头肌成形术,由于术后的诸多问题影响了早期关节功能的煅炼,使其效果不理想.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开展关节镜下切除关节内连束带、纤维条索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对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硬的实验研究虽有报道[1],但临床报道较少.本文则通过对28例膝关节僵硬患者的膝周软组织松解,并配合局部热敷及功能煅炼,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
左下肢增生性肌炎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因“左大腿包块疼痛10天”入院。患者在10天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内侧有一包块,如鸭蛋大小,触摸时有压痛感,局部无红肿。2天前包块突然增大、疼痛,遂来我院就诊。门诊B超显示,左大腿内侧肌肉层内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13 cm×2.7 cm×4.1 cm,距表皮约0.35 cm,边界清,呈梭型,内呈纤维条索样,可见彩色血流显示,超生提示左大腿内侧肌肉低回声包块,注意肌纤维瘤(图1)。门诊以“下肢结缔组织良性肿瘤”收入骨科。入院查体:左大腿中段内侧肿胀,皮肤颜色正常,无破溃,可触及约10 cm ×5.0 cm×3.0 cm大小包块,质硬、较光滑、界欠清、压痛、移动度良好,左下肢感觉无减退,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活动良好。入院行术前相关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遂在腰麻下取左大腿包块处前方纵行切口,长约8.0 cm。切开皮肤、皮下,切开筋膜、肌膜,见约10 cm×5.0 cm×4.0 cm大小的瘢痕样硬结,黄白相间,界不清。手术中保留正常的肌组织,将失活变性肌组织完整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伤口拆线出院。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光镜下可见在肌纤维周围有大量黏液样基质,其间可见嗜碱性大细胞(图2),诊断为增生性肌炎。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表现。
-
胆囊原发性类癌一例
患者男、汉族,43岁.反复上腹部疼痛5个月.B超示胆囊内多个强回声光团及一个30 mm×23 mm的中低回声占位灶,提示为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并胆囊后壁巨大实性占位.CT示:胆囊内见多发结节病灶,大者为27 mm×29 mm,另见数个结石影.考虑胆囊癌合并结石,并胰周淋巴结转移(图1).临床诊断:胆囊癌.术中见胆囊底部有一30 mm×25 mm大小的肿块,探查发现肝门及胰头多处有肿大的淋巴结.先切除胆囊并送快速冰冻检查,报告胆囊中分化腺癌.因肝门部的肿大淋巴结与门脉分离困难,且胰头周围有转移性肿大淋巴结,放弃根治性手术,做胆囊床周围部分肝组织切除及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常规病检示:病变组织由巢状或条索状排列的瘤细胞组成,由纤维条索所分隔,细胞大小一致,核不太大,核分裂少见.
-
罕见同时性肝肾双原发癌一例
患者男,61岁,体检发现肝占位1 d,于2015年11月23日入院。既往身体一般,无特殊病史,患者母亲死于肺癌。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查体无特殊;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未扪及包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侧肾区无叩击痛。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钙、凝血功能正常。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 4.12μg/L,CA19-9:66.48 U/ml↑,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CT示:①肝内多发占位,其中左肝内叶见大小约6.3 cm×6.4 cm病灶,界限欠清、增强期呈轻-中度强化、肝门结构清楚;②左肾下极见大小约3.2 cm×3.6 cm类圆形占位,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强化减低,边界不清,肾门结构清楚;考虑肝恶性肿瘤并肾癌可能性大;③腹膜后肿大淋巴结(2.4 cm×2.9 cm);④双上肺局限性肺气肿;⑤左肺下叶纤维条索影(图1)。术前诊断:①肝恶性肿瘤;②左肾占位性病变;③局限性肺气肿。
-
20例小儿左心室假腱索临床分析
左心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LVFT),又称左心室纤维肌束、左心室迷离肌束,系存在于左心室腔内的一些非附着于二尖瓣的纤维条索样结构.随着心脏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分辨率的提高,LVFT检出率逐渐增多.近几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小儿LVFT逐渐增多,部分有临床症状,易被误诊为心肌炎、先心病、心律失常等.现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通过检查心脏彩超发现20例小儿LVFT总结分析如下.
-
小儿左室假腱索74例临床分析
左室假腱索(LVFT)是指左心室腔内一些非附着于二尖瓣的纤维条索样结构.1893年Turner首次在尸解中发现并报道,1981年Nishimura等[1]首先报道了左室假腱索的超声所见.随着超声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普及,LVFT的检出率日益增多.由于LVFT多数伴有心脏杂音、室性早搏等心血管病特征,故LVFT的临床意义日益受到高度关注.现将我院近3年来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到的LVFT 74例分析如下.
-
坏死性垂体炎一例
患者男,71岁.左眼视物模糊,右眼视物重影,左眼睑下垂,渐加重20 d入院.既往无结核及自体免疫性疾病.查体:左侧瞳孔5 mm,光反射消失,右侧3 mm,光反射存在.左眼球上下、内收活动不能.矢状位与冠状位CT见蝶鞍轻度扩大,未见明显骨质破坏.鞍区MRI如图1.术前查垂体功能:高敏促甲状腺素(h-TSH)低下,0.41 mU/L,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正常.术前诊断鞍区肿瘤,无功能垂体瘤可能,垂体炎不排除.行单鼻孔经蝶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纤维条索状结构.病理报告为(鞍区)凝同性坏死性组织见图2,慢性炎性变化,淋巴细胞浸润,围绕纤维化的组织,考虑垂体炎.
-
眼外肌先天异常致眼球后退综合征1例
眼球后退综合征即当眼球内转时眼球向眶内轻度退缩,睑裂变窄,当眼球外转时睑裂正常或轻度开大.有一典型眼球后退综合征Ⅱ型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季×,男,4岁,左眼生后外斜,歪头视物1年于1998年3月入院.患儿足月顺产,无外伤史及传染病史,家族史无特殊.既往未就医. 检查:视力右+0.75DC×80°=0.6,左+0.50DS=0.01,角膜映光,左眼-30°L/R8° ,眼球运动:左眼内转不到中线,内转时睑裂缩小,眼球明显后退,并伴眼球急速上转和下转.外转时睑裂开大.代偿头位:面向右转.同视机检查:客观斜角:-30°L/R10°, 右转15°为-41°L/R8°,左转15°时-18°L/R10°.诊断:(1)左眼球后退综合征Ⅱ型 ,(2)弱视. 手术前在全麻下行被动牵拉试验,外直肌阻力很大,眼球不能牵拉至中线,手术中勾取外直肌时,见外直肌附着于角膜缘外6mm稍偏下处,肌纤维正常,做套环线后剪断肌肉后张力仍不减,牵拉眼球仍不能内转,顺巩膜壁继续向后探查,见外直肌止端后6~8mm处有索条状纤维束宽约3~5mm附着于巩膜壁上,用尖刀片伸入,将此纤维条索切断,张力瞬间消失,眼球一下转向鼻则,立即正位.再次检查发现颞上方还有一束4mm宽的肌肉,肌纤维正常,做套环缝线后剪断.整个外直肌止端从颞上方至颞下方呈120°扇形,将外直肌固定于止端后11m m处.探查未见有下斜肌,上下直肌均存在.
-
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一例
患者女,67岁.因胸闷、气短伴显著乏力、嗜睡2个月余于2004年7月入院.无明显咳嗽和咯痰,活动后气短加加剧,体力较以往明显下降.3年前曾患双肺结核,在某结核病专科医院确诊并经正规抗结核治疗1年,治疗后复查胸部CT病灶明显吸收,但双肺遗留较多的纤维条索状病灶.无慢性心脏病和肺脏病病史.无粉尘接触史和吸烟史.入院体检:消瘦体质,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表浅,神志清晰,体检合作.口唇轻度紫绀,胸廓形态呈"扁平胸",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和腹部查体未见异常,无杵状指,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动脉血气分析示(呼吸室内空气时):pH 7.40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8 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60.6 mm Hg.
-
漏斗胸合并巨大胸腺脂肪瘤同期手术1例
患者男,21岁,出生后发现胸骨下部凹陷,随着年龄增长凹陷逐渐加深.近3年来出现胸闷、胸痛,伴低热,乏力.查体:患者体质消瘦,颈静脉怒张,胸骨下部呈漏斗样畸形,盛水量70mL,漏斗指数为0.25.右侧肺呼吸音减弱,中上肺部叩诊呈浊音.X线胸片示,右中上肺大片密度增高影.CT扫描示,右上胸腔充满巨大脂肪密度占位灶,内呈纤维条索分隔状;右肺中上叶被压缩;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漏斗胸,纵隔肿瘤.
-
莫西沙星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患者女,56岁.因"服用莫西沙星30 min后头晕无力、面色苍白伴喘息20 min"入院.患者既往患脑梗死、假性球麻痹、饮水及进食呛咳.1年前曾因咳嗽、喘息在北京某医院呼吸科门诊就医,诊断吸人性肺炎,予以口服莫西沙星0.4 g,1次/d,未出现任何不良症状.20 d前患者咳嗽、喘息伴发热,体温38.5℃.肺CT示右肺下叶见一斑片状致密阴影,其内见纤维条索状高密度影.临床诊断吸入性肺炎.
-
球形肺炎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球形肺炎是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团块的渗出性炎性病变,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以细菌性多见.与机化性肺炎、炎性假瘤和球形肺不张的区别在于前者经抗炎治疗可以完全吸收或基本吸收,仅遗留少许纤维条索影,而后者抗炎治疗效果不佳.球形肺炎有时在临床和影像学上与肺部其他球形病变很相似.尤其是肺癌,易于误诊.笔者对10例球形肺炎的CT检查资料做分析总结.
-
饲鸽者肺2例报告
例1.女,40岁,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干咳2个月.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消瘦.查体:T37.4℃,R24/min,呼吸急促,紫绀(+),两肺中下部吸气期闻及帛裂音.胸部后前位像和肺CT扫描显示两肺广泛肺纹理增强、紊乱、模糊,呈纤维条索影,中下野磨玻璃状影.肺功能检查结果:%FVC42,%FEV1.082、%DLCO23.血气pH7.43,Pa(O2)5.95kPa,Pa(CO2)5.04kP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学检查结果,细胞总数0.78×109/L,中性0.25、淋巴0.74、嗜酸0.01.T淋巴细胞亚群:CD4+0.19、CD8+0.23.
-
支气管结石2例报告及国内文献复习
1 病例报告例1.男性,25岁,藏族.3年来反复咳嗽、咳黄痰、咯血,1个月来咳嗽加剧,痰量增多,伴痰血,并先后6次咯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块状物6块,而于1998年11月19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右肺偶闻哮鸣音.结核菌素皮试(+++),痰涂片查抗酸杆菌3次均阴性.X线胸片示右上肺、气管右侧壁周围多个粒样钙化影,无纤维条索影;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结节性钙化影,气管前、上腔静脉后见多个淋巴结钙化影,右肺上叶局限性气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主支气管平隆突外侧壁可见息肉样新生物,表面光滑,活检易出血,在该处取活检为粘膜慢性炎症,未见癌细胞.予以抗感染治疗,住院期间先后又咯出0.3cm×0.4cm×0.5cm及0.30cm×0.38cm×0.52cm、0.15cm×0.20cm×0.30cm、0.10cm×0.15cm×0.20cm黄褐色,形状不规则,有裂隙和孔洞,质坚脆的硬块.定性分析为碳酸钙和磷酸钙.诊断:支气管结石.患者咯出结石后咯血消失,咳嗽、咳痰减轻,右肺哮鸣消失,复查胸片右上肺钙化影缩小.
-
腔口结核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1例教训分析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0岁.因肛周无痛性结节溃破1年余,肛旁瘙痒、流脓、腹泻1个月,于2001-09-07入我市某医院外科.患者1年余之前发现肛旁一无痛性小结节,之后结节溃破,未诊治.2001-08自觉肛旁溃破处瘙痒、溃疡范围扩大、流出较多脓液,且伴有腹泻.门诊换药、抗菌治疗症状无好转,遂收住某院外科.入院查体:两肺呼吸音清,心音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肛周见表浅溃疡,约4cm×4cm大小,周围皮肤发红,膀胱截石位12点、8点处有两个黄豆大小的痛性结节,触之不易出血,肛检小指尖勉强通过,肛管、直肠管腔有狭窄,无染血.辅助检查:X线胸透见两上肺尖较多散在钙化点及纤维条索影,双肺纹理增粗,考虑"双上肺陈旧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