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纵隔巨大结核性淋巴结压迫食管误为食管平滑肌瘤1例
患者,男性,28岁,3年前因咯血、咳嗽发现右肺中部结核病,痰菌阳性,以2SHRZ/4HRE方案治疗,吸收良好,即予停药.今年5月来觉吞咽不适,食管中部似有梗塞感并日益严重,今年8月来沪就医,给以肺部X线摄片(图1)及钡剂食道造影.胸片示右侧第三、四前肋纤维化钙化病变,左肺门有多个钙化灶.食管造影(图2)示,食管中部有8mm×10mm球形灶,管道狭窄,球形灶上部食管有扩张现象,随即做食道镜检查(2次),可见食管中段有突出块肿,左侧壁附于食管内壁,块肿表面光滑,略有充血,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8月底施行食道中段切除并吻合术.手术自左侧胸部切口,探查到纵隔见隆突下有成群淋巴结,并相互粘连,其中大一枚淋巴结(8mm×9mm)与食管紧密粘连,在清除淋巴结群时,大一枚淋巴结撕裂了食管肌肉,随即实施食管肌肉修补术,手术后行规范化抗结核治疗,2周后恢复良好,1个月后食管钡剂造影(图3)示食管蠕动完全正常,现仍在继续抗结核治疗中,摘除淋巴结病理检查为"典型结核性病理变化,有郎罕氏细胞,大淋巴结中已有干酪坏死.
-
胸部正中切口术后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胸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方法,大限度降低病人压疮发生率.方法:采用Braden预测压疮危险计分法对354例胸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作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338例病人未发生压疮,12例出现一期压疮,4例出现二期压疮,经治疗痊愈.结论: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胸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的特点,掌据其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
右胸前外侧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切口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及切口符合美容要求的手术入路受到医患的欢迎.以常规正中胸部切口为对照,我们随机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进行二尖瓣置换术(MVR),对照分析其术中和术后的各项情况.
-
微创心血管外科的一个全新概念--一站式杂交手术
胸部切口的缩短和隐蔽,体外循环技术的避免是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学(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MICS)的两项突出体现,其中右腋下切口剖胸治疗心脏病、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全内镜机器人辅助下心脏手术等成为目前MICS的代表性术式[1].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部切口感染的治疗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分析32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4例胸部切口感染患者行二期清创缝合或二次手术资料.结果 本组2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痊愈出院,随访1~96个月,无胸部切口相关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部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行二期清创缝合或二次手术,可获良好效果.
-
开窗引流与肌瓣填塞治疗全肺切除术后脓胸2 例
例1,男,62 岁.因右肺上叶中心型鳞癌行右全肺切除术.术后9.5 a右侧胸部腋中线原胸部切口处出现红肿破溃并有脓性分泌物,局部换药30d未见好转.胸部CT示右侧胸腔积液,行右胸闭式引流.引流液多次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用庆大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溶液反复冲洗0.5a未愈.遂行开窗引流术,沿原切口进胸,见胸腔内有大量的腐败坏死组织和脓液.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冲洗胸腔,将切口上下两根肋骨剪断,去除长约10cm的肋骨,将切口上下缘皮肤与胸膜间断缝合,形成4 cm×8cm的窗口,在胸腔内填塞无菌纱布.术后用甲硝唑、庆大霉素、攸琐氏溶液纱布换药3月胸腔为无菌干腔后行肌瓣填塞术,游离胸大肌、胸小肌及背阔肌,切除第2、3、4肋骨及5、6、7肋骨残端,将肌瓣填入胸腔,闭合开窗引流窗口.术后恢复良好,随访2a仍健在.
-
持续负压吸引在胸部切口全层感染裂开清创缝合中的应用观察
胸外科胸部剖胸手术切口感染全层裂开是胸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从2006-2012年我科对剖胸手术及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的7例患者采用清创全层缝合加用负压吸引治疗,患者切口全部达到一期愈合,现报告如下。
-
Muscle-Sparing开胸术与传统开胸术对患者术后应激程度的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微创Muscle-Sparing开胸术(MST)与标准后外侧切口开胸术(SPT)对肺癌患者手术创伤程度的差别.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入SPT组和MST组各30例.对每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3、7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用ELISA方法测量血清中IL-1 β、IL-6、TNF的浓度,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量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应用SPSS统计软件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和急性反应期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和急性反应期蛋白较术前有明显变化(P<0.05).IL-1 β、TNF变化程度在两个手术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IL-6的浓度在术后第3天MST组浓度变化较SPT组要低(P<0.05).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在术后第1、3、7天MST组浓度变化均较SPT组要低.结论:微创Muscle-Sparing开胸术相对于传统标准后外侧切口开胸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
-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治疗胸部肿瘤880例
2003年以来,本院开始采用微创肌肉非损伤性胸部切口进行开胸手术,几乎包括所有种类的胸部手术,其中880例为胸部肿瘤病人,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
原发性肝胆管细胞癌1例
患者男,38岁.2年前,以原发性肝癌在他院行3次介入化疗,症状缓解.1月前CT示肝右叶有一约11.4cm×7.4cm肿物,侵及膈肌与右第9肋骨,此处有一3cm×3cm局部隆起,骨质破坏.以原发性肝癌并胸壁转移收入院,并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右叶有12cm×12cm×8cm肿物,肿瘤组织侵及右侧隔肌至右胸壁,其它脏器均无异常.术者将切口向右沿第8肋间延长并经此入胸腔,常规将右半肝及被肿瘤侵及的隔肌、第9及10肋骨和肋间一并切除,切除膈肌约18cm×20cm.为修补隔肌,自胸部切口上缘向上潜行分离,切除第8、7、6前肋,切除长度分别为15cm、17cm、18cm,保留完整的肋骨内侧骨膜、肋间肌及胸膜,自下而上游离出约15cm×18cm肌膜瓣,翻转覆盖间断缝合修补缺损之隔肌.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胸透示右隔肌升高,病理报告为原发性肝胆管细胞癌,痊愈出院.随访6年半,现仍健在.
-
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57例
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常规体外循环和插管技术,完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矫治术157 例,现将手术经验及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左后外侧切口在再次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左后外侧剖胸切口、降主动脉肺动脉转流在再次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995-04~2003-04在本院住院的11例曾经进行过二尖瓣手术,术后复发性二尖瓣患者,采用左后外侧剖胸切口,以降主动脉肺动脉转流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实施心内操作.结果全部病人均未阻断主动脉,平均转流时间138分,术后引流少于300ml,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术后复发性二尖瓣病进行再次手术时,应用左后外侧剖胸切口,避开了原胸骨正中切口,减少了粘连的分离,手术操作简便,术野显露满意.
-
我国胸腔镜食管癌手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方法行食管癌切除术,是 20世纪 90年代初胸腔镜开展的新技术,我国首先由曲家骐等 [1]报道.使用 VATS行食管癌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克服了传统开胸术须切断或切除肋骨,致使胸廓完整性遭受破坏的不足,将传统的"拉链式"胸部切口变为现在的"钮扣式"切口,将开胸术转变为普通外科手术,是胸外科手术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进步.但由于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操作上有许多不同点与难点,同时,对采用 VATS方法行食管癌手术也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
-
介入治疗致左心室和冠状动脉损伤1例
患者男,89岁,因冠心病行介入治疗,置入冠状动脉支架3个,分别位于左前降支、钝缘支及右冠状动脉主干.术后2 h发现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引流、止血,效果不佳,怀疑心脏外伤,急诊开胸探查.经左前外侧胸部切口入胸.
-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微创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目的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结果及手术经验.方法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2.5~27岁,平均(7.1±4.8)岁,体质量11~71 kg,平均(22.0±11.6) kg.肺动脉压中度增高10例.手术在浅低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皮肤切口沿右侧第5肋间长5~8 cm,经第3或第4肋间入胸,距右膈神经前2.0 cm纵向切开心包,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切开右心房,经三尖瓣显露和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6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皮肤切口长(6.9±0.9) cm.体外循环时间(57.4±21.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2±14.8) min,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8.5±5.8) h,ICU时间(33.6±16.9) h,术后住院(8.2±1.9) d .术后胸腔引流量(206.1±150.7) ml.52例(85%)未输库血.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心功能较术前改善,残余分流2例.结论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技术修补室间隔缺损,微创美观,安全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库血用量小,疗效满意.可经三尖瓣修补的室间隔缺损均可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术式.
-
恶性原发性心脏肿瘤术后远期生存三例
例1 男,31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6个月,晕厥2次收入院.经胸部CT诊断为左心室肿瘤,于1994年2月在全身麻醉下经左前外侧胸部切口手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心室外侧壁,灰白色,表面呈菜花状,向外突出, 基底部宽约2cm,大直径5cm.行心脏不停跳手术局部切除肿瘤, 创面电凝烧灼处理.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神经鞘瘤,间断接受放射治疗3个疗程,至今生存8年余,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
-
普迪思缝线在胸部切口的应用
我科1999年10月至2001年9月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普迪思(Polydioxanone)合成吸收性缝线,对90例胸部手术切口进行连续性缝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自制简易负压吸引装置在胸部正中切口术后的应用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因胸痛1+d于2013年4月4日急诊入院.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主动脉瓣反流(中度),即予卧床休息及血压控制等处置.2013年4月1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主动脉瓣成形,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1 500 mg+生理盐水100 mL,每8小时1次,静脉输入抗感染;予口服培哚普利4 mg、1次/d,厄贝沙坦150 mg、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氮平片2.5 mg、2次/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2次/d,降血压等治疗,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术后15d伤口已一期愈合.
-
抢救严重交通事故伤一例
患者男,30岁.因交通事故伤急诊入院,初诊为左侧创伤性膈疝、脾破裂、左肋骨骨折合并液气胸、左肱骨内髁骨折、失血性休克.经抗休克治疗后,急诊经左胸腹联合切口探查.胸腔内有大量食物残渣及血性液体2 000 ml,脾及部分胃体疝入胸腔,脾上极、脾门全层破裂,胃体前壁见一长约6 cm裂口,切除脾脏后,将胃体裂口间断缝合回纳腹腔.膈肌有一长约15 cm的裂口,作间断褥式全层U形缝合.反复用大量温等渗盐水及甲硝唑溶液冲洗胸腔,置胸腔引流管1根,关闭胸部切口.探查腹腔,见肝脏左三角韧带部分撕裂,未见活动性出血,于脾窝置1根引流管,关闭腹部切口.术后第2天患者感胸闷、气促,呼吸32次/min,心率120次/min,血氧饱和度0.92,左胸腔引流管通畅,双肺可闻及大量散在湿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胸片示右胸积液.
-
美宝湿润烧伤膏加血竭粉治疗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疗效观察
我们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加血竭药粉治疗外科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33例,均为我院2005年6月~2008年12月期间的外科住院患者.切口不愈合的长度均大于3cm,深度至少1.5cm.其中胸部切口6例,上腹部切口13例,下腹部切口9例,其他部位切口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及对照组15例.治疗组男11例,女7例;年龄39~78岁,平均56岁;病程6~15天,平均(10.28±2.80)天.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8岁;病程7~18天、平均(11.47±2.9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