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面部皮肤型孢子丝菌病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报道面部皮肤型孢子丝菌病72例.方法详细观察72例患者的皮损表现,逐一做真菌学检查,部分做病理检查.采用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联合疗法治疗.结果颜面孢子丝菌病的皮损形态复杂,其中淋巴管型占9.72%,局限型占90.28%,有明确外伤史的26.4%.以碘化钾为基础的联合治疗,6~8周全部治愈.结论皮损表现和真菌学检查是诊断孢子丝菌病的重要依据.颜面孢子丝菌病形态分布以局限型为主.基层误诊率高达16%.碘化钾为首选基础用药.
-
恶性血管内皮瘤合并疱疹样天疱疮一例
患者男,71岁,因额面部结节破溃伴涨痛9个月,全身红斑、水疱伴痒20 d,于2009年7月14日入院.患者自述9个月前不慎撞伤头部后,前额皮肤红肿伴疼痛,局部出现黄豆大小的结节,当地医院予抗生素治疗,结节仍渐增大,胀痛明显.1个月后,于多家医院求治,先后诊断为皮肤感染、带状疱疹、孢子丝菌病等,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间质胶原化,轻度增生伴退变,部分区毛细血管增生伴少量炎细胞浸润.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曾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和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结节增大、增多,局部破溃,易出血.
-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致耳廓缺损二例
例1 女,32岁.因左耳廓斑块、破溃1年于2007年5月10日就诊于我科,病史不详.皮肤科检查:左耳廓浸润性暗红斑块,边界清楚,其上有一豆大浅溃疡、结痂,左耳轮边缘缺损.取皮损分别行组织病理检查及真菌培养.病理示真皮内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及上皮样细胞,PAS染色阴性.真菌培养在沙氏培养基上见黑褐色酵母样菌落,菌种鉴定见特征性梅花状分生孢子及与菌丝呈直角的分生孢子柄.诊断:孢子丝菌病.患者失访,治疗情况不详.
-
30例婴幼儿孢子丝菌病临床分析
近年来孢子丝菌病发病呈增高趋势,以往罕见的3岁以内婴幼儿孢子丝菌病也有增多.现对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科确诊的30例婴幼儿孢子丝菌病病例报道如下.
-
一株引起皮肤播散性孢子丝菌病的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鉴定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常见深部真菌病,临床多见于淋巴管型及固定型,播散性孢子丝菌病少见.孢子丝菌进入人体后引起不同临床类型的孢子丝菌病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1],但是否与菌型有关尚无定论.为此,我们从一皮肤播散性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中分离1株孢子丝菌菌株,利用常规真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该菌株与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在基因水平上的异同.
-
碘化钾对孢子丝菌病小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碘化钾是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其作用机理一直没有定论,体外试验已证实它不能直接抑制或杀灭孢子丝菌.我们检测了孢子丝菌病小鼠喂服碘化钾前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变化,分析了碘化钾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而为探讨其治疗孢子丝菌病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
“ITS/CAL"靶位分子鉴定结合表型分析确诊狭义申克孢子丝菌致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一例
患者女,54岁,农民.左上肢近手腕部外伤后出现豌豆大小的单一红色结节15d,后肿大、破溃,并在30 d内发展为多个成串状分布的结节.皮肤科检查:患者左上肢可见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紫红色结节,质硬;部分结节破溃,伴少许脓性分泌物.组织病理提示,感染灶呈混合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的化脓性肉芽肿炎症;过碘酸雪夫染色阴性,未见真菌孢子、菌丝及星状体.活检组织真菌培养阳性.根据培养物形态学分析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及钙调蛋白(CAL)编码区靶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诊该病例为狭义申克孢子丝菌致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给予患者10%碘化钾溶液10 ml/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2个月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后失访.本例报道提示联合应用表型鉴定和“ITS/CAL”靶位的基因分析能够准确将孢子丝菌复合体鉴定到种水平.
-
孢子丝菌病46例分析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皮肤病.现将我科门诊1989年至2006年4月经真菌培养证实的46例孢子丝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
伊曲康唑与碘化钾联合治疗播散性皮肤型孢子丝菌病一例
孢子丝菌病是较为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但全身播散型较为少见,我们用伊曲康唑与碘化钾联合治疗1例播散性皮肤型孢子丝菌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36岁。1998年7月无明显诱因左腿出现一杏核大结节,皮肤色,质中等硬,略有痛感。1个月后右上肢又出现一花生米粒大小结节,后于四肢陆续出现4个类似结节。诊断为皮肤结核,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效果不佳
-
孢子丝菌病的治疗
孢子丝菌病( sporotrichosis)由双相真菌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感染所致,该病为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之一,临床上分为固定型、淋巴管型、皮肤播散型和皮肤外型4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类型主要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和淋巴管,皮肤外型罕见,主要发生于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者,常累及肺、脑膜、骨关节和眼等,治疗困难,可危及生命.目前孢子丝菌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外科手术等可作为补充疗法.一、常用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
加强对新现临床真菌感染的认识
临床上真菌感染是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致病真菌种类不断变化,新现临床真菌感染不断增多,类型主要包括:由新识别的菌种引起的真菌感染,如新认识的着色霉中的Fonsecaeamonophora和Fonsecaeanubica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等。目前真菌分类学从表型分类向基因型分类转变,使得对已知的疾病病原体有了新的认识,如我国孢子丝菌病的主要病原菌为球形孢子丝菌而非申克孢子丝菌;已知病原菌引起的新感染形式,如葡萄状维朗那霉(Veronaeabotryosa)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病原菌在新的地方流行,国际人员交流的增多使一些地区流行性真菌感染如球孢子菌病等逐渐变成全球性疾病。为了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日益增多的机会性真菌感染防范意识,我们在评价我国近年来新现和疑难真菌病的诊疗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基础上[1],就近5年我国新现的机会性真菌感染进行回顾。
-
孢子丝菌病诊疗指南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Sporothrix schenckii complex)感染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偶可播散全身,引起多系统性损害。皮损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损害,可形成丘疹、脓疱、结节、斑块、溃疡、肉芽肿、结痂等改变,常累及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
-
孢子丝菌病误诊1例
患者男性,55岁,造纸厂工人.因右手指、手臂反复出现结节溃疡2月于1999年3月21日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食指末端伸侧瘀斑,无痛痒不适,抓破后挤出少许非脓性分泌物.曾先后到本市两所大医院外科就诊,均诊断为"右手外伤并感染,脓毒血症",给予克林霉素、泰能、大蒜素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能控制,并于前臂、手背、上臂出现10余个相同的结节,且手背及前臂的结节部分破溃,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体检:一般情况好.
-
孢子丝菌病1例报告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申克孢子丝菌(sporotrichosis)所引起的皮肤、皮下及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病.在2002年3月下旬在门诊值班中偶见一典型孢子丝菌病例,现将报导如下:
-
糖尿病合并孢子丝菌病1例护理体会
2005年11月,我院收治1例糖尿病合并孢子丝菌病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孢子丝菌病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1例
患者男,73岁,5个月前右手背曾因划破形成溃疡,久不愈合,后在前臂伸侧出现呈线状排列的4个小而硬可推动的无痛性皮下结节,呈紫色且进行性增大,近1周于手背部溃疡的周围皮肤发红、密集小丘疹、水疱、并可随搔抓方向呈线状播散有黄色渗出,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发病以来无发热及关节疼痛,否认有药物过敏史.
-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224例临床分析
1998年秋,嫩江大水后,其下游发生孢子丝菌病区域性小流行,我们发现了224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现将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表现介绍如下.
-
2%碘化钾湿敷治疗孢子丝菌病36例
10%碘化钾为治疗孢子丝菌病的口服首选药,但因其副作用有些患者不能耐受,其它口服抗真菌药价格昂贵.为验证孢子丝菌病的局部治疗作用,从1999年起,我们试用2%碘化钾溶液局部湿敷治疗孢子丝菌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游泳池肉芽肿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渔民。主因右手背疣状斑块伴糜烂2年就诊。患者长期从事捕鱼工作,2年前右手手背斑块、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否认外伤史。曾在当地医院以“孢子丝菌病”诊治,给予“10%碘化钾液”10 mL每日3次4个月;“伊曲康唑胶囊”400 mg每日1次1个月,无明显效果。皮损逐渐增大,渐扩展至右手中指指背及右前臂伸侧,斑块表面出现糜烂及渗出。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手手背4 cm ×6 cm皮损,右手中指指背蚕豆大疣状斑块,表面糜烂伴脓性分泌物(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2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1.7%↓,淋巴细胞百分比47%↑,嗜酸粒细胞百分比5.6%↑;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皮肤组织PCR 检测分枝杆菌结果:阳性;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层内大片浆痂、坏死,其下方表皮及真皮浅层纤维素样坏死。表皮呈假上皮瘤样生长,表皮细胞外水肿,有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游入;乳头区及真皮浅、深层血管增生、扩张,部分血管管壁增厚,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浆细胞、个别嗜酸粒细胞及异物巨细胞的混合性炎性浸润,炎症延及皮下层(图2,3)。诊断:游泳池肉芽肿。治疗:利福平胶囊450 mg,日1次,乙胺丁醇0.75 g,日1次,醋酸泼尼松5 mg,日3次。20天后,皮损明显好转,溃疡糜烂趋向结痂、愈合,无渗出物。嘱患者继续服用上述药物,10天后醋酸泼尼松改为5 mg,日2次,其余药物继续服用不变。治疗2个月后,患者皮损痂皮脱落,皮损明显变平、光滑,基底稍红(图1)。嘱患者停醋酸泼尼松,继续服用利福平胶囊450 mg,日1次,乙胺丁醇0.75 mg日1次,1个月后复诊,目前仍在随访中。
-
面部孢子丝菌病误诊为疖肿1例
患者,女,68岁。左眉外侧不规则暗红色斑块4个月,曾误诊为“疖肿”。真菌培养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诊断为孢子丝菌病。
关键词: 孢子丝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