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麻风免疫治疗的进展
麻风分枝杆菌所致麻风的免疫治疗已有50多年,由于该菌体外培养尚未成功,瘤型麻风特异性免疫缺陷的机制不清楚,麻风免疫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本文综述了多种疫苗、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剂等用于麻风免疫治疗的进展情况.
-
莫西沙星在人麻风病中的有效抗菌活性
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莫西沙星治疗8例麻风杆菌感染者获满意疗效.受试者用药方案为:单剂口服莫西沙星400 mg,停药7 d后从第8天起每日口服莫西沙星400 mg至第56天.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7、14、28和56天,进行皮肤活检,并将获得的麻风分枝杆菌,按照3组不同的菌量分别接种到小鼠的脚垫上.8和12个月后观察麻风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并且与治疗前(第0天)比较.
-
麻风周围神经病二例病理和超微结构观察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
中国麻风分枝杆菌种型分布与特征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传播的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菌种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型分布与特征.方法 对来自中国22个省市171例麻风患者皮损组织样本,采用巢式PCR扩增麻风分枝杆菌特异16S rRNA保守片段,并对PCR阳性产物直接测序,经BLAST进行序列比对;采用PCR产物限制性酶切基因多态性方法对麻风分枝杆菌进行SNP分型.结果 171例标本扩增片段与来自巴西的麻风分枝杆菌Br4923相似性达99%,均为M.leprae,未检出M.lepromatosis.在85例SNP分型标本中,SNP3型、SNP1型和SNP2型分别占78.8%(67/85)、20% (17/85)和1.2%(1/85),未检出SNP4型.130例16S rRNA序列存在C251T位碱基变异,不同临床型别标本中16S rRNA序列突变及SNP型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S rRNA基因C251T突变与麻风分枝杆菌菌株的SNP分型有一定的关联,存在突变的菌株多为SNP3型,少见SNP1型,未见SNP2型;不同地区的SNP型别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陆地区的SNP3型菌株分布率97.1%(34/35)显著高于沿海66% (33/50)(x2=11.96,P<0.01).不同地区的16S rRNA序列突变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内陆地区的16S rRNA突变率94.8% (92/97)显著高于沿海51.4%(38/74)(x2 =43.56,P<0.01).结论 麻风分枝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突变C251T与SNP分型有关,可提示不同基因型麻风分枝杆菌的地理分布.未发现麻风分枝杆菌M.lepromatosis菌种.
-
分枝杆菌感染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人致病性分枝杆菌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其感染与宿主遗传背景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宿主基因在分枝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人群候选基因研究、基于家庭连锁分析和罕见易感个体基因分析,发现和分枝杆菌感染易感相关的基因有IL12B、IL12RB1、IFNGR1、IFNGR2、TLRs、NOD2、MRC1、IRGM、NRAMP1、VDR及LTA4H等,研究这些基因为揭示分枝杆菌感染免疫机制提供可能,同时也为麻风和结核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的皮肤和周围神经。我国麻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以沿海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为多。由于上述地区麻风防治工作起步早,先后发现后治愈了大量患者,因此疫情得到了明显控制。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交通欠发达的西南地区。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皮肤科2014年11月收治界线类偏瘤型(BL)麻风患者1例,报道如下。
-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非结核分枝杆菌(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是指除MTB、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等MTB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迄今为止,共发现NTM菌种154种和13个亚种,其中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NTM对人体致病,可侵犯肺脏、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组织和器官,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1]。加拿大安大略省的 NTM 肺病发病率从1997年的9.4/10万增加到2003年14.1/10万,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 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MAC)和快速生长分枝杆菌( 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肺结核[2];2000年至2008年台湾地区NTM病发病率从2.7/10万增至10.2/10万, NTM 病占所有分枝杆菌病的比率从2000年的32.3%升至2008年的49.8%[3]。上海的一组资料显示,NTM肺病中以龟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病常见[4]。
-
分枝杆菌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进展
分枝杆菌属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C)、麻风分枝杆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eteria,NTM)自1882年Koch发现结核菌以来,已报道了100余种分枝杆菌,其中约30种与不同的人类或动物疾病有关.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流行趋势、诊断及治疗
分枝杆菌属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 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统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麻风分枝杆菌的研究进展
麻风的早期诊治对减少疾病传播、预防疾病进展和致残起重要作用.本文对PCR技术在检测麻风杆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新疆南疆部分地区麻风患者与家内密切接触者血清 PGL-1抗体检测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麻风潜伏期长,无有效预防或疫苗,导致病例在确诊前,麻风菌的传播早已发生。 MDT(multidrug therapy)实施20余年来,全球的麻风患者人数从80年代初的1000万左右下降至2005年的40万例左右。尽管 MDT 可有效的治疗麻风,但目前看,仅依靠药物,很难彻底控制麻风[1-3]。如何评估麻风在某地的防治现状,以及疾病是否有传播,是当前麻风防治面临的难题。我们在新疆麻风发病较高的县和地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资料收集和血清样本采集,ELISA 法检测样本中麻风特异性抗体 PGL-1 IgM 的水平,希望为化学干预治疗筛选目标人群。
-
麻风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麻风病的病原体是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 ML).自挪威学者于1873年发现以来已有130多年了.遗憾的是至今尚无人工体外培养之法.尽管小白鼠足垫模型等相关动物模型在新药研究、抗原生化分析以及麻风杆菌分子结构分析诸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欲走向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麻风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是必须了解的领域.近年来这方面研究有不少进展.现简介如下.
-
清末民初粤省的麻风救济活动
麻风又称癞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我国古代曾称为"疠风"、"大风"、"癞"、"恶疾大风"、"天刑病"等.据民国时期相关统计表明,中国的麻风病患者多,约占全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广东、云南麻风之多为全国之冠,而尤以广东为"<'1>.本文试结合有关史料,对清末民初时期广东省麻风院的分布情况以及粤省政府及社会各界对麻风病人的救济情况做一论述.
-
麻风分枝杆菌qPCR鉴定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建立麻风分枝杆菌qPCR鉴定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qPCR对135例麻风及其他疾病组织蜡块样本中麻风分枝杆菌特异性基因Ag85B和SodA进行检测,建立结果判定标准;对99例病种未知组织腊块样本和89例病种未知新鲜皮肤组织样本以qPCR检测麻风特异性基因Ag85B和SodA,评价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qPCR技术检测新鲜皮肤组织麻风特异性基因Ag85B和Sod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1.7%,高于组织蜡块样本。结论: qPCR技术可用于麻风菌的检测。
-
27例麻风患者组织液涂片的3种试剂处理方式染色效果评价
目前麻风在我国处于低流行状态.麻风分枝杆菌无法人工培养,因此皮肤黏膜组织液涂片查菌对麻风的诊断,分型,疗效及复发的判断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查菌时需用无菌刀片在皮损部位切一长5 mm,深3 mm切口,并刮取组织液,此组织液中必然会混入红细胞,在抗酸染色后造成染色背景与麻风杆菌对比不鲜明,在菌量少的标本涂片中查找辨认细菌很困难,易误报未查见细菌.我们使用3.5% HC1,5%NaOH,和HiCN 3种溶血剂来溶解组织液涂片标本中红细胞,并与未处理标本对比染色效果,报道如下.
-
两种抗酸染色法查麻风杆菌的比较
麻风杆菌是挪威韩森于1873年首先从麻风病人的皮肤结节中发现的,故称韩森菌,按类属称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或麻风菌.按染色特性属抗酸杆菌.1萋尼抗酸染色法是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的常用方法.萋尼抗酸染色法效果很好,但是操作比较复杂,同时存在以下缺点:①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时间长,染料容易流到载玻片外,沾污实验台或地面,也难以掌控;②加热时染液容易干,须不断添加染液,材料消耗大;③加热时产生石碳酸蒸气对人体有害.
-
对麻风病防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皮肤和外周神经受累的慢性传染病,是导致人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麻风病历史悠久,在欧洲中古时代广为流行.随着工业发展,后1例也于20世纪40年代在挪威与世长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原生活在西太区、东南亚、非洲等殖民地的麻风患者移居美、英、荷、法等国,在异乡辗转多年才得到确诊,但是他们并未在欧、美人群中引起传染流行.1874年韩森发现麻风菌,至今尚未能在体外培养,无特效疫苗,也无适用于现场的实验诊断方法.当今麻风病仍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PCR技术检测麻风分枝杆菌进展
麻风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麻风分枝杆菌不能体外培养,控制疾病传播主要依靠早期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抗酸染色结果和临床体征,但抗酸染色方法敏感性低.本文就PCR技术尤其是巢式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麻风分枝杆菌的可行性和应用作一综述.
-
肺结核患者分枝杆菌感染菌型鉴定结果分析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略带弯曲的微生物,有时有分枝或出现丝状体.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能抵抗强脱色剂盐酸乙醇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本属菌种类多, 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种(包括人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其中前三者对人类致病)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原称非典型分枝杆菌).因其在染色上具有抗酸性,故又称非典型抗酸性菌.非典型抗酸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埃,水,鱼类和家禽中,传播途径主要从环境中获得感染,例如污水,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极少见.通常此类分枝杆菌对人类致病性较结核分枝杆菌低,但如果存在易感因素,使宿主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发生障碍,则可导致病变.目前,世界上已发现17种以上的其他分枝杆菌能引起人类的疾病,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1].
-
瘤型麻风1例报道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右小腿、大腿皮疹2月,伴局部感觉障碍.查体:右大腿后内侧、臀下、小腿上后侧腘窝部见大片不规则暗红色斑片界清,周边呈堤样隆起,中央少见糠样鳞屑,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右腿痛,温、触觉明显较左腿降低,右腓总神经、耳后神经较左侧粗大.临床诊断:麻风?环状肉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