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性心包炎诊断及治疗进展
全世界结核病的发病均有升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是主要原因之一[1].HIV感染使成人的结核和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逐渐增加,也成为心包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国外统计肺结核病人合并结核性心包炎(TBP)占1%~8%[2].急性心包炎中有4%~7%为结核性的,有7%会发生心包填塞,6%~7%的病例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3].我国TBP在心包疾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占心包疾病的21.3~35.8%[4,5],高于国外.1954年以前,虽经治疗但死亡率高达80%以上,而现在治疗后死亡率在3%~40%[3].本文结合文献就TBP的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早期心电图检查对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探究
目的:探讨早期心电图检查对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院内收治的72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不同时间段行心电图检测,分析各导联PR波形的变化和实际病情的关系.结果:70例中共有56例心电图中的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及V3~V6导联见PR波向下偏移,aVR波抬高,且PR波段方向在同一导联中与ST段的变化相反;其中第1天和第2天的PR检出率为94.74%,显著优于第3天和第4天、第5天和第6天及其他时间的检出率81.25%、50.00%、25.0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临床中对心包炎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时间越早,越容易发现PR偏移.结论:对于急性心包炎患者而言,早期进行心电图检测,可通过心电图中的PR波偏移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
心电图ST段抬高及PR段下移对急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图PR段下移与ST段抬高对诊断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包炎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测,探讨鉴别诊断要点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除发病第8~14d外其他时段心电图S T段抬高率及二者联合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二者联合诊断急性心包炎的特异性为93.3%,发病第1d联合诊断敏感性为80.0%,发病第2~3d为75.0%,发病第4~7d为50.0%,发病第8~14d为20.0%.结论:在诊断急性心包炎患者时心电图P R段下移与S T段抬高临床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临床主要诊断指标.
-
急性心包炎治疗新进展
急性心包炎足心包膜的脏层和壤层的急性炎症,可以同时合并心肌炎和心内膜炎,也可以作为唯一的心脏病损而出现.笔者查阅人量文献资料将急性心包炎的治疗新进展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心包炎 病因治疗 心包穿刺、切开、切除治疗 中医外科学 -
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评价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WHO于1998年公布,有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外科治疗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胸部放疗是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纵隔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措施,而位于纵隔的心脏在放射治疗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线照射的影响,胸部放疗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脏损伤,轻者表现为心功能降低,心电图异常,重者则表现为急性心包炎、心肌炎,远期会导致心肌硬化、冠心病等.
-
急性心包炎心电图诊断要点
1主要特点
急性心包炎是常见的心包疾病,其病因以病毒性感染多见,其他原因包括尿毒症性心包炎、肿瘤性心包炎(乳腺癌、肺癌、白血病、淋巴瘤及间皮瘤等)。急性心包炎常见的症状有胸痛、发热、身体不适及肌痛。典型者为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斜方肌边缘,当坐起来或前倾位时疼痛减轻,而当呼吸、咳嗽、活动或仰卧位时加重。呼吸困难多见,特别是在大量心包积液或心包压塞时更为明显。也可发生低血压和心源性休克。 -
急性心包炎C反应蛋白升高情况及其正常化时间过程
目的:炎性标志物在心包炎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均未明确,本文观察了急性心包炎患者中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频率、正常化时间、及其对诊断、治疗和预后可能存在的重要意义。
-
普遍PR段下移伴普遍ST段抬高——急性心包炎早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目的探讨急性心包炎心电图PR段的改变并对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78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不同时间记录的首次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各导联PR段和ST段改变的方向和幅度,测量心率,并探讨PR段改变与ST段改变以及与心率的关系.以7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为对照.结果78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中,55例(75.1%)在I、Ⅱ、Ⅲ、aVF、V3~V6导联普遍出现PR段下移,aVR导联出现PR段抬高,aVL导联仅3例有PR段改变.上述导联PR段下移幅度为о.05~0.15 mV.第1次记录中69例(87.2%)出现I、Ⅱ、Ⅲ、aVF、V3~V6导联ST段抬高.普遍导联PR段下移伴随ST段抬高的检出率在发病第ld记录的心电图中高,随后记录的心电图中逐渐降低.PR段的下移与心率无关.在早期复极综合征中仅2.6%记录到PR段下移.结论普遍导联PR段下移伴随ST段抬高是急性心包炎早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
急性心包炎PR段偏移的临床意义
人们对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诊断,传统概念往往只重视ST-T的改变,其实PR段偏移也是特征性改变之一.
-
短暂性左室心尖球囊综合征
在心电图上,ST段抬高而伪似心肌梗死图形的常见临床情况有正常变异(尤其见于非洲裔美国人)、急性心包炎、冠状动脉痉挛、左室室壁瘤、左束支阻滞、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肌炎、可卡因滥用、肺栓塞等.
-
急性心包炎心电图表现的若干新概念
临床上急性心包炎常以听到心包摩擦音和(或)有心包积液而作出诊断,约90%的患者可有心电图异常,其中以ST段抬高及PR段偏移较为特异[1,2].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包炎心电图表现的若干新概念,着重讨论PR段偏移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
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后95例患者中92例患者治疗满意,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院继续治疗;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应尽早的确诊并及时的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提高生存质量。
-
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3例急性心包炎患者,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63例患者通过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及药物治疗方法,63例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生命危险。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早确诊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治量。
-
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浅谈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34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及时的确诊、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出院起关键作用。
-
3例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析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生理变异的心电图表现,多见于青年人,发生率地区差别很大,非洲国家为9.1%,亚洲国家2.6%;国内报道3.2%.因其心电图特殊表现,在某些情况下使临床诊断产生困难,易误诊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器质性心脏病.临床上有将早期复极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的病例报道.笔者附3例病例来分析误诊原因.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心包炎(附五例报告)
小儿心包炎常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易被原发病掩盖.急性心包炎在儿科患病率较低,故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由其引起肺外并发症较多,而关于并发心包炎时积液特点及治疗方法的报道少见.现将2000~2004年我科收治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心包炎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心电图ST段抬高及PR段下移对急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心电图ST段抬高及PR段下移对急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影响.方法 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急性心包炎患者69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67例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心电图ST段抬高及PR段下移对急性心包炎临床诊断价值,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心电图ST段抬高及PR段下移诊断急性心包炎特异度为98.51%(66/67);敏感度在病发第1d为80.77%(21/26),病发第2~3d为70.83% (17/24),病发第4~7d为53.85% (7/13),病发第8~14d为16.67%(1/6),7d内为73.02% (4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ST段抬高及PR段下移对急性心包炎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
-
急性心包炎36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心包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临床36例急性心包炎患者,对其基础护理、饮食、症状及配合治疗的护理.结果 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获临床痊愈.结论 保持足够心输出量;患者主诉疼痛缓解或次数减少;呼吸困难减轻,保持理想的气体交换;及早发现心脏压塞征兆,预防休克发生.
-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鉴别诊断(附32例报告)
早期复极综合征自1936年由Shiplay等首先报道以来,其心电图诊断已明确.但做好其与超急性期心肌损伤、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等心电图鉴别有临床意义,我们总结了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32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
46例急性心包炎心电图诊断分析及体会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急性心包炎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特点。方法观察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包炎患者(观察组)首次心电图情况。并以同期我院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对照组)。测量各导联ST段和PR段方向和弧度。结果36例急性心包炎患者呈aVR导联ST段压低,但普遍导联凹陷形ST抬高,aVR导联PR抬高,导联除V1和aVR外PR段出现广泛的下移。患者在发病的第一天检出普遍的PR段改变;发病第二天检出率高,以后逐渐减低。仅8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广泛的PR段下移。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心电图区别于急性心肌梗死,会有广泛的PR段下移,有利于急性心包炎的诊断,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