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长必知的“长个儿”学问
人的长高,决定于骨胳的生长发育,其中下肢长骨的增长与身高的关系密切.长骨分骨干和骨骺.骨干是已经骨化的坚硬部分,两端的膨大部分叫骨骺.骨干与骨骺之间的部分叫"骺软骨板".成年之前,骺软骨板的软骨细胞不断生长,钙盐不断沉着,骨化;骺软骨板的骨化部分就成了新的骨干,这样,骨干不断地变长,人就长高了.直到20~25岁,骺软骨板才停止生长,完全骨化,骨干与骨骺连成一体,人也就不再长高了.
-
股骨、胫腓骨多段骨折治疗
自2004年1月~2006年共收治下肢长骨分段骨折20例,10例为股骨多段骨折,10例胫骨或胫腓骨多段骨折.本人对该类骨折的临床特点、整复方法及治疗选择做了探讨.认为:该类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是目前好的适应征.因为:①带锁髓针内固定可采用闭合复位:②带锁髓内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创伤小;③带锁髓内针内固定范围广,更加体现了骨折内固定的治疗原则.本组经用带髓锁内针治疗病例,所有骨折,除1例2期持骨,均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经随诊获得满意结果.
-
环形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长骨骨不连畸形
1987年4月以来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环形外固定器[1]治疗股骨、胫骨骨不连,畸形5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应用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12~61岁,平均38岁;骨不连39例,其中股骨18例,胫骨骨不连21例.骨折不连时间6月~3年4个月,平均1年2个月.骨折畸形愈合19例,股骨9例.胫骨骨折畸连10例.2例12岁和14岁男孩患有胫腓骨下段畸连同时伴有下肢短缩5~5.5cm.骨折畸形愈合时间2.5月~5年4个月.平均8.5月,58例骨不连及畸连病人属内固定失败28例,外固定失效26例,4例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未及时医治造成.
-
下肢长骨骨折病人术后综合护理
针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的特点,对病人实施全面、合理、有效的护理,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7年6月至1998年5月,行下肢骨折手术病人98例,男65例,女33例。年龄18~76岁。其中股骨骨折43例,胫腓骨骨折56例;合并内脏破裂8例;开放骨折32例,多发骨折19例。术后无一例发生膝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及静脉炎等。1例褥疮感染(病人76岁,摔伤3d才入院,入院时已发生Ⅱ度褥疮,病人为股骨干骨折),98例病人术后经过精心治病护理,均痊愈出院。
-
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21例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 年1 月至2010 年6 月我科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加植骨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21 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1 例随访平均12 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一例内固定物折断.结论 静力型交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Masquelet技术治疗髓内钉术后感染骨缺损3例
髓内钉内固定是下肢长骨骨折手术的标准处理方法,但临床上对于创伤术后髓内钉感染造成的大范围骨缺损的处理相当棘手。由于髓内钉感染是全髓腔感染,既往髓内钉感染处理方法是取出髓内钉、反复清创扩髓[1]。由 Masquelet等[2]提出的诱导膜技术是治疗长管状骨节段性缺损的一种新策略。我们对2012年4-10月采用 Masquelet 技术治疗创伤后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中心定位杆盲置法在下肢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心定位杆盲置法在下肢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48例,中心定位轩均采用盲置法置入.结果 一次性顺利置入2枚远端锁钉44例,4例锁钉失败,行二次盲置法锁钉成功.远端锁钉一次性顺利置入的成功率91.6%.结论 中心定位杆的准确安放是远端锁钉一次性顺利置入主要条件,中心定位杆盲置法极大的提高了远端锁钉锁定的成功率.
-
下肢长骨复杂性骨折的治疗
下肢长骨严重粉碎、多段、邻近关节部位骨折及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骨缺损、感染性骨折等这一类复杂性骨折,临床处理较棘手.自1993年10月~2002年3月收治这类下肢长骨复杂性骨折75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目的:探析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运用l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随访10~30个月,本组的43例患者中,40例手术感染得到Ⅰ期控制,其余3例行1~3次清创术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骨折愈合和延长停止后,37例患肢长度较对侧缩短<2.5cm,占86.05%,5例为2.5~3.0cm,占11.63%,1例为3.0~4.5cm,占2.33%,并且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运用l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对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感染,还能改善患肢功能,值得推广.
-
四肢长骨骨肉瘤保肢治疗概况
骨肉瘤系由肉瘤性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为主要结构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骨肉瘤的发病率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多发生于15~25岁的青少年.发病部位主要是四肢长骨,常发生在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约57.6%的患者发生在下肢长骨,11.7%的发生在上肢长骨[1].目前,结合新辅助化疗等辅助方法,90%以上患者能够保肢治疗,而不必行截肢术.在新辅助化疗及合理手术为主的治疗下,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2].
-
下肢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104例疗效分析
我院1997年7月-2001年10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10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
滑液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治疗下肢骨折后的膝关节僵硬
膝关节强直和僵硬是下肢长骨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症 ,我们对这部分患者采滑液关节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ous passive motion, CPM),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145例膝关节僵硬患者 ,男 102例 ,女 43例 ,年龄 16~ 65岁 ,平均 43.5岁 . 全部患者均有近期长骨骨折史 , 其中股骨骨折 61例 ( 42.0% ) , 胫骨骨折 84例 ( 57.9% ) . CPM治疗方法如下 , 使用金华市科惠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JK- B型下肢关节康复器 , 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机器的运动范围和速度 , 使其被动运动的范围大于主动运动范围 , 速度设定为 2° / s, 运动时间根据每位患者的耐受时间确定 , 一般 4次 /d, 2 h/ 次 . 每位患者进行 CPM治疗前需做关节松动术和牵引 , 打开僵硬关节 , 前者 15 min/次 , 1次 / d. 后者用膝关节支撑架 , 视患者膝关节屈曲度调整角度 , 再在患侧小腿上方加沙袋 , 重量 2~ 5 kg, 3~ 5 min/次 , 2~ 3次 /d. 步行训练与 CPM同时进行 , 先在双杠内行走 , 或 3点步不负重练习 , 逐渐到部分负重 2点步 , 再到完全负重 4点步 .
-
宝宝壮骨的营养战略
骨骼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宝宝健康,特别是身高与形体.先说身高吧,下肢长骨尤为关键,这也是医学将骨龄作为诊治宝宝发育障碍、预测未来身高等重要指标的奥妙所在.再说形体,骨骼作为人体的支架,勾描容貌的轮廓,位列形体健美的5大决定因素之首(其他4因素为肌肉、脂肪、皮肤与五官).那么,如何来确保宝宝骨骼的正常发育呢?与其他器官一样,实施"营养战略"仍旧是根本之道.
-
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术中瞄准失败对策研究
本院自1999至2005年采用实心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252例,远端均完成2枚锁钉锁定,其中有69例患者手术术中未一次瞄准成功;现分析报道如下.
-
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下肢长骨骨折32例
目的 探讨应用钢板螺钉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及胫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32例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有限内固定加短期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术后感染、骨折愈合率、内固定物折断、再骨折、患肢长度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无感染、无钢板折弯断裂、无不愈合和再骨折病例.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和恢复快的优点.结论 应用钢板螺钉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及胫骨骨折是可靠的治疗方法之一.
-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下肢长骨或骨盆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也发生于全髋(膝)关节置换、骨髓移植、吸脂术等外科手术.罕见于脂肪高营养、胸外心脏按压、长期类固醇治疗等非创伤患者.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以机械学说和生化学说为主.本文主要就其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DCP技术用于下肢长管状骨的骨折内固定
目的:报告采用DCP技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体会.方法:对96例下肢长管骨骨折(股骨32例,胫腓骨合计64例)进行一期内固定77例,二期内固定19例.结果:经10个月~5年(平均18个月)随访,无骨折不连及明显畸形,功能优良率91%.结论:DCP技术在多数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尤近关节骨折,具有复位佳、固定牢的特点,还能防止旋转、短缩及成角发生,在众多内固定方法中仍不失为一种应用广泛实用的好方法.
-
吻合血管的双腓骨组合移植治疗下肢骨缺损
对于下肢长骨10 cm以上的大段缺损,单根腓骨移植修复,其支撑作用较差.吻合血管的双腓骨组合移植修复比较理想.我院自1989~1997年收治12例,报道如下.
-
早期监测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血清PCT和IL-6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急诊行清创固定术和术后常规抗菌药物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伤后8~24 h,患者创口化脓、创口污染和创口无污染为标准分组,检测各组患者入院治疗前后血清 PCT、IL-6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污染组和化脓组PCT、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无污染组PCT、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化脓组和污染组PCT、IL-6水平呈下降趋势,无污染组PCT、IL-6水平呈波动趋势。治疗第1天,污染组和化脓组PCT、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污染组PCT、IL-6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3个病例组PCT、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化脓组、污染组PCT、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污染组PCT、IL-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随病情好转PCT、IL-6水平明显下降,化脓组、污染组PCT、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污染组PCT、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合并软组织开放伤,创口易发生感染,动态监测PCT和IL-6水平,对于早期预测细菌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促进创口和骨折愈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胎儿全前脑面部及肢体畸形1例
孕妇,23岁,孕39周,孕1产0,临产入院超声检查.胎头位,头颅光环完整,头围明显增大,脑中线消失,仅见单一原始脑室,且明显扩张,无大脑镰及半球裂隙,丘脑融合,脑组织变薄(图1);仅显示一个眼眶,无鼻部,但唇部为正常结构,脊柱排列规则,胎心搏动减慢,100次/min.双上肢及下肢长骨无明显异常,股骨长6.8 cm.双手指及足趾失去正常五指结构,呈"鸭蹼状".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独眼,羊水指数33.8 cm.超声提示:胎儿全前脑畸形合并手足畸形,羊水过多.引产后外观:头颅异常增大,局部塌陷,面部结构不清,独眼,无鼻,正中唇腭裂,手指及足趾未分化(图2).临床诊断为胎儿全前脑面部及肢体畸形,与超声诊断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