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孕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处理分析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平素月经不规律,3~4d/40~60d,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日期(LMP):2012年1月1日.停经36d查尿hCG阳性,无腹痛及阴道流血,院外B超提示早孕合并子宫动静脉瘘,要求终止妊娠入本院.2010年7月因"阴道不规则出血"于当地医院行取宫内节育器术及诊刮术,术中大出血,予以输血治疗,上级医院检查考虑子宫动静脉瘘,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弹簧圈栓塞).
-
下肢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4条肢体)经介入治疗下肢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行覆膜支架隔绝术隔绝瘘口,3例行弹簧圈栓塞术.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44个月,随访率为100%(4/4),无复发.术后所有患者的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瘙痒、沉重、疼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和湿疹均明显减退,2例小腿溃疡均愈合.结论 介入治疗下肢AVF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1例应用游离弹簧圈栓塞治疗冠脉穿孔的手术配合
冠状动脉穿孔是PCI过程中发生率较低(0.37%~0.58%)的一种并发症[1-2],但一旦发生,病情凶险,部分患者短时间内即可发生心包填塞,甚至死亡,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常见处理方法有置入带膜支架,灌注球囊长时间压迫或普通球囊反复阻断血流.但应用弹簧圈栓塞末梢血管的报道少.我们为1例PCI并发末梢冠脉穿孔的患者成功应用游离弹簧圈栓塞术,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
电解铂金弹簧圈栓塞脑动脉瘤的配合
GDC(电解铂金弹簧圈)是目前世界上治疗动脉瘤好的材料,它是将一段极软的铂金圈焊接在一根不锈钢的推进器上,操作者可随意将弹簧圈放至动脉瘤内适当位置,然后通以直流电,使焊接处熔化,弹簧圈留在动脉瘤内.用这种技术可使动脉瘤更完全地被栓塞,使动脉瘤不易破裂,其疗效令人满意.自1998年以来我院DSA室配合脑外科开展了6例脑动脉瘤GDC栓塞术,现结合实际操作总结如下.
-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的防治
目的 颅内动脉瘤在弹簧圈栓塞过程中发生破裂是可怕的术中并发症之一,本文探讨处理、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2年4月-2006年12月,共有153例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在我院接受了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141例患者曾有过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史.5例有动脉瘤破裂出血史的患者术中再次发生动脉瘤破裂.术中动脉瘤再破裂时,常规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并设法用弹簧圈尽快填塞动脉瘤腔.微导丝引起动脉瘤破裂时,尽量保持微导丝不动,微导管尽快送到瘤腔中进行填塞治疗.若微导管引起破裂而微导管头端位于瘤壁外蛛网膜下腔时,微导管且勿退入瘤腔内,应将弹簧圈经微导管送入蛛网膜下腔一部分后,再将微导管头撤入瘤腔内,继续弹簧圈填塞.若弹簧圈引起破裂,要将弹簧圈完全或部分送出去,将破裂口堵住后,调整微导管头端位置继续弹簧圈填塞.结果 在接受动脉瘤栓塞治疗的153例患者中,141例曾有过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5例发生了术中再破裂,占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5%,总发生率为3.3%.1例破裂由导丝引起,1例由微导管引起,1例由弹簧圈过度填塞引起,弹簧圈穿孔1例,其余1例由微导管和弹簧圈共同引起.2例死亡,死亡率占术中破裂的40%,占总例数的1.3%;1例患者出院时遗留有右下肢瘫痪,其余2例患者无残留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动脉瘤栓塞术中动脉瘤的再破裂是一少见、威胁生命但又不可避免的事件.应该立即采取妥善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降低可怕并发症的发生.如处理恰当,多数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能够存活,无后遗症.
-
3D DSA 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3D DSA 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通过常规 DSA 造影筛选出54例可疑动脉瘤患者,对可疑动脉瘤患者进行3D DSA 造影,同时通过3D 血管图像明确动脉瘤的形态、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度及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反复回放3D 动脉瘤的图像,确定栓塞动脉瘤的佳工作角度。后手术者在确定佳的工作角度上进行动脉瘤栓塞,用微导丝带上微导管超选择至动脉瘤体的中外1/3处,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释放弹簧圈而达到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3D DSA 明确诊断和栓塞了55个动脉瘤。结论:3D DSA 较常规 DSA 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常规 DSA 造影,3D DSA 造影在动脉瘤诊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底动脉瘤的护理
弹簧圈血管内栓塞(EEC)是目前治疗动脉瘤好的一项微创技术,我科采用EEC治疗颅底动脉瘤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以胸背痛为主要表现的左后纵隔血管畸形1例
患者,男,44岁,因"胸闷3年,加重伴胸背痛2月"于2009年3月人院;人院前3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为间歇性,持续时间不等,无明显加重缓解因素,无胸痛,无心慌气紧,无咳嗽咳痰等症状,未予特殊重视及治疗.2月1前,患者自觉症状加重,伴胸背痛,活动后可加重,休息后缓解,VAS评分4~6分.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症状;遂于外院就诊,行CT检查示:左后纵隔包块(见图1),考虑诊断:纵隔肿瘤,建议活检,遂予我科诊治:否认肺结核、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病史和外伤史,有胃溃疡史4年.体检:脉搏76次/min,血压125/60mm Hg,体温36.9℃,心尖搏动正常,未闻及杂音,两肺无特殊,胸背部无畸形,压痛不明显.双下肢肌肉无萎缩,感觉无异常,肌力V级,无明显活动受限;阅片后考虑包块非实性病变,复查增强CT及MRA示:左后纵隔大小为5.5×4cm增强血管影,考虑为血管畸形(见图2),降主动脉异常分支动脉膨大,相应引流静脉椎静脉,椎间静脉增粗(见图3);于我科行介入栓塞治疗,术中行血管造影示:降主动脉分支左侧第6肋间动脉膨大畸形血管团(见图4),明确病变血管后超选择至畸形血管开口处,予COOK弹簧圈栓塞(12 mm一支,8mm,5mm各一对),栓塞后造影,畸形动脉未显影(见图5),栓塞成功.术后患者自觉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好转,VAS评分0分,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出院.术后一周复查,胸部增强CT见血管团无增强,体积减小,周围少许渗出(见图6).
-
弹簧圈栓塞治疗膀胱癌大出血14例分析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泌尿生殖系肿瘤的60%.膀胱出血是中晚期膀胱癌常见的合并症,由于膀胱持续出血,极易引起患者贫血,血块堵塞尿道造成排尿困难及尿痛,影响生存质量,合并大出血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从2002年7月~2009年10月期间共收治中晚期膀胱癌大出血患者14例,利用介入血管栓塞术治疗膀胱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微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动脉瘤栓塞术已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栓塞宽颈动脉瘤过程中,弹簧圈容易移位或逃逸出瘤腔,导致严重后果.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技术,目前释放支架和微导管到位次序一般有两种,多数报道在支架置入后从支架网孔置入微导管栓塞弹簧圈[1].本研究使用了Enterprise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脑动脉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的放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2/2002-09本科收治的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患者行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共有14例患者通过数字血管减影明确出血部位,用弹簧圈栓塞动脉近端后成功止血者12例,垂体后叶素灌注止血2例.3例患者未找到出血主支而行手术止血,3例患者反复出血进行多次栓塞.后共有5例患者死亡,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严重感染.结论:放射介入治疗研迅塞明确出血部位并进行有效的栓塞止血,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出血时首选的紧急治疗方法.
-
应用游离纤毛铂金弹簧圈栓塞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一例
1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54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2年,加重1周于2004年4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7月无明确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伴全身大汗淋漓、恶心、面色苍白来我院急诊,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出院.近2月又反复出现胸闷、胸痛,持续时间不等,长可达1小时,可自行缓解.近1周来上述症状发作频繁.
-
弹簧圈栓塞左主干三叉处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性,73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年余,加重40余天”,于2013年4月3日入院。患者心前区疼痛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可因活动诱发,也可自行发作,能自行缓解,无呼吸困难。入院前40多天胸痛加重,持续1 h不缓解,在当地医院就诊,心肌肌钙蛋白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明显升高,心电图无ST段抬高。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药物治疗,用药包括低分子肝素、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雷米普利。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以后患者心绞痛反复发作,为了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多年,血脂异常10余年,否认糖尿病病史和对比剂过敏史。吸烟34年,每日约20支。家族史:父亲30岁患心肌梗死。
-
弹簧圈栓塞联合枕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动脉瘤破裂
破裂脑动脉瘤(AN)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开颅夹闭瘤颈并尽可能地清除位于蛛网膜下腔的血块.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术能在不开颅的情况下闭塞AN[1],防止再出血.但其缺点是无法清除蛛网膜下腔的血块,而后者是导致脑血管痉挛(CVS)的直接原因.我科在GDC栓塞AN后,采用微导管插入枕大池注射尿激酶(UK)溶解血块并持续引流的方法治疗急性破裂期AN.
-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目的比较显微外科与血管内治疗对多发性颅内动脉瘤(MIA)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方法回顾分析20例MIA(共46个动脉瘤),根据MIA所在部位的区域分级标准,Ⅰ级8例(占40%),Ⅱ级10例(占50%),Ⅲ级2(占10%)。级别越高者,多倾向于选择血管内治疗。结果显微外科手术组8例,共19个动脉瘤,18个镜下全部夹闭、1个没发现未夹闭。血管内治疗组8例,共17个动脉瘤,14个100%闭塞、1个90%以上闭塞、2个因动脉瘤小导管不能到位未治。颅内外血管搭桥加颈内动脉闭塞2例。未治2例。结论 MIA所在部位的区域分级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对MIA多倾向于血管内治疗,必要时可2种方法联合应用。
-
《颅内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影像学判断标准的探讨》一文的商榷
编辑同志: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2000年第11期,第844页《颅内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影像学判断标准的探讨》一文,回顾性分析了120例(121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颅内囊状动脉瘤的栓塞结果制定了影像学判断标准.该标准首次将造影条件纳入制定栓塞标准的前提,有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因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颅内囊状动脉瘤在同样的栓塞情况下,造影剂的注射量及浓度、摄片速率不同、在不同的造影时间所观察的造影结果会有所不同.该标准为动脉瘤具体栓塞操作结局的归纳总结,有相对的实用价值.譬如95%的栓塞往往难以避免. 该种情况常发生在放置后1个弹簧圈时.即使目前的小和柔软的GDC Soft10系列2 mm ×1 cm型号的弹簧圈,也可由于作为后1个弹簧圈被放置后不稳定而导致放置失败,从而仅能达到该文提出的95%影像学栓塞标准.而90%以下的栓塞标准则可由丰富的栓塞经验和娴熟的栓塞技术来避免或弥补,以降低囊状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复发或再通的概率.该栓塞标准由于是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总结,比单纯的数字化栓塞标准的判断简单可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判断标准,且作者也是国内第1个提出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标准的学者 .国外也有众多学者提出过类似的标准,以Aletich、Moret和Lasjunias等[1-3] 为代表.但他们提出的栓塞标准重点在100%栓塞和(或)致密填塞上,对不全栓塞的标准的提法缺乏临床经验的依据.这也许正是作者撰写该文的初衷之一.
-
支架及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血管内介入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开颅夹闭手术相比,其优点为创伤小、手术风险低、患者恢复快,但术后动脉瘤复发率较高,可能是材料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模拟分析颅内支架及弹簧圈栓塞治疗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研究将该进展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回顾。
-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高流量复杂髓周动静脉瘘一例
患者 男,21岁,因排尿困难5年,伴下肢麻木无力及疼痛2周于2014年10月27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5年前出现排尿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炎”并予以抗生素等,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右侧为著)。2周前突发后背部剧烈疼痛并向右下肢放射,上述症状迅速进展并出现截瘫。入院时体格检查示:第11胸椎平面以下感觉丧失,双上肢肌力、肌张力Ⅴ级,双下肢肌力0级并且肌张力降低,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
-
瘤颈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颅内宽颈动脉瘤是指瘤颈>4 mm或颈/体比>1/2的动脉瘤.因其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或无法进行血管内治疗[1].
-
经肱动脉入路栓塞颅内多发动脉瘤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6岁,因"突发头痛10天"于2016年8月18日入院.查体:血压150/90 mmHg,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应答切题,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活动自如,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略亢进,双侧巴宾斯基征(-),颈强(+),双侧克尼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Hunt-Hess分级:1级,Fisher评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