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哺乳动物雄性生殖系及其来源的干细胞系
哺乳动物两性配子(精子和卵子)相互结合形成双倍体合子(也称受精卵),启动新一代个体的整个发育过程,不仅形成子代成体中所有组织的干细胞,而且还形成子代生殖细胞的干细胞.在这个意义上,生殖细胞是物种的"干细胞",是哺乳动物连接亲代与子代的唯一桥梁,它们将遗传信息一代代传递下去,对于种族延续是必需的,又是独一无二的.生殖系中的双倍体细胞在形成单倍体配子的过程中,将发生遗传重组:①同源染色体联会;②同源染色体随机分配.
-
年龄在75岁或以上的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或许没有帮助
针对老年人提供更多信息关于他汀类药物使用价值,仍旧是一个争议性的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群数据,他们都参与了一个在1994-2002年间进行的大型研究ALLHAT-LLT.所有的参与者(平均年龄71岁)都有高胆固醇和高血压,但是没有心脏疾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两组.
-
减肥过程中可能需要两种运动来维持肌肉重量
当老年人肥胖呈现多种健康危险时,减肥通常都会伴随肌肉组织和肌肉力量的减弱.由美国贝勒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小组制定一项研究,明确是否更多的运动或某些特定类型的运动在减肥的过程中有助于维持肌肉的情况.年龄在65岁以上的103名肥胖女性与57名肥胖男性作为参与者,研究人员随机分配到四个不同的组别.其中三组需要进行热量控制饮食加三个运动项目之一——有氧训练、抗阻训练,或者是有氧和抗阻联合,而第四组,实验对照组只接受关于健康饮食的信息指导.
-
1026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横断面调查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正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株的问题已经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2012年8月1日进行了全院抗菌药物应用横断面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2012年8月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患者,不包括新入院患者.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调查.7月28日对全体参与调查人员集中培训,然后随机分配到各科室.8月2日采取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实验室检验报告,逐项填写个案调查表.
-
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分组方法
成功地实施随机分配依赖于两个相关的步骤:(1)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用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分配;(2)随机分配方案在随机分组实施过程中的隐匿.随机分组方法有: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分段(或分层)随机化、分层区组随机化及动态随机化等;随机分配方案隐匿的方法有按顺序编码、不透光、密封的信封,中心随机系统,编号或编码的瓶子或容器,中心药房准备的药物等.科研工作者在临床研究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法,正确选择随机分组及随机分配方案隐匿的方法.
-
延续性护理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出院后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出院后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并手术,术后稳定出院、符合研究标准的脑胶质瘤患者78例,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出院指导和定期门诊复查,干预组同时接受12周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使用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分别检测患者出院时、出院后4周及出院后12周时的自理能力。结果:出院后4周,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提高幅度为(9.7±4.3)分与对照组的提高幅度(9.1±5.2)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周,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提高幅度为(56.0±9.3)分,高于对照组的提高幅度(30.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出院后自理能力。
-
乌司他丁对大鼠控制性低血压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控制性低血压时乌司他丁对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a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A、B、U组.将平均动脉压降至50 mm Hg,维持120 min.于各时点测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肾显微结构.结果:(1) U组降压120 min后血BUN、血Cr、尿NAG和β2-微球蛋白均低于B组同时点值(P<0.05).(2)光镜下U组较B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控制性低血压时乌司他丁对大鼠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
综合干预措施对围产期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围产期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76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38)和对照组(n=38),干预组除接受常规的健康检查和宣教外,接受自编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健康检查和宣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对两组进行产前、产后跟踪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程度比对照组减轻得快.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围产期产妇心理健康有正性作用.
-
三氧化二砷对乙型肝炎鸭体内NO、SOD及LPO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乙型肝炎鸭体内NO、SOD及LPO的影响.方法:筛选乙型肝炎麻鸭随机分为As2O3大、中、小剂量组、拉米夫定组和阴性对照组,进行相应处理,测定血清和肝脏中NO、SOD和LPO的含量.结果:As2O3可明显降低乙型肝炎鸭血清中NO和LPO的含量和肝脏中的LPO的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As2O3可诱导抗氧化酶活力增高,保护细胞免受免疫损伤.
-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半胱天冬酶-3的影响
目的:本试验通过观察依达拉奉对半胱天冬酶-3表达的影响,探讨它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雌、雄性大鼠共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盐水对照组及依达拉奉用约组,对照组及用药组再进一步分为6 h、24 h、48h.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假于术组儿乎无Caspase-3蛋白的表达,盐水组Caspase-3蛋白表达6 h开始升高,于24 h达到高峰并维持到48 h.用药组Caspase-3蛋白表达较盐水组减少,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达到脑保护作用.
-
氯诺昔康对手术致痛大鼠脊髓背角COX-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对手术致痛大鼠脊髓背角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个氯诺昔康预处理模型组(制作手术致痛模型前20 min腹腔注射1、3、9 mg/kg).3 h后,取出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背角COX-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脊髓背角COX-2表达较强,而氯诺昔康可减少手术致痛引起的COX-2表达,并有量效关系.结论:氯诺昔康能对手术致痛引起脊髓背角COX-2的表达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将16只14周龄雄性SHR随机平分为ACEI组和对照组,另以8只同龄雄性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ACEI组以卡托普利100 mg/(kg·d)灌胃,SHR对照组不灌药,于灌药12周后麻醉下取出大鼠心脏.免疫组化分析MMP-9、CollagenⅠ和Ⅲ的表达;RT-PCR检测MMP-9mRNA表达;MASSON染色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Hypro)含量.结果:(1)SHR对照组LVI、CVF、Hypro、MMP-9、CollagenⅠ和Ⅲ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对于SHR对照组,ACEI组各参数则显著降低(P<0.05);(2)MMP-9与上述指标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MMP-9与SHR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ACEI能抑制MMP-9的表达.
关键词: 明胶酶B/代谢/药物作用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代谢 大鼠 近交SHR 动物 随机分配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干细胞因子mRNA表达
目的:观察神经细胞干细胞因子(SCF)mRN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随机分为缺血1.5 h再灌注2 h~14 d组和假手术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不同部位的SCFmRNA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SCFmRNA的表达在皮质区及纹状体区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于7 d达高峰,14 d下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SCF mRNA表达在脑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具备同样的规律,可能具有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作用.
-
生脉注射液治疗对兔严重心肌挫伤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兔严重心肌挫伤(Sever Myocardiac Contusion,SMC)早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生脉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严重心肌挫伤组及牛脉注射液治疗组各8只.BIM-Ⅱ型水平式生物撞击机制备兔SMC模型,制模后10 min静滴生理盐水或生脉注射液.各组分别监测伤前及伤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对照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SMC组伤后LVEDP、-dp/dtmax、CVP增高而LVESP、+dp/dtmax下降.SIT组伤后LVEDP、CVP、-dp/dtmax增高而LVESP、+dp/dtmax下降,但均较SMC组显著减轻.结论:兔严重心肌挫伤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生脉注射液具有有效的治疗作用.
-
JAK-STAT信号通路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Jak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根据造模后的不同生物学状态再分为7组:创伤即刻(B组)、血栓形成前期(C组)、高峰期血栓形成(D组)、高峰期血栓不形成(H组)、血栓消退期(E组)、血栓不消退(F组)和血栓不形成(G组),在相应时相点无创切取股静脉血管组织,随后抽取各组大鼠总RNA,用Genechip Rat Genome 430 2.0芯片测定股静脉RNA表达,并分析Jak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结果:Jak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中Cytokine R、STAT、PI3K、AKT、SOCS、CycD等关键基因均呈下调,调控着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等.结论:Jak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可能是调控血栓的生物学状态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
肺移植中应用雷公藤内酯醇保护供肺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在兔肺移植中对供肺缺血再灌注肺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对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肺以改良低钾右旋糖酐(LPD)肺保护液灌注及保存,实验组则将雷公藤内酯醇(0.5 mg/L)加入改良LPD液灌注及保存,在4 C保存4 h后再灌注1 h,测定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再灌注后,实验组的肺组织中NF-kB和I-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减轻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供肺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兔椎间失稳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变化的相关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兔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在椎间失稳环境下的退变过程及机制,加深对椎间盘退变的认识.方法:选取48只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体重为(2.5±0.2)kg,均在相同条件下饲养,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21只兔、实验失稳组27只兔;先将实验失稳组27只兔进行L6~7椎间手术失稳;均分别在术后2、4、6个月取材.对椎间盘软骨终板的Ⅱ型胶原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检测,用JD801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用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分析;以综合判断软骨终板的退变过程及机制.结果:(1)在自然增龄短期过程中,软骨终板的Ⅱ型胶原无明显变化;(2)椎间失稳可导致椎间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结论:(1)在自然增龄过程中,软骨终板Ⅱ型胶原的无明显退变;(2)椎间失稳能明显导致椎间软骨终板Ⅱ型胶原的退变.
-
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Ⅰ型、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Ⅰ型、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并探讨替米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12周龄的SHR大鼠随机分为3组:高血压组(SHR)、替米沙坦低剂量组(TelL)、替米沙坦高剂量组(TelH),并设同周龄雄性的WKY大鼠为对照组(WKY,n=10),干预18周.观察各组大鼠收缩压(SBP)、免疫组化评估颈动脉Ⅰ型、Ⅲ型胶原及TGF-β1的表达.结果:(1)2周后TelH组SBP明显低于SHR组(P<0.01),其降压作用持续至实验结束,而TelL组SBP与SH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HR组颈动脉外膜Ⅰ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高于WKY组(P<0.01),TelH、TelL组颈动脉外膜Ⅰ型胶原的表达低于SHR组(P<0.05);(3)SHR组颈动脉外膜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低于WKY组(P<0.01),TelH组颈动脉外膜Ⅲ型胶原的表达高于SHR组(P<0.01);(4)SHR组颈动脉中膜TGF-β1的IOD值明显低于WKY组(P<0.01),TelH、TelL组颈动脉中膜TGF-β1的IOD值高于SHR组(P<0.05).结论:SHR颈动脉外膜Ⅰ型胶原表达增多,Ⅲ型胶原表达减少,替米沙坦能减少颈动脉外膜Ⅰ型胶原表达、增多Ⅲ型胶原表达,其减少颈动脉外膜Ⅰ型胶原表达的机制可能与替米沙坦增加中膜TGF-β1表达有关.
-
营养性肥胖大鼠TNF-α、leptin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标的研究
目的:探讨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和胰岛素敏感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和leptin水平.结果:实验3周末,DIO大鼠lept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12周末,DIO大鼠TNF-α和lepti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IO-R大鼠(P<0.01);DIO大鼠血清TNF-α,leptin水平均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TNF-α,leptin可能在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
超短波对脑缺血大鼠治疗时机的研究
目的:探索超短波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安全治疗时机.方法:采用栓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选择健康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A组及治疗B组.分别选择再灌注后的3 h及8 h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治疗时间点.通过比较各组脑梗死体积及Bcl-2及TNF-α含屠的不同.结果:再灌注8h时给予超短波治疗能减小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增加Bcl-2的刖性表达细胞,减少TNF-α的m性表达细胞,从而减轻再灌注损伤.而再灌注3 h时给予超短波治疗则能增大梗死体积,减少Bcl-2的阳性表达细胞,增加TNF-α的阳性表达细胞,从而加重再灌注损伤.结论:超短波疗法虽然能改善脑血流,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很广泛,但此疗法不适合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超早期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