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军校医学与非医学院学员亚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军校学员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军队学员进行亚健康干预提供更全面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军队医学院校和军队非医学院校在校学员共92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亚健康状况检出率为61.81%,其中躯体亚健康检出率为15.64%,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55.56%.医学院校亚健康检出率为70.35%,高于非医学院校亚健康检出率为53.68%;特别是心理亚健康检出率,医学院校为65.49%,高于非医学院校为46.11%;女学员亚健康现患率高于男学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影响亚健康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不同专业(OR =2.283)、生源(OR=1.166)、睡眠不充足(OR=1.933)、学习效率低(OR=1.905)、喜甜食(OR=1.714)、学习能力不好(OR=1.834)、学习负担大(OR=2.816)、人际关系差(OR =3.649)、家庭关系差(OR =3.133)和生活不充实(OR=2.669)等10项.结论 军校学员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医学院校学员亚健康状况差于非医学院校学员.
-
中医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相关性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并比较性别、学校与专业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为提高中医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选取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湖北大学大一至大四有效被试470名,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研究。结果:①中医院校男生的 GWB 得分高于女生,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72.97±12.121)vs .(72.79±10.519),P >0.05];②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 GWB 得分高于医学专业学生的 GWB 得分[(71.63±10.416)vs .(74.18±12.097),P <0.05];③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 GWB 得分低于非中医院校大学生的 GWB 得分[(74.18±12.097)vs .(78.25±12.391),P <0.05];④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及其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受惩罚、健康适应等六因子之间显著负相关(r =‐0.512,‐0.457,‐0.387,‐0.371,‐0.302,‐0.401,‐0.462;P <0.01);⑤回归分析表明,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和其他3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β=‐0.554,‐0.779,‐1.003;P均 <0.05)。结论:中医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之间关系密切,且其主观幸福感低于非中医院校大学生。
-
非医学院校本科生中开设健康免疫学课程的实践
认识免疫系统及其功能是进行自我健康养生与防病治病的重要基础,非医学院校本科生和普通公众往往缺乏必要的免疫学知识,这不利于我国开展全民养生与健身运动.为此,依托我校雄厚的免疫学教学资源,我们为多所非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开设了健康免疫学课程.根据选课学生的特点,制订和实施了适宜的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普及了免疫学知识,使非医学院校本科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免疫学知识进行健康养生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
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对比医学和非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育模式的差异,试图揭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模式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具体问题,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及课程内容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加强医学与心理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寻找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合理培养模式.
-
对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在非医学院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大学生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模式探索
目的探索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模式.方法通过两所非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课时、教学内容等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比较分析.结果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心理学课程门类和实验心理学课时明显少于非医学院校,医学课程门类和实习时间明显多于非医学院校.结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模式更具有医学特色,但必需加强心理学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