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江苏省苏州市50岁及以上人群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江苏省苏州市50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3500人,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调查,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男性1382人,女性1785人.主观幸福感水平平均得分为(30.21±5.12)分,其中在婚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得分为(30.41±5.03)分,高于不在婚人群的得分[(29.12±5.52)分](P<0.01);相关分析显示主观幸福感跟抑郁症状显著负相关(r=-0.60,P<0.01),跟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r=0.3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50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受抑郁水平(β=-0.56)、社会支持总分(β=0.14)、年龄(β=0.03)、主观支持因子(β=0.10)的影响.结论 婚姻状况、老年抑郁、社会支持、年龄等因素是影响50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客观因素.
-
宁波市农村社区老年抑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沿海农村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宁波市农村社区84例有中重度老年抑郁症状和168例社区健康老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会保障、居住模式、兴趣爱好、体育锻炼、负性生活事件、躯体疾病等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差、经济收入低、缺乏体育锻炼、患有慢性病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OR值(95%CI)分别为18.735(5.231~60.236),6.120 (2.347~19.352),3.883(1.743~16.964),3.633 (1.672~12.783),3.268(1.435~11.472).结论: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差、经济收入低、不参加体育锻炼、合并慢性病为宁波市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
农村社区医生对老年抑郁症的知识、态度与管理自信心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掌握抑郁症的知识水平、看待老年抑郁症的态度和处理抑郁症的信心程度.方法:采用针对老年抑郁症的知识问卷、自编的态度问卷及信心问卷,对宁波市鄞州区343名社区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95份,应答率为86.0%.社区医生对抑郁症知识方面,半数以上的社区医生对抑郁的症状能进行正确判断,其中“食欲不振或吃太多是抑郁的症状之一”,为正确率低的选项;态度方面,七成以上的社区医生赞同抑郁症不是变老的正常反应,应该认真对待“活着没意思”的老年人,六成以上的医生赞同可以为抑郁症的老年人做的事情非常多,给予老年抑郁症患者多一些关注并不会使事情变糟;对处理老年抑郁症信心方面,社区医生对询问、倾听老年人感受或情绪方面有信心,除此2项外,在所有选题中,选择“非常有信心”的比例高为7.12%,总体处于偏低的状况.结论:社区医生具备一些基本的抑郁症常识,对老年抑郁症的态度较为积极,对处理老年抑郁症的自信心有待提高,同他们需要承担起的公共卫生的责任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继续加强对社区医生关于老年抑郁的知识、态度,特别是自信心方面的培训.
-
老年抑郁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宁波市康宁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见就诊的老年抑郁患者,共入组131例,对照组按照1∶1在社区选择健康老年人入组,完成基线调查.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定.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单药治疗,在基线和治疗1、2、4、8周末使用以HAMD评定症状严重程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初筛影响因素,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确定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前适应状况差、家庭社会支持差、病前负性生活事件、发作次数多、病期长、双相抑郁、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躯体疾病、既往自杀史、缓慢起病、既往治疗不当、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与临床疗效有关(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治疗依从性差、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既往治疗不当、双相抑郁、社会支持差、合并躯体疾病和负性生活事件七个因素是造成老年抑郁症疗效差的重要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6.821(1.351~5.646),5.546(1.187~5.165),3.892(0.853~3.973),3.642(0.674~2.863),3.272(0.543~2.474),3.127(0.535~2.057),2.358(0.451~1.846).结论 治疗依从性差、合并精神病性症、既往治疗不恰当、双相抑郁、社会支持差、合并躯体疾病和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应采取全面干预措施.
-
宁波市城市社区老年抑郁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沿海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宁波市城市社区84例中重度老年抑郁症患者和252例无抑郁症的老年人进行1∶3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自编调查表收集可能的危险因素,并行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评定,抑郁症的诊断以两名精神科医生联合诊断为准.采用t检验、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社会保障、居住模式、兴趣爱好、体育锻炼、负性生活事件、躯体疾病等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去除了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影响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生理功能、经济收入、体育锻炼及丧偶仍合并慢些性疾病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OR值(95%CI)分别为19.347(5.386~61.442),6.821(2.457~19.862),5.546(1.875~18.965),3.892(1.753~16.973),3.642(1.674~12.863),3.272 (1.443~11.474),3.127(1.135~11.057).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差、生理功能差、经济收入低、不参加体育锻炼、合并慢性病及丧偶为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
刘玉洁治疗老年抑郁症经验研究
对刘玉洁教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刘教授认为老年抑郁症其病位当责之心、肝、脾、肾;其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为脏腑虚损,脑窍失养;标实为气滞、痰、瘀阻滞脑窍,神机失灵所致.治疗上宗《内经》提出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夹杂平补平泻之法.对轻中度患者给予纯中药治疗,对重度郁证患者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给予少量西药及心理辅导治疗.
-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共情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抑郁的关联
目的:探索老年人共情能力、领悟社会支持与老年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问卷(IRI),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及老年抑郁量表(GDS)对北京市511名社区老年人相关心理特征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并用indirect宏程序检验中介模型.结果:GDS总分与PSSS总分、IRI总分呈负相关(r=0.427,0.212;P<0.01),而PSSS总分与IRI总分呈正相关(r=0.373,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共情与老年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共情和领悟社会支持均与老年抑郁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社区老年人的共情能力与抑郁间起到中介作用.
-
社区的老年人饮茶、认知与抑郁的关系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饮茶、认知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以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对来自社区的32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①是否饮用绿茶( t=-3.56,P<0.01)、花茶(t=-2.17,P<0.05)的老年人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饮茶量的各个水平与抑郁之间都存在显著性的差异(t=-9.72~3.38,P<0.01);认知因素与抑郁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t=-6.97,P<0.01);②认知因素在饮茶与老年抑郁两个因素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P<0.05)。结论经常饮用绿茶或花茶可以预测老年人的抑郁情绪,饮用红茶或乌龙茶则不能预测老年人的抑郁情绪;饮茶可以通过提高老年人的认识水平,从而降低抑郁水平,还可以直接对老年抑郁产生预测作用,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早期Alzheimer病的认知与社会功能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早期的认知损害与社会功能缺损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对22例早期Alzheimer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观察,采用智能筛检测验和功能活动问卷作认知及社会功能活动评估,同时与12例同期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结果:Alzheimer病患者的认知测验在短时记忆、注意能力、数字计算、抽象判断、思维流畅等因子评分降低更明显,而测试所消耗的时间相对较短;社会功能活动也以自行购物、了解新鲜事物、记得约定等方面评分较高.治疗后无显著改善.结论:Alzheimer病患者某些方面的认知功能早期就有显著下降,相应的社会功能缺损也较明显.
关键词: Alzheimer病 认知能力 社会功能 老年抑郁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中国煤炭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联合会议纪要
两会于2000年8月16-20日在河北承德联合召开学术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7篇,内容涉及老年心理特点、个性、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老年抑郁、老年期痴呆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以及精神分裂症等方面研究。还有养老中与心理卫生有关的问题,如何调适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等方面。参会代表62名,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心理学、精神病学、老年医学、老年学、流行病学、老年社会学的专家学者和老年工作者聚集一堂,共同围绕会议主题“以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迎接21世纪人口老龄化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开幕式上,由中国心理卫生切、会名誉理事长、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学诗教授致开幕词。他祝贺大会胜利召开,并为近年来心理卫生工作受到重视而感欣慰,再次强调要做好干预,突出协会宗旨,为广大老年人服务。副主任委员吴振云教授受主任委员许淑莲教授委托,作了第二届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题为“调查研究和科普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总结了五年来的工作,其中包括基础工作:对老年人的个性、心理幸福度、记忆和认知训练改善记忆、智力等方面的研究;对老年期痴呆和抑郁症,以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在老年心理卫生科普健康教育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如:编写书籍,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进行科普宣传,以及组织科普讲座和心理咨询等。主要内容针对离退休的心理反应和适应、如何调适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应对生活事件和预防老年心身疾病等。这是一条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己取得很好的效果。后展望了21世纪老年心理卫生工作的前景和目标,要继续进行有关的调查研究和科普教育,加强心身疾病的预防教育,并开展干预,将工作落到实处。 大会组织了专题报告,有湖南医科大学杨德森教授报告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特征,比较了东西方文化和人格特征、道德观、价值观等,并就中华民族与民族心理的现在与未来,预测21世纪中国人的社会文化与心理特征。陈学诗教授报告了“心身疾病的一级预防”,就心身疾病的概念、发病机理、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以及心身疾病的分类与表现,作了详细阐述。再次强调一级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措施。报告内容丰富,讲述生动,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帮助,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 大会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闫芳报告“北京城市社区老年抑郁障碍的随访研究”提出了男女年平均发病率和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和预后;盛建华报告障碍的随访研究”“Alzheimer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相关因素”,介绍了不同程度AD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的特点;尚祖业报告“迎接新纪元挑战,实现健康老龄化”,论述了心理保健与健康老龄化的关系,强调要重视心理健保;陶立群报告“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提出了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是养老的主要内容;姜德珍报告老年人退休后如何调适情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娟报告“情节记忆年老化及其与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焦虑是产生记忆年老化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提示采取情绪干预可改善老年记忆功能;刘津报告“老年精神状况量表社区简版计算机诊断系统在中国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诊断系统符合中国老年人文化背景,信度高,对老年抑郁和痴呆的诊断及筛查效度均高:傅素芬报告“心理干预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是有效的,可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还有14位代表发言,针对老年心理健康、心理幸福感、老年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情景记忆和动作记忆的年老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代表们互相学习,各有所获。 会议后围绕21世纪老年心理卫生工作的前景进行研讨,针对学科发展,今后如何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和开晨心理干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何扩大专业队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素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研质量;另一方面继续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把心理卫生知识教给老年人,工作做到实处,使老年人真正获益,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大会创议向政府和老龄工作领导部门提出呼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全社会应共同关注老年心理卫生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建议今后可将心理卫生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后,中国煤炭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王学义主任委员作了大会总结报告,指出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宣布大会胜利闭幕。 大会期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第三届专业委员会由27人组成,主任委员吴振云,副主任委员朱昌明、郭沈昌、陶立群和马辛。初步作了分工,并安排了工作计划。 中国煤炭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也召开了委员会议,总结工作并增补丁新委员,讨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老年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龄、性别等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老年抑郁发病的共同因子,MCI和老年抑郁患者脑区损害存在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老年抑郁是MCI的早期表现及危险因素,提示老年抑郁可能与MCI有关.应重视早期抑郁症状的干预.
-
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1例年满60岁以上的抑郁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6例)和米氮平组(25例),治疗6周,应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治疗效果,应用治疗中的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第1周艾司西酞普兰减分率低于米氮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第2周起两者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至第6周,艾司西酞普兰的总有效率为84.6%,米氮平的总有效率为84%,无显著性差异;艾司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发生29例次,米氮平不良反应发生46例次,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具有疗效确切、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安全、有效,适合于老年抑郁患者.
-
老年抑郁症与血管疾病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患,据流行病学报道老年抑郁症每年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70岁~79岁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7‰,而79岁~85岁老年人中发病率增至44‰[1].在整个社会人群调查中,成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是18‰,而未成年人的发病率是98‰,临床相关抑郁综合征(clinical relevant depressive syndromes)的发病率是135‰[2].老年抑郁症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这主要是由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共同病理机制决定的[3].在这些生物学因素中,血管源性的大脑白质损伤和额叶-纹状体功能障碍有可能是老年抑郁患者中脑血管病发生的原因.也有人提出,血管性抑郁是老年抑郁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死,还有一些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它们也都和抑郁症有关.然而,这些相互关系和其潜在的机制目前都还不清楚.总之,血管疾病和老年抑郁的关系是复杂的,本文旨在通过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回顾抑郁症与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并讨论这种关联潜在的发病机制.
-
六味地黄胶囊治疗老年抑郁患者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胶囊对老年抑郁患者便秘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方法:收集老年抑郁症伴便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患者口服六味地黄胶囊治疗8周,对照组40例,患者口服酚酞片治疗便秘,采用自拟的疗效和治疗依从性量表,在患者开始治疗后的第2、4、8周评价疗效,在第4、8周评价服药的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六味地黄胶囊和酚酞片对老年抑郁患者便秘都有治疗作用,治疗前后疗效差异有高度显著性。酚酞片起效快,六味地黄胶囊起效慢,但长期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酚酞片,8周末,患者的疗效和治疗依从性差异都具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六味地黄胶囊对于老年抑郁患者便秘作用温和,疗效明显,易被患者接受。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法在老年抑郁症中的应用
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指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总体患病率约1%~5%[1],随社会老年化加重其发病率不断增加.老年抑郁与青壮年期抑郁在躯体疾病并发症、年龄相关脑结构变化和认知损害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2],且临床更为难治[3].白质是抑郁症脑结构变化的重要部分,脑区间白质连接中断可引起情绪加工处理障碍.尸检研究表明老年抑郁患者前额叶白质少突胶质细胞密度降低[4],少突胶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下降[5],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增加[6].近20年来LLD患者探测脑白质的神经影像学研究逐渐开展,早期研究多采用T2加权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采集白质高信号,并进行外观检验和自动量化分析,发现LLD患者白质高信号普遍存在于额叶-皮质下环路的白质区域,但这些方法可能低估白质损伤程度,因此,人们不断开发白质分析新技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方法已趋于成熟,在LLD脑白质变化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
益肾温胆汤联合舍曲林对肝郁痰阻型老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郁痰阻型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使用益肾温胆汤干预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疗效相关性.方法 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益肾温胆汤联合舍曲林)29例、对照组(舍曲林)28例,分别于基线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情况,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中药组在第8周T4值与基线比较、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T3在第2、4、6、8周与基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FT4在第4、6、8周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SH均从第2周开始至第8周呈缓慢下降趋势,中药组早于对照组.结论 益肾温胆汤联合舍曲林对调节肝郁痰阻型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T3、T4、FT4、TSH水平有积极作用,对患者抑郁状态有一定改善作用,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舍曲林.
-
艾司西酞普兰和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1例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6例)和度洛西汀组(25例),治疗剂分别为10~20mg/d和40~60mg/d,观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至第6周末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6%(22/26)、84%(2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痊愈率分别为38.5%(10/26)、36%(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周减分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度洛西汀组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便秘、恶心呕吐(均为16%),艾司西酞普兰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15.4%)和便秘(11.5%)。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同样安全有效,但对便秘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
浅谈老年抑郁自杀患者的护理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已成为我们第二大疾病。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社会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又是个特殊群体,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更加关心,体贴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
抑郁症发作危险的症状是自杀,由于抑郁症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功率较高。据研究抑郁症自杀,是精神科护理面临的一个突出而棘手的问题,防自杀自伤,护理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下面浅谈笔者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护理体会。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SSRIs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联合常规抗抑郁治疗老年冠心病(CAD)伴抑郁症(depression)的效果.方法 老年冠心病伴抑郁患者分别进入西肽普兰单药治疗组及银杏叶联合西肽普兰提取物治疗组,并对冠心病症状、心电图及抑郁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冠心病、抑郁症状均明显改善,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治疗组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效果较好,银杏叶提取物对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有良好治疗效果.
-
宁夏地区老年人群抑郁症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55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症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发病状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老年抑郁及MCI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简易智能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调查老年抑郁症患者合并MCI的发病状况,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合并MCI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2 867份合格调查问卷中共有抑郁症患者592人,其中合并MCI的有109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老年抑郁症合并MCI的保护性因素(OR=0.508),高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是危险性因素(OR=1.964,2.082).结论 宁夏地区老年人抑郁合并MCI的可能影响因素为高龄、女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可通过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来预防和延缓MCI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