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自杀问题的现状及干预对策
70年代后期,自杀和自杀预防研究在世界范围得到发展.自杀和自杀预防受到专业人员重视,专业刊物上登载的有关文章增多,各地自杀流行学的研究又提供了可信的自杀率和有关数据,可供政府部门开展自杀预防工作的参考.但这一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1991年以后一些地区如南京、广州、天津、长沙、武汉相继建立危机干预中心或自杀预防机构,从而形成一定的专业队伍.目前,对中国大陆的自杀状况已有大致的了解,提高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建议.
-
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科病房人性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疾病负担>中指出,预计到2020年,精神障碍问题和自杀问题将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20%.换句话说,全球为人类疾病所支出的费用中,20%是用在与精神障碍有关疾病中的[1-2].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的共病问题、精神卫生服务和实际需求等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发生精神病、特别是发生损害社会生活安定的精神病的时候寻求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帮助和支持,而是越来越希望在精神障碍发生的初期或者萌芽状态时,就获得精神卫生的服务与支持.因此,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越来越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其他各界的关注.
-
中国人自杀问题分析
近,笔者听了一次很具权威的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自杀问题的,报告中一些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在中国每年竟有100万自杀未遂者,自杀成功者竟达30万,而且实际数据比这还要高.统计学调查表明,中国自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
房树人测验在中学生自杀调查中的应用
目的:房树人测验主要用于评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探查其人格特质、人际关系、认同感及其情感状态.本研究探索房树人测验在中学生自杀调查中的应用情况,为中学生自杀问题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从长沙市4所中学选取1044名在校中学生(初中508名,高中536名),进行自杀问题评定(以是否认真想过结束生命来评定有无自杀意念,以是否不仅想过自杀,并做了具体计划来评定有无自杀计划)和房树人测验.结果:近1月内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发生率分别为24.0%和5.7%.自杀意念中学生绘画特征中更易出现枯树、月亮、动物、水,不易出现太阳,画面描绘不够细致,窗子也相对较小(OR=2.34、4.39、1.59、1.88、0.60、0.50、1.67).自杀计划中学生绘画特征中更易出现多栋房屋、月亮和画面尖锐部分,不易出现人物张口和太阳,窗子也相对较小(OR=2.70、4.02、1.87、0.19、0.44、3.93).结论:本研究中房树人测验的一些绘画特征的表现形式对中学生自杀问题评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防御酒精中毒减少意外伤害
原著观点:死于酗酒--全球性自杀问题的防御对策应聚焦酒精中毒Tom Foster医师(英国北爱尔兰奥马Tyrone and Fermanagh医院)
-
我国现阶段自杀研究及预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自1987年开始,我国在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有关人口和死亡的统计数字中,将自杀作为一个单独的死亡原因列入统计.1990年以后,中国的自杀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学术界和舆论界的关注和重视,国内学者也开始对自杀问题进行研究.现就我国的自杀研究和自杀预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
-
莫让抑郁症成为死亡助推剂——写在世界预防自杀日前夕
从2003年起,每年的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名为"世界预防自杀日",其宗旨在于引起公众对自杀的关注,共同提高群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自杀是人类十大死因之一,在中国位居第五位.在自杀人群中,约有70%的个体和抑郁症或抑郁情绪有关,初步研究表明,抑郁症占我国疾病负担的第二位.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巨大的压力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负荷,很多人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导致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抑郁症与自杀之间有何联系?患上抑郁症的人应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第九病区主任罗炯,罗炯对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心理社会因素与中专学生的自杀行为调查
青少年自杀问题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则是自杀的一种表现形式.心理学认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既是生活事件应激的后果,也是自杀行为较强的预测因素[1].本研究根据心理学应激理论,评价中专学生3种自杀行为的应对方式、情绪症状,分析多种心理社会因素与自杀关系,以期为预防青少年自杀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
自杀流行病学相关问题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医学问题,自杀问题涉及到很多学科,如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等,全球每年自杀死亡人数约200万,估计中国每年的自杀死亡人数为20万人以内[1],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在我国曾一度是个禁区,尤其是自杀的流行病学数据一度成为保密或讳莫如深的问题,1994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正式开放这一科研区域的研究.
-
抑郁症的自杀言行35例护理分析
住院精神病自杀率西方国家报道为1.3‰~2.5‰[1-3],国内报道分别为1.1%[4]、0.9%[5]、1.0%[6],在精神疾病患者自杀中抑郁症占43.6%[7],说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精神卫生人员的高度重视.
-
自杀伤害及其预防
1990年以前,国内关于自杀预防的研究很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自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开始对自杀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我国的自杀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
385例自杀者的分布特征
WHO(1999)估计,到2000年全世界约有100万人自杀死亡,约10~20倍于此数的人自杀未遂.在所有国家,自杀占15~35岁人群的3种领先死亡原因之一.全世界1/4的自杀死亡发生于印度和中国,中国占20%[1].自杀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通过急诊自杀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期望找出自杀患者的一般规律,为社会、医学干预提供依据.
-
有无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总体幸福感及缺陷感的研究
自杀是人类有意自我毁灭而采取伤害自身的一种行为[1],目前已成为十分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问题及其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自杀行为与幸福感及缺陷感之间的相互关系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抑郁症自杀行为与自卑、幸福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抑郁症自杀行为,为预防和干预自杀行为提供理论指导.
-
2004~2005年广东省居民自杀死亡特征分析
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和人口老龄化,人类所承受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在不断地变化,由此而产生的自杀问题也日益严峻.
-
抑郁症非药物治疗概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推算,抑郁症已成为当今世界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二大杀手,而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普遍起效较慢大约在两周左右,这就使治疗初期的自杀问题成为抑郁症治疗的盲区.且部分顽固性抑郁症更是目前治疗的难点.而当前非药物治疗研究的不断发展却为抑郁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
-
由司法机关进行事故鉴定更合适
笔者在精神科临床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对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杀问题也思考颇多.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杀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蓄谋已久的,如自缢、服毒、割腕等,这可预防,可以及时发现加以阻止,另一种是突发的,如撞墙、撞汽车、翻窗跳楼等,不易预防,不易阻止.
-
浅析青少年自杀原因及心理干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及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寿命越来越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很多青少年却视生命如儿戏,轻贱生命,环顾媒体报道及周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死于自杀.据不完全统计,自杀已经成为15-34岁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率达到26.04/10万.青少年自杀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关注的焦点.导致青少年个人自杀的原因往往与心理因素、外界环境、精神疾病有关.我们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强有力的社会心理干预,减少青少年自杀的发生.本文试从青少年自杀形成的原因着手进行分析,并对其自杀和危机干预进行浅谈.
-
大学生自杀倾向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模式的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自身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而自杀问题都有个从正常发展到自杀倾向,再演变为自杀行为.大量自杀倾向的学生如果能及时得到科学的心理干预,就可能重拾自信,回归正常.纵观有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生自杀倾向影响因素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尚不多见,使得有自杀倾向缺乏关注,相关影响因素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