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行为倾向模式研究
运用Fishbcin的行为倾向模式对昆明市盘龙区367名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病人是否依从医嘱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由其依从倾向决定,而依从倾向由其对坚持服药这一特定行为的态度决定.由此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回归方程可用于指导制订干预策略.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率为32.06%.依从者与非依从者在对坚持服药后带来的正、负影响所持的信念、对影响的评价、对周围人群对其的期望的评价及对期望的依从倾向4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中可发现为提高病人依从率而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内容和重点人群.
-
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孤独感(loneliness)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的情绪状态[1],是由于社会交往不足或人际关系缺陷而导致的一种心态.在孤独状态下往往缺乏自信,自我评价降低,进而引发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2].孤独感这种不良情绪会对儿童产生即时的和长期的负面影响[3].父母教养方式(Parental rearing style)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4],它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5-7].为了消除和减少孤独感引起的消极影响,帮助儿童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是很必要的.
-
临床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的研究进展
现今,全球均面临着护理人力资源危机,护士离职率高是导致护士短缺的重要原因.截至2009 年底,根据注册信息数据,全国注册护士达218 万,医院普通病房床护比仅为1∶0.41[1],而国外标准床护比大多为1∶1 ~1∶1.6.如何留住临床一线护士是管理者面临的课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离职意愿是一项调查员工离职意向的研究.它是一种行为倾向,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职工离职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就有关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的研究作了回顾,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
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行为倾向模式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法运用Fishbein行为倾向模式对569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结果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37.26%.依从者与非依从者在对坚持服药后带来的正、负影响所持的信念、对影响的评价、对周围人群对其的期望的评价及对期望的依从倾向等4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中可发现为提高患者依从率而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内容和重点人群.结论患者是否依从医嘱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由其依从倾向决定,而依从倾向由其对坚持服药这一特定行为的态度决定.由此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回归方程可用于指导制订干预策略.
-
实习护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
目的:翻译和初步评价PMS量表;通过PMS量表调查,了解护理专业实习生对疼痛处理的知识、态度,特别是对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倾向.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PMS量表对两所省级医院的护生55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MS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73;护生PMS量表各维度的平均碍分分别为:直接态度21.13分、间接态度0.69分、主观规范1.10分、直接控制-2.55分、间接控制4.98分、行为打算-0.94分;“直接控制”是“行为打算”强的预测因子(r=0.397,P<0.001).结论:PMS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护生对疼痛处理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对麻醉性镇痛药给药态度消极;有高度“直接控制”的护生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对患者疼痛的处理会更积极.
-
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与行为倾向,以便为提高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住院患者100例,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调查问卷展开调查。结果:问卷有效率为100%,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平均得分为(29.0±4.2)分。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评分中,不同性别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注重医疗信息交流并实现规范化操作,以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
好习惯=储蓄健康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人们长期逐步养成的行为倾向,是生活方式的不断重复.健康的获得与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习惯也与当今追求养生高境界--健、寿、智、乐、美息息相关.
-
本科护生专业思想稳定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护理专业思想是护生对自己所从事护理专业总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1].护生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态度是进入临床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
实习早期护生职业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护生职业态度是指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知、情感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1].临床实习是由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2].为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早期的职业态度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临床带教工作提供依据,自2010年9月对110名护生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
三种职业女性促进健康行为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女性的促进健康行为倾向出现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315名职业女性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将所有的数据运用SPSS/PC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医科大学教师的促进健康行为倾向普遍高于工程人员和工人.结论:促进健康行为因职业不同而有差异,工人是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并且健康行为倾向与实际行为之间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社会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促进其转化.
-
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自我药疗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6月,采用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调查问卷,对我国东﹑中﹑西部10个省市和地区的219名农村居民进行自我药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89.5%的农村居民在过去的1年内有自我药疗的行为,家庭常住人口较少﹑家庭成员中有医护工作者﹑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倾向较高.结论农村居民的自我药疗现象普遍,且受较多因素影响,相关部门须给予更多关注.
-
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现状,为开展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提供思路与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3-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住院患者21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02份,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平均得分(29.17±4.93)分.不同性别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不同教育程度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遇到医护人员做检查、治疗和手术前未核对患者身份时,62.4%的患者选择直接提醒,19.8%的患者想提醒但怕引起反感;当发现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时,50.0%的患者选择直接提醒,28.7%的患者想提醒但怕引起反感.结论 针对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积极且医疗安全相关知识缺乏的现状,医护人员应加强医疗信息交流,强化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以减少伤害,确保医疗安全.
-
浅析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忧郁与逆反心理
忧郁与逆反是两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忧郁心理表现为持续心理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不好;逆反心理表现为情感上的对立、抗衡,常伴有情绪上的嫌恶和不满.
-
孩子心理求助的蛛丝马迹
当孩子出现心理障碍时,往往会在情绪、行为、生理反应等方面表现出异常变化,人们称之为"儿童心理求助信号",包括--情绪信号:恐惧、焦虑、拒绝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自杀、兴趣减少多变、忧郁等;行为信号:暴力行为倾向、离群、沉默、过分活跃、精神不集中、离家出走、逃学、偷东西、迷恋和强迫行为等;生理不适:头痛、肚子痛、呕吐、厌食、耳鸣、尿频,而经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
-
临床医学七年制新生的思想特点与行为倾向的调查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批办学层次较高的医科大学与教育部部属大学合并,为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为此,教育部在<关于扩大七年制医学教育规模有关事宜的通知>中确定,"教育部多数部属大学的医学院今后将以长学制医学教育为主要发展方向,逐步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等修业年限调整为七年."为适应医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利用和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七年制医学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我们对二○○○级七年制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供决策参考.
-
班组长要善于使用"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受到别人注意时,而改变行为倾向的效应.这种效应在班组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运用好这一效应原理能够促使消极变积极,积极更加积极,从而有利于调动班组每一名成员的上进心,推动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
-
注重军人群体心理功能的发挥
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典型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是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共同利益、社会关系和群体活动等方面的共同反映.它通过群体中领导者的影响力、群体的行为压力和群体的凝聚力等群体作用,形成一种影响群体成员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的"内在力".军人群体因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点(以集体活动为中心、日常人际关系以官兵交往为主、高度统一性和服从性等),每名官兵作为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结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及人格心理发展等方面均受到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影响.
-
镜像神经元系统与模仿行为的研究进展
当代心理学认为模仿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有机体有意或无意地仿效其他个体行为而表现出类似行为的过程,但模仿行为究竟是是先天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尚未定论[1].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曾就人类模仿行为的原因与类别进行了分析,认为模仿行为的发生源自观察榜样的示范,即让观察者进行实际的尝试性模仿操作,这种"观察-模仿-再观察-再模仿"的学习形式,通过替代强化形成固定的行为倾向[2].传统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模仿能力的强弱来自于个体对外界接收信息并按此发起新活动能力的大小,行为的创新则是模仿在许多榜样示范的基础上,观察者产生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观察者由于受不同模型的作用,在大脑建立若干暂时神经联系,这些暂时神经联系通过大脑的整合作用出现了不同于任何榜样示范的新的行为模式.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CN)等交叉学科的兴起,近来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是模仿行为的重要神经机制[3-5].
-
职业院校学生艾滋病知晓率与相关态度的调查
艾滋病流行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青少年已经成为艾滋病大的受害人群[1].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即进入社会,了解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和相关行为倾向,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对于预防HIV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为此,2010年对黄石市2所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
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问卷,对656名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67%的居民在过去一年内有过自我药疗行为,其自我药疗行为倾向总均分为2.79±0.43.家中有无医务工作者、医保类型、健康状况为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较普遍,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促进合理安全的自我药疗,降低自我药疗风险对保证居民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