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儿窒息与阴离子间隙关系分析
有关新生儿窒息阴离子隙(Anionlgap,AG)的改变观察尚少有报道,现我们着重对新生儿窒息进行血气、血电解质测定,计算AG值进行同步观察,对AG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
-
危重病患者并发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及预后分析
目的 了解危重病患者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其发生机制,分析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提高对危重病患者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的认识.方法 选择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救治的危重病患者368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内科住院患者359例作为对照,所有危重病患者和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动脉血气数值:pH、PaCO2、PCO2、HCO3-、TCO2、BE和SaO2;同时测定血生化参数:血清钾、钠、氯、肝功能、肾功能及血糖;低氧血症依据PaO2浓度作出诊断,计算阴离子隙(AG)和潜在HCO3-,依据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PCF),做出酸碱失衡的判断.结果 危重组368例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者175例,占47.6%,死亡者79例,占45.1%,其中PaO2≤40 mm Hg(5.3 kPa)者死亡34例,占69.4%;对照组359例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者76例,占21.2%,死亡者17例,占22.4%,其中PaO2≤40 mm Hg(5.3 kPa)者死亡7例,占36.8%,危重组和对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危重组368例患者中,发生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共315例,占85.6%,其中死亡者220例,占69.8%;对照组359例患者中,发生单纯性和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共128例,占35.6%,其中死亡者26例,占20.3%,危重组和对照组酸碱失衡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危重病患者不但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发生率较高,病死率亦非常高,而且与预后有关,因此,应重视危重病患者低氧血症与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和及时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失衡判断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通过大量累积的实验研究观察证明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对pH值的影响,提示血浆碳酸氢盐(serum bicarbonate)标志酸碱失衡的作用[1,2].Henderson[3]通过平衡公式证实了二氧化碳和碳酸氢盐是碳酸盐质量作用的关键因素.Hasselbalch[4]引用负对数"pH"符号和运用亨利定律,重新阐述了该公式,产生了"PaCO2"术语.并且很快就得到了认可,但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未能说明非碳酸氢盐缓冲液和血浆电解质对酸碱诠释的影响[5].此外,该公式指出PaCO2和[HCO-3]为pH值的独立预测指标,事实上这些变量是相互依存的.该公式必然可用于描述患者的酸碱状态,并不能深入了解患者酸碱失衡(acid-base disturbance)的机制.
-
危重病代谢性酸中毒诊断:通过阴离子隙、Stewart理论和碱剩余的方法
目的 代谢性酸碱失衡常见于危重病患者中.当多重代谢性酸碱紊乱集中于同一患者时,临床医师可能难以识别它们的存在.由于利用未测定阴离子判断的代谢性酸中毒与危重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有关,因此临床医师应能够鉴别出构成复杂的代谢性酸碱失衡的要素.本综述阐明了3种常用酸碱分析法的推导,包括阴离子隙、Stewart理化法和碱剩余改进法.此外还提供了临床实例证明不同分析法的微妙之处,以及它们在实际患者数据中的应用.主要发现:这些方法之间的比较表明,每一种方法均善于利用未测定阴离子鉴别代谢性酸中毒,但Stewart理化法和碱剩余改进法更能准确地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结论 未测定阴离子是死亡率的一个预测指标,虽然3种方法利用未测定阴离子准确地鉴别出代谢性酸中毒,但使用Stewart理化法或碱剩余改进法进一步描述复杂的代谢性酸碱失衡能否临床受益,目前仍不清楚.
-
动脉血气监测的临床应用
国外于20世纪50年代末动脉血气分析应用于临床,我国于70年代开始逐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随着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由于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潜在HCO-2(potential bicarbonate)和阴离子隙(anion gap,AG)概念应用于酸碱领域,使临床上酸碱失衡的判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动态的动脉血气监测对于判断危重病人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失衡类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作用,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显示了重要作用.
-
肾小管酸中毒的治疗方法
答: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回答您提出的问题.一、什么是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RTA)为一临床综合征,是由肾小管功能障碍引起的阴离子隙正常、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在儿科RTA分4型:Ⅰ型的原因是远端肾小管H+分泌障碍;Ⅱ型则是近端肾小管排泄HCO3-的肾阈下降,而致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功能缺陷所致;Ⅲ型为混合型;Ⅳ型是高血钾性肾小管酸中毒.
-
低胶体渗透压致组织水肿一例
[病例] 男,9个月.因间断呕吐,腹泻半年余入院.查体:重体5 kg,口腔粘膜干燥,眼窝凹陷,睡眠状态下眼睑不能闭合,皮肤弹性差.血白细胞5.5×109/L,血红蛋白205 g/L,红细胞7.85×1012/L,红细胞比积0.47,血小板448×109/L;血钾3.4 mmol/L,钠136.67 mmol/L,氯106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8.49 mmol/L,阴离子隙10.86 mmol/L, 总蛋白35.61 g/L,白蛋白29.7 g/L,球蛋白5.91 g/L,血磷0.93 mmol/L,血糖3.48 mmol/L,丙氨酸转氨酶12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70 U/L,乳酸脱氢酶248 IU/L,甘油三酯1.75 mmol/L,心、肺、肾未见异常.
-
强离子隙等三项酸碱失衡诊断指标在肾性低蛋白血症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继pH、阴离子隙(AG)后的第三代方程式产生的强离子隙(SIG)的应用,探讨其在肾性低蛋白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测定血气、血pH、电解质结果 基础上,应用Stewart-Figge方法 学的方程式计算SIG.结果 (1)比较了SIG、AG及潜在HCO3-等三种诊断指标,以SIG与AG的相关性好:r=0.967 3.(2)比较肾病患者三种指标,以SIG异常率高(90.5%);上升幅度大,是参考值的3.67倍.(3)比较低白蛋白血症肾病与非肾病二组,以SIG的二组差异率大,为7.42倍,P<0.001.AG及潜在HCO3-次之.结论 三种诊断指标以SIG灵敏度高,若呼吸功能衰竭的酸碱失衡需要潜在HCO3-;而肾功能衰竭的酸碱失衡更需要SIG.
-
危重病患者的三重酸碱失衡分析
目的提高对危重病患者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分析了168例危重病患者的TABD动脉血气、血清电解质参数及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中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呼碱型TABD)121例(72.0%);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呼酸型TABD)47例(28.0%).168例中pH>7.45者92例(54.8%),pH<7.35者39例(23.2%);PaO2<80 mmHg者75例(44.6%),其中PaO2<60 mmHg者41例(54.6%);潜在[HCO3-]升高者113例(67.2%);AG>18 mmol/L者168例.全组中死亡者69例(41.1%).结论呼吸性碱中毒伴AG值升高,且符合潜在[HCO3-]=实测[HCO3-]+△AG>24+0.5×△PaCO2+2.5,可判断为呼碱型TABD;呼吸性酸中毒伴AG值升高,且符合潜在[HCO3-]=实测[HCO3-]+△AG>24+0.35×△PaCO2+5.58,可判断为呼酸型TABD.
-
慢性肾衰患者的血清阴离子隙与血清白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对慢性肾衰氮质血症期患者的血清阴离子隙(AG)的影响.方法:测定60例慢性肾衰患者的血清pH、AG、二氧化碳总量、白蛋白、肌酐,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呈高AG性代谢性酸中毒并伴有明显低白蛋白血症;②慢性肾衰患者的AG与血清白蛋白的降低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慢性肾衰患者的AG受血清白蛋白的影响,为准确校正AG,应按血清白蛋白每下降10g/L加2.5mmol/L.
-
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血清阴离子隙分析的意义
目的 探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下称高胆)患儿的阴离子隙(AG)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94例高胆早产儿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计算AG值,其中36例同时做动脉血气分折.结果 高AG44例(46.81%),正常AG 44例(46.81%),低AG 6例(6.38%).AG增高与血Na+浓度成正比,与HCO3-呈反比.AG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无相关性.结论 高胆早产儿高AG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高,应常规测定血电解质、肾功能及动脉血气,计算AG值以指导治疗,以免盲目用碱纠酸.
-
AG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1 AG值的计算与含义阴离子隙(anion,AG)是临床上用来评价体液酸碱紊乱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能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而且对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诊断也有重要价值.在临床上为许多潜在的致命性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
硝酸汞滴定法测血清Cl-对阴离子隙的影响
阴离子隙(AG)是临床评价体液酸碱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简易计算公式为AG=Na+-(CI-+HCO-3).由公式可见,AG值依赖于Na+、Cl-、HCO-3的精确测试.现以Cl-为例,就硝酸汞滴定法所测Cl-对AG的影响作一分析.
-
慢性呼衰酸碱失衡的特征及AG和潜在HCO3-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酸碱失衡类型,及阴离子隙(AG)和潜在HCO-3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和电解质,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结合AG值和潜在HCO3-对329例次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酸碱失衡类型的判断.结果:①单纯性酸碱失衡180例次,二重性酸碱失衡100例次,三重性酸碱失衡(TABD)16例次(其中呼酸型10例次,呼碱型6例次);②呼酸共182例次(其中单纯性呼酸91例次),代酸共102例次(其中单纯性代酸26例,AG增高型代酸95例次,AG正常型代酸7例次,如不测定AG将有75例次代酸漏检.);③代碱116例次(其中单纯性代碱50例次,合并低血钾的代碱46例次),呼碱28例次(其中单纯性呼碱13例次);④呼酸并代酸43例次,呼酸并代碱38例次,呼碱并代酸7例次,呼碱并代碱2例次,代酸并代碱10例次;⑤应用AG后,TABD从0增至16例次,如不应用潜在HCO3-将有5例次漏检.结论:①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出现多种类型的酸碱失衡;②AG和潜在HCO3-在提高代酸和TABD诊断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③AG的影响因素很多,应注意AG正常型代酸的判断;④代碱时低血钾发生率较高,应注意补钾和避免医源性所致的低血钾.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三重酸碱失衡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酸碱失衡类型和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临床诊断指标.方法47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和血清电解质.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阴离子隙(AG)值和潜在HCO3-,进行酸碱失衡类型判断.结果43例患者发生酸碱失衡,其中单纯酸碱失衡28例次,二重酸碱失衡21例次,三重酸碱失衡5例次.所有TABD患者均伴有多脏器衰竭,死亡率远高于其他患者(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多种类型酸碱失衡,临床诊断TABD必需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AG值和潜在HCO3-联合才更为可信.
-
Beckman CX3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失败原因分析
美国Beckman CX3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同时测定钾(K)、钠(Na)、氯(Cl)、二氧化碳(CO2)、尿素氮(BUN)、肌酐(CRE)、血糖(GLU)、钙(Ca)等8项常用指标,并可计算B UN/CRE比值、渗透压(Osm)及阴离子隙(AG)等参数,特别适合急诊生化检验及常规肾功能分析[1].我们对此仪器定期校准的原理与校准错误的检查,特别是校准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归纳与总结.
-
阴离子隙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阴离子隙(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临床检测的AG异常的典型病例及其原因.结果:高AG的代酸一般是获酸性酸中毒,正常AG的代酸一般由失碱所致,低AG的情况临床少见,除特况外多为检测误差所致.结论:可根据AG的大小判断代谢性酸中毒是获酸还是失碱.AG值可作为电解质检测的一种简便的质控手段.
-
贝克曼急诊生化仪定标原理及定标失败原因分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以BECKMAN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的CX3部分,是国内唯一应用电极法测定钾、钠、氯、钙、二氧化碳、肌酐、尿素氮和葡萄糖等八个项目参数的分析仪,同时可计算BUN/CREA的比值、渗透压和阴离子隙等.它以快速、准确、标本用量少而深得用户的好评,特别适合急诊生化的测定.正确理解CX3部分的定标原理,对分析和解决定标失败原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