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方医院如何做好教学医院的理论课教学
襄樊市中心医院作为鄂西北地区综合型三甲医院,多年来一直是邻近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实习基地,但在理论教学上,过去基本流于形式,除床边教学外,科内小讲课多以虚设记录应付检查,医院大讲课一个月也难以落实一次,由于缺乏学习氛围,好不容易组织的讲座,又时常无人听讲,故各高校靠巡回教学保障基本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
高海拔多民族地区综合医院急诊流行病学研究
在自然灾害频发、流动人口多、医疗卫生水平欠发达的高海拔多民族地区,急诊科医院急诊急救能力相对不足建设与发展不足,急诊资源的配置与民众需求存在严重矛盾,加强民族地区综合医院急诊科建设是促进急诊医疗服务均等化的有力保障[1]。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平均海拔约3000 m,是藏羌回汉等22个民族聚居地,且游客及外来务工人员多,急性病特别是急性创伤的救治任务重,为探索提高当地急诊急救能力,本研究对松潘县人民医院所有的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
成都地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7288例人群分析
自1962年Framingham心脏研究所Kannel教授提出危险因素概念以来,迄今已发现的危险因素在200种以上,但有充分证据获得公认的只有10余个,它们不仅增加心脑血管病危险且常有并存(聚集)倾向.原因不全明了,某些可能具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危险因素聚集不仅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危险,且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体内效应,导致有关事件按几何级数增加.同时,治疗更困难,必须同时对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干预才能获得良好效果.因而发现并探索不同聚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系成都地区综合危险因素系列研究之一,重点观察了人群常见危险因素聚集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及某些疾病时危险因素的聚集状况.
-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儿科的护理管理的体会
新疆地区护理人员由维族、哈族、回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组成,住院患者也均为不同民族。在护理管理中,我们要根据不同民族,结合地区特色,因地因人制宜。我科是综合儿科,患儿病重多、周转快、起病急、变化迅速,加上患儿年龄小,认知力差,陪护多,这就要求儿科护士不仅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较好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自2011年以来我科通过加强对科室及护士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综合康复中老年人亚健康184例
我们于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多项观察指标,对比疗养前后184例中老年亚健康状态疗养员的情况,发现本地区综合疗养因子对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现报道如下.
-
湖州市2005~2006年5岁以下流动儿童监测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我市从90年代开展儿童死亡监测工作,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全市扩点,前几年的监测表明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基本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应运而生,也产生了大量的流动儿童.
-
发挥综合医院优势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举措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镇江地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全市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工作任务,理所应当在贯彻中共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健康教育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综合防治工作中的成效分析
1984年,WHO提出以疾病控制代替过去的传播阻断,在防治策略上将健康教育列为主要的防治手段,把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健康教育上,即着眼于人的生产、生活中接触疫水行为.因此,健康教育就成为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就赋予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以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策略.
-
重庆地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
职业倦怠指对工作中长期的心理、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应激状态.初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1]于1974 年提出,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容易在服务性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护理工作是一种典型的服务性行业,护理人员比普通人群更易发生职业倦怠现象.Rout[2]研究发现普通人群和护理人员疲劳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0.2%和1.1%.近年来,国内报道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开始重视这一问题,认识到职业倦怠与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离职倾向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