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计指标体系的思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应参加的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劳动者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对现行公费、劳保医疗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福利保障到社会保险的转变,使劳动者能够用比较低廉的费用,获得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实行时间不长,仍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完善,作者认为缺乏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是影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如下探讨.
-
医保定点竞争新筹码
→→事件回放医保改革自1994年的"两江试点"至今,走过了10个春秋,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完成了从公费、劳保医疗福利保障制度到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转变.同时医保也是一个大市场.那么民营医院何时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呢?
-
营利VS非营利:定点困惑
中国政府真正下决心彻底改革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只是6年前的事,其标志性进展是国务院1998年底出台的《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而在全国范围推行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更是2000年才正式启动,至今不过四年.
-
三方博奕完善医保市场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应由国家投资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花大力气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无可奈何花落去".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安定.
-
控制医疗费用须有相应配套机制改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基本医疗服务已经覆盖了85%左右的人群,城镇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的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方式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随着城乡经济的改革,这些医疗保障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减少.1998年全国被任何一种医疗保障覆盖的人口只占20.6%,城市为52.13%,农村为9.83%.
-
疾病诊断对医疗保险的影响
随着医疗改革不断的完善,医疗保险覆盖面也越来越大.医疗费已经转变成为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打破了原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由国家全包的格局.医院为了生存需要努力争当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那医保以什么为根据?医保是以病人这次住院的主要疾病诊断为依据,从而保障了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医院的合法权益.所以说病案资料非常重要.两者(医保与病案资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北京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用药报销范围>实施前后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用药情况分析
北京市公费医疗报销目录的颁布,对临床用药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就<用药报销范围>实施前后我院心血管内科的用药情况做一比较,以便让人们了解<用药报销范围 >实施后不同方法管理的处方(包括普通处方、大病统筹处方、公费医疗处方)以及不同来源的药品(包括进口药品、合资药品、国产药品)的情况.
-
加强管理,控制成本,认真做好医院医保管理工作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在城市建立了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在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新农合制度也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推开,截至2011年3月,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覆盖超过了12.6亿人,至此,标志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全覆盖,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医疗保险体系框架,并步入制度完善阶段[1].
-
浅谈当前医院管理中公益性与经营性兼顾的问题
随着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矛盾的日益突出,我国自1986年起就开始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1].推动改革的主要原因就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超出了国家财政和企业的负担能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医疗费用的使用效率,也就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而就此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就包括取消定点就医制度,扩大参保人员的就医范围.这样多年以来早已习惯吃"皇粮"的国有医院一下子就被抛到了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上.
-
全民医保只是第一步
2008年的新年钟声刚刚敲响,引人关注的珠海市全民医保已开始起步.通过建立以"大病统筹救助、中病进入保险、小病治疗免费"为目标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构想,珠海市出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公费和劳保医疗覆盖范围以外的本市户籍城乡居民全部囊括进来,做到了城乡统筹、全社会覆盖,并于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施.这实在是件值得庆贺,也是件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大事.
-
全面推行合作医疗 扎实建好民心工程
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自治区广大农牧民群众、各族干部和职工一直实行着免费医疗、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部分自费医疗及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免疫医疗作为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的一种特殊医疗制度,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西藏政治局势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谈医疗机构与医保结算的账务处理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已逐步被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所取代,医院的财务核算也增添了新的内容.对这一经济活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才能更合理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
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合作医疗为基本类型的三种医疗保障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保证了国家公职人员、企业职工和农民群众获得必需的医疗服务的权利和权益.
-
中国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的改革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其变革的原因.同时,介绍了即将在全国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和运作方式.
-
医院如何应对医保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执行.该项改革将彻底打破连续几十年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体制,建立一种新型的由医-保-患三方相互制约的医疗保障模式,医院成为此项改革的大承载者,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医院必然要调整内部结构及运行模式,以适应改革的要求.我院作为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为了适应这一新要求,在医保前期和医保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主要是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
关于建立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研究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建立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历经10来年,形成了"两江式"、"海南式"、"三金式"和"深圳式"等模式.但事实上,这些模式都是只用一种单项的医疗保险制度来代替50年代建立起来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虽有其合理性,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困难.我们认为,根据国家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精神和借鉴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正反经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是改革的主要目标.
-
对我国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分类研究
医院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体,也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选择什么样的定点医院,对有效控制浪费、确保职工基本医疗至关重要.从建国初期就开始实行公费、劳保医疗,到后来的"两江"试点,到近来在九江等城市试行的"413"医保模式,多种定点医院都已或长或短地经受着实践的检验.
-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会降低城镇职工用药水平中国药品生产商应认真研究开发农村医药大市场
近日,在上海召开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及用药管理研讨会",国家劳动和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乌日图在开幕式上指出:"目前各省市现行的公费、劳保医疗用药《目录》中的80%以上药品与现颁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基本重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平稳过渡和衔接.因此,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会降低城镇职工用药水平."
-
医院应从被动适应"医改"转变到主动参与"医改"
国务院于1998年1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体系的一项重大决定,是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改革目前不适应新形势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提高广大职工健康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伦理分析
我国正在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取代原来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有其优越之处,也有需要不断完善之处,特别是对其进行伦理分析将有助于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