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人“五更泻”,试试四神丸

    作者:崔海燕

    “五更泻”又叫晨泻、鸡鸣泻,是指黎明前腹痛作泻的腹泻,泻后则安,同时伴有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象沉细等表现,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指出,“脾肾虚弱,清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饮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者,此肾泻也.”

  • 脉象测量仪的硬件设计

    作者:江迅;胡佑伦;张伟

    本文介绍了"脉象测量仪"的设计思想及硬件的设计思路,并指出中国应大力发展自己的传统医学要使其走在世界的前沿.

    关键词: 脉象
  • 脉象诊断仪的软件设计思想

    作者:江迅;陈基雄;史锡腾;胡佑伦

    本文介绍了"脉象测量仪"的软件设计思想,并指出中国应大力发展自己的传统医学并使其走在世界的前沿.

    关键词: 脉象
  • 王清任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宁祥军

    王清任创立的活血化瘀方剂在临床中应用颇广,本文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并附一点个人浅见.

  • 尪痹辨证论治——焦树德治疗尪痹经验

    作者:穆博

    尪痹的临床特点尪痹除有关节疼痛、肿胀、沉重及游走窜痛等风寒湿痹共有的症状外,还具有病程较长,疼痛多表现为昼轻夜重,痛发骨内的特点,古人称之为"其痛彻骨,如虎之啮".关节变形,骨质受损,僵直蜷挛,不能屈伸;重者活动功能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因病邪在里,故脉见沉;因肾虚,故常见尺脉弱小;因痛重,故脉弦.脉象常见沉弦、沉滑、沉弦滑、尺弱等.

  • 从伤寒论谈临床病与证

    作者:解灵江

    脉证与疾病的的一致性,脉象与症状的一致性,通过辩证,就可以得出疾病的根本吗.证是某一阶段的变化,难以反映疾病的惟一的本质,尽管其包含了疾病的本质,是疾病本质的气机运动在某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但这是一系列的气机变化的综合的结果,这些气机的变化,至少包含了主要矛盾的气机运动,机体的气机应激反应,针对气机变化产生的"阴阳相得"的对应变化,针对病理性的改变所形成的物质的应对性的气机变化.

  • 顽固性咳嗽的中医治疗

    作者:商洛

    咳嗽是呼吸道系统的常见病,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按中医理论,把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中医看病,历来是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证候、舌苔、脉象等体征,辨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这样对症下药,取得的疗效比较好.

  • 口中有怪味中医来帮忙

    作者:谷万里

    口中的怪味是指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 一、口苦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候,治宜清泻肝胆郁热.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克,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栀子各10克,生地黄、黄芩各12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苦、甜、咸、酸、臭、淡口味的中医解决方案

    作者:谭家峰

    龙胆泻肝汤--对付口苦的方药口苦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状,治宜清泻肝胆郁热.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克,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栀子各10克,生地、黄芩各12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人有8种体质也要有8种养生法

    作者:曹曹

    祖国医学认为,根据临床上的症候表现及脉象、舌苔等,人体主要有以下八种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体质、血淤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体质不同,其养生方法也有异.

  • 《温病条辨》脉方对应关系浅析

    作者:郑相颖;郑虎占

    对清代医家吴瑭所著<温病条辨>中主要以脉象为用方凭据的18种脉象与方剂之对应关系进行整理、分析,即浮脉-银翘散、浮洪脉-白虎汤,沉数有力-大承气汤,沉数无力-二加减复脉汤,左脉沉-加减桃仁承气汤,右寸大-清营汤去黄连,左寸盛-栀子豉汤,右寸实大-宣白承气汤,右脉洪数-麻杏石甘汤,左脉弦-青蒿鳖甲汤,右脉弦-加减泻心汤,弦紧脉-大黄附子汤等,以冀为临床合理应用温病方剂提供参考.

  • “大则病进”之“大”脉与“病进”探析

    作者:张晓雷;沙茵茵;马家驹;王玉光

    “大则病进”首见于《素问·脉要精微论》.后世医家多随文进行解释,但无深入论述.为进一步挖掘其深意,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大则病进”包括“大脉”与“病进”两方面,“大脉”指代实脉,关键在于脉力;“病进”代表疾病进展,包括加重甚至恶化与好转甚至痊愈两方面.

  • 从血液流变性质探讨中医脉象的形成机制

    作者:王玺玺;杨学智;李海燕;朱庆文;牛欣

    脉诊的数字化量化研究并不能完全诠释中医脉象的形成机制.脉象是对全身生理、病理现象的局部反应,因此采用多物理量和多方法学对脉象进行研究,并诠释其形成机理,对于中医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体外血液的流动变形性来推测体内生理、病理变化从而探讨脉象形成的实质,为中医脉诊数字化量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为中医脉诊及诊断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结与融合搭建桥梁,进而实现中医诊断的现代化,并为临床实践服务.

  • 动脉硬化闭塞症舌脉象分布研究

    作者:张凡帆;庞鹤

    目的 统计近30年相关文献中动脉硬化闭塞症舌脉象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近9年来临床439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舌脉象分布情况,研究舌脉象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近30年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文献中的舌脉象进行描述记录,回顾首诊为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39例,提取其舌脉象进行记录,应用统计学软件对舌相及脉象进行频次分析.结果 文献中出现前3位的舌色为:舌红、舌淡、舌暗;前5位脉象为:沉脉、细脉、弦脉、涩脉、迟脉.临床病例中出现前3位舌色为:舌暗、舌红、舌紫;脉象出现频率前5位的症状依次为:弦脉、细脉、沉脉、滑脉、涩脉.结论 文献及临床实际病例中舌脉象分布略有差异,但舌象、脉象变化可较客观地反映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疾病主要证候特点及临床规律,为中医辨证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213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调查

    作者:武曦蔼;倪青;李平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中医临床辨证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依据Mongensen分期标准将213例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住院病例分为Ⅲ、Ⅳ、Ⅴ三期,在此基础上借助描述性频次统计,对各病程阶段的中医症状分布规律及证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随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变化.Ⅲ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可兼夹血瘀、热盛证;Ⅳ期则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夹瘀,同时可因个体体质差异而出现热盛或湿热等兼夹证;Ⅴ期则较为统一,均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湿浊蕴阻、瘀血阻滞的虚实夹杂重症.提示随着病情的进展,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趋于复杂.结论 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发展为阴阳俱虚之证;所兼夹的标实证因病程阶段不同和个体差异而表现各异,但血瘀证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

  • 高血压病与急性脑梗塞中医症状比较研究

    作者:王嘉麟;王玉来;郭蓉娟;张允岭;刘文娜;陈志刚;白文;曹晓岚;张玉莲;赵建军;陈志强;常富业

    目的 比较高血压病与急性脑梗塞中医症状出现率的差异,总结差异性症状反映的规律.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收集高血压病425例、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轻症166例及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塞重症51例的症状,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中医症状出现率的差异.结果 与高血压病相比,脑梗塞轻症的口唇紫暗、便干、暗舌、厚苔、滑脉等更为常见(P<0.05,P<0.01),重症则以面红目赤、口唇干红、口臭、口干、口苦、尿短赤等更为突出(P<0.05,P<0.01),而重症的口臭、尿短赤、数脉出现率明显高于轻症(P<0.01).结论 从高血压病发展为急性脑梗塞,痰、瘀、火证的部分症状群存在变化;脑梗塞病情程度的差异可体现在部分火热症状中.

  • 漏诊反关脉引起医源性损伤2例

    作者:朱梅

    "反关脉"为桡部动脉解剖位置变异引起的特殊脉象,临床上不太常见.因疏忽造成漏诊反关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胃黏膜及舌苔脉象的相关性观察

    作者:万娉娉;李捷;祖宝宏

    目的 观察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及舌苔脉象的关系.方法 对胃镜检查的胃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观察舌质、舌苔、切脉,后行胃镜检查并取活检组织做病理诊断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 各证型中,HP感染胃病患者以热证、实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HP阳性组中,其胃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舌质红,舌苔黄腻厚者较HP阴性组为高.结论 中医胃病不同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及舌苔脉象存在相关性.

  • 浅论肝硬化腹水患者脉象的变化

    作者:周威龙;赵培佑;钟森

    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将导致心率增快、血容量及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平均动脉压下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形成高动力循环状态,结合现代技术对脉象的研究,当机体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时将符合洪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这与目前学界公认的肝硬化腹水(即“臌胀”病)各证型脉象存在较大差异,发现此一差异对“臌胀”病的证候诊断的现代化、客观化和规范化建设有一定参考作用。

  • 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脉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82例

    作者:刘肖瑜;余伟波

    目的:通过对82例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脉象变化进行分析、归纳,并初步探讨与年龄、椎体压缩程度、西医相关生化客观指标的关系,从而为中医辨证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对在我院60岁以上82例符合标准患者的脉象进行观察,可将其大致分为沉细、弦细、涩脉、弦紧四种脉象,并分别从年龄组、椎体压缩程度、血红蛋白、心率比较脉象之间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60~70岁患者,以涩脉为主,其次是弦紧脉;70~80岁患者是以沉细脉为主;80~90岁患者则弦细脉为主。弦紧、涩脉脉象的老年人比弦细、沉细脉象的老年人血红蛋白平均值值要高,彼此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另外,弦紧与涩脉之间和弦细与沉细脉象之间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弦细、沉细脉象的老年人多具有轻度贫血[1];对于弦紧、弦细脉象的患者的平均血压值大于涩脉、沉细脉象患者的血压值,另外对于弦紧、弦细脉象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史;椎体压缩不到1/3以沉细脉象为主,椎体压缩在1/3~1/2是以涩脉为主,椎体压缩在超过1/2是以弦细脉象为主;结论患者脉象变化与年龄、椎体压缩程度、西医相关生化客观指标均相关,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脉象变化初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指导患者中药辨证治疗。

488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