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名医之首“不息翁”
萧龙友是“四大名医”之首.熟读典籍自学医萧龙友(1870~1960),本名方骏,字龙友,别号“蛰蛰公”、 “息园老人”、 “息翁”,解放后改号为“不息翁”.他在四大名医中年龄大、辈份高,为“四大名医”之首.萧大夫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官宦人家,可以说是官宦子弟.萧龙友是家中的长子,自幼天资聪颖,又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每天诵习诗书,熟读四书五经,对中国的历史、文学等从小就耳熏目染,为日后行医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同时也练就了一手好书法.每当家中来客,萧龙友都会在客人面前背诵诗书作为待客之礼.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萧龙友,从小深受祖辈的喜爱.
-
明朝为何盛行色情文学
在中国的历史中,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那个朝代里,有好些本是相对立的东西,却都能平安地裹在一个叫做明朝的大袍子里相安共容.明朝皇帝的龙椅安稳之后,便将宋朝时"格物"出来的新儒学——理学奉为独尊之位.明永乐年间饶州儒士朱季友给"周、程、张、朱之学"提了一点不同意见,算是学术上的商榷,明成祖知道后龙颜大怒,下旨"命有司声罪杖遣,悉焚其著书,曰:'无误后人."朱棣的这一句话便开了明清两朝以程朱理学禁黜异端的先河,从此理学成了唯一的学问,其他都成为异端邪说而受到查禁(《禁书·文字狱》,王彬著,中国工人出版社).而明朝的科举"考试大纲"规定得更是严格,必须从朱熹所编定的"四书"中出题,对其理解和运用也必须遵循程朱的注疏.
-
朱熹诗赞葱汤麦饭
南宋著名儒家理学大师朱熹,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著有<周易本义>、<四书章句集传>、<楚辞集注>等多种学术作品.他虽然是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但在浙江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行迹.他喜欢吃浙江民间的家常小吃葱汤麦饭,据清<坚瓠集>一书记载,他品尝了此小吃后,还留下了一首赞美这一南宋浙江民间食品的诗句.
-
国术干城张之江
张之江(1882-1966),字子姜,号保罗,河北盐山人.少年随祖父熟读四书五经,习形意、八卦、太极.1901年从戎,由原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将领,升至西北国民军总司令.张在统领西北军时期就极为重视武术,组织部队训练拳术、劈刀、刺枪、体操等科目.在北京南口指挥作战时,张之江因日夜操劳而患严重神经衰弱和眼口神经麻痹症,靠练形意拳遂渐恢复健康.
-
走近百岁园(24)百岁国医干祖望(上)
去年10月30日,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干祖望等29位中医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干祖望为全国著名老中医、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创始人.他一生酷爱读书、藏书、教书、写书,人称"四书"老人.当时103岁的干祖望,仍然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周身洋溢着青春活力.他曾预言:"上班上至90岁,寿年100岁."这一愿望已超时实现,今年7月2日,一代宗师干祖望在南京逝世,享年104岁.
-
谈谈《朱夫子百字箴》
在清代田绵淮所编撰的<援生四书·延命金丹>里,收录了<朱夫子百字箴>一篇.这篇仅仅100字的短文,却概括了许多修身养性的道理,在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
周易:万物变化的编码及其象数模型
说到中国人的智慧,古人著《易经》,应该算是中国人智慧之大成了.在中国古代,曾经涌现出许多思想家著书立说,谈经论道,写下了不少的"经"书.对于这些不同的"经"书,后世学者常多有指点评议,而《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古至今,这一点大概是没有哪一位学者反对的.《四书五经》的首经即是《易经》,被历代医家尊为圣典的《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也来自《易经》,因而有易医同源之说.就连孔圣人也因为没有过早重视《易经》而感慨:"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
试论科学精神不足历史原因对中医学的影响
1 "官本位"(仕途)思想根深蒂固于人们的头脑中我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儒家思想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首要,"治国平天下"对知识分子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学而优则仕".读了书,就要出来做官.结合这一思想,科举制度在中国盛行了千余年.对知识分子来说,出仕是惟一正途,而其他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所学的东西都统一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
书缘
有位作家曾说过:"书,天下第一情人."从识字开始我就喜欢读书,家里有的书诸如<樊川文集>、<尚书引义>、<韩非子集>、<风月宝鉴>、<饮冰室文集>、<燕山外史>、<池北偶谈>及<四书五经>等都是石印线装古书,有的还是珍贵的明版书和清朝的刻本,一是自己看不懂,二是大人怕弄坏了书不让看.从那时起,我就憧憬将来有属于自己的书房和藏书.
-
生命的要义在于坚强
这些年国学渐盛,虽没有当年稷下学宫“群贤云集”的盛况,也少了些“百家争鸣”的喧闹,但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和兴趣,却是几十年来所未见.说起国学,其经典是四书五经,《周易》即其中之一.《周易》是中国古老的书籍之一.相传伏羲演八卦,夏启(大禹的儿子,夏王朝的开创者)著《连山》,商汤(商王朝的开创者)著《归藏》,“文王拘而演周易”.虽然《连山》《归藏》已经遗失,但据记载,其中已经有八卦阴阳爻出现,对文王演六十四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此可见,周易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著作,而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早期,部族首领或王要通过占卜问卦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这种占卜问卦的方法,便是周易的起源.
-
"四书"修身内容对于实践《黄帝内经》养生观的意义
<黄帝内经>的养生观主张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天道,<大学>的"格物致知"也是要通过"格物"来掌握天道,所以养生也可以通过"格物"来明白天道、掌握天道,从而用道来指导养生实践."四书"的修身行为强调道德修养,此有助于体会到"恬惔虚无"的精神境界,有助于调理身心.而修身的行为本身也是养生实践.
-
外交官的三觉四餐
袁晓园1901年生于常州,自幼在父母的教育下熟读四书五经,后留学法国攻读国际外交和经济学,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她活了102岁.她有一个长年不变的生活习惯:每日"三觉五餐".
-
医疗事故从宽处理
古代医疗纠纷确实有,但闹得太凶的并不多.古代医生从小就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州县行医者一般毕业于中央卫生院并通过考核有执照.古代有"不成良相,便为良医"的优良传统,视医术为"仁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古代交通不便,老百姓看病不像今天,很容易去省城,一般去附近民间诊所.
-
古代的"医疗纠纷"
客观上说,古代医疗纠纷确实有,但闹得太凶的并不多.古代医生从小就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州县行医者一般毕业于中央卫生院并通过考核有执照,而且古代有"不成良相,便为良医"的优良传统,视医术为"仁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古代交通不便,老百姓看病不像今天去省城,一般去附近民间诊所,于是,对"口碑差"的医生,根本无法生存,因此,除了技术原因外,故意乱用药、过度医疗、谋取钱财等违反道德的事,在当时无异于自取灭亡,实在比较少见.
-
良相名医吴阶平
医生世家走出名医1917年的除夕之夜,在江苏常州城的吴宅里,吴阶平呱呱落地,父亲为他取名泰然,后以"阶平"为号,是希望他走一次逢山有路的平坦人生.父亲吴敬义是个经营企业很有办法的企业家,为人正直,开明贤达,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才能和进取心,给吴阶平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幼年时,在吴阶平刚认得些许字的时候,父亲就把一本<三国演义>放在了他的面前,10岁之前在私塾读<四书>、<五经>,打下较好的古文功底.直到现在,提起此事,吴阶平都很激动:"我一生从<三国演义>中获益匪浅,它把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
张锡君临床经验拾萃
张锡君,男,江苏省无锡市人,1913年生于三世中医之家.五岁进存古小学,读四书五经及中药药性和汤头,十岁起随父待诊,15岁考入无锡国学专门学院(江苏大学前身),17岁毕业并正式开业行医.为了加强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学习,他白天诊病夜间就读于无锡中医讲习所,拜当时名医曹颖甫、沈葆三、严康甫、欧子静、侯敬舆等为师,经两年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