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宋时期脾胃病证藏象辨证论治探析
以北宋时期脾胃病证“多涎”、“肌体赢瘦”、“腹内虚鸣”、“胃热渴”为例,探讨北宋医家根据藏象理论对脾胃病证的定位定性及治法方药,论证以藏象学说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脾胃病证藏象辨证论治理论在北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目前临床脾胃病证的命名及诊治具有重要的启迪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
北宋医学专业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及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北宋九朝,文教兴盛,图书事业得到充分发展.宋仁宗嘉祐年间,对医学著作的整理、校勘和出版也出现高潮.其标志就是专门的编辑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的设立.
-
《脉经》"伤寒"考
<脉经>系西晋太医令王熙(字叔和),于公元220~230年间撰著的有关脉学专著,共10卷.现在流传于世的<脉经>,是经过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正后的传本,在对<脉经>进行修订时,除在编次体例上进行了调整之外,又将王叔和收集在<伤寒杂病论>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删削,如卷九第三、五、九篇均可见到"方见伤寒中"或"在伤寒中"之语.尽管这样,<脉经>中仍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属<伤寒杂病论>未散佚的条文,因此,<脉经>是相关<伤寒杂病论>早的传本之一.
-
论古代房中名著《洞玄子》
<洞玄子>也是古代房中名著之一,原书在五代和北宋以后失传,因该书早已流传到日本,故日本尚有部分保存.现存<洞玄子>是近代学者叶德辉从日本丹波康赖的<医心方>等书中辑录出来的,同样收载于所编<双梅景闇丛书>之中.
-
玉质冰心羚羊角
我的一位朋友大概三十年前就开始经营中药了,其家里除了满满的货架就是各色中药了,他有一对珍贵的羚羊角用红绳挂在墙上,从窗户上透过的微弱的阳光洒在那对羚羊角上,是那么的悠远而神秘.他说除了这是孩子用了几次的中药外,还是他的镇宅之宝,可以驱鬼辟邪.羚羊之灵北宋王安石所作《字说》里有云:“鹿则比类而环角外向以自防,羚则独栖悬角木上以远害,可谓灵也,故字从鹿从灵,省文,后人作羚.”又《医学入门》中有载:“羚,聆也,耳边听之有声.”
-
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生平探析
林亿是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人物,中医界对其在医籍校勘方面的贡献多有研究,但关于其生平、官职变化少有考证.通过史料分析林亿的生平里籍及官职,认为林亿为开封人,约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景德年间(998-1007年);景祐元年(1034年)中书判拔萃科,除两使幕职官;嘉祐二年(1057年)七月诏入秘阁;林亿为仁宗朝枢密使高若讷之次婿;他曾有诗作保存于世.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成为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成员,历仁宗、真宗、神宗三朝,十余年间,校勘医籍成就突出,官职屡有升迁.
-
北宋政府中医政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北宋(公元960~1126年)是中医学发展史上承前继后的重要时期,此期政府制定的中医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为金元时期"新学肇兴"[1]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灵枢》回归北宋考
唐朝初年杨上善编注《太素》30卷,将《灵枢》《素问》按照内容分类编排,唐中期王冰注释《素问》时大量引用《灵枢》,证明《灵枢》在唐代是完整存在的.
-
一味紫菀除便秘
史堪,字载之,北宋四川眉山人,政和年间中过进士并任过太守。同时他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宋史》等史书中都记载有史堪治病的动人事例,当朝权贵蔡京患便秘症经史堪治愈就是其中一例。
-
北宋社会因素对《伤寒论》研究的影响
<伤寒论>自王叔和收集整理后,未能广泛流传.至北宋,政府重视中医学的发展,令校正医书局校勘出版<伤寒论>,并作为太医局教材,印刷技术改新进步则大量出版<伤寒论>,促使其广泛流行与传播.同时提高医生社会地位,科举制度使医学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学习研究者日众,伤寒学研究蔚然成风,伤寒学派开始形成,"经方"崛起,使<伤寒论>研究走向新阶段,为明清时期的伤寒分派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北宋校正医书局编校医籍概述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由官方专设的以编校、刊行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医籍校正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使之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校正医书局原计划校正医籍8部,后编校成书11部.校正医书局编校每部医籍所需时间不同,多者10余年,少者不足1年.校正医书官不在校正医书局的办公场所校书,而在自己家里校书.校正医书局的成员包括提举校正医书局和校正医书官,既有儒臣,也有医官,儒臣在医书校正中占有主导地位.校正医书局从诏选校正医书官、制定编校计划、确定编校原则、布置编校任务等,均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
-
北宋太医学考述
太医学是北宋末年特设的医学教育机构,与太医局不同,它从属于国子监系统,;属于国家正规教育体系.太医学实施了三舍升降制、地方贡额制,并促使各地设立了路、州、县三级地方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学对提高医牛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推动医学普及,均有积极作用.
-
《梦溪笔谈》中的医学思想与中药学知识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他不仅在科技方面很有见树,而且精研医药学,他著<梦溪笔谈>,对当时的科学技术有详细记载,对医药也有专节的记载,在卷26"药议"与补笔谈卷3"药议"中,辨驳前人的错误认识,表达精辟的医学思想.
-
<清明上河图>与北宋医药文化
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是国之瑰宝,它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北宋汴京"物阜民丰"的盛况,对研究宋代社会生活、文化民俗、工商集市、水陆交通、舟桥建筑具有极高价值.但对医药文化则缺少讨论.
-
海外两具古铜人的考证
我国是针灸模型的发源地,现存早的实物有西汉彩绘漆木人和东汉针灸陶俑[1].随针灸学的发展、成熟,至北宋尚药奉御王惟一始铸针灸铜人两具,供学习、考试与传播针灸之用.其后海外一些国家搜求者有之,自铸者亦有之.今择有歧见的两具海外所藏古铜人的由来,略作考证.
-
健康祛病食菠菜
菠菜,又名波斯菜、角菜、赤根菜、鼠根菜、鹦鹉菜等,属藜科草本植物.原产波斯,唐代贞观年间由尼自尔传人我国,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各地均有种植,是冬春低温季节时的绿叶蔬菜.每当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时节,越过寒冬的菠菜便以它那鲜艳的翠绿率先为人们带来春的信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赞誉它说:"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精如铁甲."
-
话说醋
醋,是一种酸性调味料.民谚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足见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北宋苏轼有诗咏道:"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看来,诗人对醋也有浓厚兴趣.
-
《清明上河图》·清明·寒食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的风俗画,作者张择端.图为长卷绢本,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藏故宫博物院.长卷开卷处画汴京近郊,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
-
儿科圣药——使君子
使君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果实,别名留求子,民间还有史君子、五棱子、索子果、冬均子等称呼,它的发现也流传着一段故事.传说北宋年间,蜀地潘州有一个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深得乡邻尊敬.
-
瑞草蓂荚
古时,茶叶曾为“瑞草”的别称,如“瑞草吐芬芳”,寓意吉祥.早在北宋年间,我国就从菲律宾引进烟草,当时曾称烟草也为“瑞草”.历代识以某些本草为吉祥之草者,尚有灵芝、石斛、琼琚、蓼花之类.或称仙草.如:《尔雅·释草》载:“苬,芝”;晋代郭璞注云:“芝,一岁三华,瑞草”;唐代卢纶《奉和圣制麟德殿宴百僚》云:“玉栏丰瑞草,金陛立神羊”;宋代朱敦儒《木兰花慢》词:“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元代无名氏杂剧《猿听经》第二折:“我我我也曾在蓬莱山偷摘了瑞草.